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鳳躺在床上,安穩合目。
鸚鵡在架子上晃了半天,才小小著聲音,問她:“大人,以後咋辦?”
“金二彩,你學人話學久了,是不是都忘了自己其實隻是隻鳥了?”王熙鳳閉著眼睛,陰陽怪氣。
“啊。”鸚鵡叫了一聲。
王熙鳳一聲不吭,翻了個身,香甜睡去。
五更天時,因有祭禮,各殿都起身梳洗。三位嬪禦則又更早一些,趕往承恩殿恭送太子妃起行。
唯有宜秋宮東殿,跟過去的三年一樣,沒有動靜。
太子妃穿戴整齊,扶著竹青的手走出殿門,卻見外間隻有三人,皺了皺眉:“怎麽王承徽沒來?”
竹青垂頭:“想必是剛剛解封,不知道您今日要去大明宮行臘祭,所以沒來。”
其實,她隻通知了對方解除封殿,卻未告知對方此刻應該來此排班。
“紀嬤嬤和孟姑姑都是最守禮的人,這種情形怎麽可能出現?別是遇見事兒了吧?”太子妃臉上顯出憂慮。
底下無人應聲。
梅若芹和耿思渺其實隱約聽到了東殿有動靜,但是她們這個時候都不想出去給太子妃遞把柄口實。
然而她一語未了,外頭景順大步走來,到得階前,抱拳躬身:“麗正殿侍衛景順見過太子妃。”
“何事?”太子妃不動聲色。
這三年,但凡太子往承恩殿傳信,都用這個景順。
時時刻刻地提醒著自己:膽敢把手伸進太子侍衛隊伍裏,那就是自作聰明、不自量力。
太子妃咬碎了幾回銀牙,卻也隻能和血吞下。
景順也神情如常:“東宮進了賊人,攜帶凶器。一個時辰前在宜秋東殿屋頂被黑貓嚇到,失腳掉落摔死了。
“王承徽受驚起熱,病倒在床。
“太子已令龐參軍率侍衛徹查合宮上下,以防賊人還有同黨。
“奴才此來是傳太子的話:
“請各宮都立即各回各處,守好自己的門戶,不要隨意走動。
“承恩殿請太子妃娘娘交給翁嬤嬤協查。
“另外,太子車駕已經備好,專等太子妃娘娘,還請早些出發。”
太子妃大驚失色:“什麽?賊?還死了!?”
“娘娘,太子已經坐在車駕裏等您了。”景順平心靜氣地催她。
太子妃驚覺不妥,忙收斂了惶恐,嗯了一聲,扶著竹青出大殿,上肩輦。
景順恭敬讓在側麵,讓太子妃主仆二人先走。
竹青的目光冷冷掃過去,眼底一片恨意。
若不是此人,紫棠又怎會被趕回莫家,早早嫁人,成了隻能田地裏勞作的村婦!
景順垂眸看著地上的青石板路,恍若不知。
待太子妃離去、三位嬪禦也忙忙回去之後,景順才再往殿內走去見翁嬤嬤。
“太子令小人問嬤嬤一聲:小郡王可以啟蒙了麽?年底回京述職的人多,太子爺想給小郡王尋個西席。”
陶哥兒此刻還在香甜地睡著。
翁嬤嬤站在外間,正檢查宮女內侍們給陶哥兒預備的衣衫鞋襪,聽見這個問話,眼睛一亮,笑了起來:
“太子可是跟老奴想到一處去了!
“陶哥兒聰明得很,如今的閑常故事已經略顯簡單了。日日與宮女內侍們混在一處,長於婦人之手,性情難免軟懦。
“若是能盡快給他尋個老師,正經啟蒙,老奴也就不必天天這麽惴惴不安了!”
景順點頭:“是,小人記下了。會轉告太子。”
“哦,對了,還有。”翁嬤嬤忙叫住景順,“陶哥兒愛熱鬧。
“太子若是已經定了章程要給他啟蒙,那就還請一起尋幾個伴讀來得好。”
景順答應了,垂眸告辭。
關於承恩殿的內事,一個字都不多問。
也並不跟翁嬤嬤套近乎、多寒暄。
莫家又補進來的一個陪嫁丫頭、如今的承恩殿大宮女,名喚甘藍的,好奇地看著景順的背影:
“這人怎麽不像個內侍?倒像個侍衛。這樣板正。”
“他就是侍衛。內侍裏也有侍衛。”翁嬤嬤溫和地看著甘藍,道,“你剛才也聽見外頭的話了。
“我在這裏守著郡王。你帶人去把承恩殿裏裏外外走一遍吧。
“查仔細些,不要放過那些櫃子櫥子之類的。”
甘藍笑吟吟地答應,呼啦啦帶了一群人走了。
……………………
太子妃上了太子車駕。
才一坐下便緊張地問:“是怎麽回事?什麽賊?”
太子神情清冷地看著她:“就是你當初,在孤的侍衛裏,最讚賞的那三個侍衛之一。張朱。”
讚賞二字,被太子咬得重重的。
一瞬間,太子妃臉色慘白。
他知道了,他什麽都知道了……
太子冷笑一聲,轉開了臉:“人已經死了,身上的東西也追查不到幕後。孤已經吩咐,以賭徒妄圖偷竊結案。”
可是自己不能真的就認了。
太子妃心思急轉,雙目微合,再張開時,換了謙卑懊惱:“進了臘月就是年。太子殿下息怒。這樣不知恩的奴才,不值得您動氣。
“等回來,妾親自去宜秋東殿探望一下王承徽。
“正好和恪也出了孝,妾還是把她接回來,讓王承徽靜養幾日。”
太子原本“懶得理你”的表情頓時覆上了一層寒霜:“不用。”
太子妃一滯,不可置信地看著他:“殿下,馬上就要過年,和恪又出了孝,她若不回承恩殿,妾又如何對外說她記在了妾的名下?”
“這三年不也這麽說過來了。”太子滿麵寒意,咬牙看向她,“你也是做母親的人。
“和恪的親娘待她如養豬狗,顧氏明裏暗裏虐打她,而在承恩殿住了沒幾天,你就忙得把她又送了人。
“如今,她好容易有個疼她愛她、教她管她的人,你又要讓她離開!”
太子妃滿麵委屈:“冤枉啊殿下!妾當初隻是請王承徽代為照看,誰知她就去了您那請令,直接把和恪扣在了宜秋宮!
“妾沒有女兒,和恪又懂事,妾巴不得有這麽個貼心的孩子養在跟前呢!”
太子冷笑一聲:“既然你這樣說,那孤就答應你。”
太子妃眼中一喜。
“隻是陶哥兒也該啟蒙了。過了年,孤給陶哥兒尋個合適的西席。”太子緊緊地盯著太子妃的臉,不肯錯過她的一絲表情,“然後把他挪到麗正殿,孤親自照料!”
“不!”太子妃失聲大叫。
太子嗬嗬大笑:“太子妃,孤跟你玩笑的。
“於母奪其子,於子去其母,何其殘忍?!
“非至絕境,孤不忍為。”
所以,太子妃,你不要逼我!
鸚鵡在架子上晃了半天,才小小著聲音,問她:“大人,以後咋辦?”
“金二彩,你學人話學久了,是不是都忘了自己其實隻是隻鳥了?”王熙鳳閉著眼睛,陰陽怪氣。
“啊。”鸚鵡叫了一聲。
王熙鳳一聲不吭,翻了個身,香甜睡去。
五更天時,因有祭禮,各殿都起身梳洗。三位嬪禦則又更早一些,趕往承恩殿恭送太子妃起行。
唯有宜秋宮東殿,跟過去的三年一樣,沒有動靜。
太子妃穿戴整齊,扶著竹青的手走出殿門,卻見外間隻有三人,皺了皺眉:“怎麽王承徽沒來?”
竹青垂頭:“想必是剛剛解封,不知道您今日要去大明宮行臘祭,所以沒來。”
其實,她隻通知了對方解除封殿,卻未告知對方此刻應該來此排班。
“紀嬤嬤和孟姑姑都是最守禮的人,這種情形怎麽可能出現?別是遇見事兒了吧?”太子妃臉上顯出憂慮。
底下無人應聲。
梅若芹和耿思渺其實隱約聽到了東殿有動靜,但是她們這個時候都不想出去給太子妃遞把柄口實。
然而她一語未了,外頭景順大步走來,到得階前,抱拳躬身:“麗正殿侍衛景順見過太子妃。”
“何事?”太子妃不動聲色。
這三年,但凡太子往承恩殿傳信,都用這個景順。
時時刻刻地提醒著自己:膽敢把手伸進太子侍衛隊伍裏,那就是自作聰明、不自量力。
太子妃咬碎了幾回銀牙,卻也隻能和血吞下。
景順也神情如常:“東宮進了賊人,攜帶凶器。一個時辰前在宜秋東殿屋頂被黑貓嚇到,失腳掉落摔死了。
“王承徽受驚起熱,病倒在床。
“太子已令龐參軍率侍衛徹查合宮上下,以防賊人還有同黨。
“奴才此來是傳太子的話:
“請各宮都立即各回各處,守好自己的門戶,不要隨意走動。
“承恩殿請太子妃娘娘交給翁嬤嬤協查。
“另外,太子車駕已經備好,專等太子妃娘娘,還請早些出發。”
太子妃大驚失色:“什麽?賊?還死了!?”
“娘娘,太子已經坐在車駕裏等您了。”景順平心靜氣地催她。
太子妃驚覺不妥,忙收斂了惶恐,嗯了一聲,扶著竹青出大殿,上肩輦。
景順恭敬讓在側麵,讓太子妃主仆二人先走。
竹青的目光冷冷掃過去,眼底一片恨意。
若不是此人,紫棠又怎會被趕回莫家,早早嫁人,成了隻能田地裏勞作的村婦!
景順垂眸看著地上的青石板路,恍若不知。
待太子妃離去、三位嬪禦也忙忙回去之後,景順才再往殿內走去見翁嬤嬤。
“太子令小人問嬤嬤一聲:小郡王可以啟蒙了麽?年底回京述職的人多,太子爺想給小郡王尋個西席。”
陶哥兒此刻還在香甜地睡著。
翁嬤嬤站在外間,正檢查宮女內侍們給陶哥兒預備的衣衫鞋襪,聽見這個問話,眼睛一亮,笑了起來:
“太子可是跟老奴想到一處去了!
“陶哥兒聰明得很,如今的閑常故事已經略顯簡單了。日日與宮女內侍們混在一處,長於婦人之手,性情難免軟懦。
“若是能盡快給他尋個老師,正經啟蒙,老奴也就不必天天這麽惴惴不安了!”
景順點頭:“是,小人記下了。會轉告太子。”
“哦,對了,還有。”翁嬤嬤忙叫住景順,“陶哥兒愛熱鬧。
“太子若是已經定了章程要給他啟蒙,那就還請一起尋幾個伴讀來得好。”
景順答應了,垂眸告辭。
關於承恩殿的內事,一個字都不多問。
也並不跟翁嬤嬤套近乎、多寒暄。
莫家又補進來的一個陪嫁丫頭、如今的承恩殿大宮女,名喚甘藍的,好奇地看著景順的背影:
“這人怎麽不像個內侍?倒像個侍衛。這樣板正。”
“他就是侍衛。內侍裏也有侍衛。”翁嬤嬤溫和地看著甘藍,道,“你剛才也聽見外頭的話了。
“我在這裏守著郡王。你帶人去把承恩殿裏裏外外走一遍吧。
“查仔細些,不要放過那些櫃子櫥子之類的。”
甘藍笑吟吟地答應,呼啦啦帶了一群人走了。
……………………
太子妃上了太子車駕。
才一坐下便緊張地問:“是怎麽回事?什麽賊?”
太子神情清冷地看著她:“就是你當初,在孤的侍衛裏,最讚賞的那三個侍衛之一。張朱。”
讚賞二字,被太子咬得重重的。
一瞬間,太子妃臉色慘白。
他知道了,他什麽都知道了……
太子冷笑一聲,轉開了臉:“人已經死了,身上的東西也追查不到幕後。孤已經吩咐,以賭徒妄圖偷竊結案。”
可是自己不能真的就認了。
太子妃心思急轉,雙目微合,再張開時,換了謙卑懊惱:“進了臘月就是年。太子殿下息怒。這樣不知恩的奴才,不值得您動氣。
“等回來,妾親自去宜秋東殿探望一下王承徽。
“正好和恪也出了孝,妾還是把她接回來,讓王承徽靜養幾日。”
太子原本“懶得理你”的表情頓時覆上了一層寒霜:“不用。”
太子妃一滯,不可置信地看著他:“殿下,馬上就要過年,和恪又出了孝,她若不回承恩殿,妾又如何對外說她記在了妾的名下?”
“這三年不也這麽說過來了。”太子滿麵寒意,咬牙看向她,“你也是做母親的人。
“和恪的親娘待她如養豬狗,顧氏明裏暗裏虐打她,而在承恩殿住了沒幾天,你就忙得把她又送了人。
“如今,她好容易有個疼她愛她、教她管她的人,你又要讓她離開!”
太子妃滿麵委屈:“冤枉啊殿下!妾當初隻是請王承徽代為照看,誰知她就去了您那請令,直接把和恪扣在了宜秋宮!
“妾沒有女兒,和恪又懂事,妾巴不得有這麽個貼心的孩子養在跟前呢!”
太子冷笑一聲:“既然你這樣說,那孤就答應你。”
太子妃眼中一喜。
“隻是陶哥兒也該啟蒙了。過了年,孤給陶哥兒尋個合適的西席。”太子緊緊地盯著太子妃的臉,不肯錯過她的一絲表情,“然後把他挪到麗正殿,孤親自照料!”
“不!”太子妃失聲大叫。
太子嗬嗬大笑:“太子妃,孤跟你玩笑的。
“於母奪其子,於子去其母,何其殘忍?!
“非至絕境,孤不忍為。”
所以,太子妃,你不要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