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姑蘇裴家
嫡女變炮灰?重生幹翻係統奪命格 作者:忍冬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路遊山玩水,十來日總算到了姑蘇境地。
跟京城的繁華比,姑蘇更顯嬌柔婉約。
遠樹含煙,輕川帶霧。
飛簷弄瓦,一牆粉黛,青苔浸綠,石板小巷。
程九鳶掀開馬車的簾子,將手交疊在窗沿上,下巴放在手臂上。
馬車沿河岸而行,河麵停著的畫舫和烏篷,河岸有姑娘在漿洗,輕輕哼著軟糯的小調,一步一景,愜意悠然。
最後,馬車在一座古樸莊嚴的府邸前。
還未下車,就聽見有人高喊:“老太爺和老爺回來了!快去通報!”
“鳶兒,到家了。”
春杏撩開簾子,輕聲道:“姑娘。”
程九鳶就著她的手下了馬車,這才抬頭看向宅子。
她隻來過一次外祖家,那時母親尚在。
這宅邸跟印象中沒什麽差別。
裴府雖是商賈之家,但這府邸卻顯出些文人清流的風骨,倒不是一味的極盡奢華。
府外古樹參天,傍晚幾道晚霞的金光穿透雲層,灑在樹梢和屋頂,更顯得整座府邸寧靜祥和。
下人扶著裴老爺子下了馬車,裴修牽起程九鳶的手。
“走,咱們先去拜見你外祖母,她見了你定然……”
話音還未落,府內就傳來一陣紛雜的腳步聲,以及一道急切的聲音。
“快快快,我的鳶兒來了。”
“老夫人,您慢些……”
“鳶兒啊,我的鳶兒啊!”
隨著聲音越來越近,一群人從府內出來。
裴修連忙迎了上去。
“娘哎,這天寒地凍的,你這身子骨,還出來作甚?兒子自會帶鳶兒過去……”
裴老夫人連一個眼神都未施舍給裴修,她的目光直直的落在了台階下那個小姑娘身上。
看見與幺女相似的臉龐,想到幺女年紀輕輕就走了,這孩子沒了親娘,老夫人悲從中來,淚水滾滾而落。
裴老太太生得端莊富態,和善慈祥,她把拐杖遞給身邊人,朝程九鳶伸出雙手。
“鳶兒啊。”
程九鳶淚水滾滾而落。
她三步並作兩步,跑上前抱住外祖母的雙腿。
“外祖母。”
她雖然隻來過外祖家一次,但她卻見過外祖母兩次。
最後一次是她和親前夕,外祖母那時候身體已經很不好了,卻在得知她要和親北齊時,一路奔波到了京城為她送嫁。
外祖母說,再不去,這一輩子就再沒機會再見了。
不見她這個唯一的外孫女一麵,她死不瞑目。
她到了北齊不久,就接到了舅舅的信,外祖母送嫁回姑蘇後就一病不起,最終沒能熬過去。
外祖母死前一直念叨著母親和她。
前世是她不孝,聽了周氏讒言,認為她們如此身份,跟商戶太過親近會被人看低。
她前世是有多混賬,長大後居然真就一次都沒來姑蘇看過外祖母!
還要外祖母拖著病體跋山涉水去京城看她。
想起前世種種,程九鳶整個人都被悔恨淹沒。
“外祖母、外祖母……”
程九鳶一遍遍喊著外祖母,哽咽不止。
裴老夫人的一顆心被這一聲聲‘外祖母’喊得又酸又痛。
“外祖母的心肝兒哦,別哭別哭,你還有外祖母,外祖母疼你……”
一老一小就在府門口哭成了淚人。
周圍人跟著抹淚。
還是裴老爺子開口:“這大冷天兒,還是快快進府。”
裴老夫人收起悲痛,摸了摸外孫女的小臉,入手冰涼。
“快、快進去,多加個炭盆,再備些暖身的吃食。”
“是。”
裴老夫人牽起外孫女的小手,一刻也舍不得放開地往裏走去。
一行人到了老夫人的壽春堂。
裴老爺子說了會兒話,就先回房更衣了,裴修也回了自己院子。
這一下,壽春堂留下的都是女眷。
屋內燃著炭,溫暖如春。
裴老夫人親手為外孫女解下披風,又拉著她坐在上首。
婢女端上一碗湯水,裴老夫人接過來要親自喂。
“鳶兒,來,暖暖身子。”
“外祖母,鳶兒自己來。”
裴老夫人微微點頭,把湯水放在程九鳶跟前。
“好好好,咱們鳶兒自己來。”
程九鳶淨了手,拿起勺子一勺一勺地喝。
這時一個年輕夫人掀簾而入,笑意盈盈。
“我看這鳶兒來了,母親這病都不藥而愈了。”
說話的夫人看著三十多歲,穿著得體大方,濃密的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此時正帶著溫柔、文靜的笑意看著程九鳶。
程九鳶立刻放下湯水,起身看著年輕夫人。
“這是你舅母。”裴老夫人笑著介紹。
程九鳶福身行禮,“請舅母安。”
盛氏連忙扶起她,仔細打量。
心歎這個外甥女跟小姑子長得太像,隻怕這話出口惹了婆婆傷心。
“孩子,以後這就是你的家,有任何事,都跟舅母說。”
“鳶兒謝過舅母。”
程九鳶對這裴府的每一個人都有一份愧疚。
前世若不是因為她跟楚澤的關係,裴家不會跟皇家扯上關係,更不會滿門覆滅。
盛氏扶著她又坐下:“坐吧,快喝吧。”
她又轉身從丫頭手裏接過一碗湯藥:“娘,把藥喝了。”
裴老夫人接過湯藥,嘴上抱怨道:“哎,日日都是這苦湯,口中半點滋味都沒有。”
程九鳶拿帕子擦了擦嘴角,問道:“外祖母到底得的是什麽病?”
“老毛病了,人老了,毛病就都出來了。”
裴老夫人喝完藥,把外孫女拉到自己身邊挨著坐下,問了她不少問題。
隻是幾人特意避開了才去世的裴雲卿,都怕對方再傷懷。
此時,門外傳來一個溫潤的少年聲。
“聽說表妹來了?”
跟京城的繁華比,姑蘇更顯嬌柔婉約。
遠樹含煙,輕川帶霧。
飛簷弄瓦,一牆粉黛,青苔浸綠,石板小巷。
程九鳶掀開馬車的簾子,將手交疊在窗沿上,下巴放在手臂上。
馬車沿河岸而行,河麵停著的畫舫和烏篷,河岸有姑娘在漿洗,輕輕哼著軟糯的小調,一步一景,愜意悠然。
最後,馬車在一座古樸莊嚴的府邸前。
還未下車,就聽見有人高喊:“老太爺和老爺回來了!快去通報!”
“鳶兒,到家了。”
春杏撩開簾子,輕聲道:“姑娘。”
程九鳶就著她的手下了馬車,這才抬頭看向宅子。
她隻來過一次外祖家,那時母親尚在。
這宅邸跟印象中沒什麽差別。
裴府雖是商賈之家,但這府邸卻顯出些文人清流的風骨,倒不是一味的極盡奢華。
府外古樹參天,傍晚幾道晚霞的金光穿透雲層,灑在樹梢和屋頂,更顯得整座府邸寧靜祥和。
下人扶著裴老爺子下了馬車,裴修牽起程九鳶的手。
“走,咱們先去拜見你外祖母,她見了你定然……”
話音還未落,府內就傳來一陣紛雜的腳步聲,以及一道急切的聲音。
“快快快,我的鳶兒來了。”
“老夫人,您慢些……”
“鳶兒啊,我的鳶兒啊!”
隨著聲音越來越近,一群人從府內出來。
裴修連忙迎了上去。
“娘哎,這天寒地凍的,你這身子骨,還出來作甚?兒子自會帶鳶兒過去……”
裴老夫人連一個眼神都未施舍給裴修,她的目光直直的落在了台階下那個小姑娘身上。
看見與幺女相似的臉龐,想到幺女年紀輕輕就走了,這孩子沒了親娘,老夫人悲從中來,淚水滾滾而落。
裴老太太生得端莊富態,和善慈祥,她把拐杖遞給身邊人,朝程九鳶伸出雙手。
“鳶兒啊。”
程九鳶淚水滾滾而落。
她三步並作兩步,跑上前抱住外祖母的雙腿。
“外祖母。”
她雖然隻來過外祖家一次,但她卻見過外祖母兩次。
最後一次是她和親前夕,外祖母那時候身體已經很不好了,卻在得知她要和親北齊時,一路奔波到了京城為她送嫁。
外祖母說,再不去,這一輩子就再沒機會再見了。
不見她這個唯一的外孫女一麵,她死不瞑目。
她到了北齊不久,就接到了舅舅的信,外祖母送嫁回姑蘇後就一病不起,最終沒能熬過去。
外祖母死前一直念叨著母親和她。
前世是她不孝,聽了周氏讒言,認為她們如此身份,跟商戶太過親近會被人看低。
她前世是有多混賬,長大後居然真就一次都沒來姑蘇看過外祖母!
還要外祖母拖著病體跋山涉水去京城看她。
想起前世種種,程九鳶整個人都被悔恨淹沒。
“外祖母、外祖母……”
程九鳶一遍遍喊著外祖母,哽咽不止。
裴老夫人的一顆心被這一聲聲‘外祖母’喊得又酸又痛。
“外祖母的心肝兒哦,別哭別哭,你還有外祖母,外祖母疼你……”
一老一小就在府門口哭成了淚人。
周圍人跟著抹淚。
還是裴老爺子開口:“這大冷天兒,還是快快進府。”
裴老夫人收起悲痛,摸了摸外孫女的小臉,入手冰涼。
“快、快進去,多加個炭盆,再備些暖身的吃食。”
“是。”
裴老夫人牽起外孫女的小手,一刻也舍不得放開地往裏走去。
一行人到了老夫人的壽春堂。
裴老爺子說了會兒話,就先回房更衣了,裴修也回了自己院子。
這一下,壽春堂留下的都是女眷。
屋內燃著炭,溫暖如春。
裴老夫人親手為外孫女解下披風,又拉著她坐在上首。
婢女端上一碗湯水,裴老夫人接過來要親自喂。
“鳶兒,來,暖暖身子。”
“外祖母,鳶兒自己來。”
裴老夫人微微點頭,把湯水放在程九鳶跟前。
“好好好,咱們鳶兒自己來。”
程九鳶淨了手,拿起勺子一勺一勺地喝。
這時一個年輕夫人掀簾而入,笑意盈盈。
“我看這鳶兒來了,母親這病都不藥而愈了。”
說話的夫人看著三十多歲,穿著得體大方,濃密的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此時正帶著溫柔、文靜的笑意看著程九鳶。
程九鳶立刻放下湯水,起身看著年輕夫人。
“這是你舅母。”裴老夫人笑著介紹。
程九鳶福身行禮,“請舅母安。”
盛氏連忙扶起她,仔細打量。
心歎這個外甥女跟小姑子長得太像,隻怕這話出口惹了婆婆傷心。
“孩子,以後這就是你的家,有任何事,都跟舅母說。”
“鳶兒謝過舅母。”
程九鳶對這裴府的每一個人都有一份愧疚。
前世若不是因為她跟楚澤的關係,裴家不會跟皇家扯上關係,更不會滿門覆滅。
盛氏扶著她又坐下:“坐吧,快喝吧。”
她又轉身從丫頭手裏接過一碗湯藥:“娘,把藥喝了。”
裴老夫人接過湯藥,嘴上抱怨道:“哎,日日都是這苦湯,口中半點滋味都沒有。”
程九鳶拿帕子擦了擦嘴角,問道:“外祖母到底得的是什麽病?”
“老毛病了,人老了,毛病就都出來了。”
裴老夫人喝完藥,把外孫女拉到自己身邊挨著坐下,問了她不少問題。
隻是幾人特意避開了才去世的裴雲卿,都怕對方再傷懷。
此時,門外傳來一個溫潤的少年聲。
“聽說表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