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中國社會,就像一列高行駛的火車,來不及停下休息檢查、思考審慎一番。社會上最吸引人的書籍,大多都是教人成功、教人炒股的“財經類”東西。


    這一年香港終於回歸,結束了長達155年的殖民地身份,在曆經了“股災”、“移民潮”等連番波折後,終於在6月3o日深夜,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了主權交接儀式,那時舉國歡慶、歌舞升平!


    那時候的c市,寬窄巷子還住著許多的老街坊。這是兩條遺留的老街巷,起源於康熙五十七年,清廷派官兵平息準噶爾部叛亂後,選留了千餘兵丁永駐成都,並修築了“滿城”才有的。


    曆經二百多年的風雨飄零,就隻剩下這兩條巷子,代表著c市的“慢閑生活”。後來又經多年的改造後,才成為c市的新名片,代表著c市人的“新生活”。


    那時的c市,淘古玩還在送仙橋,買電子電器去大和城隍廟,花鳥市場還在青石橋……而青石橋也是c市最出名的海鮮市場。入夜時分,華燈初上,現炒現賣的海鮮大排檔,生意總是極好!


    全c市人都愛吃,都會吃!很多家庭都善於烹飪,不管是肉菜、素菜還是小麵,吃得十分講究,但口味都不清淡,各種調料也一個都不能少!


    c市人出外就餐時,選高檔的就去金鷹、銀杏,兩廣的生猛海鮮剛剛流入c市,並且很快地流行起來,吃各種蝦類、螃蟹、海魚,就著手沾檸檬水吃。要想吃鬧騰就去小關廟,羊肉湯生意總是熱鬧非凡。要想吃隨意就去吃串串,各種串串香也在沙帽街掙出了名氣。


    那時的足球是中國人的大事件,學生們除了上課就是踢球,在球場上組野對打各種比賽,也食堂、遊戲廳看各類球賽的實況,有的人連新加坡、泰國、越南聯賽都要看一看。電視報刊等媒體上天天都在炒作,提前為98年世界杯的轉播預熱。


    那個時候還沒有對進口香煙的銷售進行嚴格地管製,年輕人愛的香煙都是多國部隊,船長、箭牌、愛喜、白萬、希爾頓、老三五、柔和七星、52o都十分吃香,國產的金冠、玉溪、大中華都算是大神品牌。


    那時城裏的街機遊戲室和旱冰場很多,夏天的時候,潮妹兒們手上腳上全塗著玫紅色的指甲油,絲襪熱褲還不流行,下身穿緊身牛仔褲配鬆糕涼鞋、船鞋,抽著煙的“壞女孩”很吸人眼球,引得許多不良少年總是yy。


    那時的雅閣汽車都算是c市人心目中尊貴的象征,可據說很多南方人來c市進行詐騙活動也大多開著這種車。奔馳寶馬在當時的c市還不怎麽流行,人們都樂意大富大貴而不做出頭的王者!


    ※※※※※※


    1997年的暑假裏,齊默早早地回了老家和老爹團聚,又去了古城和山上,看望了兩位師傅。這一次,齊默難得地隻呆了小半個暑假,就又回到bsp;剩下的假期裏,齊默就借口c大的空調效果極好,整天安安心心地泡bsp;齊默現在可是郗館長親定的博物館編外工作人員,假假地也算是館長助理。所以,他也有了一定級別的權限。


    齊默終於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把博物館裏的數萬套藏品,都仔仔細細地琢磨了一遍!


    時間就這樣如水般地走到了九月,又一次迎來了開學季。


    剛開學沒幾天,宿舍裏的常寬、老三、小四,就張羅著去校門口迎接新一撥小師妹,而齊默還依然bsp;這一天,齊默的宿舍樓下開來了一輛警車。


    這輛突兀地出現在校園裏的警車,雖然沒有鳴笛,警燈卻一直閃個不停,引得宿舍樓下的同學們陣陣圍觀起來!


    一大撥沒見過多少世麵的學生們,也從各個寢室的窗戶裏伸出腦袋來,滿腹狐疑,議論紛紛!


    從警車上下來兩男一女,都穿著警服。


    在亮出警徽,表明了身份以後,三名警官進了宿舍樓,找到了齊默所在的寢室。


    關門閉戶的寢室裏並沒有人,一臉嚴肅的警官們,在經過多個寢室的逐一打聽之後,才終於知道了齊默的下落。


    在h醫大沒有找到齊默,警官們什麽話也沒說,轉身就下了樓。


    重新在樓下上了車,這一次,卻仿佛有些賭氣一般地拉響了警笛,狂閃著警燈呼嘯而去。


    認識齊默的人,都知道這家夥最近不務正業,瘋狂地愛上了bsp;宿舍樓裏的學生們都有些嚇傻了!警察們正滿世界地找尋齊默,這一條爆炸性新聞也迅在校園裏流傳開來!


    知道了這件事的人不禁心裏暗想,這麽大的陣仗,難道是齊瘋子犯案了,挖了誰家祖墳,政府要抓他抵罪?


    可事實的真相,注定會讓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失望傷心到眼淚流下來!


    當三名警官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在c大博物館裏找到齊默的時候,齊默正和郗教授圍著一個黑褐色的陶罐在說著話,身後還跟著郗鈺這個小尾巴。


    “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有1.4億年的曆史,屬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亦稱促織,民間的俗稱叫法很多,包括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等等。”


    齊默耐心地對郗教授說著,當然主要是講給身旁的郗鈺聽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和郗鈺熟悉起來的齊默,總愛對郗鈺時而姐姐、時而妹妹地相稱,這也讓他們之間的關係往另一個方向引導。雖然郗鈺極不認同,也算是暫時緩解了尷尬。


    “鬥蟋蟀,也稱‘鬥蛐蛐’、‘秋興’、‘鬥促織’,漢族民間搏戲之一,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具有濃厚東方色彩的中國藝術。”


    說道這裏,齊默戴著白手套的手端起身前的陶罐,翻來覆去地看了一遍,不禁深深感歎了一聲:


    “鬥蟋蟀據說起源於唐代,但至今還沒有資料可以證明這一點。真是可惜啊,這玩意兒也不是唐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墟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道三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道三千並收藏墟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