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造紙術
千億小福女:爹爹娘親再愛我一次 作者:元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光荏苒,轉眼就到了年底。
蒼梧鎮和平陽縣內已經煥然一新了,街道幹淨寬敞,房屋規劃整齊美觀,像一件藝術品,讓人看了賞心悅目。
有錢人家直接花錢買程家人建的商鋪宅子。
沒有積蓄的人隻要手腳勤快也能在程家找到一份事做,領了工錢用來買塊地,沒錢買磚頭,可以先賒賬,等有錢了再還,或者以工抵債都行。
隻有極少數實在偷奸耍滑的人,不願意出力,隻想著坐享其成,有點錢就拿去吃喝嫖賭了,大家都歡歡喜喜的搬進新房子時,他們卻還蜷縮在窩棚裏。
劉家人和王家人也回到了蒼梧鎮,他們這段時間跟著程家人賺了些錢,故土難離,他們回了原來的村子建了新房子。
經過這一次洪災和瘟疫,蒼梧鎮內的人口已經少了大半,許多人家甚至連一個活口都沒留下來。
那些已經無主的田地都重新劃分了一次。
落戶在蒼梧鎮內的百姓,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
冬日裏凜冽的寒風吹遍了每一個角落,西北風呼呼的吹,刮的人臉生疼,讓人感覺到刺骨的寒意。
光禿禿的樹木可憐巴巴地聳立在道路兩旁,曾經生機勃勃的花草也終於支撐不住,枯萎發黃變成一張厚厚的被子覆蓋在大地上,為生靈萬物帶去最後的溫暖。
田間地頭卻有了不一樣的景象。
走過田間的小路。
一眼望去,全是無邊無際的油菜田,綠油油的油菜粗壯挺拔。
突然一陣北風吹過,油菜被吹得輕輕晃動,就像碧綠的湖泊水波蕩漾,一波又一波,此起彼伏,非常壯觀。
田地裏到處是人們忙碌的身影,就連小孩兒,也都跟在大人的身後,幫著捉蟲拔草,,幹點力所能及的活兒。
看著茁壯成長,長勢喜人的油菜,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每一棵油菜都是他們邁向美好生活的希望。
鎮子裏也建了一所學校,此時正在對外招聘夫子。
程澤禮從平陽縣回來後,便一直在忙著兩個學院的事情。
平陽縣那邊有袁慶平和張世忠的參與,招夫子的事情不需要他費心。
蒼梧鎮不一樣,窮鄉僻壤的,沒有人願意來這裏任教。
程澤禮很無奈,隻能求助於李夫子。
李夫子沒有推辭,略加思索後,便寫了幾封信讓他寄出去。
“我有幾個同窗,之前他們在鄞州的幾個私塾擔任夫子,這次鄞州受災也不輕,我先給他們去封信,試試他們的口風,不過我也不能保證他們到底願不願意來。”
程澤禮大喜,李夫子的同窗都是最低也是秀才,若能將這樣的人才引進到蒼梧鎮,那他們的子孫後輩何愁前途啊。
“嶽父不妨將咱們這邊的待遇也寫上去,每月給他們開五兩銀的工錢,包食宿,一季二套衣服,若舉家遷來,咱們還給分配一套宅子給他們,任教年限滿十年,宅子免費送給他們。
另外,若他們還打算繼續考舉人,咱們還可以給他們提供路費。”
這就相當於投資潛力股,提前讚助他們了,若他日他們能夠在程家村的幫助下更上一層樓,定然也不會不念舊情。
李夫子聽了他的話,眼睛瞬間就亮了,有這麽好的條件,還怕挖不到牆角嗎,牆皮都能給他扒了。
他趕忙把程澤禮手上的信封又搶了回來,刷刷刷的一氣嗬成,將待遇寫了一張紙,重新封好信封。
“給,快去吧,這回我有八成的把握了,那些老家夥看到這麽好的條件肯定會心動,你就等著他們自動送上門來吧。”
程澤禮喚來程老五,將信遞給他。
“五弟,去找信客將這幾封信寄出去,穩妥點,這信很重要。”
程老五接過信轉身離開了。
“澤禮,你似乎還忘了一件事情,學校是建起來了,你讓咱們村子裏的孩子和工人的孩子免費讀書,可是你有沒有考慮過束修不是最難的,難得是筆墨紙硯。
就連最基本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一本就要賣一兩銀子。
最差的白麻紙也要兩百文一刀,更不要說毛筆和硯台了。
即使我們免了他們的束修,絕大部分人也還是上不起學。”
程澤禮沉默了,他還真的忘記這一茬。
得想個辦法解決,不然即使招到了夫子,沒有學生,這學校也是白建了。
讓村裏出資給孩子們買書本和筆墨紙硯肯定是行不通的,在這個時代,讀書人就是碎鈔機,也是無底洞,程家村就算是賺了金山銀山也不夠填這個窟窿的。
對了,書本貴究其根本是因為紙張貴,那他們可以造紙呀。
造紙不難,構樹、桑樹、青檀樹、苧麻、麥草、稻草、蘆葦、竹子等連甘蔗都能造紙。
可以說大部分植物都可以用來造紙。
書本需求量大,光靠手抄,不但成本高,速度還慢,活字印刷術可以用起來。
毛筆就更簡單了,隻要有好毛源,程老頭也能做。
難的是墨條的製作,繁瑣不說還費時,他曾看過別人製作徽墨,光陰幹墨條便要四年之久。
孩子們自然等不了那麽久,也不需要那麽好的墨條,看來他還需要去他閨女的空間裏查找資料取取經。
想到這些,程澤禮再也坐不住了,跟李夫子說了一聲,便匆匆回山穀去了。
回到家讓閨女帶自己進空間,一頭紮進書堆裏,尋找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以及毛筆墨條的製作方法。
偌大的書房裏堆了幾十萬冊書,每一個種類的書籍都遵照現代的圖書館分類放置。
程澤禮沒費多少時間便找到了他想要找的書籍,各行各業的專業書籍程星晚都有收集,甚至連孤本都有不少出現在這裏。
不要說各種各樣的造紙術書籍,連火藥製作的秘方她都通過黑市收集了不少。
程澤禮捧著書孜孜不倦的看了起來,直到將所有的方子都謄抄了一遍,並且深深的記在腦海裏,才心滿意足的出了空間。
程老頭家的院子裏,一群老頭正將程老頭圍在中間議論著什麽。
如今每家每戶的油菜都種下去了,其他的他們也幫不上忙,老頭們每日閑著沒事幹,便同程老頭一起研究做家具。
程澤禮看程老頭閑不下來,就給了他幾張現代簡約布藝沙發和實木床的設計圖紙,還給他畫了個大餅,要是做得好,就給他們在蒼梧鎮專門開個家具鋪子。
程家村的老頭們聽說後,紛紛要求加入,沒基礎的現學,年紀實在大幹不了活的也固執的坐在一旁看著也好,時不時還能出出主意。
程澤禮走過去時,便看到老頭們已經將沙發的主體做出來了,這會兒正議論軟包的製作呢。
“我覺得這坐墊裏麵應該填充柳絮,或者稻草。”
“我覺得應該用蘆葦花。”
“不對,不對,應該用沙子。”
“也許草木灰更合適。”
“.......”
程澤禮看他們一個個的爭的麵紅脖子粗,卻精神頭十足的樣子,心裏有些好笑。
“用棉花!”
蒼梧鎮和平陽縣內已經煥然一新了,街道幹淨寬敞,房屋規劃整齊美觀,像一件藝術品,讓人看了賞心悅目。
有錢人家直接花錢買程家人建的商鋪宅子。
沒有積蓄的人隻要手腳勤快也能在程家找到一份事做,領了工錢用來買塊地,沒錢買磚頭,可以先賒賬,等有錢了再還,或者以工抵債都行。
隻有極少數實在偷奸耍滑的人,不願意出力,隻想著坐享其成,有點錢就拿去吃喝嫖賭了,大家都歡歡喜喜的搬進新房子時,他們卻還蜷縮在窩棚裏。
劉家人和王家人也回到了蒼梧鎮,他們這段時間跟著程家人賺了些錢,故土難離,他們回了原來的村子建了新房子。
經過這一次洪災和瘟疫,蒼梧鎮內的人口已經少了大半,許多人家甚至連一個活口都沒留下來。
那些已經無主的田地都重新劃分了一次。
落戶在蒼梧鎮內的百姓,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
冬日裏凜冽的寒風吹遍了每一個角落,西北風呼呼的吹,刮的人臉生疼,讓人感覺到刺骨的寒意。
光禿禿的樹木可憐巴巴地聳立在道路兩旁,曾經生機勃勃的花草也終於支撐不住,枯萎發黃變成一張厚厚的被子覆蓋在大地上,為生靈萬物帶去最後的溫暖。
田間地頭卻有了不一樣的景象。
走過田間的小路。
一眼望去,全是無邊無際的油菜田,綠油油的油菜粗壯挺拔。
突然一陣北風吹過,油菜被吹得輕輕晃動,就像碧綠的湖泊水波蕩漾,一波又一波,此起彼伏,非常壯觀。
田地裏到處是人們忙碌的身影,就連小孩兒,也都跟在大人的身後,幫著捉蟲拔草,,幹點力所能及的活兒。
看著茁壯成長,長勢喜人的油菜,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每一棵油菜都是他們邁向美好生活的希望。
鎮子裏也建了一所學校,此時正在對外招聘夫子。
程澤禮從平陽縣回來後,便一直在忙著兩個學院的事情。
平陽縣那邊有袁慶平和張世忠的參與,招夫子的事情不需要他費心。
蒼梧鎮不一樣,窮鄉僻壤的,沒有人願意來這裏任教。
程澤禮很無奈,隻能求助於李夫子。
李夫子沒有推辭,略加思索後,便寫了幾封信讓他寄出去。
“我有幾個同窗,之前他們在鄞州的幾個私塾擔任夫子,這次鄞州受災也不輕,我先給他們去封信,試試他們的口風,不過我也不能保證他們到底願不願意來。”
程澤禮大喜,李夫子的同窗都是最低也是秀才,若能將這樣的人才引進到蒼梧鎮,那他們的子孫後輩何愁前途啊。
“嶽父不妨將咱們這邊的待遇也寫上去,每月給他們開五兩銀的工錢,包食宿,一季二套衣服,若舉家遷來,咱們還給分配一套宅子給他們,任教年限滿十年,宅子免費送給他們。
另外,若他們還打算繼續考舉人,咱們還可以給他們提供路費。”
這就相當於投資潛力股,提前讚助他們了,若他日他們能夠在程家村的幫助下更上一層樓,定然也不會不念舊情。
李夫子聽了他的話,眼睛瞬間就亮了,有這麽好的條件,還怕挖不到牆角嗎,牆皮都能給他扒了。
他趕忙把程澤禮手上的信封又搶了回來,刷刷刷的一氣嗬成,將待遇寫了一張紙,重新封好信封。
“給,快去吧,這回我有八成的把握了,那些老家夥看到這麽好的條件肯定會心動,你就等著他們自動送上門來吧。”
程澤禮喚來程老五,將信遞給他。
“五弟,去找信客將這幾封信寄出去,穩妥點,這信很重要。”
程老五接過信轉身離開了。
“澤禮,你似乎還忘了一件事情,學校是建起來了,你讓咱們村子裏的孩子和工人的孩子免費讀書,可是你有沒有考慮過束修不是最難的,難得是筆墨紙硯。
就連最基本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一本就要賣一兩銀子。
最差的白麻紙也要兩百文一刀,更不要說毛筆和硯台了。
即使我們免了他們的束修,絕大部分人也還是上不起學。”
程澤禮沉默了,他還真的忘記這一茬。
得想個辦法解決,不然即使招到了夫子,沒有學生,這學校也是白建了。
讓村裏出資給孩子們買書本和筆墨紙硯肯定是行不通的,在這個時代,讀書人就是碎鈔機,也是無底洞,程家村就算是賺了金山銀山也不夠填這個窟窿的。
對了,書本貴究其根本是因為紙張貴,那他們可以造紙呀。
造紙不難,構樹、桑樹、青檀樹、苧麻、麥草、稻草、蘆葦、竹子等連甘蔗都能造紙。
可以說大部分植物都可以用來造紙。
書本需求量大,光靠手抄,不但成本高,速度還慢,活字印刷術可以用起來。
毛筆就更簡單了,隻要有好毛源,程老頭也能做。
難的是墨條的製作,繁瑣不說還費時,他曾看過別人製作徽墨,光陰幹墨條便要四年之久。
孩子們自然等不了那麽久,也不需要那麽好的墨條,看來他還需要去他閨女的空間裏查找資料取取經。
想到這些,程澤禮再也坐不住了,跟李夫子說了一聲,便匆匆回山穀去了。
回到家讓閨女帶自己進空間,一頭紮進書堆裏,尋找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以及毛筆墨條的製作方法。
偌大的書房裏堆了幾十萬冊書,每一個種類的書籍都遵照現代的圖書館分類放置。
程澤禮沒費多少時間便找到了他想要找的書籍,各行各業的專業書籍程星晚都有收集,甚至連孤本都有不少出現在這裏。
不要說各種各樣的造紙術書籍,連火藥製作的秘方她都通過黑市收集了不少。
程澤禮捧著書孜孜不倦的看了起來,直到將所有的方子都謄抄了一遍,並且深深的記在腦海裏,才心滿意足的出了空間。
程老頭家的院子裏,一群老頭正將程老頭圍在中間議論著什麽。
如今每家每戶的油菜都種下去了,其他的他們也幫不上忙,老頭們每日閑著沒事幹,便同程老頭一起研究做家具。
程澤禮看程老頭閑不下來,就給了他幾張現代簡約布藝沙發和實木床的設計圖紙,還給他畫了個大餅,要是做得好,就給他們在蒼梧鎮專門開個家具鋪子。
程家村的老頭們聽說後,紛紛要求加入,沒基礎的現學,年紀實在大幹不了活的也固執的坐在一旁看著也好,時不時還能出出主意。
程澤禮走過去時,便看到老頭們已經將沙發的主體做出來了,這會兒正議論軟包的製作呢。
“我覺得這坐墊裏麵應該填充柳絮,或者稻草。”
“我覺得應該用蘆葦花。”
“不對,不對,應該用沙子。”
“也許草木灰更合適。”
“.......”
程澤禮看他們一個個的爭的麵紅脖子粗,卻精神頭十足的樣子,心裏有些好笑。
“用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