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賣魚
千億小福女:爹爹娘親再愛我一次 作者:元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吃過午飯後,人們紛紛拿著抄網,挑著水桶去抓稻花魚了。
鯽魚和鯉魚的生命力頑強,即使田裏的水都快放幹了,攤在淤泥裏動彈不得,嘴巴卻還是一張一合的頑強的呼吸著。
見著人來了,拚命蹦躂,想要逃脫下油鍋的命運。
隻可惜弱小的它們,怎麽逃也逃不出人的手掌心。
大人們拿著抄網,竹撮箕將擠在一起的魚撈起來裝進木桶裏,孩子們則去追逐那些沒有跟上大部隊,散落在淤泥裏的魚。
不一會兒,一個個的都變成了泥猴子。
嬉戲聲,喧鬧聲響徹山穀。
為了確保魚的鮮活,每家每戶都留了一小塊田,田裏注滿了水,將大點的魚丟在裏麵養著。
留著慢慢吃,也可以拿去賣,撈魚也方便。
太小的魚則被放回了小河裏。
等來年春天,春耕時,它們又可以順著水流回到田裏。
李氏和張氏她們則留在家裏,製作稻花魚幹。
選用三指大的稻花魚,洗淨後,將鹽、辣椒、大蒜填入肚內。
醃製數小時,把鍋燒到微熱,將魚放進鍋中烙幹,攤在竹篩上。
在鍋底鋪上野菜幹,在魚身上抹上辣醬,沿著鍋邊挨個排開,直至魚骨軟透且魚肉不碎時。
將魚攤開在竹製的焙籠裏,炭火烘焙一兩天就可以。
製作魚幹的過程雖然不複雜,但是需要極大的耐心。
她們還炸了不少小酥魚,明日程老五和程澤禮要去平陽縣了,讓他們帶點去給程老二他們吃,以及分點給劉家和王家。
下來的新糧也帶上幾百斤,茶油也帶上兩罐子。
之所以急著趕去平陽縣,是因為程澤禮考慮到榨油坊的事情。
一旦榨油坊開起來,光靠茶油是遠遠不夠賣的,如果讓平陽縣內的百姓都種上油菜籽,不但大家都能吃得起油,榨油坊還不會有空窗期。
到那時,他們既可以收購百姓的油菜籽,又可以收取給百姓榨油的手工費。
其實程澤禮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要通過幫助百姓改善生活,來積累功德。
以前的他是個無神論者,誰若是在他麵前神神叨叨的,他一定會對他嗤之以鼻。
現在不一樣了,穿越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都發生了,還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他始終相信,他們一家三口不會無緣無故的來到這裏,既然來了,肯定是有目的的。
傷天害理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做的,如果真這麽做,說不定就被永遠抹除了。
那麽隻能力所能及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善事肯定就錯不了。
他這次去平陽縣,就是看能不能找著機會將油菜籽推廣出去,如果實在是沒辦法,便隻能找縣令了。
程老大和程老四則同村裏其他人一起一人挑了兩桶活魚去了蒼梧鎮賣魚。
幾個月前的那場洪災,將大家養的牲畜都衝走淹死了,所以現在街上能賣的東西有限。
都是些野菜,或者自家種出來的青菜。
極少見到葷腥,山上大部分的動物都沒有熬過那場災難,所以即使有獵戶上山去碰碰運氣,也往往是空手而歸。
災難前的豬肉是賣二十文錢一斤,魚賣十三四文左右,偶爾有價格浮動一兩文。
程老大他們剛出現在倉務鎮內,便吸引了一大群人的注意。
一是因為他們最近經常出現在鎮子裏,鎮上大部分人都見過他們,且他們好多人災後第一桶金都是賣了茶油籽給他們才賺到的。
二是因為他們一群漢子,一人挑著一擔水桶,本身就非常吸睛,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三是因為程家人現在本身就是大家的重點關注對象,畢竟給程家幹活,不但工錢高,夥食還好,大家都希望能再碰見程家人招工的機會。
“程東家,你們這個幹什麽?”
有人忍不住開口問道。
為了防止魚跳出來,程老大他們便將水桶都蓋上了蓋子,所以人們看不到他們桶裏挑的是魚。
“這位老哥,我們家裏養了好些魚,今日是來賣魚的,你要不要來一條。”
“賣魚?你們在哪養的魚,咱們整個平陽縣大大小小的魚塘都沒能幸免於那場洪災吧。”
“額,你別管我在哪養的,我這魚都還是鮮活的呢,魚肉鮮嫩清甜,無論是燉湯還是紅燒都是極好的。”
程老大將水桶放下,打開桶蓋,被晃了一路的魚兒們突然見到光線,頓時爭先恐後的往外蹦,程老大忙手疾眼快的將桶蓋蓋上。
一條巴掌大的鯉魚正在地上不停的蹦躂著,充滿了生命力與活力。
“有魚,有魚!這魚怎麽賣,給我來一條,哦不,來三條!”
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一個穿戴稍微體麵些的中年男子看見活蹦亂跳的魚,急忙開口說道。
“好嘞!十三文一斤,這位老哥要三條大點的還是小點的,我給你抓。”
“十三文,這麽便宜,那給我來十條,我要大點的,你把蓋子打開,我自己挑。”
“行,你盡管挑,挑好放在這個盆裏,我給你秤。”
幸好他娘聰明,讓他帶了個盆,說方便買魚的人挑魚。
“賣魚啦,賣魚啦,十三文一斤,鯉魚鯽魚草魚通通都有,隨便挑隨便選,先到先得啦!”
原本路過的人聽到活魚才十三文一斤,紛紛停下腳步,圍了過來。
“給我來五斤,我要大點的!”
“我也要,我也要,我要買三斤!”
“我買十斤,我要小的,留著做種苗的。”
“........”
眼看著中年人將桶裏大點的魚挑了十條出來後,兩隻桶裏隻剩下半桶魚了,大家生怕自己買不上魚,紛紛擠了上來。
你擠我,我擠你的,差點就將程老大的兩桶魚都掀翻了。
“別急,別急,大家都能買到,不止我這裏有魚,你們看,那些都是我的兄弟,他們挑的也是魚,去他們那裏買是一樣的。”
這時人們才發現不遠處幾十個青年人一人挑了一擔水桶正等在那裏。
“大家快看,那邊也有魚,快走啊,先到先得!”
程老五他們擺開架勢,迎接他們的到來。
程老大攤子前終於清淨了,他用稻草穿過魚鰓,將中年男人挑的十條魚兩兩串在一起上秤。
“剛好八斤!承惠104文。”
中年人也爽快,連價都沒有講,從荷包裏掏了一錢銀子並四個銅板遞給他。
程老大欣喜的接過。
“老哥是我們第一個顧客,我再送您兩條魚,您吃了若覺得好吃,歡迎您再來。”
中年男人見他這個舉動,眼裏閃過一絲讚賞的光。
沒想到這看起來憨厚老實的漢子,竟然也懂得做生意,最讓他驚訝的還是他的算賬能力,如果他沒看錯的話,他甚至連算盤都沒用,是直接心算算出來的。
“哦,聽你這意思是,你明日還來賣魚?”
“是的,我們最近都會在鎮內賣魚,明日還會有小酥魚和魚幹,您若有興趣,可以來看看。”
“好,明日我再來。”
中年男人實在是有些好奇,他們到底是從哪裏搞來的魚。
“我買半斤行嗎,我......我隻有七文錢,我家兒媳婦剛生完孩子,沒有奶水,我想買半斤鯽魚給她燉魚湯喝下奶。”
鯽魚和鯉魚的生命力頑強,即使田裏的水都快放幹了,攤在淤泥裏動彈不得,嘴巴卻還是一張一合的頑強的呼吸著。
見著人來了,拚命蹦躂,想要逃脫下油鍋的命運。
隻可惜弱小的它們,怎麽逃也逃不出人的手掌心。
大人們拿著抄網,竹撮箕將擠在一起的魚撈起來裝進木桶裏,孩子們則去追逐那些沒有跟上大部隊,散落在淤泥裏的魚。
不一會兒,一個個的都變成了泥猴子。
嬉戲聲,喧鬧聲響徹山穀。
為了確保魚的鮮活,每家每戶都留了一小塊田,田裏注滿了水,將大點的魚丟在裏麵養著。
留著慢慢吃,也可以拿去賣,撈魚也方便。
太小的魚則被放回了小河裏。
等來年春天,春耕時,它們又可以順著水流回到田裏。
李氏和張氏她們則留在家裏,製作稻花魚幹。
選用三指大的稻花魚,洗淨後,將鹽、辣椒、大蒜填入肚內。
醃製數小時,把鍋燒到微熱,將魚放進鍋中烙幹,攤在竹篩上。
在鍋底鋪上野菜幹,在魚身上抹上辣醬,沿著鍋邊挨個排開,直至魚骨軟透且魚肉不碎時。
將魚攤開在竹製的焙籠裏,炭火烘焙一兩天就可以。
製作魚幹的過程雖然不複雜,但是需要極大的耐心。
她們還炸了不少小酥魚,明日程老五和程澤禮要去平陽縣了,讓他們帶點去給程老二他們吃,以及分點給劉家和王家。
下來的新糧也帶上幾百斤,茶油也帶上兩罐子。
之所以急著趕去平陽縣,是因為程澤禮考慮到榨油坊的事情。
一旦榨油坊開起來,光靠茶油是遠遠不夠賣的,如果讓平陽縣內的百姓都種上油菜籽,不但大家都能吃得起油,榨油坊還不會有空窗期。
到那時,他們既可以收購百姓的油菜籽,又可以收取給百姓榨油的手工費。
其實程澤禮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要通過幫助百姓改善生活,來積累功德。
以前的他是個無神論者,誰若是在他麵前神神叨叨的,他一定會對他嗤之以鼻。
現在不一樣了,穿越這種不可思議的事情都發生了,還有什麽是不可能的。
他始終相信,他們一家三口不會無緣無故的來到這裏,既然來了,肯定是有目的的。
傷天害理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做的,如果真這麽做,說不定就被永遠抹除了。
那麽隻能力所能及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善事肯定就錯不了。
他這次去平陽縣,就是看能不能找著機會將油菜籽推廣出去,如果實在是沒辦法,便隻能找縣令了。
程老大和程老四則同村裏其他人一起一人挑了兩桶活魚去了蒼梧鎮賣魚。
幾個月前的那場洪災,將大家養的牲畜都衝走淹死了,所以現在街上能賣的東西有限。
都是些野菜,或者自家種出來的青菜。
極少見到葷腥,山上大部分的動物都沒有熬過那場災難,所以即使有獵戶上山去碰碰運氣,也往往是空手而歸。
災難前的豬肉是賣二十文錢一斤,魚賣十三四文左右,偶爾有價格浮動一兩文。
程老大他們剛出現在倉務鎮內,便吸引了一大群人的注意。
一是因為他們最近經常出現在鎮子裏,鎮上大部分人都見過他們,且他們好多人災後第一桶金都是賣了茶油籽給他們才賺到的。
二是因為他們一群漢子,一人挑著一擔水桶,本身就非常吸睛,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三是因為程家人現在本身就是大家的重點關注對象,畢竟給程家幹活,不但工錢高,夥食還好,大家都希望能再碰見程家人招工的機會。
“程東家,你們這個幹什麽?”
有人忍不住開口問道。
為了防止魚跳出來,程老大他們便將水桶都蓋上了蓋子,所以人們看不到他們桶裏挑的是魚。
“這位老哥,我們家裏養了好些魚,今日是來賣魚的,你要不要來一條。”
“賣魚?你們在哪養的魚,咱們整個平陽縣大大小小的魚塘都沒能幸免於那場洪災吧。”
“額,你別管我在哪養的,我這魚都還是鮮活的呢,魚肉鮮嫩清甜,無論是燉湯還是紅燒都是極好的。”
程老大將水桶放下,打開桶蓋,被晃了一路的魚兒們突然見到光線,頓時爭先恐後的往外蹦,程老大忙手疾眼快的將桶蓋蓋上。
一條巴掌大的鯉魚正在地上不停的蹦躂著,充滿了生命力與活力。
“有魚,有魚!這魚怎麽賣,給我來一條,哦不,來三條!”
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一個穿戴稍微體麵些的中年男子看見活蹦亂跳的魚,急忙開口說道。
“好嘞!十三文一斤,這位老哥要三條大點的還是小點的,我給你抓。”
“十三文,這麽便宜,那給我來十條,我要大點的,你把蓋子打開,我自己挑。”
“行,你盡管挑,挑好放在這個盆裏,我給你秤。”
幸好他娘聰明,讓他帶了個盆,說方便買魚的人挑魚。
“賣魚啦,賣魚啦,十三文一斤,鯉魚鯽魚草魚通通都有,隨便挑隨便選,先到先得啦!”
原本路過的人聽到活魚才十三文一斤,紛紛停下腳步,圍了過來。
“給我來五斤,我要大點的!”
“我也要,我也要,我要買三斤!”
“我買十斤,我要小的,留著做種苗的。”
“........”
眼看著中年人將桶裏大點的魚挑了十條出來後,兩隻桶裏隻剩下半桶魚了,大家生怕自己買不上魚,紛紛擠了上來。
你擠我,我擠你的,差點就將程老大的兩桶魚都掀翻了。
“別急,別急,大家都能買到,不止我這裏有魚,你們看,那些都是我的兄弟,他們挑的也是魚,去他們那裏買是一樣的。”
這時人們才發現不遠處幾十個青年人一人挑了一擔水桶正等在那裏。
“大家快看,那邊也有魚,快走啊,先到先得!”
程老五他們擺開架勢,迎接他們的到來。
程老大攤子前終於清淨了,他用稻草穿過魚鰓,將中年男人挑的十條魚兩兩串在一起上秤。
“剛好八斤!承惠104文。”
中年人也爽快,連價都沒有講,從荷包裏掏了一錢銀子並四個銅板遞給他。
程老大欣喜的接過。
“老哥是我們第一個顧客,我再送您兩條魚,您吃了若覺得好吃,歡迎您再來。”
中年男人見他這個舉動,眼裏閃過一絲讚賞的光。
沒想到這看起來憨厚老實的漢子,竟然也懂得做生意,最讓他驚訝的還是他的算賬能力,如果他沒看錯的話,他甚至連算盤都沒用,是直接心算算出來的。
“哦,聽你這意思是,你明日還來賣魚?”
“是的,我們最近都會在鎮內賣魚,明日還會有小酥魚和魚幹,您若有興趣,可以來看看。”
“好,明日我再來。”
中年男人實在是有些好奇,他們到底是從哪裏搞來的魚。
“我買半斤行嗎,我......我隻有七文錢,我家兒媳婦剛生完孩子,沒有奶水,我想買半斤鯽魚給她燉魚湯喝下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