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有和根生還小呢,紅包隻能由陳秀芸和楊瓊花替他們拿著。


    根鎖總歸是大一些了,知道紅包是好東西。


    尤其那些銀錁子小巧玲瓏十分精致,根鎖稀罕的不得了,拿著紅包怎麽也不肯撒手。


    曲紹揚拽過來兒子,告訴他紅包裏的東西要好好放起來,不能弄丟了,更不能隨便往嘴裏放。


    根鎖似懂非懂的點點頭,然後把紅包小心翼翼的塞到棉襖兜裏,還用小手拍了拍,惹得眾人都笑起來。


    正說笑間,小誌領著栓柱和小鳳進門開來,給曲老摳兒夫妻拜年。


    老兩口十分高興,趕忙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紅包,給三個孩子一人一份兒。


    紅包肥的分量不重,拿起來一搖晃還有動靜,明顯不是銅錢。


    栓柱還小啊,不免有些好奇,便悄悄打開紅包往裏瞄了一眼。“咦?這是什麽?”


    小誌正跟曲老摳他們說話呢,聽見動靜一扭頭,發現弟弟正打開紅包看。


    當著長輩的麵兒,就直接打開紅包,有些不禮貌。


    小誌便伸手扒拉了栓柱一下,“回家再看。”


    “不是,哥,你看這裏頭是什麽?跟爹娘給的不一樣。”


    栓柱過完年六歲,哪裏懂這些人情世故?直接把紅包送到小誌眼前,說道。


    小誌往紅包裏瞥了一眼,趕忙跟栓柱解釋。


    “這是銀錁子,可比咱爹給的銅錢值錢多了,你好好放起來啊,別弄丟了。”


    那銀錁子每個重一錢,紅包裏頭包了四個筆錠如意、四條小銀魚,正好半兩銀子。


    栓柱哦了一聲,再次謝過曲老摳和陳氏後,把紅包小心的揣了起來。


    小誌三人在這邊坐了會兒,便告辭要走,曲紹揚正好領著妻兒一起,去東院給劉東山夫妻拜個年,陪著劉東山嘮嗑。


    結果沒坐多會兒,家裏這些買賣的掌櫃、管事,還有巡檢衙門、總辦衙門、巡防隊的人,都過來給曲紹揚拜年。


    沒辦法,曲紹揚隻能領著妻兒趕緊回去。


    這一回去,家裏客人陸陸續續的就沒斷流兒。


    曲紹揚陪著客人閑聊,一直到醜時末了,才回後院歇著。


    正月裏,就是吃吃喝喝走親串友的日子。


    衙門正月十六才“開印”辦公,曲紹揚倒是可以多休息幾天。


    當然了,他也閑不著,成天被人請去喝酒。


    正月初五,曲紹揚家擺酒席待客,正月初六,劉東山那邊請客。


    今年過年早,年後初十打春,所以過年期間天氣不算太暖和。


    劉東山早就打算好了,趁著天氣還冷,鴨綠江冰麵暫時還沒有太大變化,他們抓緊時間再炸幾處哨口,這樣等開春了放排就能安全些。


    所以,正月初七這天一大早,劉東山就帶著趙廣誌和倆洋人,以及不少人手,從貓耳山出發,繼續去炸哨口了。


    一起離開的,還有小誌幾個。


    書院也是正月十六開始上課,從貓耳山到奉天挺遠的,他們得早點兒出發。


    安德斯和埃裏克倆人在劉家住了這半個月的工夫,成天吃喝玩樂,都胖了不少。


    經過這段時間的深度交流,倆洋鬼子也不像剛來那時候那麽傲了,一天天笑眯眯的見了誰都樂。


    有了之前的鋪墊,這回再動工幹活的時候,倆洋鬼子也不說是不讓人在旁邊看了。


    還主動跟劉東山提起,找幾個聰明機靈的,他們負責指導。


    劉東山自然是高興極了,不光安排手底下人跟著學,他自己也在一旁看著,還時不時的問點兒不懂的問題。


    就這樣,年後炸哨口的進度比年前快了不少,劉東山帶著人從閻王鼻子哨口往下,一直炸到安東。


    另一邊,曲紹揚初八這天帶著人去了縣城。


    過年這麽好的時機,該走動的關係一定要走動。


    鳳凰城離著遠也就罷了,通化這麽近,肯定要過去拜個年。


    年前曲紹揚過來送了年禮,年後又來給陳知縣等人拜年,陳知縣也十分高興。


    縣衙一眾官員們,領著曲紹揚在縣城玩了好幾天,直到正月十四,曲紹揚這才返回貓耳山。


    正月十五元宵節,劉東山沒在家,林若蘭領著倆孩子,在曲家一起過的節。


    正好除夕那天剩下的煙花,這回全都拿出來,曲紹揚領著孩子們在外頭放了好些時候。


    貓耳山周圍的人,也都跟著出來湊熱鬧,看了好一陣子的煙花。


    正月十六,曲紹揚回衙門辦差,而曲家辦的學堂,也正式開始授課了。


    曲家的學堂算義學,免學費、書本費,中午還管一頓飯。


    所以暫時隻對曲、劉兩家的長工,酒坊、粉坊、貨棧的夥計,山場子、金場的工人,這些人家的孩子開放。


    不光如此,家裏的長工夥計要是有樂意讀書的,正好眼下也沒什麽活,一早一晚也可以跟著老方讀書識字啥的。


    尤其是那些十五六歲的半大小子,曲紹揚要求他們,從今往後每天早晚都得學習。


    誰要是不學習,幹脆攆出去。


    目前,家裏這些長工夥計們的孩子,夠歲數的不算太多,加上栓柱和小鳳,也就不到二十個學生。


    大的十歲出頭,小的也就六七歲,正是調皮搗蛋,狗都嫌的年紀。


    最開始的時候,曲紹揚他們還擔心,怕老方管不住這些孩子呢。


    不想過了幾天發現,這群皮猴子一個個在課堂上可乖了。


    方行文雖然歲數大了點兒,可他畢竟是當過胡子的人,收拾這十幾個皮猴子還是手拿把掐的。


    幾天的工夫,就把這些孩子們給直溜的規規矩矩,沒一個敢嘚瑟的。


    栓柱和小鳳是這裏頭最小的倆孩子,方行文也不給他倆太大壓力,能學多少就學多少,隻做簡單的啟蒙。


    還別說,這倆小家夥倒是挺愛學習的。


    原本早晨起來睡懶覺,磨磨蹭蹭不肯起來吃飯。


    自打去念書了之後,都可積極了,早早就起來穿衣服梳頭洗臉,吃完飯就往學堂跑。


    方行文也說,這倆孩子別看小,都挺靈性的,好好學,將來能有出息。


    方行文很喜歡這倆孩子,在征求了曲紹揚和林若蘭的意見之後,給倆孩子起了名字。


    栓柱叫劉新源,小鳳叫劉婉瑜。


    “老四啊,啥時候讓方先生,給咱家根鎖也起個名兒吧。


    我聽著栓柱和小鳳的大名都起的挺好,這方先生是個有學問的人啊。”


    曲老摳兒知道後,就跟曲紹揚商議,給自家孫子也起名。


    “爹,不急,等著再過兩年,咱根鎖去學堂念書的時候,再讓方先生給起名就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關東參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參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參娃並收藏民國:關東參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