第17章 滿月了
千億小福女:爹爹娘親再愛我一次 作者:元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程星晚美美的睡了一覺醒來時,已經是戌時了,山洞內卻燈火通明,一片歡聲笑語。
下午抓的魚一家分了兩百斤,並三隻甲魚。
家人們分工明確的殺魚,清洗,剁魚塊,醃製,忙得熱火朝天。
連小孩子都歡天喜地的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絲毫沒有了往日的愁苦痕跡。
人們對幸福的定義其實很純粹,家人平安,能填飽肚子就行。
深夜,程老頭和張氏忙碌了一天躺在床上,這一日經曆了大悲大喜,兩人都沒有睡意。
“老婆子,我感覺今天像做夢一樣,怎麽這麽不真實呢。”
張氏在他手臂上用力擰了一下。
“哎呦,痛死我了,死老婆子,你想謀殺親夫嗎?”
“這會兒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夢了吧?”
“沒做夢,嘿嘿.....,不是夢,是真的!”
“今日的魚也是咱小孫女變出來的吧。”
張氏扭頭白了他一眼。
“不然你以為那水潭裏還真能長出那老些魚?”
“我就猜是咱乖寶變的,唉,乖寶還太小,不行,明日我得跟她說說,不能隨便使用仙法,萬一被人發現了就麻煩了。”
他翻身起床,從枕頭下摸出一把滿是鐵鏽的鑰匙,將床頭邊大木箱上的鎖打開,從裏麵捧出兩顆嬰兒頭大的桃子。
“老婆子,這兩個桃子怎麽辦,桃子已經成熟了,留不了太久,若不趕緊吃了,爛了就可惜了。”
“咱們把它吃了吧。”
“行.....!”
不是他們兩個當老人的自私,實在是這東西目前見不得光,雖說自家的孩子都是秉性純良的人,但是就怕哪天一不小心說漏嘴了,惹來禍害。
第二日一早,天剛亮,大夥兒便神清氣爽的扛了家夥什下到山穀裏做秧田。
昨天中午已經將稻種泡水了,今天早上起來,發現稻種已經發芽了。
程澤禮昨晚已經在閨女空間裏惡補了農業知識了,所以今日他便跟夫子吿了假,挽起褲腿親自下到淤泥裏去教大家怎麽整地,育苗。
他讓大夥兒將小河裏的淤泥和沙石掏上來,堆成一條比河道更高的小路,並在每塊地的田坎兩頭分別開了一個入水口和一個出水口。
沙石被掏上來後,河道下降,田裏淤積的水都排到了河裏。
“播種時應該做到寧稀勿密,越稀苗越壯,秧苗插下去後才長得更快。”
“秧苗長到三寸高,便可移栽了。”
.............
都是做慣了農活的老把式,程澤禮隻需稍微講解示範一下,大家便都心領神會的上手了。
到了下午,大家的稻種都已經撒下去了。
大夥兒沒有停歇,都忙著去開荒。
程大福帶著幾個跟他年紀差不多的老把式大概估計了一下山穀裏的可耕地麵積,應該有個幾千畝地。
說是開荒,其實也就是劃分出一片自己中意的地方,做上田坎,洪水剛退,山穀裏隻剩下厚厚的一層肥沃的淤泥,還沒有來得及長出雜草,省了人們鬆土和除草的功夫。
山穀裏水源充足,小河橫穿山穀,將山穀一分為二,每一塊地都能保證用水,每一個位置都是好位置,主要看大家以後想要在哪裏蓋房子,田地當然是離家越近越好。
程老頭家選的是山穀中央位置,他看中了旁邊半山腰的那個七八畝地大山窩,山窩平坦,光照充足,地勢高,遇上洪水也不怕,非常適合做宅基地,多出來的地方還能做菜地。
日子在大家的忙碌中一天天的過去。
程星晚喝奶,睡覺,進空間種糧、收糧,時不時趁著家人抱她出來放風時偷偷的往水潭裏,秧田裏放靈泉水。
田裏的秧苗噌蹭蹭的往上長,不到十天就已經有八九公分高了,而且顆顆都有五六個岔枝。
“這才七八日,秧苗便長得這般高了,往年稻穀撒下去得有個把月才能長這麽高。”
“快去請澤禮過來看看,能不能移栽了。”
“看來咱們程家村今年豐收在望呀!”
........
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下金色的光芒,照耀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
在這片廣袤的田野中,一群麵黃肌瘦的漢子,臉上卻洋溢著幸福和滿足,懷揣著對豐收的希望,正說說笑笑的插著秧苗,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就在這忙碌中,程星晚滿月了。
盡管家裏現存的糧食不多了,但是張氏也沒打算虧待自己的小孫女,該有的儀式感還是得有的。
她本打算先請兩位哥哥家以及李氏的娘家李夫子家一起簡單吃一頓飯就行,其他村人等乖寶周歲收了糧食再補請他們。
誰知,剛吃完早飯,村裏的婦人們便大包小包的提了東西上門了。
“三嬸子,今日是咱們囡囡滿月,怎沒聽你叫我們喝滿月酒呀?”
“就是,三嫂子,咱們程家老才得了這麽一個嬌嬌女,這滿月酒怎麽能不辦呢。”
“先說好了,乖寶的滿月酒可不能少了我。”
..........
“不是不請大家,實在是.......實在是.....。”
張氏滿臉窘迫,難為情的說道。
“唉!大夥兒也應該能明白我的難處不是?”
“噗嗤!”
趙桂花見平日裏從容淡定的張氏紅了臉,噗嗤一聲笑出來。
“我當時為了啥,原是因為這呀,這有什麽好擔心的。”
“喏,難不成你以為我們是奔著你家米缸來的。”
說罷便將手中的袋子遞給張氏,張氏打開一看,是十斤糙米,並五六斤左右熏製的野豬肉和魚幹。
“使不得,使不得,快拿回去,上次乖寶出生你們送那老些東西過來我這心裏已經過意不去了。
眼下這秧苗才插下去,本身大家的缸底都空了,這糧食還得留著救命的,我怎能再收你們的。”
“嬸子,你就收下吧,我這拿都拿來了,哪有再提回去的道理。”
“不成,不成,你要是再硬塞,可就休怪我生氣了!”
見趙桂花堅持不肯將糧食收回去,張氏虎著臉佯裝生氣。
“哎呀,三嫂子,你怎這般不知變通呢,你就說我們自個兒在家做飯得不得費糧食吧。”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然得費糧食,沒糧食咋做飯。”
張氏不明就裏,回答道。
“那不就是了,在家也得吃糧食,來你這也得吃糧食,左右不過是換個地方吃飯罷了,對我們來說並沒有什麽損失。”
“就是,就是,趕緊收下,咱們好開始準備午飯了!”
排在後麵的婦人一窩蜂湧進來,三下五除二便將大家帶來的糧食,肉菜混一起了。
“唉,不對,本該是我出糧食請大家吃的。”
張氏被她們的說辭繞進去了,待反應過來時已經晚了。
“唉,唉!我該怎麽說你們才好!”
“啥也別說了,趕緊將乖囡囡抱出來給我們稀罕稀罕先,一會兒還得做飯呢。”
“就是,就是,我都好長時間沒抱著乖寶了,這心裏頭可是想的緊。”
下午抓的魚一家分了兩百斤,並三隻甲魚。
家人們分工明確的殺魚,清洗,剁魚塊,醃製,忙得熱火朝天。
連小孩子都歡天喜地的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絲毫沒有了往日的愁苦痕跡。
人們對幸福的定義其實很純粹,家人平安,能填飽肚子就行。
深夜,程老頭和張氏忙碌了一天躺在床上,這一日經曆了大悲大喜,兩人都沒有睡意。
“老婆子,我感覺今天像做夢一樣,怎麽這麽不真實呢。”
張氏在他手臂上用力擰了一下。
“哎呦,痛死我了,死老婆子,你想謀殺親夫嗎?”
“這會兒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夢了吧?”
“沒做夢,嘿嘿.....,不是夢,是真的!”
“今日的魚也是咱小孫女變出來的吧。”
張氏扭頭白了他一眼。
“不然你以為那水潭裏還真能長出那老些魚?”
“我就猜是咱乖寶變的,唉,乖寶還太小,不行,明日我得跟她說說,不能隨便使用仙法,萬一被人發現了就麻煩了。”
他翻身起床,從枕頭下摸出一把滿是鐵鏽的鑰匙,將床頭邊大木箱上的鎖打開,從裏麵捧出兩顆嬰兒頭大的桃子。
“老婆子,這兩個桃子怎麽辦,桃子已經成熟了,留不了太久,若不趕緊吃了,爛了就可惜了。”
“咱們把它吃了吧。”
“行.....!”
不是他們兩個當老人的自私,實在是這東西目前見不得光,雖說自家的孩子都是秉性純良的人,但是就怕哪天一不小心說漏嘴了,惹來禍害。
第二日一早,天剛亮,大夥兒便神清氣爽的扛了家夥什下到山穀裏做秧田。
昨天中午已經將稻種泡水了,今天早上起來,發現稻種已經發芽了。
程澤禮昨晚已經在閨女空間裏惡補了農業知識了,所以今日他便跟夫子吿了假,挽起褲腿親自下到淤泥裏去教大家怎麽整地,育苗。
他讓大夥兒將小河裏的淤泥和沙石掏上來,堆成一條比河道更高的小路,並在每塊地的田坎兩頭分別開了一個入水口和一個出水口。
沙石被掏上來後,河道下降,田裏淤積的水都排到了河裏。
“播種時應該做到寧稀勿密,越稀苗越壯,秧苗插下去後才長得更快。”
“秧苗長到三寸高,便可移栽了。”
.............
都是做慣了農活的老把式,程澤禮隻需稍微講解示範一下,大家便都心領神會的上手了。
到了下午,大家的稻種都已經撒下去了。
大夥兒沒有停歇,都忙著去開荒。
程大福帶著幾個跟他年紀差不多的老把式大概估計了一下山穀裏的可耕地麵積,應該有個幾千畝地。
說是開荒,其實也就是劃分出一片自己中意的地方,做上田坎,洪水剛退,山穀裏隻剩下厚厚的一層肥沃的淤泥,還沒有來得及長出雜草,省了人們鬆土和除草的功夫。
山穀裏水源充足,小河橫穿山穀,將山穀一分為二,每一塊地都能保證用水,每一個位置都是好位置,主要看大家以後想要在哪裏蓋房子,田地當然是離家越近越好。
程老頭家選的是山穀中央位置,他看中了旁邊半山腰的那個七八畝地大山窩,山窩平坦,光照充足,地勢高,遇上洪水也不怕,非常適合做宅基地,多出來的地方還能做菜地。
日子在大家的忙碌中一天天的過去。
程星晚喝奶,睡覺,進空間種糧、收糧,時不時趁著家人抱她出來放風時偷偷的往水潭裏,秧田裏放靈泉水。
田裏的秧苗噌蹭蹭的往上長,不到十天就已經有八九公分高了,而且顆顆都有五六個岔枝。
“這才七八日,秧苗便長得這般高了,往年稻穀撒下去得有個把月才能長這麽高。”
“快去請澤禮過來看看,能不能移栽了。”
“看來咱們程家村今年豐收在望呀!”
........
清晨,陽光透過雲層灑下金色的光芒,照耀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上。
在這片廣袤的田野中,一群麵黃肌瘦的漢子,臉上卻洋溢著幸福和滿足,懷揣著對豐收的希望,正說說笑笑的插著秧苗,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就在這忙碌中,程星晚滿月了。
盡管家裏現存的糧食不多了,但是張氏也沒打算虧待自己的小孫女,該有的儀式感還是得有的。
她本打算先請兩位哥哥家以及李氏的娘家李夫子家一起簡單吃一頓飯就行,其他村人等乖寶周歲收了糧食再補請他們。
誰知,剛吃完早飯,村裏的婦人們便大包小包的提了東西上門了。
“三嬸子,今日是咱們囡囡滿月,怎沒聽你叫我們喝滿月酒呀?”
“就是,三嫂子,咱們程家老才得了這麽一個嬌嬌女,這滿月酒怎麽能不辦呢。”
“先說好了,乖寶的滿月酒可不能少了我。”
..........
“不是不請大家,實在是.......實在是.....。”
張氏滿臉窘迫,難為情的說道。
“唉!大夥兒也應該能明白我的難處不是?”
“噗嗤!”
趙桂花見平日裏從容淡定的張氏紅了臉,噗嗤一聲笑出來。
“我當時為了啥,原是因為這呀,這有什麽好擔心的。”
“喏,難不成你以為我們是奔著你家米缸來的。”
說罷便將手中的袋子遞給張氏,張氏打開一看,是十斤糙米,並五六斤左右熏製的野豬肉和魚幹。
“使不得,使不得,快拿回去,上次乖寶出生你們送那老些東西過來我這心裏已經過意不去了。
眼下這秧苗才插下去,本身大家的缸底都空了,這糧食還得留著救命的,我怎能再收你們的。”
“嬸子,你就收下吧,我這拿都拿來了,哪有再提回去的道理。”
“不成,不成,你要是再硬塞,可就休怪我生氣了!”
見趙桂花堅持不肯將糧食收回去,張氏虎著臉佯裝生氣。
“哎呀,三嫂子,你怎這般不知變通呢,你就說我們自個兒在家做飯得不得費糧食吧。”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然得費糧食,沒糧食咋做飯。”
張氏不明就裏,回答道。
“那不就是了,在家也得吃糧食,來你這也得吃糧食,左右不過是換個地方吃飯罷了,對我們來說並沒有什麽損失。”
“就是,就是,趕緊收下,咱們好開始準備午飯了!”
排在後麵的婦人一窩蜂湧進來,三下五除二便將大家帶來的糧食,肉菜混一起了。
“唉,不對,本該是我出糧食請大家吃的。”
張氏被她們的說辭繞進去了,待反應過來時已經晚了。
“唉,唉!我該怎麽說你們才好!”
“啥也別說了,趕緊將乖囡囡抱出來給我們稀罕稀罕先,一會兒還得做飯呢。”
“就是,就是,我都好長時間沒抱著乖寶了,這心裏頭可是想的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