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半晌之後,郗教授終於問道:
“齊默,你有多大的把握?”
“還需要進去再看看,我才能確定!”
齊默一副淡定的模樣,平靜地說道。
“好吧!不過,你要小心!這種事情,我們也幫不上什麽忙!”
郗教授再次囑咐著齊默,也不無遺憾地說道。
齊默對郗教授點了點頭,又轉頭看了看郗鈺一眼。
已經明白此行依然充滿危險的郗鈺,眼裏全是擔憂無比的不舍神情。
齊默對郗鈺笑了笑,仿佛知道她想要說些什麽,會意地點了點頭。
齊默再次背起自己的雙肩包,仿如刺秦的荊軻一般,向著峽穀口走去,竟然走出了幾分“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味道。
所有人也都跟著齊默,往峽穀的入口走去。
齊默這般酷酷的作派,讓那些先前聊著八卦的學生隊員們,有些羞愧地低下了頭,他們實在不好意思對上齊默的眼神。
先前郗教授和周領隊介紹了峽穀裏的險情,他們也自認沒有齊默這份本事,更沒有這份膽量,能夠去獨闖龍潭虎穴,去破解未知的神秘法陣。
齊默再次來到了峽穀入口。這時候的峽穀裏,迷霧早已像潮水一般消退了下去,再一次恢複到了清冷幽深、晦暗無比的狀態。
在所有人的注目下,齊默毅然地鑽進了峽穀之中。
這一次,一進入峽穀通道的齊默,以不可思議的度,飛快地在峽穀裏狂奔起來。
很快,齊默就來到先前三人最後到達的位置。
齊默沒有停留,繼續往峽穀深處前進。
直到一塊開闊的地段,齊默才停了下來。
這一次,在天降異象之前,齊默就如法炮製,開啟了元氣罩,又在身周布置了一個簡單的結界法陣。
做完這一切之後,齊默才盤腿而坐,開始吐納行氣,很快就入定起來。
在這峽穀裏,齊默雖然不能窺見全貌,但齊默再一次施展了神念離體之術,仿如靈魂出竅一般,齊默的神念飄飄乎乎地升上了崖頂,很快就到了高空。
以這樣一個高空視覺,一切看在齊默的眼裏,已經全然不同。
在這時候的齊默“眼裏”,這巨大的“玉龍背”,就是一個巨大的“石礅”陣列,仿如一隻“擎天神龜”的龜背。
“石礅”陣列裏有些溝壑縱橫,而“石礅”陣列外圍的各個方向,還有無數條深淺不一的豁口,有的嵌入到“石礅”陣列的深處,便形成了這些深入“石礅”的峽穀。
在這些峽穀的深處,各個峽穀間的通道還互相穿插,這些峽穀如蛛網一般,也構成了仿若天成的巨型“八陣圖”法陣。
齊默甚至有些懷疑,那上古的“風後八陣圖”,是否最早就源自於此處。
雖然這座巨大的“神龜”陣圖仿如渾然天成,可這座仍然在時刻運轉著的“法陣”,卻還受著另外一種非人的力量所控製。
在陣法的控製下,峽穀裏陷阱無處,幻象處處。並不是每一條峽穀都可以進入,也不是每一條峽穀都能夠順利登頂。
按照時辰不同,這些峽穀豁口隨時都在生變化,再加上峽穀間的迷霧和幻象的作用,讓進入其間的人迷失方向,根本分辨不出正確的出入口。
難怪那位遊輪上的老神棍,也曾想再次回到這裏,卻再也找不到古墓的方位了。
兵法戰陣中的“八陣圖”,是以“乾”、“坤”、“巽”、“艮”四間地,為“天”、“地”、“風”、“雲”四正陣,作為正兵。又以“水”、“火”、“金”、“木”,為“龍”、“虎”、“鳥”、“蛇”四奇陣,作為奇兵。布陣是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鳥,後為玄武蛇,再虛其中而大將居之。
西北者為乾地,乾為天陣;西南者為坤地,坤為地陣;東南之地為巽居,巽者為風陣;東北之地為艮居,艮者為山,山川出雲,為雲陣。
八陣的排列,實際是一幅“文王八卦方位圖”,每一陣都深藏“六爻”之意。
如同各種兵法戰陣,一定會有“生門”和“死門”一樣,八陣圖也是如此。
而“玉龍背”所在的這一幅級“八陣圖”,同樣有“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
陣內隅落鉤連,曲折相對,內圓外方,彼此相窮,循環無盡。
齊默終於明白,要想進入“玉龍背”,就必須如同破陣一樣,按照特定的方位和路線行進,才能成功登頂。
“嘿嘿,跟我玩迷宮的遊戲,那我們就好好玩玩!”。
想清楚了這一點,齊默暗自嘀咕了一句,神念再次回到了入定中的身體裏。
從入定中醒轉過來的齊默,看了看四周。
這個時候的峽穀裏,已經再一次煙籠霧罩了起來。
對這些伸手不見五指的濃濃霧氣,齊默毫不在意,也絲毫不予理會。
整理好背包,齊默再一次挎在了背上,就一頭鑽進了濃霧裏,向著峽穀的深處繼續前進。
齊默一路前行,一邊開始做起法來,一邊沿著八陣的正確路線持續前進。
“天陣十六,外方內圓,四為風揚,其形象天,為陣之主,為兵之先。善用三軍,其形不偏!”
走到一處,齊默口中念念有詞,同時以符籙為引,化符為令,準確地落在選定的位置,又漸漸消失不見。
“地陣十二,其形正方,雲主四角,衝敵難當,其體莫測,動用無窮,獨立不可,配之於陽!”
走到另一處,齊默繼續念念有詞,如法炮製一番。
“風無正形,附之於天,變而為蛇,其意漸玄,風能鼓物,萬物繞焉,蛇能為繞,三軍懼焉!”
齊默做法不斷,越熟練起來。
“雲附於地,始則無形,變為翔鳥,其狀乃成,鳥能突出,雲能晦異,千變萬化,金革之聲!”
這連番的動作下來,齊默就如同一位拆彈部隊的戰士,在密如蛛網的峽穀通道裏,在各陣的通路結點之處,不停地留下了自己獨特的標記。
直到半個時辰以後,齊默才把掠陣的通道,完全走過了一遍。
隻要明天的考古隊伍,沿著這一條選定的路線闖陣,就能順利地登頂“玉龍背”。
現在剩下的唯一問題,便是這入陣後必然會出現的濃厚迷霧。
而關於這一點,齊默也已經找到了辦法。
每逢午時,借正午的天光之力,有差不多一個時辰的時間,考古隊可以避開這厚厚的霧氣,順利到達預定的地點。
否則整支隊伍,就隻能陷入這重重迷霧裏,如盲人一般摸黑前行了。
“齊默,你有多大的把握?”
“還需要進去再看看,我才能確定!”
齊默一副淡定的模樣,平靜地說道。
“好吧!不過,你要小心!這種事情,我們也幫不上什麽忙!”
郗教授再次囑咐著齊默,也不無遺憾地說道。
齊默對郗教授點了點頭,又轉頭看了看郗鈺一眼。
已經明白此行依然充滿危險的郗鈺,眼裏全是擔憂無比的不舍神情。
齊默對郗鈺笑了笑,仿佛知道她想要說些什麽,會意地點了點頭。
齊默再次背起自己的雙肩包,仿如刺秦的荊軻一般,向著峽穀口走去,竟然走出了幾分“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味道。
所有人也都跟著齊默,往峽穀的入口走去。
齊默這般酷酷的作派,讓那些先前聊著八卦的學生隊員們,有些羞愧地低下了頭,他們實在不好意思對上齊默的眼神。
先前郗教授和周領隊介紹了峽穀裏的險情,他們也自認沒有齊默這份本事,更沒有這份膽量,能夠去獨闖龍潭虎穴,去破解未知的神秘法陣。
齊默再次來到了峽穀入口。這時候的峽穀裏,迷霧早已像潮水一般消退了下去,再一次恢複到了清冷幽深、晦暗無比的狀態。
在所有人的注目下,齊默毅然地鑽進了峽穀之中。
這一次,一進入峽穀通道的齊默,以不可思議的度,飛快地在峽穀裏狂奔起來。
很快,齊默就來到先前三人最後到達的位置。
齊默沒有停留,繼續往峽穀深處前進。
直到一塊開闊的地段,齊默才停了下來。
這一次,在天降異象之前,齊默就如法炮製,開啟了元氣罩,又在身周布置了一個簡單的結界法陣。
做完這一切之後,齊默才盤腿而坐,開始吐納行氣,很快就入定起來。
在這峽穀裏,齊默雖然不能窺見全貌,但齊默再一次施展了神念離體之術,仿如靈魂出竅一般,齊默的神念飄飄乎乎地升上了崖頂,很快就到了高空。
以這樣一個高空視覺,一切看在齊默的眼裏,已經全然不同。
在這時候的齊默“眼裏”,這巨大的“玉龍背”,就是一個巨大的“石礅”陣列,仿如一隻“擎天神龜”的龜背。
“石礅”陣列裏有些溝壑縱橫,而“石礅”陣列外圍的各個方向,還有無數條深淺不一的豁口,有的嵌入到“石礅”陣列的深處,便形成了這些深入“石礅”的峽穀。
在這些峽穀的深處,各個峽穀間的通道還互相穿插,這些峽穀如蛛網一般,也構成了仿若天成的巨型“八陣圖”法陣。
齊默甚至有些懷疑,那上古的“風後八陣圖”,是否最早就源自於此處。
雖然這座巨大的“神龜”陣圖仿如渾然天成,可這座仍然在時刻運轉著的“法陣”,卻還受著另外一種非人的力量所控製。
在陣法的控製下,峽穀裏陷阱無處,幻象處處。並不是每一條峽穀都可以進入,也不是每一條峽穀都能夠順利登頂。
按照時辰不同,這些峽穀豁口隨時都在生變化,再加上峽穀間的迷霧和幻象的作用,讓進入其間的人迷失方向,根本分辨不出正確的出入口。
難怪那位遊輪上的老神棍,也曾想再次回到這裏,卻再也找不到古墓的方位了。
兵法戰陣中的“八陣圖”,是以“乾”、“坤”、“巽”、“艮”四間地,為“天”、“地”、“風”、“雲”四正陣,作為正兵。又以“水”、“火”、“金”、“木”,為“龍”、“虎”、“鳥”、“蛇”四奇陣,作為奇兵。布陣是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鳥,後為玄武蛇,再虛其中而大將居之。
西北者為乾地,乾為天陣;西南者為坤地,坤為地陣;東南之地為巽居,巽者為風陣;東北之地為艮居,艮者為山,山川出雲,為雲陣。
八陣的排列,實際是一幅“文王八卦方位圖”,每一陣都深藏“六爻”之意。
如同各種兵法戰陣,一定會有“生門”和“死門”一樣,八陣圖也是如此。
而“玉龍背”所在的這一幅級“八陣圖”,同樣有“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
陣內隅落鉤連,曲折相對,內圓外方,彼此相窮,循環無盡。
齊默終於明白,要想進入“玉龍背”,就必須如同破陣一樣,按照特定的方位和路線行進,才能成功登頂。
“嘿嘿,跟我玩迷宮的遊戲,那我們就好好玩玩!”。
想清楚了這一點,齊默暗自嘀咕了一句,神念再次回到了入定中的身體裏。
從入定中醒轉過來的齊默,看了看四周。
這個時候的峽穀裏,已經再一次煙籠霧罩了起來。
對這些伸手不見五指的濃濃霧氣,齊默毫不在意,也絲毫不予理會。
整理好背包,齊默再一次挎在了背上,就一頭鑽進了濃霧裏,向著峽穀的深處繼續前進。
齊默一路前行,一邊開始做起法來,一邊沿著八陣的正確路線持續前進。
“天陣十六,外方內圓,四為風揚,其形象天,為陣之主,為兵之先。善用三軍,其形不偏!”
走到一處,齊默口中念念有詞,同時以符籙為引,化符為令,準確地落在選定的位置,又漸漸消失不見。
“地陣十二,其形正方,雲主四角,衝敵難當,其體莫測,動用無窮,獨立不可,配之於陽!”
走到另一處,齊默繼續念念有詞,如法炮製一番。
“風無正形,附之於天,變而為蛇,其意漸玄,風能鼓物,萬物繞焉,蛇能為繞,三軍懼焉!”
齊默做法不斷,越熟練起來。
“雲附於地,始則無形,變為翔鳥,其狀乃成,鳥能突出,雲能晦異,千變萬化,金革之聲!”
這連番的動作下來,齊默就如同一位拆彈部隊的戰士,在密如蛛網的峽穀通道裏,在各陣的通路結點之處,不停地留下了自己獨特的標記。
直到半個時辰以後,齊默才把掠陣的通道,完全走過了一遍。
隻要明天的考古隊伍,沿著這一條選定的路線闖陣,就能順利地登頂“玉龍背”。
現在剩下的唯一問題,便是這入陣後必然會出現的濃厚迷霧。
而關於這一點,齊默也已經找到了辦法。
每逢午時,借正午的天光之力,有差不多一個時辰的時間,考古隊可以避開這厚厚的霧氣,順利到達預定的地點。
否則整支隊伍,就隻能陷入這重重迷霧裏,如盲人一般摸黑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