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邊界之內,沒有遠近之分,全看你的法力能走多遠。
這邊界,可說存在,也可說不存在。
說存在,因它確實在此。
說不存在,因無人能真正看見洪荒世界的“邊界”。
這虛天,是洪荒世界從混沌中汲取養分,形成的“轉化帶”與“緩衝帶”。
盤古世界,從混沌中汲取的所有養分,都要經過虛天的緩衝,才能由虛化實,變為洪荒生靈能觸及的實物。
這個過程,就是法則演化的曆程。
因此,這虛天中,確無任何“物”。
虛天中,混沌世界的大道法則尚未轉化為洪荒的天道法則,又怎能衍化出實物?
這些法則被洪荒世界“過濾”後,自然會在第九重天形成實物的先天星辰核。
那些星辰核,每一件都是至寶。
若有人能收取,定能煉成先天靈寶。
然而收取至少需準聖以上的修為。
如今的洪荒世界,東皇太一和鴻鈞,都不會做這種失禮之事。
況且這等同於縮短洪荒之路。
先天星辰如何運轉,由洪荒的天道決定,關乎所有洪荒生靈的安危。
如太陰星與太陽星,便是最大的兩顆先天星辰。
但東皇太一也不敢打太陽星的主意,將其煉化為私人的法寶。
占點小便宜尚可,若在此大肆搜刮,恐怕天雷會立刻降臨。
這話題扯遠了。
在這虛天之中,因一切源於法則的演化,未觸及法則之力的人無法進入。
正因為如此,理論上隻有準聖才能在虛天自如行動。
唯有準聖,才能掌握一絲殘缺的法則之力。
然而鴻鈞自然不會做這種無趣之事。
洪荒哪來的準聖?
所以他釋放的紫雲,是最好的提示。
虛天中無遠近之分,因無任何標誌物。
但有了他放出的紫雲提醒,他們就有了前進的方向。
有了指引,非準聖者想入虛天,也可。
隻要證明自己有潛力成為準聖,未來也能憑指引走進來。
這也是鴻鈞的矜持。
雖願向洪荒傳道,但道祖講道,並非任何人都能聆聽。
凡夫聽道,反會妨礙自身修行。
未來無潛力成就準聖者,有何資格聽道祖講道?
此刻,東皇太一已看見不少流光在虛天中顯現,朝紫霄宮的方向飛去。
但他並未急著前往。
因這些人要在虛天中前行,極為艱難。
他們是“實”,而虛天是“虛”。
在虛天中保持自身的存在已是不易,更別提前行。
即便是洪荒中修為最高、根基最深的三清,此刻仍在艱難行進。
看他們三人速度,至少需數年工夫才能抵達終點。
有這工夫,他正好能在虛天中探索一番。
“這虛天……頗有趣味。”
正如東皇太一所認知的那樣。
虛天,是真正的“虛”,容不下半點“實”的存在。
凡有實體的存在,在虛天中,都會被那些來自外界的大道法則不斷消磨,直至化為“虛”的一部分。
但這並非針對誰。
當“虛”消磨“實”時,“實”也在煉化“虛”。
洪荒世界的天道,終究是公正的。
在修士本源精氣被消磨的同時,也有同等的“虛”轉化為“實”,從虛天析出,落入洪荒的極天第九重天。
嚴格來說,這也是功德可得。
隻是無人願爭罷了。
畢竟身處虛天,意味著隻能與準聖級別的人交流……
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否意味著自己與這片鄉土世界漸行漸遠了呢?
於是,即便在後來的時代,聖人們紛紛湧現,也隻有女媧在這片虛空之中設立了一處修道之所。
“如此說來,鴻鈞這次布道,不僅僅是為了惠澤洪荒眾生,也是為了他自身的修行啊。”
東皇太一望著遠處的紫霄宮,心中思緒萬千。
雖說鴻鈞是洪荒世界首位成聖之人。
然而,正如羅睺、陰陽、楊眉等混沌魔神曾麵臨的困境,鴻鈞同樣受限於這個身份,難以在洪荒世界施展拳腳。
外來者始終是外來者。
除非像東皇太一那樣,在別人化形之前就穿越過來的異類,否則都會受到極大的束縛。
這是洪荒世界天道運行的法則。
洪荒世界的原生生物,天生受天道眷顧。
外來者傷害這些原生生物,就會遭到洪荒世界的排斥。
如果東皇太一的猜測沒錯,鴻鈞是以天道為基礎,證得了混元大羅金仙的境界。
那麽他日後的成就,也將立足於這天道之上。
然而,這天道已視你為外人,根本不可能與你有過多交集,鴻鈞必須另尋他法。
這個方法,便是功德。
天道無私,公正無私。
隻要你能為天道積累足夠的功德,一切皆可商量。
無論是在這虛空之中開辟道場,為洪荒世界的“實”添磚加瓦,還是向洪荒世界的生靈傳授修行妙法,都是大功德之舉。
尤其是後者。
教導各種生靈的功德,甚至比女媧造人和補天更為顯著。
或許正是有了這些功德,鴻鈞日後才能以混沌魔神之身,與洪荒世界的天道相融合。
所以,東皇太一根本無意打擾鴻鈞。
妨礙他人修行,是不死不休的仇恨。
相反,這虛空之外,便是混沌的世界。
東皇太一在洪荒世界見識頗豐。
但他從未見過混沌世界的真麵目。
正好趁著有機會,他想去看看。
身形一晃,東皇太一衝破前方,朝虛空之外行去。
雖然這虛空之中充斥著破碎的法則之力,卻無法阻擋如今的東皇太一。
他已成就混沌魔神之體,且完全練成了第一重“無漏之軀”。
身軀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即使在洪荒世界的“實”麵,隻要他不願與外界交流,身體就不會有任何變化。
通常情況下,東皇太一為了修煉,不會使用這種神通。
但在這虛空之中,他不想與外界有任何聯係,所以這虛空也無法困住他。
隻是這虛空確實無邊無際,無窮無盡。
甚至除了東皇太一和鴻鈞的紫霄宮這兩個參照物,連遠近都無法分辨。
不過,東皇太一知道自己正朝“外”走去。
因為這就是他的想法。
在這虛空之中,法則破碎,天道法則的製約力大大減弱。
因此,因念而生,因果倒置,在這裏是常事。
不論東皇太一向哪個方向走,隻要他內心有“向外走”的念頭,他就能走到虛空的邊緣。
然而,隨著東皇太一深入虛空,他發現自己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這本不應發生。
無漏之軀,本質無漏。
在這洪荒世界中,除非是境界遠超他的人出手,否則在這虛空之中,他不應感到任何壓力。
但片刻之後,東皇太一才意識到。
這虛空中的壓力並非來自外界,也非來自他的肉身,而是來自他的魂魄。
他的身體雖成就了混沌魔神之軀,擁有聖人的戰鬥力。
但他的魂魄,即他的法術修為,尚未達到這個境界。
這邊界,可說存在,也可說不存在。
說存在,因它確實在此。
說不存在,因無人能真正看見洪荒世界的“邊界”。
這虛天,是洪荒世界從混沌中汲取養分,形成的“轉化帶”與“緩衝帶”。
盤古世界,從混沌中汲取的所有養分,都要經過虛天的緩衝,才能由虛化實,變為洪荒生靈能觸及的實物。
這個過程,就是法則演化的曆程。
因此,這虛天中,確無任何“物”。
虛天中,混沌世界的大道法則尚未轉化為洪荒的天道法則,又怎能衍化出實物?
這些法則被洪荒世界“過濾”後,自然會在第九重天形成實物的先天星辰核。
那些星辰核,每一件都是至寶。
若有人能收取,定能煉成先天靈寶。
然而收取至少需準聖以上的修為。
如今的洪荒世界,東皇太一和鴻鈞,都不會做這種失禮之事。
況且這等同於縮短洪荒之路。
先天星辰如何運轉,由洪荒的天道決定,關乎所有洪荒生靈的安危。
如太陰星與太陽星,便是最大的兩顆先天星辰。
但東皇太一也不敢打太陽星的主意,將其煉化為私人的法寶。
占點小便宜尚可,若在此大肆搜刮,恐怕天雷會立刻降臨。
這話題扯遠了。
在這虛天之中,因一切源於法則的演化,未觸及法則之力的人無法進入。
正因為如此,理論上隻有準聖才能在虛天自如行動。
唯有準聖,才能掌握一絲殘缺的法則之力。
然而鴻鈞自然不會做這種無趣之事。
洪荒哪來的準聖?
所以他釋放的紫雲,是最好的提示。
虛天中無遠近之分,因無任何標誌物。
但有了他放出的紫雲提醒,他們就有了前進的方向。
有了指引,非準聖者想入虛天,也可。
隻要證明自己有潛力成為準聖,未來也能憑指引走進來。
這也是鴻鈞的矜持。
雖願向洪荒傳道,但道祖講道,並非任何人都能聆聽。
凡夫聽道,反會妨礙自身修行。
未來無潛力成就準聖者,有何資格聽道祖講道?
此刻,東皇太一已看見不少流光在虛天中顯現,朝紫霄宮的方向飛去。
但他並未急著前往。
因這些人要在虛天中前行,極為艱難。
他們是“實”,而虛天是“虛”。
在虛天中保持自身的存在已是不易,更別提前行。
即便是洪荒中修為最高、根基最深的三清,此刻仍在艱難行進。
看他們三人速度,至少需數年工夫才能抵達終點。
有這工夫,他正好能在虛天中探索一番。
“這虛天……頗有趣味。”
正如東皇太一所認知的那樣。
虛天,是真正的“虛”,容不下半點“實”的存在。
凡有實體的存在,在虛天中,都會被那些來自外界的大道法則不斷消磨,直至化為“虛”的一部分。
但這並非針對誰。
當“虛”消磨“實”時,“實”也在煉化“虛”。
洪荒世界的天道,終究是公正的。
在修士本源精氣被消磨的同時,也有同等的“虛”轉化為“實”,從虛天析出,落入洪荒的極天第九重天。
嚴格來說,這也是功德可得。
隻是無人願爭罷了。
畢竟身處虛天,意味著隻能與準聖級別的人交流……
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否意味著自己與這片鄉土世界漸行漸遠了呢?
於是,即便在後來的時代,聖人們紛紛湧現,也隻有女媧在這片虛空之中設立了一處修道之所。
“如此說來,鴻鈞這次布道,不僅僅是為了惠澤洪荒眾生,也是為了他自身的修行啊。”
東皇太一望著遠處的紫霄宮,心中思緒萬千。
雖說鴻鈞是洪荒世界首位成聖之人。
然而,正如羅睺、陰陽、楊眉等混沌魔神曾麵臨的困境,鴻鈞同樣受限於這個身份,難以在洪荒世界施展拳腳。
外來者始終是外來者。
除非像東皇太一那樣,在別人化形之前就穿越過來的異類,否則都會受到極大的束縛。
這是洪荒世界天道運行的法則。
洪荒世界的原生生物,天生受天道眷顧。
外來者傷害這些原生生物,就會遭到洪荒世界的排斥。
如果東皇太一的猜測沒錯,鴻鈞是以天道為基礎,證得了混元大羅金仙的境界。
那麽他日後的成就,也將立足於這天道之上。
然而,這天道已視你為外人,根本不可能與你有過多交集,鴻鈞必須另尋他法。
這個方法,便是功德。
天道無私,公正無私。
隻要你能為天道積累足夠的功德,一切皆可商量。
無論是在這虛空之中開辟道場,為洪荒世界的“實”添磚加瓦,還是向洪荒世界的生靈傳授修行妙法,都是大功德之舉。
尤其是後者。
教導各種生靈的功德,甚至比女媧造人和補天更為顯著。
或許正是有了這些功德,鴻鈞日後才能以混沌魔神之身,與洪荒世界的天道相融合。
所以,東皇太一根本無意打擾鴻鈞。
妨礙他人修行,是不死不休的仇恨。
相反,這虛空之外,便是混沌的世界。
東皇太一在洪荒世界見識頗豐。
但他從未見過混沌世界的真麵目。
正好趁著有機會,他想去看看。
身形一晃,東皇太一衝破前方,朝虛空之外行去。
雖然這虛空之中充斥著破碎的法則之力,卻無法阻擋如今的東皇太一。
他已成就混沌魔神之體,且完全練成了第一重“無漏之軀”。
身軀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即使在洪荒世界的“實”麵,隻要他不願與外界交流,身體就不會有任何變化。
通常情況下,東皇太一為了修煉,不會使用這種神通。
但在這虛空之中,他不想與外界有任何聯係,所以這虛空也無法困住他。
隻是這虛空確實無邊無際,無窮無盡。
甚至除了東皇太一和鴻鈞的紫霄宮這兩個參照物,連遠近都無法分辨。
不過,東皇太一知道自己正朝“外”走去。
因為這就是他的想法。
在這虛空之中,法則破碎,天道法則的製約力大大減弱。
因此,因念而生,因果倒置,在這裏是常事。
不論東皇太一向哪個方向走,隻要他內心有“向外走”的念頭,他就能走到虛空的邊緣。
然而,隨著東皇太一深入虛空,他發現自己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
這本不應發生。
無漏之軀,本質無漏。
在這洪荒世界中,除非是境界遠超他的人出手,否則在這虛空之中,他不應感到任何壓力。
但片刻之後,東皇太一才意識到。
這虛空中的壓力並非來自外界,也非來自他的肉身,而是來自他的魂魄。
他的身體雖成就了混沌魔神之軀,擁有聖人的戰鬥力。
但他的魂魄,即他的法術修為,尚未達到這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