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逍遙城的變化
千億小福女:爹爹娘親再愛我一次 作者:元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午飯很豐盛。
老兩口竭盡所能的張羅了一大桌子菜。
“祖祖也不知道你們愛吃什麽,就隨便做了點,試試,看合不合你們的口味。”
老婦人一個勁的往三個孩子碗裏夾菜,笑眯眯的看著他們吃。
“嗯,好好吃,偶萌都喜歡吃。”
“好吃,祖奶奶也吃。”
兩個小家夥很捧場,吃的滿嘴是油。
“好吃就多吃點,以後常來,祖祖天天給你們做好吃的都行。”
“謝謝祖祖。”
兩位老人一直留著他們玩到快天黑了才依依不舍的放他們離開。
要不是怕他們的家人會擔心,他們都想把他們留下來住幾天。
看著他們熟練的爬上三隻海東青的背上,目送著他們離開的背影。
老婦人偷偷的背過身抹了把眼淚。
“哎呀,瞧你,哭啥,這倆孩子能找到這裏,咱們該高興才是。”
老頭兒輕輕拍了拍她的背。
“我就是因為高興才哭,多好的兩個孩子,看見他們我才真正的覺得我們做錯了。
要是曾經我們沒有聽那老道的話,鴻兒和焱兒是不是也能像他們一樣兄弟情深。
你瞧,他們倆和鴻兒小時候長得多像啊,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現在說這些都沒有意義了,就讓我們兩個老東西,在焱兒長大的這個地方了卻餘生吧。\"
程星晚帶著他們離開後,並沒有回家,而是去了逍遙城。
如今的逍遙城,早已今非昔比。
橡膠產品一投入市場,便引來巨大的反響。
一時之間,供不應求,外地客商紛紛想要來謀求合作。
可受限於道路不通,交通不便,前麵兩年,很是艱難。
後來,程澤禮舉全城之力,在雲渡山脈開辟了一條能同時容納兩輛馬車通行的道路。
這條路不僅寬敞,還是用石板鋪地,非常的平坦堅固。
馬車行駛在上麵,基本上不怎麽顛簸。
加上逍遙城有專門用橡膠製作的車輪,城內的馬車全都換上了這種車輪,行駛起來,不但能減震,噪音還小。
橡膠車輪成了來往客商爭相購買的商品之一。
除了橡膠產業蓬勃發展,逍遙城的百姓還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
自從程澤禮和韓宇大力推廣百姓開荒種地,因地製宜種植各種糧食。
並且提供高產糧種後。
逍遙城的百姓在第一年便解決了溫飽問題,再也沒有人挨餓了。
除了橡膠之外,水果也成了他們的另一大產業。
菠蘿、芒果、椰子、荔枝、香蕉、龍眼、西瓜、甘蔗、哈密瓜.......
各種各樣的水果,應有盡有。
自從雲渡山脈的道路開通,水果摘下來後,馬上便能運輸出去。
像那些能夠留久些的水果,甚至被運到京都,賣上了高價。
正因如此,逍遙城的百姓也迅速脫貧致富,過上了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生活。
而相對的,程澤禮和韓宇以及沈京兵在百姓心中的聲望也非常之高。
因為生活好過了,百姓安居樂業,以前三天兩頭發生的持械鬥毆事件再也沒見發生過了。
曾經的惡人之城,成了一個文明友愛,團結互助的新城。
人口也從一開始的千餘人變成了現在的常住人口上萬人。
五年時間,足足增加了十倍的人口。
這些人都是近一兩年突然湧入這裏的普通人。
已經好久沒有罪犯發配到這裏了。
嶺南已經從那個人人聞之色變的不毛之地,變成了罪犯們心中最佳的流放天堂。
隻不過明德帝也不傻,自從他吃了逍遙城的水果之後,便再也沒有把犯人往嶺南塞了。
統統流放寧古塔。
民間流傳一句“寧上黃泉路,不下寧古塔”。
寧古塔堪比人間煉獄,是一個比嶺南更恐怖的地方。
能活著走到寧古塔的人寥寥無幾,即便抵達了這個人煙荒蕪的地獄之城,也逃不過九死一生。
這幾年,程星晚來往逍遙城非常頻繁。
她時常跟在父親身後,同他一起去視察民情。
所以逍遙城的百姓幾乎沒有不認識她的。
他們在城外停下時,城內已經燈火通明,沿街都點上了燈籠。
“曾阿婆,吃飯了沒?”
“還沒呢,囡囡,你也還沒吃吧,快來,來我家吃點。”
“下次吧曾阿婆,我爹爹在等我吃飯了。”
“好,下次一定來噢。”
“呦,囡囡,這就是你四叔家的兩個雙胞胎弟弟吧,虎頭虎腦的,養的可真好啊。”
“是的,李阿爺,您這是吃好飯出來散步啦。”
“可不,一不小心吃撐了,走一走,消消食。”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你四叔第一次來我們這的時候,還隻是個半大小子,這會兒孩子都兩個了。”
“是呢,不過王伯伯倒變化不大,比起五年前來,看著更加年輕了,王伯伯是不是會返老還童之術,快告訴我,我給我爺奶也用用。”
“咦,你這妮子,小嘴跟抹了蜜似的。
我會啥返老還童之術,要說真有這個能力的,還得是你爹。
托他的福,咱們現在吃飽穿暖,日子過得富足,心頭也敞亮了,人自然也看著精神多了。”
.......
程星晚就這樣拉著兩個小豆丁,一邊走,一邊同路人攀談。
她似乎跟每個人都能聊上幾句。
錦謙和錦珩滿眼崇拜的看著她,好奇她是怎麽能記住整座城的人的名字的。
到了城主府時,程澤禮和韓宇、沈京兵三人剛從外頭回來。
三人皆穿著短打,褲腿上還零星沾著些泥巴。
正值春耕,可見他們又是親自下到田裏去了。
看到三人出現在這裏,他們也沒覺得有什麽奇怪的。
錦謙,錦珩雖沒怎麽見過自家三伯,但自來熟的他們一點也不怯場。
大大方方的叫道:“三伯好,韓伯伯好,沈伯伯好。”
“哎!寶貝們好,你們誰是錦謙,誰是錦珩啊!”
程澤禮故意逗弄兩個孩子道。
“三伯,偶是錦珩,他是錦謙,看偶的耳朵後麵有一顆痣,哥哥沒有。”
錦珩用力的扯著自己的耳朵,露出背後的一顆痣。
“哦,原來如此,三伯知道了,下次三伯看見你耳朵背後的痣就知道你是珩哥兒了,沒有痣的是謙哥兒。”
“對了,就是這樣,三伯真聰明。”
.......
吃過晚飯,兩個孩子被韓宇和沈京兵帶出去玩了。
程澤禮和程星晚父女倆進了空間。
剛進空間,程澤禮就愜意的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將一道明黃色的聖旨扔給她,自己則舒舒服服的泡溫泉去了。
老兩口竭盡所能的張羅了一大桌子菜。
“祖祖也不知道你們愛吃什麽,就隨便做了點,試試,看合不合你們的口味。”
老婦人一個勁的往三個孩子碗裏夾菜,笑眯眯的看著他們吃。
“嗯,好好吃,偶萌都喜歡吃。”
“好吃,祖奶奶也吃。”
兩個小家夥很捧場,吃的滿嘴是油。
“好吃就多吃點,以後常來,祖祖天天給你們做好吃的都行。”
“謝謝祖祖。”
兩位老人一直留著他們玩到快天黑了才依依不舍的放他們離開。
要不是怕他們的家人會擔心,他們都想把他們留下來住幾天。
看著他們熟練的爬上三隻海東青的背上,目送著他們離開的背影。
老婦人偷偷的背過身抹了把眼淚。
“哎呀,瞧你,哭啥,這倆孩子能找到這裏,咱們該高興才是。”
老頭兒輕輕拍了拍她的背。
“我就是因為高興才哭,多好的兩個孩子,看見他們我才真正的覺得我們做錯了。
要是曾經我們沒有聽那老道的話,鴻兒和焱兒是不是也能像他們一樣兄弟情深。
你瞧,他們倆和鴻兒小時候長得多像啊,簡直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現在說這些都沒有意義了,就讓我們兩個老東西,在焱兒長大的這個地方了卻餘生吧。\"
程星晚帶著他們離開後,並沒有回家,而是去了逍遙城。
如今的逍遙城,早已今非昔比。
橡膠產品一投入市場,便引來巨大的反響。
一時之間,供不應求,外地客商紛紛想要來謀求合作。
可受限於道路不通,交通不便,前麵兩年,很是艱難。
後來,程澤禮舉全城之力,在雲渡山脈開辟了一條能同時容納兩輛馬車通行的道路。
這條路不僅寬敞,還是用石板鋪地,非常的平坦堅固。
馬車行駛在上麵,基本上不怎麽顛簸。
加上逍遙城有專門用橡膠製作的車輪,城內的馬車全都換上了這種車輪,行駛起來,不但能減震,噪音還小。
橡膠車輪成了來往客商爭相購買的商品之一。
除了橡膠產業蓬勃發展,逍遙城的百姓還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
自從程澤禮和韓宇大力推廣百姓開荒種地,因地製宜種植各種糧食。
並且提供高產糧種後。
逍遙城的百姓在第一年便解決了溫飽問題,再也沒有人挨餓了。
除了橡膠之外,水果也成了他們的另一大產業。
菠蘿、芒果、椰子、荔枝、香蕉、龍眼、西瓜、甘蔗、哈密瓜.......
各種各樣的水果,應有盡有。
自從雲渡山脈的道路開通,水果摘下來後,馬上便能運輸出去。
像那些能夠留久些的水果,甚至被運到京都,賣上了高價。
正因如此,逍遙城的百姓也迅速脫貧致富,過上了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生活。
而相對的,程澤禮和韓宇以及沈京兵在百姓心中的聲望也非常之高。
因為生活好過了,百姓安居樂業,以前三天兩頭發生的持械鬥毆事件再也沒見發生過了。
曾經的惡人之城,成了一個文明友愛,團結互助的新城。
人口也從一開始的千餘人變成了現在的常住人口上萬人。
五年時間,足足增加了十倍的人口。
這些人都是近一兩年突然湧入這裏的普通人。
已經好久沒有罪犯發配到這裏了。
嶺南已經從那個人人聞之色變的不毛之地,變成了罪犯們心中最佳的流放天堂。
隻不過明德帝也不傻,自從他吃了逍遙城的水果之後,便再也沒有把犯人往嶺南塞了。
統統流放寧古塔。
民間流傳一句“寧上黃泉路,不下寧古塔”。
寧古塔堪比人間煉獄,是一個比嶺南更恐怖的地方。
能活著走到寧古塔的人寥寥無幾,即便抵達了這個人煙荒蕪的地獄之城,也逃不過九死一生。
這幾年,程星晚來往逍遙城非常頻繁。
她時常跟在父親身後,同他一起去視察民情。
所以逍遙城的百姓幾乎沒有不認識她的。
他們在城外停下時,城內已經燈火通明,沿街都點上了燈籠。
“曾阿婆,吃飯了沒?”
“還沒呢,囡囡,你也還沒吃吧,快來,來我家吃點。”
“下次吧曾阿婆,我爹爹在等我吃飯了。”
“好,下次一定來噢。”
“呦,囡囡,這就是你四叔家的兩個雙胞胎弟弟吧,虎頭虎腦的,養的可真好啊。”
“是的,李阿爺,您這是吃好飯出來散步啦。”
“可不,一不小心吃撐了,走一走,消消食。”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你四叔第一次來我們這的時候,還隻是個半大小子,這會兒孩子都兩個了。”
“是呢,不過王伯伯倒變化不大,比起五年前來,看著更加年輕了,王伯伯是不是會返老還童之術,快告訴我,我給我爺奶也用用。”
“咦,你這妮子,小嘴跟抹了蜜似的。
我會啥返老還童之術,要說真有這個能力的,還得是你爹。
托他的福,咱們現在吃飽穿暖,日子過得富足,心頭也敞亮了,人自然也看著精神多了。”
.......
程星晚就這樣拉著兩個小豆丁,一邊走,一邊同路人攀談。
她似乎跟每個人都能聊上幾句。
錦謙和錦珩滿眼崇拜的看著她,好奇她是怎麽能記住整座城的人的名字的。
到了城主府時,程澤禮和韓宇、沈京兵三人剛從外頭回來。
三人皆穿著短打,褲腿上還零星沾著些泥巴。
正值春耕,可見他們又是親自下到田裏去了。
看到三人出現在這裏,他們也沒覺得有什麽奇怪的。
錦謙,錦珩雖沒怎麽見過自家三伯,但自來熟的他們一點也不怯場。
大大方方的叫道:“三伯好,韓伯伯好,沈伯伯好。”
“哎!寶貝們好,你們誰是錦謙,誰是錦珩啊!”
程澤禮故意逗弄兩個孩子道。
“三伯,偶是錦珩,他是錦謙,看偶的耳朵後麵有一顆痣,哥哥沒有。”
錦珩用力的扯著自己的耳朵,露出背後的一顆痣。
“哦,原來如此,三伯知道了,下次三伯看見你耳朵背後的痣就知道你是珩哥兒了,沒有痣的是謙哥兒。”
“對了,就是這樣,三伯真聰明。”
.......
吃過晚飯,兩個孩子被韓宇和沈京兵帶出去玩了。
程澤禮和程星晚父女倆進了空間。
剛進空間,程澤禮就愜意的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將一道明黃色的聖旨扔給她,自己則舒舒服服的泡溫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