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全隊穿越峽穀,讓齊默成了臨時的“帶頭大哥”。
大家相互看顧著,緊緊地跟在齊默後麵行進。
隊伍行進的節奏,完全由齊默來掌控。
行進途中決定是否休息,也全由齊默這名“帶頭大哥”一言決定。
因為峽穀裏危機重重,甚至還有一些神秘的事物,隊員們也早就被告誡,千萬不可掉隊,否則很容易迷失方向。也別好奇心太重,去觸碰任何未知的東西,讓自己陷入不可知的境地。
值得慶幸的是,這一次,一行人走了很長一段距離,那讓人恐懼的濃濃霧氣,都沒有再次湧現出來。
大家終於相信,齊默給的“護身符”,還真不是蓋的!
走在頭前的齊默,不斷感應著自己留下的符令所在位置,仿佛在齊默眼前勾勒出了一張無形的峽穀路線圖。
齊默帶著考古隊,在峽穀中來回轉騰,左右穿梭,猶如穿越迷宮一般。
在每一個轉折路口,齊默都沒有絲毫遲疑,快地向正確的方向行進。
這一次穿越,因為沒有濃霧的遮蔽,四周的景致清晰地展現在一行人的麵前。
有的雄秀奇險,有的清幽曠遠,真稱得上是美不勝收,讓人留連忘返。而這些景致,就連齊默也不曾親眼目睹過。
齊默一邊前行,一邊留心著途中的各種物事,大腦飛快地做出判斷,決定是否繞道或者直接穿行而過。
半個小時之後,齊默已經帶著考古隊穿過了好幾個峽穀交匯口,卻並沒有讓大家休息的意思。
一個小時之後,隊員們已經非常勞累。
齊默繼續向前狂奔,也沒有讓大家停下來歇息片刻。
一個半小時之後,就連郗教授和周領隊也感到疲憊不堪起來。
但兩位領隊老師看著齊默,仍然是神情嚴肅的模樣,也隻好硬著頭皮,讓手下的隊員們,繼續咬著牙悶頭趕路。
而緊跟著齊默的郗鈺,在齊默特意照拂之下,卻絲毫不見困倦,依然興致高昂。
此時郗鈺的模樣,絕對能讓人相信,隻要跟著齊默,即使走到天邊也不會厭倦。
又過了大約一刻鍾之後,齊默終於帶著考古隊,來到了一處大峽穀的交匯之處。
齊默終於在這裏停了下來,轉身吩咐大家原地休息。
已經疲憊不堪,全都氣喘籲籲的隊員們,終於解放般地想要歡呼雀躍,卻被齊默一個狠狠轉頭的眼神,全給嚇得噤聲起來。
齊默的神情依然沒有放鬆,靜靜地蹲坐在一塊突起的岩石上,神情專注地看著前方的峽穀態勢。
這是一處齊默昨天未曾經過的路段。
因為之前齊默一個人穿越,雖然是在濃霧之中穿行,對齊默卻毫無影響,而且往往走的是更直接的路線。
而這一次,帶著一大幫人的齊默,顯得不可能走直上直下的道路。
眼前是兩處一丈方圓的泉眼,相隔十餘丈。一個顯得清幽無比,森寒透骨;另一個卻溫潤如白玉,是一方氤氳之氣升騰的湯泉,看起來非常怡人。兩處泉眼的中間,是一條曲折蜿蜒的溪流。
無論是白泉還是黑泉,都讓人不禁想要下去沐浴一番,以洗去一路疲乏的衝動。
兩泉一溪,橫亙在隊伍行進的必經道路上,讓齊默的眉頭不經意地皺了起來。
足足察看了好幾分鍾,齊默仍然沒有做出下一步的決定。
“齊默,看到了什麽?”
郗教授和周領隊,還有幾位有餘力看風景的隊員,也看著眼前的景致,有些疑惑地對齊默問道。
“陰陽二氣!”
齊默沒有轉頭,淡然地說道。
“陰陽二氣是什麽?”
又有人問道。
“看過西遊記吧?”
齊默終於轉過頭來,又接著說道:
“西遊記裏說,有一種寶貝叫做陰陽二氣瓶。說是大鵬雕的隨身法寶,高二尺四寸,乃陰陽二氣之寶。瓶裏有七寶八卦,二十四氣,需要三十六人,按天罡之數,才能抬得動。”
齊默也不著急,仿佛開始說起書來:
“陰陽二氣瓶能夠裝人。人在其中,若不言不語,瓶內極是陰涼,一旦說話,就有火燒來,一時三刻,將化為膿血!”
齊默又看了一眼周圍的人,才再次說道:
“大鵬雕用那陰陽二氣瓶,就著那瓶中仙氣,颼的一聲,就把孫悟空吸了進去。如果不是觀音給了悟空三根救命毫毛,變成了金剛鑽,將瓶子鑽了一個洞,孫猴子還逃不出來。”
“這故事我們也聽過,可這和我們現在看到的有什麽關係?”
“我們眼前的兩口泉眼,就是刻意仿製的,能生陰陽二氣的地方!”
聽了齊默的話,大家相互看著,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齊默看了大家的神情,又一次說道:
“你們看,從我們這裏看過去,能看到什麽?”
聽了齊默的話,郗教授和周領隊都轉頭看了半響,不禁異口同聲地說道:
“太極圖!”
“對,就是太極圖!兩口泉眼與中間的溪水,再加上周圍的山崖,合在一起就是最完美的太極陰陽雙魚圖!而陰陽雙魚的陣眼,就是陰陽二氣的生之地!”
聽了齊默的解釋,周圍的人又轉頭看了眼前的景致片刻,終於有些震驚地連連點頭。
“上古時代的人們,常用陰陽二氣彼此消長、相互轉化的作用,來解讀五行的關係,甚至用來解讀宇宙的奧義。陰陽是宇宙的起點,任何宗教,派別都不會脫離這一點。佛教在這點上也吸納道教的創意,以陰陽歸納佛的起點和終點!”
齊默繼續解釋起來。
“我們的祖先認為,宇宙之始,鴻蒙之初,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陰陽二氣就是傳說的集陽遁、陰遁於一體的憑空化物!陽遁的能量來自太陽,陰遁的能量來自月亮,陽魂對應陽遁,陰魄對應陰遁,交感於無形,生力於五行。陰陽交互運動所呈現出來的從量變到質變趨勢中,會表現出五種不同的階段和狀態,這就是五行!”
看到周圍一雙雙似懂非懂的眼睛,齊默又隨手拿起一段樹枝,在身前的泥地上寫寫畫畫起來。
“你們看,太極圖這個圓圈,就是代表的一,也代表宇宙,代表無極。太極是有限之天,無極是無限之天。太極是有,無極是無。太極是三,無極是一。圓圈裏的黑白兩色,代表陰陽兩方,天地兩部。黑白兩方的界限就是劃分天地陰陽界的人部。白中的黑點表示陽中有陰。黑中的白點表示陰中有陽。道生一,就是無極生太極。一生二,就是太極生兩儀!”
“在太極圖裏,陰陽雙魚相互纏繞旋轉,代表陰陽相生相克,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相摩,此消彼長,互補互生,生生不息。陰陽交感化合,剛柔相蕩化生三才,這就是二生三。接下來,還有四向、五行、、七政、八卦、九宮,進而生化萬物。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三生萬物。太極含三為一,因萬物由陰陽而化生,故萬物各具一太極!”
聽了齊默的長篇大論,周圍的人,一個個仍然大眼瞪小眼地看著齊默。
沉默了半晌,一個聲音終於響了起來。
偏著腦袋的郗鈺,十分可愛,又顯得真誠無比地對齊默說道:
“齊默,雖然我聽不懂你說的是什麽,但是,我也覺得非常曆害的樣子!”
郗鈺這話一說,齊默差點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而周圍的人,也全憋不住了,都笑了起來。隻不過,又不敢大笑出聲,忍得十分辛苦,臉都有些抽筋的樣子。
大家相互看顧著,緊緊地跟在齊默後麵行進。
隊伍行進的節奏,完全由齊默來掌控。
行進途中決定是否休息,也全由齊默這名“帶頭大哥”一言決定。
因為峽穀裏危機重重,甚至還有一些神秘的事物,隊員們也早就被告誡,千萬不可掉隊,否則很容易迷失方向。也別好奇心太重,去觸碰任何未知的東西,讓自己陷入不可知的境地。
值得慶幸的是,這一次,一行人走了很長一段距離,那讓人恐懼的濃濃霧氣,都沒有再次湧現出來。
大家終於相信,齊默給的“護身符”,還真不是蓋的!
走在頭前的齊默,不斷感應著自己留下的符令所在位置,仿佛在齊默眼前勾勒出了一張無形的峽穀路線圖。
齊默帶著考古隊,在峽穀中來回轉騰,左右穿梭,猶如穿越迷宮一般。
在每一個轉折路口,齊默都沒有絲毫遲疑,快地向正確的方向行進。
這一次穿越,因為沒有濃霧的遮蔽,四周的景致清晰地展現在一行人的麵前。
有的雄秀奇險,有的清幽曠遠,真稱得上是美不勝收,讓人留連忘返。而這些景致,就連齊默也不曾親眼目睹過。
齊默一邊前行,一邊留心著途中的各種物事,大腦飛快地做出判斷,決定是否繞道或者直接穿行而過。
半個小時之後,齊默已經帶著考古隊穿過了好幾個峽穀交匯口,卻並沒有讓大家休息的意思。
一個小時之後,隊員們已經非常勞累。
齊默繼續向前狂奔,也沒有讓大家停下來歇息片刻。
一個半小時之後,就連郗教授和周領隊也感到疲憊不堪起來。
但兩位領隊老師看著齊默,仍然是神情嚴肅的模樣,也隻好硬著頭皮,讓手下的隊員們,繼續咬著牙悶頭趕路。
而緊跟著齊默的郗鈺,在齊默特意照拂之下,卻絲毫不見困倦,依然興致高昂。
此時郗鈺的模樣,絕對能讓人相信,隻要跟著齊默,即使走到天邊也不會厭倦。
又過了大約一刻鍾之後,齊默終於帶著考古隊,來到了一處大峽穀的交匯之處。
齊默終於在這裏停了下來,轉身吩咐大家原地休息。
已經疲憊不堪,全都氣喘籲籲的隊員們,終於解放般地想要歡呼雀躍,卻被齊默一個狠狠轉頭的眼神,全給嚇得噤聲起來。
齊默的神情依然沒有放鬆,靜靜地蹲坐在一塊突起的岩石上,神情專注地看著前方的峽穀態勢。
這是一處齊默昨天未曾經過的路段。
因為之前齊默一個人穿越,雖然是在濃霧之中穿行,對齊默卻毫無影響,而且往往走的是更直接的路線。
而這一次,帶著一大幫人的齊默,顯得不可能走直上直下的道路。
眼前是兩處一丈方圓的泉眼,相隔十餘丈。一個顯得清幽無比,森寒透骨;另一個卻溫潤如白玉,是一方氤氳之氣升騰的湯泉,看起來非常怡人。兩處泉眼的中間,是一條曲折蜿蜒的溪流。
無論是白泉還是黑泉,都讓人不禁想要下去沐浴一番,以洗去一路疲乏的衝動。
兩泉一溪,橫亙在隊伍行進的必經道路上,讓齊默的眉頭不經意地皺了起來。
足足察看了好幾分鍾,齊默仍然沒有做出下一步的決定。
“齊默,看到了什麽?”
郗教授和周領隊,還有幾位有餘力看風景的隊員,也看著眼前的景致,有些疑惑地對齊默問道。
“陰陽二氣!”
齊默沒有轉頭,淡然地說道。
“陰陽二氣是什麽?”
又有人問道。
“看過西遊記吧?”
齊默終於轉過頭來,又接著說道:
“西遊記裏說,有一種寶貝叫做陰陽二氣瓶。說是大鵬雕的隨身法寶,高二尺四寸,乃陰陽二氣之寶。瓶裏有七寶八卦,二十四氣,需要三十六人,按天罡之數,才能抬得動。”
齊默也不著急,仿佛開始說起書來:
“陰陽二氣瓶能夠裝人。人在其中,若不言不語,瓶內極是陰涼,一旦說話,就有火燒來,一時三刻,將化為膿血!”
齊默又看了一眼周圍的人,才再次說道:
“大鵬雕用那陰陽二氣瓶,就著那瓶中仙氣,颼的一聲,就把孫悟空吸了進去。如果不是觀音給了悟空三根救命毫毛,變成了金剛鑽,將瓶子鑽了一個洞,孫猴子還逃不出來。”
“這故事我們也聽過,可這和我們現在看到的有什麽關係?”
“我們眼前的兩口泉眼,就是刻意仿製的,能生陰陽二氣的地方!”
聽了齊默的話,大家相互看著,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
齊默看了大家的神情,又一次說道:
“你們看,從我們這裏看過去,能看到什麽?”
聽了齊默的話,郗教授和周領隊都轉頭看了半響,不禁異口同聲地說道:
“太極圖!”
“對,就是太極圖!兩口泉眼與中間的溪水,再加上周圍的山崖,合在一起就是最完美的太極陰陽雙魚圖!而陰陽雙魚的陣眼,就是陰陽二氣的生之地!”
聽了齊默的解釋,周圍的人又轉頭看了眼前的景致片刻,終於有些震驚地連連點頭。
“上古時代的人們,常用陰陽二氣彼此消長、相互轉化的作用,來解讀五行的關係,甚至用來解讀宇宙的奧義。陰陽是宇宙的起點,任何宗教,派別都不會脫離這一點。佛教在這點上也吸納道教的創意,以陰陽歸納佛的起點和終點!”
齊默繼續解釋起來。
“我們的祖先認為,宇宙之始,鴻蒙之初,陰陽二氣充滿太虛,此外更無他物!陰陽二氣就是傳說的集陽遁、陰遁於一體的憑空化物!陽遁的能量來自太陽,陰遁的能量來自月亮,陽魂對應陽遁,陰魄對應陰遁,交感於無形,生力於五行。陰陽交互運動所呈現出來的從量變到質變趨勢中,會表現出五種不同的階段和狀態,這就是五行!”
看到周圍一雙雙似懂非懂的眼睛,齊默又隨手拿起一段樹枝,在身前的泥地上寫寫畫畫起來。
“你們看,太極圖這個圓圈,就是代表的一,也代表宇宙,代表無極。太極是有限之天,無極是無限之天。太極是有,無極是無。太極是三,無極是一。圓圈裏的黑白兩色,代表陰陽兩方,天地兩部。黑白兩方的界限就是劃分天地陰陽界的人部。白中的黑點表示陽中有陰。黑中的白點表示陰中有陽。道生一,就是無極生太極。一生二,就是太極生兩儀!”
“在太極圖裏,陰陽雙魚相互纏繞旋轉,代表陰陽相生相克,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相摩,此消彼長,互補互生,生生不息。陰陽交感化合,剛柔相蕩化生三才,這就是二生三。接下來,還有四向、五行、、七政、八卦、九宮,進而生化萬物。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三生萬物。太極含三為一,因萬物由陰陽而化生,故萬物各具一太極!”
聽了齊默的長篇大論,周圍的人,一個個仍然大眼瞪小眼地看著齊默。
沉默了半晌,一個聲音終於響了起來。
偏著腦袋的郗鈺,十分可愛,又顯得真誠無比地對齊默說道:
“齊默,雖然我聽不懂你說的是什麽,但是,我也覺得非常曆害的樣子!”
郗鈺這話一說,齊默差點一口老血噴了出來。
而周圍的人,也全憋不住了,都笑了起來。隻不過,又不敢大笑出聲,忍得十分辛苦,臉都有些抽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