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是親兄妹
退婚王爺後,我成了女帝 作者:西辰姑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綰不得已給太後紮上一針,吊著她最後一口氣。
“益兒,隻隻,你們來。”張君吩咐道。
趙益往跟前走了走,趙稚也猶豫著走近了些。
張君左手握著趙益的一隻手,右手握著趙稚的一隻手,緩緩說道,“其實啊,你們兩個,是親兄妹。”
趙益與趙稚俱是一驚,相互看了對方一眼,齊齊看向張君。
“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被埋藏了十幾年的真相,被張君娓娓道出。
大宣朝308年,與其一衣帶水的雲朝發動內亂。
當時的皇帝雲齡被自己的皇叔雲恕毒殺。
雲恕毒殺雲齡後,打算囚禁皇後崔姣,被給她下了一種情毒。
中了這種情毒的女子,需每月與男子同房才能延緩毒性,否則暴斃而亡。
“那日,也許是命中注定,合該隻隻成為我們趙家的人。”說到這裏,張君看了一眼趙稚。
崔姣在幾個宮女的拚死護衛下,潛逃出宮,順著橫亙在雲朝和大盛朝之間的一條大運河,逃到了大盛朝。
那日,張君心情不好,當時的皇帝趙軒同她一起乘船,巡查大運河。
張君體力不支,早早睡下。趙軒望著燈影長河,卻久無睡意。
忽然,他發現河岸上趴著一個人,忙讓人救上來,正是從雲朝千辛萬苦逃出來的崔姣。
崔姣謊稱自己是受家裏逼婚,不小心落了水。
崔姣本就有沉魚落雁之色,趙軒對她一見鍾情。
他謊稱自己是附近的富商,尚未娶妻,給崔姣在城郊買了一個院子,二人以夫妻自居。
“其實你母親,早在你父皇視察大運河時就猜到了他的身份。為了活命,她假裝一無所知,與你父皇做了夫妻。”
張君說到這裏,長歎一聲,“這些,也是崔姣被雲恕抓走之後,你父皇告訴我的。”
崔姣在大宣朝的行蹤還是被人泄露了出來。
生完趙稚的第三天,趙軒回了宮裏處理政務,正是這個空當,崔姣被雲朝的人抓了回去。
張君看向趙稚,見她神思恍惚,顯然被這些往事嚇到了。
趙稚從來沒有設想過,自己從夫子那裏得知的雲朝秘辛:夫被毒殺,子下落不明,後又因不堪受辱,吞金自殺的崔姣,竟然就是自己的生母。
她轉頭去看張綰,那個她喊了十四年“娘”的女人,此刻也滿臉哀痛地望著自己。
趙稚不禁潸然淚下。
她喃喃道,“不,這一定不是真的。我的母親是張綰,是首輔大臣趙守正的正妻,她這輩子,隻有我和姐姐趙蘊兩個女兒......”
趙益雖然不想承認父皇這段風流債,但話是從皇祖母口中說出來的,那趙稚的身份定然做不了假。
就眼前的情形來看,趙稚顯然不信。
他的餘光瞥到楊妃榻旁的果盤裏放著一把水果刀,計上心來。
他命人打來一碗清水,取了一滴自己的血,又取了一滴趙稚的,不一會兒,兩滴血完全融合在一起。
趙稚身體一個踉蹌,往後退了一步。
趙益趁熱打鐵,“隻隻,你從三歲起,便每晚都要上晚讀吧?”
趙稚猛地看向他,又看向母親張綰。“這些,是我娘告訴你的吧?”
趙益搖搖頭,“你的夫子,都是皇祖母安排的。我自然也知曉。那時,我隻以為皇祖母偏愛你,並不知這其中還有內情。”
“你再仔細想想,為何你外出時,你娘總是讓你戴上人皮麵具?”張君提醒趙稚。
趙稚低頭沉思,除了去青蓮寺祈福那次,她偷懶沒有戴人皮麵具,其他時間,但凡她外出,都是要戴麵具的。
原來,母親是要她隱藏身份。
她突然想起每次見崔笙鶴,他都戴著人皮麵具,大概也是這個原因。
十四年的人生裏,一下子多出兩個哥哥,且一個是雲朝的先太子,一個是大宣朝的當今皇上,趙稚有點不知所措。
她的目光掠過趙益,又看向張綰,最後落在太後張君身上。
“姑姥姥......我......”趙稚欲言又止。
“傻孩子,你呀,該改口了。乖,叫皇奶奶。”張君慈愛地撫摸著趙稚的頭頂,感慨道,“老婆子終於可以心無牽掛地下去見你們的父皇了。”
趙稚哭得泣不成聲,“皇奶奶,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張君拍了拍趙稚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綰兒是個好母親,皇奶奶走了以後,你一定要好好孝敬她,知道嗎?”
趙稚哽咽著點點頭。
張君有些累了,趙稚扶著她躺下來。隻聽她又說道,“隻隻啊,你既然已經及笄了,如今又明確了皇家身份,奶奶為你賜個名字可好?”
趙稚連連點頭。
張君思忖片刻,緩緩開口道,“朱顏茂春華,辯慧懷清真。我們的隻隻聰慧漂亮,性情率真,就叫趙春華如何?隻隻可喜歡?”
“喜歡,皇奶奶,隻隻很喜歡。”
“好,喜歡就好。益兒,你要照顧好妹妹......”
張君的聲音漸漸弱了下去。
大宣朝413年夏,太後薨逝,諡號文貞太後。
舉國同哀。
文武百官需要服喪二十七天。
國喪期間,文武官員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大宣朝舉國一個月內禁止嫁娶。
受太後薨逝影響,趙蘊、趙柔與李淮安原定於下月初六的婚事取消,仍按照最初商定好的,中秋節前一天舉行。
趙蘊如釋重負,趙柔卻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萬一到時候,國公府夫人變了卦,不讓她進門怎麽辦?
她必須先弄出一個孩子來。
趙柔望向皇宮的方向,暗暗祈禱張綰別回來那麽早。
黃昏時分,宮裏來了一個叫紅英的宮女傳信,張綰和趙稚要在宮裏給太後守孝二十七天。
康寧宮。
趙稚同母親張綰,兄長趙益穿了一身素服,跪在靈堂裏為太後哀悼。
沈含山這個異姓王則和其他皇室的旁支,以及一些官員,命婦在靈堂外圍跪守著。
太後膝下僅有一位皇子,即先皇趙軒。
傳承至趙軒這一代,皇室血脈顯得尤為稀薄。
趙軒的子嗣中,成年的皇子僅趙益一人。盡管也孕育過幾位公主,但她們卻如同短暫綻放的花朵,尚未成年便相繼凋零。
趙益身為一國之君,後宮佳麗如雲,但令人費解的是,他的子嗣同樣稀少,僅誕下幾位公主。
更為奇特的是,太後薨逝後,趙益頒布了一道旨意,隻允許後宮的佳麗們各自在自己的寢宮中祭拜,此舉背後究竟隱藏著何種深意,無人能解。
趙稚跪了一個時辰,小腹有些酸痛,便出了靈堂,往康寧宮偏僻處走走。
沈含山見趙稚離開,也悄悄地退了出去,尾隨在她身後。
意識到身後有人跟著,趙稚以為是哪個宮女怕自己走丟,起初並沒有在意。
直到自己的手驀地被人拉住。
“益兒,隻隻,你們來。”張君吩咐道。
趙益往跟前走了走,趙稚也猶豫著走近了些。
張君左手握著趙益的一隻手,右手握著趙稚的一隻手,緩緩說道,“其實啊,你們兩個,是親兄妹。”
趙益與趙稚俱是一驚,相互看了對方一眼,齊齊看向張君。
“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被埋藏了十幾年的真相,被張君娓娓道出。
大宣朝308年,與其一衣帶水的雲朝發動內亂。
當時的皇帝雲齡被自己的皇叔雲恕毒殺。
雲恕毒殺雲齡後,打算囚禁皇後崔姣,被給她下了一種情毒。
中了這種情毒的女子,需每月與男子同房才能延緩毒性,否則暴斃而亡。
“那日,也許是命中注定,合該隻隻成為我們趙家的人。”說到這裏,張君看了一眼趙稚。
崔姣在幾個宮女的拚死護衛下,潛逃出宮,順著橫亙在雲朝和大盛朝之間的一條大運河,逃到了大盛朝。
那日,張君心情不好,當時的皇帝趙軒同她一起乘船,巡查大運河。
張君體力不支,早早睡下。趙軒望著燈影長河,卻久無睡意。
忽然,他發現河岸上趴著一個人,忙讓人救上來,正是從雲朝千辛萬苦逃出來的崔姣。
崔姣謊稱自己是受家裏逼婚,不小心落了水。
崔姣本就有沉魚落雁之色,趙軒對她一見鍾情。
他謊稱自己是附近的富商,尚未娶妻,給崔姣在城郊買了一個院子,二人以夫妻自居。
“其實你母親,早在你父皇視察大運河時就猜到了他的身份。為了活命,她假裝一無所知,與你父皇做了夫妻。”
張君說到這裏,長歎一聲,“這些,也是崔姣被雲恕抓走之後,你父皇告訴我的。”
崔姣在大宣朝的行蹤還是被人泄露了出來。
生完趙稚的第三天,趙軒回了宮裏處理政務,正是這個空當,崔姣被雲朝的人抓了回去。
張君看向趙稚,見她神思恍惚,顯然被這些往事嚇到了。
趙稚從來沒有設想過,自己從夫子那裏得知的雲朝秘辛:夫被毒殺,子下落不明,後又因不堪受辱,吞金自殺的崔姣,竟然就是自己的生母。
她轉頭去看張綰,那個她喊了十四年“娘”的女人,此刻也滿臉哀痛地望著自己。
趙稚不禁潸然淚下。
她喃喃道,“不,這一定不是真的。我的母親是張綰,是首輔大臣趙守正的正妻,她這輩子,隻有我和姐姐趙蘊兩個女兒......”
趙益雖然不想承認父皇這段風流債,但話是從皇祖母口中說出來的,那趙稚的身份定然做不了假。
就眼前的情形來看,趙稚顯然不信。
他的餘光瞥到楊妃榻旁的果盤裏放著一把水果刀,計上心來。
他命人打來一碗清水,取了一滴自己的血,又取了一滴趙稚的,不一會兒,兩滴血完全融合在一起。
趙稚身體一個踉蹌,往後退了一步。
趙益趁熱打鐵,“隻隻,你從三歲起,便每晚都要上晚讀吧?”
趙稚猛地看向他,又看向母親張綰。“這些,是我娘告訴你的吧?”
趙益搖搖頭,“你的夫子,都是皇祖母安排的。我自然也知曉。那時,我隻以為皇祖母偏愛你,並不知這其中還有內情。”
“你再仔細想想,為何你外出時,你娘總是讓你戴上人皮麵具?”張君提醒趙稚。
趙稚低頭沉思,除了去青蓮寺祈福那次,她偷懶沒有戴人皮麵具,其他時間,但凡她外出,都是要戴麵具的。
原來,母親是要她隱藏身份。
她突然想起每次見崔笙鶴,他都戴著人皮麵具,大概也是這個原因。
十四年的人生裏,一下子多出兩個哥哥,且一個是雲朝的先太子,一個是大宣朝的當今皇上,趙稚有點不知所措。
她的目光掠過趙益,又看向張綰,最後落在太後張君身上。
“姑姥姥......我......”趙稚欲言又止。
“傻孩子,你呀,該改口了。乖,叫皇奶奶。”張君慈愛地撫摸著趙稚的頭頂,感慨道,“老婆子終於可以心無牽掛地下去見你們的父皇了。”
趙稚哭得泣不成聲,“皇奶奶,您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張君拍了拍趙稚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綰兒是個好母親,皇奶奶走了以後,你一定要好好孝敬她,知道嗎?”
趙稚哽咽著點點頭。
張君有些累了,趙稚扶著她躺下來。隻聽她又說道,“隻隻啊,你既然已經及笄了,如今又明確了皇家身份,奶奶為你賜個名字可好?”
趙稚連連點頭。
張君思忖片刻,緩緩開口道,“朱顏茂春華,辯慧懷清真。我們的隻隻聰慧漂亮,性情率真,就叫趙春華如何?隻隻可喜歡?”
“喜歡,皇奶奶,隻隻很喜歡。”
“好,喜歡就好。益兒,你要照顧好妹妹......”
張君的聲音漸漸弱了下去。
大宣朝413年夏,太後薨逝,諡號文貞太後。
舉國同哀。
文武百官需要服喪二十七天。
國喪期間,文武官員及所有百姓一百天之內不準作樂,四十九天內不準屠宰,大宣朝舉國一個月內禁止嫁娶。
受太後薨逝影響,趙蘊、趙柔與李淮安原定於下月初六的婚事取消,仍按照最初商定好的,中秋節前一天舉行。
趙蘊如釋重負,趙柔卻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萬一到時候,國公府夫人變了卦,不讓她進門怎麽辦?
她必須先弄出一個孩子來。
趙柔望向皇宮的方向,暗暗祈禱張綰別回來那麽早。
黃昏時分,宮裏來了一個叫紅英的宮女傳信,張綰和趙稚要在宮裏給太後守孝二十七天。
康寧宮。
趙稚同母親張綰,兄長趙益穿了一身素服,跪在靈堂裏為太後哀悼。
沈含山這個異姓王則和其他皇室的旁支,以及一些官員,命婦在靈堂外圍跪守著。
太後膝下僅有一位皇子,即先皇趙軒。
傳承至趙軒這一代,皇室血脈顯得尤為稀薄。
趙軒的子嗣中,成年的皇子僅趙益一人。盡管也孕育過幾位公主,但她們卻如同短暫綻放的花朵,尚未成年便相繼凋零。
趙益身為一國之君,後宮佳麗如雲,但令人費解的是,他的子嗣同樣稀少,僅誕下幾位公主。
更為奇特的是,太後薨逝後,趙益頒布了一道旨意,隻允許後宮的佳麗們各自在自己的寢宮中祭拜,此舉背後究竟隱藏著何種深意,無人能解。
趙稚跪了一個時辰,小腹有些酸痛,便出了靈堂,往康寧宮偏僻處走走。
沈含山見趙稚離開,也悄悄地退了出去,尾隨在她身後。
意識到身後有人跟著,趙稚以為是哪個宮女怕自己走丟,起初並沒有在意。
直到自己的手驀地被人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