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緊了裝錢的兜子,秦小妹先沒急著和大娘們一起去趕大集,而是一路打聽著往銀行走去。
這錢太多了,放身上不安全也不方便,還是趕緊存起來的好。
這揣著錢就想找銀行,屬實也是秦小妹作為多年底層小老百姓殘留的生活習慣了,畢竟兩輩子加起來她也沒什麽大富大貴的經驗。
在七七年,國內還屬於計劃經濟時代,隻有一家銀行,叫做人民銀行,和後世的服務行業不同,擱在現在更像是個政府部門。
就提供活期儲蓄一種選擇,她就是有再多的理財計劃,也沒機會施展。
看著眼前的兩層小樓下坐著的兩個戴著紅袖章的紅衛兵,秦小妹不免有些緊張。
拉了拉洗的發白的襯衫下擺,理了理梳理整齊的辮子,她這才平視前方默念著“我是貧下中農”走了過去。
其實安排在銀行門口的兩個紅衛兵,就是過來裝裝門麵而已。
銀行不比供銷社人員混亂,這時候的老百姓糧食能吃飽就算家庭條件不錯了,哪兒有閑錢天天往銀行跑啊。
銀行職員也很懶散,每天除了下午四點鍾臨到下班算賬的時候能忙活點兒,基本上少有業務。
頂著兩個紅衛兵探究的眼神,秦小妹拘謹的背著背簍抱著兜子走進了銀行。
眼前靜悄悄的大廳裏沒有後世排隊領雞蛋時的熱鬧喧鬧,倒像是進了衙門···
“誒!同誌!”
突然,一個紅衛兵從身後叫住了秦小妹。
被這突然想起的聲音嚇的一哆嗦,秦小妹努力了半天才勉強安撫住砰砰亂跳的心髒:“額···怎麽?”
這可是紅衛兵啊!難道是要搞什麽事情?
“背簍就放在門口吧,我看你背著也不方便。”
“啊?哦哦~好的,謝謝您。”
有驚無險的坐在櫃台前,對麵接待秦小妹的是個年紀大概四十左右的婦女:“存錢還是取錢啊?”婦女一邊剔牙一邊懶散的說。
看模樣還有些不耐煩。
這時候的國營企業都是鐵飯碗,比起秦小妹這樣的鄉下泥腿子來說算人上人了,大多都是這副德行。
也不挑理,秦小妹掏出手裏的兜子:“存錢,一共一千七百塊,您點點。”她住的遠又沒有自行車,沒條件經常往公社跑,索性就一口氣拿出了三百塊錢做生活費。
就算算上要置辦的東西和修繕新家,這些錢都夠舒舒服服的用到過年了。
“這麽多?我點點,有存折沒有啊?介紹信拿出來。”沒想到她有這麽多錢,這婦女明顯一愣,眼神不留痕跡的細細打量了她兩眼。
又接過李祖富開的介紹信仔細看了看,這才開始數錢。
“沒呐,請您幫打一張吧。”
“成,等著吧。”
沒大一會兒,婦女拿著個寫著“人民銀行活期儲蓄存折”的樸實白色小冊子,遞給了秦小妹。
“核對一下數額,在這兒簽上名字,和我對一下密碼就可以走了。”
“嗯?就這樣?嘶~難道方主任記差了?不應該啊···”低頭簽字的秦小妹嘀咕了兩句,什麽也沒問,裝作不在意似的站起來就要走。
回過身,她默默的在心裏數了個一二三,果然“誒!同誌!請等一下!”辦業務的婦女出聲叫住了她。
“還有什麽事嗎?”
“咳嗬~看我這記性,請你留步稍等一下。”說完婦女笑著快步走進櫃台後頭的小倉庫,不大一會的功夫就提溜著一堆東西出來。
“您是新儲蓄客戶,存款也多,這都是我們銀行給您準備的禮物,您收好。”
原本秦小妹一副村姑打扮,麵黃肌瘦、身材瘦小的樣子,婦女打眼一瞧就篤定她是鄉下泥腿子,便想隨便糊弄了她,弄一套東西自己拿回家去用。
卻沒想到看走了眼,方主任?主任級的可是有實權啊。
看來這個村姑是個“有人脈”的,糊弄她倒是簡單,可得罪了告訴她消息的人就得不償失了。
見婦女乖乖把東西拿出來,秦小妹也沒太計較,隻裝作不知道,笑著收下東西放在背簍裏就走了,她心裏虛的很,生怕再嘮兩句就穿幫了。
現在這個年代盛行的還是所謂的熟人社會,路子廣、朋友多、熟人多就是好辦事兒。
例如在供銷社你若是有熟人,那就能提前得消息買到緊俏的好肉、水果、布匹。
在醫院你要是有熟人,那看病拿藥、取號都不用排隊了。
在國營飯店要是也有熟人,買紅燒肉都能給你多儈一勺。
反之要是家裏沒錢、沒人、沒工作,那就真是寸步難行了,上哪兒辦事兒都有卡子。
這也是現在人都願意多生孩子管上學的原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嘛。
從銀行出來沒走多遠就是供銷社,瞧著今天應是沒到什麽緊俏貨,秦小妹看門口來來往往的人雖然也多,但沒排隊。
當即決定節省時間先去供銷社“進貨”。
其實上輩子她也就來過供銷社兩三回,還都是充當幾個嬸娘的背簍,隻能幹看著,摸一下也要被罵不值錢。
這回她可鳥槍換炮了,懷揣三百元巨款,想吃啥買啥!
隻是可惜秦小妹不是城鎮居民,來的太晚,肉檔的好肉都被買光了,隻剩下些沒油脂的裏脊肉和沒什麽肉的豬蹄、豬尾巴。
這時候的人都寡肚,好吃油大的東西,好的例如豬板油、五花肉,有時候都擺不到案上就被供銷社員工或者其熟人買走了。
後來的秦小妹根本沒得挑了,總不能空手回去吧。
“麻煩您給我拿兩斤裏脊。”七毛八一斤的肉她不嫌貴,可肉票珍貴,豬蹄雖然好吃但肉太少還要票,她到底沒舍得。
“兩斤三兩啊,還有根排骨要不要?”切肉的師傅一刀切了肉,頭也不抬的拿起一根長長的排骨衝秦小妹比劃了一下。
看肉還挺多的,秦小妹沒多想咬咬牙也要了。
“排骨正好三斤半,拿好。”
提著肉,秦小妹趕緊又向食品櫃張望,這時候的人來供銷社也就是打點兒醬油買點兒鹹鹽的多,吃零嘴吃餅幹的還是少數。
“同誌,請給我拿兩罐麥乳精、兩罐奶粉、來斤茶葉再稱三斤餅幹”買的這些東西除了餅幹其他的都不要票,秦小妹財大氣粗,每樣都來了雙份兒。
在現在這年頭這些就已經是最有營養的東西了,她買的這種厚實綿軟的鈣奶餅幹聽說吃了還能長個兒呐,就算要細糧票也劃算!
把存錢送的兩個暖壺一個搪瓷臉盆從背簍裏拿出來,再把買的吃食藏在了背簍底下,看看好像還能放,她又直起腰走到了糖果櫃台。
“麻煩給我來兩斤大白兔奶糖,再來兩斤什錦糖,水果糖怎麽賣?”
“小的一分錢三顆,大的一分錢兩顆,要幾顆?”
看著玻璃展櫃裏一匣子黃澄澄、圓溜溜的大糖球,秦小妹饞的直咽口水,反正也不要票,來點兒吧。
“來···嗯···來大的,要二十顆!再來兩斤白糖來斤桃酥。”
白糖就要糖票了,沒舍得多買,就買了兩斤。
供銷社除開糧油、副食檔口,最熱鬧的就是日用品檔口了,背著大背簍提著暖水壺的秦小妹看了眼擁擠的櫃台,沒猶豫,深呼一口氣也殺了進去。
“同誌!哎呦~大姐你別擠我,同誌麻煩給我來盒雪花膏、來盒蛤蜊油、再來塊兒洗臉的香肥皂,要扇牌兒的!”
兩輩子加起來秦小妹也沒在自己這張臉上花過錢,雪花膏、香肥皂從來隻見嬸娘們用過,聞著可香了。
“再來瓶萬金油!”差點兒忘了這茬,久幹農活的身體經常酸痛,用萬金油按摩一下正好放鬆。
供銷社裏沒吃過、沒用過的的東西實在多的很,可秦小妹就一個背簍,背不下也背不動,隻能量力而行先撿剛需買。
家裏土豆子也吃完了,等會兒還得兌點兒糧食和油鹽醋,看來下一個趕集天還得來。
“一斤醬油一斤鹽,一斤醋,拿好。”
艱難的背起背簍,秦小妹脖子上掛著一瓶醬油一瓶醋,手裏提著兩個暖壺,背篼兩邊掛著一個糧袋一個油瓶。
一步晃三下的走出了供銷社,一路上引起不少圍觀。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日子不過了呐。
這是恨不得把供銷社搬回家去。
這錢太多了,放身上不安全也不方便,還是趕緊存起來的好。
這揣著錢就想找銀行,屬實也是秦小妹作為多年底層小老百姓殘留的生活習慣了,畢竟兩輩子加起來她也沒什麽大富大貴的經驗。
在七七年,國內還屬於計劃經濟時代,隻有一家銀行,叫做人民銀行,和後世的服務行業不同,擱在現在更像是個政府部門。
就提供活期儲蓄一種選擇,她就是有再多的理財計劃,也沒機會施展。
看著眼前的兩層小樓下坐著的兩個戴著紅袖章的紅衛兵,秦小妹不免有些緊張。
拉了拉洗的發白的襯衫下擺,理了理梳理整齊的辮子,她這才平視前方默念著“我是貧下中農”走了過去。
其實安排在銀行門口的兩個紅衛兵,就是過來裝裝門麵而已。
銀行不比供銷社人員混亂,這時候的老百姓糧食能吃飽就算家庭條件不錯了,哪兒有閑錢天天往銀行跑啊。
銀行職員也很懶散,每天除了下午四點鍾臨到下班算賬的時候能忙活點兒,基本上少有業務。
頂著兩個紅衛兵探究的眼神,秦小妹拘謹的背著背簍抱著兜子走進了銀行。
眼前靜悄悄的大廳裏沒有後世排隊領雞蛋時的熱鬧喧鬧,倒像是進了衙門···
“誒!同誌!”
突然,一個紅衛兵從身後叫住了秦小妹。
被這突然想起的聲音嚇的一哆嗦,秦小妹努力了半天才勉強安撫住砰砰亂跳的心髒:“額···怎麽?”
這可是紅衛兵啊!難道是要搞什麽事情?
“背簍就放在門口吧,我看你背著也不方便。”
“啊?哦哦~好的,謝謝您。”
有驚無險的坐在櫃台前,對麵接待秦小妹的是個年紀大概四十左右的婦女:“存錢還是取錢啊?”婦女一邊剔牙一邊懶散的說。
看模樣還有些不耐煩。
這時候的國營企業都是鐵飯碗,比起秦小妹這樣的鄉下泥腿子來說算人上人了,大多都是這副德行。
也不挑理,秦小妹掏出手裏的兜子:“存錢,一共一千七百塊,您點點。”她住的遠又沒有自行車,沒條件經常往公社跑,索性就一口氣拿出了三百塊錢做生活費。
就算算上要置辦的東西和修繕新家,這些錢都夠舒舒服服的用到過年了。
“這麽多?我點點,有存折沒有啊?介紹信拿出來。”沒想到她有這麽多錢,這婦女明顯一愣,眼神不留痕跡的細細打量了她兩眼。
又接過李祖富開的介紹信仔細看了看,這才開始數錢。
“沒呐,請您幫打一張吧。”
“成,等著吧。”
沒大一會兒,婦女拿著個寫著“人民銀行活期儲蓄存折”的樸實白色小冊子,遞給了秦小妹。
“核對一下數額,在這兒簽上名字,和我對一下密碼就可以走了。”
“嗯?就這樣?嘶~難道方主任記差了?不應該啊···”低頭簽字的秦小妹嘀咕了兩句,什麽也沒問,裝作不在意似的站起來就要走。
回過身,她默默的在心裏數了個一二三,果然“誒!同誌!請等一下!”辦業務的婦女出聲叫住了她。
“還有什麽事嗎?”
“咳嗬~看我這記性,請你留步稍等一下。”說完婦女笑著快步走進櫃台後頭的小倉庫,不大一會的功夫就提溜著一堆東西出來。
“您是新儲蓄客戶,存款也多,這都是我們銀行給您準備的禮物,您收好。”
原本秦小妹一副村姑打扮,麵黃肌瘦、身材瘦小的樣子,婦女打眼一瞧就篤定她是鄉下泥腿子,便想隨便糊弄了她,弄一套東西自己拿回家去用。
卻沒想到看走了眼,方主任?主任級的可是有實權啊。
看來這個村姑是個“有人脈”的,糊弄她倒是簡單,可得罪了告訴她消息的人就得不償失了。
見婦女乖乖把東西拿出來,秦小妹也沒太計較,隻裝作不知道,笑著收下東西放在背簍裏就走了,她心裏虛的很,生怕再嘮兩句就穿幫了。
現在這個年代盛行的還是所謂的熟人社會,路子廣、朋友多、熟人多就是好辦事兒。
例如在供銷社你若是有熟人,那就能提前得消息買到緊俏的好肉、水果、布匹。
在醫院你要是有熟人,那看病拿藥、取號都不用排隊了。
在國營飯店要是也有熟人,買紅燒肉都能給你多儈一勺。
反之要是家裏沒錢、沒人、沒工作,那就真是寸步難行了,上哪兒辦事兒都有卡子。
這也是現在人都願意多生孩子管上學的原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嘛。
從銀行出來沒走多遠就是供銷社,瞧著今天應是沒到什麽緊俏貨,秦小妹看門口來來往往的人雖然也多,但沒排隊。
當即決定節省時間先去供銷社“進貨”。
其實上輩子她也就來過供銷社兩三回,還都是充當幾個嬸娘的背簍,隻能幹看著,摸一下也要被罵不值錢。
這回她可鳥槍換炮了,懷揣三百元巨款,想吃啥買啥!
隻是可惜秦小妹不是城鎮居民,來的太晚,肉檔的好肉都被買光了,隻剩下些沒油脂的裏脊肉和沒什麽肉的豬蹄、豬尾巴。
這時候的人都寡肚,好吃油大的東西,好的例如豬板油、五花肉,有時候都擺不到案上就被供銷社員工或者其熟人買走了。
後來的秦小妹根本沒得挑了,總不能空手回去吧。
“麻煩您給我拿兩斤裏脊。”七毛八一斤的肉她不嫌貴,可肉票珍貴,豬蹄雖然好吃但肉太少還要票,她到底沒舍得。
“兩斤三兩啊,還有根排骨要不要?”切肉的師傅一刀切了肉,頭也不抬的拿起一根長長的排骨衝秦小妹比劃了一下。
看肉還挺多的,秦小妹沒多想咬咬牙也要了。
“排骨正好三斤半,拿好。”
提著肉,秦小妹趕緊又向食品櫃張望,這時候的人來供銷社也就是打點兒醬油買點兒鹹鹽的多,吃零嘴吃餅幹的還是少數。
“同誌,請給我拿兩罐麥乳精、兩罐奶粉、來斤茶葉再稱三斤餅幹”買的這些東西除了餅幹其他的都不要票,秦小妹財大氣粗,每樣都來了雙份兒。
在現在這年頭這些就已經是最有營養的東西了,她買的這種厚實綿軟的鈣奶餅幹聽說吃了還能長個兒呐,就算要細糧票也劃算!
把存錢送的兩個暖壺一個搪瓷臉盆從背簍裏拿出來,再把買的吃食藏在了背簍底下,看看好像還能放,她又直起腰走到了糖果櫃台。
“麻煩給我來兩斤大白兔奶糖,再來兩斤什錦糖,水果糖怎麽賣?”
“小的一分錢三顆,大的一分錢兩顆,要幾顆?”
看著玻璃展櫃裏一匣子黃澄澄、圓溜溜的大糖球,秦小妹饞的直咽口水,反正也不要票,來點兒吧。
“來···嗯···來大的,要二十顆!再來兩斤白糖來斤桃酥。”
白糖就要糖票了,沒舍得多買,就買了兩斤。
供銷社除開糧油、副食檔口,最熱鬧的就是日用品檔口了,背著大背簍提著暖水壺的秦小妹看了眼擁擠的櫃台,沒猶豫,深呼一口氣也殺了進去。
“同誌!哎呦~大姐你別擠我,同誌麻煩給我來盒雪花膏、來盒蛤蜊油、再來塊兒洗臉的香肥皂,要扇牌兒的!”
兩輩子加起來秦小妹也沒在自己這張臉上花過錢,雪花膏、香肥皂從來隻見嬸娘們用過,聞著可香了。
“再來瓶萬金油!”差點兒忘了這茬,久幹農活的身體經常酸痛,用萬金油按摩一下正好放鬆。
供銷社裏沒吃過、沒用過的的東西實在多的很,可秦小妹就一個背簍,背不下也背不動,隻能量力而行先撿剛需買。
家裏土豆子也吃完了,等會兒還得兌點兒糧食和油鹽醋,看來下一個趕集天還得來。
“一斤醬油一斤鹽,一斤醋,拿好。”
艱難的背起背簍,秦小妹脖子上掛著一瓶醬油一瓶醋,手裏提著兩個暖壺,背篼兩邊掛著一個糧袋一個油瓶。
一步晃三下的走出了供銷社,一路上引起不少圍觀。
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日子不過了呐。
這是恨不得把供銷社搬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