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多事。”趙匡胤離開時告誡趙德芳道。
趙德芳長揖拜別,答道:“犯了家規,自有家規處置。犯了國法,當有國法處理。”
“我兒能明白這些,爹爹就很放心了。”趙匡胤笑道,“好,時候不早,歇息吧。至於市井街坊流傳的那些話,你應該當真,卻不可當真,我兒明白嗎?”
何話?
趙匡胤摸摸趙德芳後腦勺兒,見王繼恩已帶著旁人走遠了,才緩緩說道:“如今市井有傳言,道是什麽昭憲太後去之前,將爹爹與你三叔,四叔,乃至於你二哥,都叫到榻前,說什麽‘兄終弟及,叔死侄替’之類的話,此事你可聽人說了?”
金匱之盟?
趙德芳始終懷疑這個東西的存在。
“如今看來,太祖應該是不承認這個傳言的,至少這個東西的存在性是要打問號的。”趙德芳心想道,口中道,“祖母持家有方,倘若這麽說那也自有她的道理的。”
“嗯,你祖母當時的確這麽想過,也與爹這麽商量。”太祖忽然問,“德芳可記得,昨日爹爹跟你說的話?”
哪一句話?
“咱們趙宋的天下,是從柴氏孤兒寡母手裏搶來的。”太祖頗有些無奈,喟然歎息道,“不論當時是多麽的危急,前朝朝廷裏多少野心家虎視眈眈,隻等時機得當,便可登臨大寶。但,咱們趙家人畢竟是負了柴氏,落得個欺負孤兒寡母的罵名的。”
這的確不厚道。
不過有些事情沒法用厚道不厚道來評判。
“爹爹若不稱帝,中原不隻有幾人稱王,幾人稱霸,咱們漢人曆經唐末以來的動亂至今,盼盛世如久旱之地渴盼甘霖,猶如嬰兒渴盼父母,柴榮是一個好皇帝,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可惜他命太短。”趙德芳實說自己的看法,道,“柴榮若在世,爹爹自然是前朝的重臣良將,他也能壓得住中原處處充斥勃勃野心的家夥。可柴宗訓不行,他太小,一個不小心,前朝隻怕又要分裂成數個國家,到頭來,苦的還是咱們漢人。更何況,咱們待柴氏並不算差。”
趙匡胤笑道:“我兒能這麽想那好得很,記著,柴氏雖遠在房州,可還有個和你一般大小的小丫頭,你也要照顧好她,咱們已經對不住柴家一次了,可不能連人家的遺孤都照顧不周。”
而後才說道:“因前朝之故,你祖母又是個識大體的婦人,她自然擔憂咱們趙家的天下,在第二代手裏也被旁人奪了去!當時,你二哥年少,你更年幼,而立國之初,外有強敵,內有不臣,為了讓咱們趙家的天下不至於二世而亡,你祖母便說,爹爹倘若不能長命,自該將炎宋傳給你三叔,此乃為維係一家之天下,不得已而為之的。現如今,炎宋有一統四海之力,我兒也在慢慢長大,這趙宋的天下自然要我兒繼承,故此,人家說什麽‘盟約誓言’之類的,那也能理解。”
這裏頭也有太祖的擔憂,他本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論能力,論手段,就算從小培養,恐怕也很難比得上趙光義,為了不至於讓趙宋像前朝一樣二世而亡才有一些縱容之意。
如今不同了,趙德芳連日來的表現,足夠讓太祖認定這個小兒子倘若用心培養,他可以超過趙光義。
最大的一點,還有趙德芳給他帶來的消息。
開寶九年。
也就是說他至少還有九年的時間培養這個聰明伶俐的兒子。
“不要急,有些傳言,以前放縱多,如今要彌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你三叔手握重權,你四叔四海人望,你二哥也是路人皆知的炎宋皇子,比起他們來,我兒差距太大,一步一步來,”太祖諄諄教導,“千萬莫著急,還有,聰慧是好事,但也要藏拙。天下的聰明人實在太多了,爹爹能當皇帝並不是因為爹爹比他們聰明,有時候,哪怕是天子,藏一藏自己的聰明才智,人家才肯心甘情願地鑽進你的彀中。”
明白。
此番既打算以神藥來慢慢養望,然晉王既然摻和進來了,此物隻怕不足以為依仗。
而農作物的培養以及推廣需要數年乃至十數年的時間,在這之前就隻能通過駕馭人才在傳統治國之道的規矩內小心地發展自己的實力。
這就需要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精英們的教導,太祖無疑是最好的老師。
“爹爹說,此事須當真,因為此事雖不是外頭說的那麽傳奇,但的確是存在的。然不可太過當真的意思就是說,不要因為此事而去想辦法打擊報複三叔四叔,是罷?那肯定不會。”趙德芳笑了笑說道,“三叔既是炎宋上將,又是自家的人,隻可以大勢駕馭,不可以小術對付。”
“對嘍。”太祖欣喜道,“你既要讓人家看到你有統帥群臣治理天下之能,更要讓人看到你有容人的肚量。你若連自己的親叔叔,連自己的親哥哥都容忍不下,誰還敢為你做事?”
忽然,趙德芳一拍後頸子:“不是,咱們已經知道開寶九年,為何不延伸到開寶十九年、二十九年?”
“傻小子,無論是讖緯之言,還是人家的確是從後世來的,這開寶九年,實則是一個躲不過去的坎兒。你道是為何?這九年歲月,是爹爹要統帥趙宋掃平群雄,要為炎宋開啟一個好開頭的九年,原本規劃的十年之約,要想著法兒在五年內完成,隻怕要更嘔心瀝血了。”太祖輕笑道,“何況,人固有一死,無論你怕不怕,這個事總是要來的,爹爹生於軍家,長於行伍,雖不敢生死置之度外,然看管生離死別,安敢將年歲增長,寄托於天命化外?隻是所慮者一是炎宋天下二是你們兄弟兩人。”
趙德芳肅然起敬。
自古多少帝王將相不問蒼生卻問鬼神,問的是信口雌黃之事?
宋太祖是個人物!
趙德芳心中這般想,不覺中竟有一些輕鬆起來。
一個並沒有太多隔閡,尤其在一些三觀上頗為投契的人總能夠讓一個穿越之人心裏安定一點。
同時,他心裏也明白這隻是剛剛接觸才這樣。
畢竟古今有別,三觀方麵的衝突和矛盾將來有爆發的時候。
前提是他沒能影響到這位開創炎宋天下的君王,他也沒有被古代的社會影響的徹底變成一個北宋的古人。
趙德芳長揖拜別,答道:“犯了家規,自有家規處置。犯了國法,當有國法處理。”
“我兒能明白這些,爹爹就很放心了。”趙匡胤笑道,“好,時候不早,歇息吧。至於市井街坊流傳的那些話,你應該當真,卻不可當真,我兒明白嗎?”
何話?
趙匡胤摸摸趙德芳後腦勺兒,見王繼恩已帶著旁人走遠了,才緩緩說道:“如今市井有傳言,道是什麽昭憲太後去之前,將爹爹與你三叔,四叔,乃至於你二哥,都叫到榻前,說什麽‘兄終弟及,叔死侄替’之類的話,此事你可聽人說了?”
金匱之盟?
趙德芳始終懷疑這個東西的存在。
“如今看來,太祖應該是不承認這個傳言的,至少這個東西的存在性是要打問號的。”趙德芳心想道,口中道,“祖母持家有方,倘若這麽說那也自有她的道理的。”
“嗯,你祖母當時的確這麽想過,也與爹這麽商量。”太祖忽然問,“德芳可記得,昨日爹爹跟你說的話?”
哪一句話?
“咱們趙宋的天下,是從柴氏孤兒寡母手裏搶來的。”太祖頗有些無奈,喟然歎息道,“不論當時是多麽的危急,前朝朝廷裏多少野心家虎視眈眈,隻等時機得當,便可登臨大寶。但,咱們趙家人畢竟是負了柴氏,落得個欺負孤兒寡母的罵名的。”
這的確不厚道。
不過有些事情沒法用厚道不厚道來評判。
“爹爹若不稱帝,中原不隻有幾人稱王,幾人稱霸,咱們漢人曆經唐末以來的動亂至今,盼盛世如久旱之地渴盼甘霖,猶如嬰兒渴盼父母,柴榮是一個好皇帝,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可惜他命太短。”趙德芳實說自己的看法,道,“柴榮若在世,爹爹自然是前朝的重臣良將,他也能壓得住中原處處充斥勃勃野心的家夥。可柴宗訓不行,他太小,一個不小心,前朝隻怕又要分裂成數個國家,到頭來,苦的還是咱們漢人。更何況,咱們待柴氏並不算差。”
趙匡胤笑道:“我兒能這麽想那好得很,記著,柴氏雖遠在房州,可還有個和你一般大小的小丫頭,你也要照顧好她,咱們已經對不住柴家一次了,可不能連人家的遺孤都照顧不周。”
而後才說道:“因前朝之故,你祖母又是個識大體的婦人,她自然擔憂咱們趙家的天下,在第二代手裏也被旁人奪了去!當時,你二哥年少,你更年幼,而立國之初,外有強敵,內有不臣,為了讓咱們趙家的天下不至於二世而亡,你祖母便說,爹爹倘若不能長命,自該將炎宋傳給你三叔,此乃為維係一家之天下,不得已而為之的。現如今,炎宋有一統四海之力,我兒也在慢慢長大,這趙宋的天下自然要我兒繼承,故此,人家說什麽‘盟約誓言’之類的,那也能理解。”
這裏頭也有太祖的擔憂,他本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論能力,論手段,就算從小培養,恐怕也很難比得上趙光義,為了不至於讓趙宋像前朝一樣二世而亡才有一些縱容之意。
如今不同了,趙德芳連日來的表現,足夠讓太祖認定這個小兒子倘若用心培養,他可以超過趙光義。
最大的一點,還有趙德芳給他帶來的消息。
開寶九年。
也就是說他至少還有九年的時間培養這個聰明伶俐的兒子。
“不要急,有些傳言,以前放縱多,如今要彌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你三叔手握重權,你四叔四海人望,你二哥也是路人皆知的炎宋皇子,比起他們來,我兒差距太大,一步一步來,”太祖諄諄教導,“千萬莫著急,還有,聰慧是好事,但也要藏拙。天下的聰明人實在太多了,爹爹能當皇帝並不是因為爹爹比他們聰明,有時候,哪怕是天子,藏一藏自己的聰明才智,人家才肯心甘情願地鑽進你的彀中。”
明白。
此番既打算以神藥來慢慢養望,然晉王既然摻和進來了,此物隻怕不足以為依仗。
而農作物的培養以及推廣需要數年乃至十數年的時間,在這之前就隻能通過駕馭人才在傳統治國之道的規矩內小心地發展自己的實力。
這就需要在這個時代成長起來的精英們的教導,太祖無疑是最好的老師。
“爹爹說,此事須當真,因為此事雖不是外頭說的那麽傳奇,但的確是存在的。然不可太過當真的意思就是說,不要因為此事而去想辦法打擊報複三叔四叔,是罷?那肯定不會。”趙德芳笑了笑說道,“三叔既是炎宋上將,又是自家的人,隻可以大勢駕馭,不可以小術對付。”
“對嘍。”太祖欣喜道,“你既要讓人家看到你有統帥群臣治理天下之能,更要讓人看到你有容人的肚量。你若連自己的親叔叔,連自己的親哥哥都容忍不下,誰還敢為你做事?”
忽然,趙德芳一拍後頸子:“不是,咱們已經知道開寶九年,為何不延伸到開寶十九年、二十九年?”
“傻小子,無論是讖緯之言,還是人家的確是從後世來的,這開寶九年,實則是一個躲不過去的坎兒。你道是為何?這九年歲月,是爹爹要統帥趙宋掃平群雄,要為炎宋開啟一個好開頭的九年,原本規劃的十年之約,要想著法兒在五年內完成,隻怕要更嘔心瀝血了。”太祖輕笑道,“何況,人固有一死,無論你怕不怕,這個事總是要來的,爹爹生於軍家,長於行伍,雖不敢生死置之度外,然看管生離死別,安敢將年歲增長,寄托於天命化外?隻是所慮者一是炎宋天下二是你們兄弟兩人。”
趙德芳肅然起敬。
自古多少帝王將相不問蒼生卻問鬼神,問的是信口雌黃之事?
宋太祖是個人物!
趙德芳心中這般想,不覺中竟有一些輕鬆起來。
一個並沒有太多隔閡,尤其在一些三觀上頗為投契的人總能夠讓一個穿越之人心裏安定一點。
同時,他心裏也明白這隻是剛剛接觸才這樣。
畢竟古今有別,三觀方麵的衝突和矛盾將來有爆發的時候。
前提是他沒能影響到這位開創炎宋天下的君王,他也沒有被古代的社會影響的徹底變成一個北宋的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