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帶著大家成功登頂,這一路上也平安無事,可齊默仍然有些疑慮在懷。
讓齊默感到有些不解的是,自己一直防備著的那種“神秘”力量,直到現在都沒有了動靜,這讓齊默不禁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起來。
到了“玉龍背”山頂之後,郗教授和周領隊再一次接過了考古隊的指揮權。
這個時候的時鍾,已經到了下午三點多的時候。
兩位領隊老師讓大家吃了一些野營食,補充了體力,看看時間還早,於是將考古隊分成兩路。
郗教授帶領的學生兵,負責安營紮寨,準備今晚就在這裏駐紮下來。
在做這些之前,郗教授還專門讓齊默指定了結營的位置。
而其他的事情,齊默當然不用做,也沒有人來管他。
這個時候的齊默,正和郗鈺一邊四處轉悠,一邊神神叨叨地念念有詞,在想著自己心中的疑惑。
而另一隊,周領隊帶來的考古老兵,開始拿著洛陽鏟、地下金屬探測器、電磁探測儀等各種專業的考古探測工具,以三人為一組,探察起古墓可能的位置來。
周領隊帶領著這幾位經驗豐富的考古人員,一個個地方探測過去。
可一直到傍晚時分,把這玉龍背的中區位置,都探察了個七七八八,也沒有現古墓的蹤跡。
“難道找錯了地方?或者古墓根本就不在玉龍背的山頂?”
這樣的結果,讓郗教授和周領隊都大惑不解起來。
齊默也站在這“玉龍背”的山頂,一邊觀察著這裏的風水格局,一邊暗自嘀咕了起來。
“不應該啊!這八陣圖的主陣位置,可是最好的風水寶地!”
這樣的結果也讓齊默有些狐疑起來。
“都停下吧!讓大家先休息!等到晚上的時候,我們想想辦法再說!”
齊默終於有了決定,向郗教授和周領隊建議說。
郗教授和周領隊聽了齊默的話,十分幹脆地讓大家都停了下來。
考古隊員們辛苦了一天,終於能夠獲得休息的時間了,都不禁歡呼了起來。
就這樣,考古隊一行人,紛紛鑽進已經搭建好的營帳裏休息起來。
大家一邊準備著晚餐,一邊等待齊默找出古墓的方位。
所有人都很好奇,齊默這個小怪物,這一次會怎麽找出古墓的所在。
經過這一路的奔波,已經沒有人會懷疑,齊默是不是能夠找出古墓的位置了。
而郗教授周領隊,在安頓好大家之後,也特意來到齊默的專用帳篷裏,想看看齊默有什麽想法。
郗教授也沒有繞彎子,剛走進帳篷,就直截了當地問起齊默來:
“齊默,晚上你打算怎麽做?”
郗教授的話,惹得在齊默身邊陪著的郗鈺,有些嗔怪地看了郗教授一眼。
似乎是對自己的老爸不讓齊默休息,有些埋怨的樣子。
聽了郗教授的話,齊默不禁沉吟了起來,似乎又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樣。
又過了片刻之後,齊默才一臉慎重地對兩位領隊老師說道:
“郗教授,周領隊,您們對道教的齋醮儀式,有什麽了解?”
聽了齊默沒頭沒腦的問話,兩位老師都愣神了片刻,都有些疑惑不解起來。
“齊默,我不是很了解!我隻知道,中國道教的祭祀儀式習稱為齋醮,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內容。在道教興盛展的唐宋元明時期,齋醮儀式成為國家祭祀大典,並成為民間傳統祭祀文化的主流。我想關於這些東西,我們肯定沒有你了解的多!”
郗教授想了一下,認真地對齊默說道。
“齊默,你就不要賣關子了!有什麽話你就直說了吧!”
周教授也急切地對齊默說道。
聽了兩位老師的話,齊默終於開口說道:
“那好吧,我就直說了!晚上我準備施法!”
“施法?施法幹什麽?”
兩位老師都不解地問道。
“我要請神!看看能不能找出古墓的方位和入口!”
齊默繼續認真地說道。
“請神!”
郗教授再一次驚奇地問道。
“對!請神!我會施展步罡踏鬥之術!”
齊默終於給兩位老師交了底。
“步罡踏鬥又是什麽?”
周領隊也滿臉驚奇地看著齊默。
“步罡踏鬥是道教的一種儀式元,是道教法師在齋醮、畫符、祈天、通神,以及施展奇門遁甲之法時,禮拜星鬥、召請神靈的一項符咒法術。但在道教創立前,方士們就已行步罡之術,道教將其吸收為道術之一種!”
齊默開始給兩位老師解釋了起來。
“步罡踏鬥見於戰國諸子的記載。步罡踏鬥又名步罡躡紀、步罡履鬥、飛罡躡紀、踏綱步鬥等等。步罡踏鬥的“罡”與“鬥”、“綱”皆與星鬥有關。罡,又稱天罡,指北鬥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鬥,即北鬥。而綱指鬥綱,北鬥第一魁、第五衡、第七勺三星稱為鬥綱。”
“道教步罡踏鬥的步伐,又稱為禹步,源於春秋時期巫師的跛步。巫師以此步召役神靈,因此人們稱之為巫步。東漢道教創立以後,承襲巫師的禹步,並尊大禹為太極真人。禹步也成為道教召役神靈的法術。至於步罡踏鬥有多大的威能?道教裏認為,符咒之所以能夠靈驗,作法能夠有通神法力,全是其作用!”
齊默不緊不慢地說著,兩位老師還有郗鈺,都靜靜地聽著,聽得有些一愣一愣的!
“周初的薑太公,春秋的孫孫臏,都能經步罡踏鬥而通神,才得驅神役鬼助戰以成奇功!三國時智已近妖的諸葛亮,設八卦陣作法,步罡踏鬥以借東風,世人都敬其為神明!”
說道這裏,齊默大有深意地看了兩位老師一眼,才又接著說道:
“雖然這些傳說都隻見於話本裏,而且現代人都相信,諸葛亮是因為對赤壁一帶的氣候規律很熟悉,善於看雲識天氣,所以才有了憑空借東風的異能!但據我所知,通過道家的術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可以做到行雲布雨、凝霜成雪!至於要怎麽解釋,那就當成是一種人工降雨的方法來理解吧!”
聽到這裏,兩位老師終於反應了過來。
“齊默,你是說,你就能做到這一點?”
已經見識過齊默凝水成冰本事的郗教授,十分驚奇地問道。
“齊默,你說了這麽多,是有什麽顧慮嗎?”
周領隊也終於聽出了齊默的言下之意了,不禁有些關切地問道。
讓齊默感到有些不解的是,自己一直防備著的那種“神秘”力量,直到現在都沒有了動靜,這讓齊默不禁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起來。
到了“玉龍背”山頂之後,郗教授和周領隊再一次接過了考古隊的指揮權。
這個時候的時鍾,已經到了下午三點多的時候。
兩位領隊老師讓大家吃了一些野營食,補充了體力,看看時間還早,於是將考古隊分成兩路。
郗教授帶領的學生兵,負責安營紮寨,準備今晚就在這裏駐紮下來。
在做這些之前,郗教授還專門讓齊默指定了結營的位置。
而其他的事情,齊默當然不用做,也沒有人來管他。
這個時候的齊默,正和郗鈺一邊四處轉悠,一邊神神叨叨地念念有詞,在想著自己心中的疑惑。
而另一隊,周領隊帶來的考古老兵,開始拿著洛陽鏟、地下金屬探測器、電磁探測儀等各種專業的考古探測工具,以三人為一組,探察起古墓可能的位置來。
周領隊帶領著這幾位經驗豐富的考古人員,一個個地方探測過去。
可一直到傍晚時分,把這玉龍背的中區位置,都探察了個七七八八,也沒有現古墓的蹤跡。
“難道找錯了地方?或者古墓根本就不在玉龍背的山頂?”
這樣的結果,讓郗教授和周領隊都大惑不解起來。
齊默也站在這“玉龍背”的山頂,一邊觀察著這裏的風水格局,一邊暗自嘀咕了起來。
“不應該啊!這八陣圖的主陣位置,可是最好的風水寶地!”
這樣的結果也讓齊默有些狐疑起來。
“都停下吧!讓大家先休息!等到晚上的時候,我們想想辦法再說!”
齊默終於有了決定,向郗教授和周領隊建議說。
郗教授和周領隊聽了齊默的話,十分幹脆地讓大家都停了下來。
考古隊員們辛苦了一天,終於能夠獲得休息的時間了,都不禁歡呼了起來。
就這樣,考古隊一行人,紛紛鑽進已經搭建好的營帳裏休息起來。
大家一邊準備著晚餐,一邊等待齊默找出古墓的方位。
所有人都很好奇,齊默這個小怪物,這一次會怎麽找出古墓的所在。
經過這一路的奔波,已經沒有人會懷疑,齊默是不是能夠找出古墓的位置了。
而郗教授周領隊,在安頓好大家之後,也特意來到齊默的專用帳篷裏,想看看齊默有什麽想法。
郗教授也沒有繞彎子,剛走進帳篷,就直截了當地問起齊默來:
“齊默,晚上你打算怎麽做?”
郗教授的話,惹得在齊默身邊陪著的郗鈺,有些嗔怪地看了郗教授一眼。
似乎是對自己的老爸不讓齊默休息,有些埋怨的樣子。
聽了郗教授的話,齊默不禁沉吟了起來,似乎又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樣。
又過了片刻之後,齊默才一臉慎重地對兩位領隊老師說道:
“郗教授,周領隊,您們對道教的齋醮儀式,有什麽了解?”
聽了齊默沒頭沒腦的問話,兩位老師都愣神了片刻,都有些疑惑不解起來。
“齊默,我不是很了解!我隻知道,中國道教的祭祀儀式習稱為齋醮,是道教文化的重要內容。在道教興盛展的唐宋元明時期,齋醮儀式成為國家祭祀大典,並成為民間傳統祭祀文化的主流。我想關於這些東西,我們肯定沒有你了解的多!”
郗教授想了一下,認真地對齊默說道。
“齊默,你就不要賣關子了!有什麽話你就直說了吧!”
周教授也急切地對齊默說道。
聽了兩位老師的話,齊默終於開口說道:
“那好吧,我就直說了!晚上我準備施法!”
“施法?施法幹什麽?”
兩位老師都不解地問道。
“我要請神!看看能不能找出古墓的方位和入口!”
齊默繼續認真地說道。
“請神!”
郗教授再一次驚奇地問道。
“對!請神!我會施展步罡踏鬥之術!”
齊默終於給兩位老師交了底。
“步罡踏鬥又是什麽?”
周領隊也滿臉驚奇地看著齊默。
“步罡踏鬥是道教的一種儀式元,是道教法師在齋醮、畫符、祈天、通神,以及施展奇門遁甲之法時,禮拜星鬥、召請神靈的一項符咒法術。但在道教創立前,方士們就已行步罡之術,道教將其吸收為道術之一種!”
齊默開始給兩位老師解釋了起來。
“步罡踏鬥見於戰國諸子的記載。步罡踏鬥又名步罡躡紀、步罡履鬥、飛罡躡紀、踏綱步鬥等等。步罡踏鬥的“罡”與“鬥”、“綱”皆與星鬥有關。罡,又稱天罡,指北鬥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鬥,即北鬥。而綱指鬥綱,北鬥第一魁、第五衡、第七勺三星稱為鬥綱。”
“道教步罡踏鬥的步伐,又稱為禹步,源於春秋時期巫師的跛步。巫師以此步召役神靈,因此人們稱之為巫步。東漢道教創立以後,承襲巫師的禹步,並尊大禹為太極真人。禹步也成為道教召役神靈的法術。至於步罡踏鬥有多大的威能?道教裏認為,符咒之所以能夠靈驗,作法能夠有通神法力,全是其作用!”
齊默不緊不慢地說著,兩位老師還有郗鈺,都靜靜地聽著,聽得有些一愣一愣的!
“周初的薑太公,春秋的孫孫臏,都能經步罡踏鬥而通神,才得驅神役鬼助戰以成奇功!三國時智已近妖的諸葛亮,設八卦陣作法,步罡踏鬥以借東風,世人都敬其為神明!”
說道這裏,齊默大有深意地看了兩位老師一眼,才又接著說道:
“雖然這些傳說都隻見於話本裏,而且現代人都相信,諸葛亮是因為對赤壁一帶的氣候規律很熟悉,善於看雲識天氣,所以才有了憑空借東風的異能!但據我所知,通過道家的術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可以做到行雲布雨、凝霜成雪!至於要怎麽解釋,那就當成是一種人工降雨的方法來理解吧!”
聽到這裏,兩位老師終於反應了過來。
“齊默,你是說,你就能做到這一點?”
已經見識過齊默凝水成冰本事的郗教授,十分驚奇地問道。
“齊默,你說了這麽多,是有什麽顧慮嗎?”
周領隊也終於聽出了齊默的言下之意了,不禁有些關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