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默,對這一座古墓,你有什麽判斷?”
在確定了古墓並沒有被盜掘之後,終於放下心來的郗教授,不禁又一次問起齊默來。
看著郗教授期待的目光,齊默沉吟了片刻,才認真地回答說:
“判斷還說不上!我隻是有點奇怪,還不敢肯定!”
“哦?怎麽奇怪了?”
周領隊也湊上來,頗有興致地問道。
“郗教授,周領隊!如果這真是一座古墓,您們覺得最有可能是哪一個年代的?”
齊默沒有回答,卻反問起兩位老師來。
“如果真是亞字形的甬道,還有這些粗陶殘片,那我到是有一個判斷,不過也不能肯定!”
郗教授一邊研究著手裏的陶片,一邊笑眯眯地看著齊默說道。
郗教授手裏的粗陶殘片,正是先前下來和齊默一起下來的李老師,在這甬道裏現的。
“那郗教授的判斷是什麽?”
齊默也很有興致地追問了起來。
“齊默,不知你有沒有聽說過,在我國河南的安陽殷墟遺址,曾經現了九位商王的王陵。王陵的甬道就有呈亞字形的大型陵墓。學術界的考證認為,其中的八座大墓分別屬於武丁、祖庚、祖甲、廩辛、武乙、文丁、帝乙這八位商王,還有一座未曾下葬的假墓,則是商紂王帝辛,生前為自己所築的陵墓。可惜的是,這些商代王陵都被盜掘過了,最後掘時,王陵裏的隨葬品都已經被洗劫一空了!”
郗教授十分遺憾地感慨了一番,才又接著說道:
“如果按照陵墓的規模和這甬道的形製,如此長的亞字形甬道,也最有可能是商朝時期的,至少也和商王的王陵是同一級別!可是,要說這裏是商代的王陵又講不通啊!曆代商王陵墓都集中在中原地區,而那九位商王,都各有各的陵墓,如果是其它的商王,那又會是誰?而商王朝被周武王所滅,商紂王也**身亡,肯定沒有下葬在自己的王陵之中,當然更不可能出現在這裏了!”
聽了郗教授的解釋,齊默也不禁沉吟了起來,似乎郗教授的說法,給了自己不少的啟。
片刻之後,齊默才又開口說道:
“郗教授!既然商紂王因故下不了葬,讓他自己的王陵成了一座假墓!那如果這裏也是一座假墓呢?”
“這裏是假墓?齊默,你的意思是?”
聽了齊默的話,周領隊也不禁驚疑起來。
“我想,這裏和商紂王應該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從這裏的規製和散落的陶片來看,陵墓建造的年代卻最有可能和商朝有關!而且,這裏還是屬於土坑墓穴,並不是磚築墓穴,當然不可能會是晚到秦漢時期的了!然而,看到這裏鋪設的石材,我想是不是還會有另一種可能!”
齊默若有所思地說道。
“另一種可能?什麽可能?”
周領隊也插話問道。
“因為這裏看起來又不太像是陵墓,所以,我懷疑這裏不是安葬死人用的,更像是一座的洞府!”
齊默終於肯定地說道。
“齊默,你的意思,難道指的是修道?”
郗教授似乎明白了齊默的意思,不禁有些驚疑起來。
“是的,就是修道之人隱修的地方!隻是我還沒有想清楚,還是一種感覺罷了!”
齊默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才說道。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可是見所未見啊!”
聽了齊默腦洞大開的說法,兩位領隊老師,都若有所思起來。
片刻之後,似乎為了確認齊默的說法,周領隊再一次向齊默追問起來:
“齊默,你還有其他的證據嗎?”
齊默看著兩位有些驚疑不定的老師,終於再一次說道:
“在進入主墓室之前,一切都還隻是一個謎!不過,也許一條線索,會讓我們知道是怎麽回事!”
“哦?什麽線索?”
郗教授再一次感興趣起來。
“郗教授,周領隊!讓大家都跟上吧,我們先去一個地方!”
齊默沒有直接回答周領隊的問題,而是有些神秘地說道。
齊默說完,便開始向甬道裏走去。
於是,一群人紛紛跟著齊默,很快來到了甬道深處的轉折路段。
而這裏,正是這座迷一樣的古墓的“震木”位置。
齊默停了下來,又用腳在身前的幾塊青石上點了幾下,最後選定了一個位置,才開口說道:
“這幾塊青石下麵,也許就有我們都感興趣的東西!”
“哦?有什麽?”
周領隊興致盎然地說道。
“讓大家打開看看吧!挖到青石下半米左右的深度,小心一點!”
齊默建議著說。
半個時辰之後,考古隊員們揭開了齊默指出的幾塊青石,又小心翼翼地挖掘了大約半米深之後,下麵掩藏的秘密終於現出了端倪。
“側身屈肢葬!”
看著眼前的情景,周領隊不禁輕聲叫了出來。
經過考古隊員們的小意清掃,在挖出的土坑裏,漸漸現出了一具完整的屍骸。
這具屍骸側身而臥,雙手屈抱於胸前,下肢呈蜷曲形狀,肢骨屈折。
“屈肢葬”是我國古代的喪葬形式之一,是中國墓葬製度史上一個奇特現象。
相比於“直肢葬”而言,“屈肢葬”一般是在人剛死的時候,用布帶將其下肢向上卷曲捆紮,人為地擺放成這樣的姿勢,然後入棺埋葬。
“屈肢葬”源於我國西北的少數民族,後來在民族遷徙過程中,逐漸在我國的關中地區流行開來,並逐漸擴大到中原各個諸侯國中。
史書上記載,東周時期,秦人普遍實行“屈肢葬”,直到漢代,秦人後裔仍然有采用這種葬式的。
春秋戰國時,這種在秦人中頗為盛行的“屈肢葬”,漸漸成為各諸侯國都實行的葬俗,甚至現代有人認為“屈肢葬”是區別是否是秦墓的重要標誌。
但也有說法認為,以“屈肢葬”這種姿態安葬,是為了阻止死者的靈魂走出,向生人作祟的一種方式。
當考古隊員們,都看到這一具“屈肢葬”屍骸的時候,並沒有簡單地就此判定,這一座墓穴的出處。
原因無它,因為這一具屍骸出現在了,原本不該出現的地方!
在這個大型陵墓主墓室之外的青石之下,而並非墓穴的地方,卻出現了隨意掩埋的的屍骸,隻會有一種可能。
在確定了古墓並沒有被盜掘之後,終於放下心來的郗教授,不禁又一次問起齊默來。
看著郗教授期待的目光,齊默沉吟了片刻,才認真地回答說:
“判斷還說不上!我隻是有點奇怪,還不敢肯定!”
“哦?怎麽奇怪了?”
周領隊也湊上來,頗有興致地問道。
“郗教授,周領隊!如果這真是一座古墓,您們覺得最有可能是哪一個年代的?”
齊默沒有回答,卻反問起兩位老師來。
“如果真是亞字形的甬道,還有這些粗陶殘片,那我到是有一個判斷,不過也不能肯定!”
郗教授一邊研究著手裏的陶片,一邊笑眯眯地看著齊默說道。
郗教授手裏的粗陶殘片,正是先前下來和齊默一起下來的李老師,在這甬道裏現的。
“那郗教授的判斷是什麽?”
齊默也很有興致地追問了起來。
“齊默,不知你有沒有聽說過,在我國河南的安陽殷墟遺址,曾經現了九位商王的王陵。王陵的甬道就有呈亞字形的大型陵墓。學術界的考證認為,其中的八座大墓分別屬於武丁、祖庚、祖甲、廩辛、武乙、文丁、帝乙這八位商王,還有一座未曾下葬的假墓,則是商紂王帝辛,生前為自己所築的陵墓。可惜的是,這些商代王陵都被盜掘過了,最後掘時,王陵裏的隨葬品都已經被洗劫一空了!”
郗教授十分遺憾地感慨了一番,才又接著說道:
“如果按照陵墓的規模和這甬道的形製,如此長的亞字形甬道,也最有可能是商朝時期的,至少也和商王的王陵是同一級別!可是,要說這裏是商代的王陵又講不通啊!曆代商王陵墓都集中在中原地區,而那九位商王,都各有各的陵墓,如果是其它的商王,那又會是誰?而商王朝被周武王所滅,商紂王也**身亡,肯定沒有下葬在自己的王陵之中,當然更不可能出現在這裏了!”
聽了郗教授的解釋,齊默也不禁沉吟了起來,似乎郗教授的說法,給了自己不少的啟。
片刻之後,齊默才又開口說道:
“郗教授!既然商紂王因故下不了葬,讓他自己的王陵成了一座假墓!那如果這裏也是一座假墓呢?”
“這裏是假墓?齊默,你的意思是?”
聽了齊默的話,周領隊也不禁驚疑起來。
“我想,這裏和商紂王應該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從這裏的規製和散落的陶片來看,陵墓建造的年代卻最有可能和商朝有關!而且,這裏還是屬於土坑墓穴,並不是磚築墓穴,當然不可能會是晚到秦漢時期的了!然而,看到這裏鋪設的石材,我想是不是還會有另一種可能!”
齊默若有所思地說道。
“另一種可能?什麽可能?”
周領隊也插話問道。
“因為這裏看起來又不太像是陵墓,所以,我懷疑這裏不是安葬死人用的,更像是一座的洞府!”
齊默終於肯定地說道。
“齊默,你的意思,難道指的是修道?”
郗教授似乎明白了齊默的意思,不禁有些驚疑起來。
“是的,就是修道之人隱修的地方!隻是我還沒有想清楚,還是一種感覺罷了!”
齊默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才說道。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可是見所未見啊!”
聽了齊默腦洞大開的說法,兩位領隊老師,都若有所思起來。
片刻之後,似乎為了確認齊默的說法,周領隊再一次向齊默追問起來:
“齊默,你還有其他的證據嗎?”
齊默看著兩位有些驚疑不定的老師,終於再一次說道:
“在進入主墓室之前,一切都還隻是一個謎!不過,也許一條線索,會讓我們知道是怎麽回事!”
“哦?什麽線索?”
郗教授再一次感興趣起來。
“郗教授,周領隊!讓大家都跟上吧,我們先去一個地方!”
齊默沒有直接回答周領隊的問題,而是有些神秘地說道。
齊默說完,便開始向甬道裏走去。
於是,一群人紛紛跟著齊默,很快來到了甬道深處的轉折路段。
而這裏,正是這座迷一樣的古墓的“震木”位置。
齊默停了下來,又用腳在身前的幾塊青石上點了幾下,最後選定了一個位置,才開口說道:
“這幾塊青石下麵,也許就有我們都感興趣的東西!”
“哦?有什麽?”
周領隊興致盎然地說道。
“讓大家打開看看吧!挖到青石下半米左右的深度,小心一點!”
齊默建議著說。
半個時辰之後,考古隊員們揭開了齊默指出的幾塊青石,又小心翼翼地挖掘了大約半米深之後,下麵掩藏的秘密終於現出了端倪。
“側身屈肢葬!”
看著眼前的情景,周領隊不禁輕聲叫了出來。
經過考古隊員們的小意清掃,在挖出的土坑裏,漸漸現出了一具完整的屍骸。
這具屍骸側身而臥,雙手屈抱於胸前,下肢呈蜷曲形狀,肢骨屈折。
“屈肢葬”是我國古代的喪葬形式之一,是中國墓葬製度史上一個奇特現象。
相比於“直肢葬”而言,“屈肢葬”一般是在人剛死的時候,用布帶將其下肢向上卷曲捆紮,人為地擺放成這樣的姿勢,然後入棺埋葬。
“屈肢葬”源於我國西北的少數民族,後來在民族遷徙過程中,逐漸在我國的關中地區流行開來,並逐漸擴大到中原各個諸侯國中。
史書上記載,東周時期,秦人普遍實行“屈肢葬”,直到漢代,秦人後裔仍然有采用這種葬式的。
春秋戰國時,這種在秦人中頗為盛行的“屈肢葬”,漸漸成為各諸侯國都實行的葬俗,甚至現代有人認為“屈肢葬”是區別是否是秦墓的重要標誌。
但也有說法認為,以“屈肢葬”這種姿態安葬,是為了阻止死者的靈魂走出,向生人作祟的一種方式。
當考古隊員們,都看到這一具“屈肢葬”屍骸的時候,並沒有簡單地就此判定,這一座墓穴的出處。
原因無它,因為這一具屍骸出現在了,原本不該出現的地方!
在這個大型陵墓主墓室之外的青石之下,而並非墓穴的地方,卻出現了隨意掩埋的的屍骸,隻會有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