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銀老者不禁向張天師勸解說道:


    “天師,您的身份尊貴,這個似乎不太合宜吧!”


    銀老者即便對齊默的鬥法神通有所預料,可萬萬沒想到,齊默的鬥法之能竟然如此強悍。√


    這齊默能在短短片刻之間,就把天師府裏排名第二,也身為g局二處一級供奉的吳道人,給打得落花流水,毫無反擊之力。


    至於齊默能使出這佛門“降魔真印”的神通,這銀老者卻並沒有怎麽出乎意料。


    因為銀老者畢竟見過齊默二師傅,當年以一敵二,王霸之氣爆,打敗了高自己修為一個境界的假丹境修士。


    銀老者擔心的是,這張天師以二處席供奉的身份,竟然也向齊默邀戰。


    先不說這修為上的差距,這贏了也不是什麽光彩之事,輸了那可就一難收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顧慮,讓銀老者實在有些為難起來。


    可這個時候,還沒等齊默和張天師有所表示,台下卻傳來了另一位,身份十分尊貴的老者聲音。


    “張天師且慢!”


    台前安坐的清虛道長,竟然開口阻止起來。


    眼見清虛道長也開口阻止,銀老者也不再開口,轉而向清虛道長望了過來。


    “既然天師府已經戰過一場,那張天師門下先休息片刻!還是先由我門下,與齊供奉比試一番吧!”


    清虛道長站起身來,再次開口說道。


    而正在鬱悶之中的張天師,雖然平日裏和清虛道長代表的北道門,一直是明爭暗鬥,可這一次,這清虛道長和張天師,兩位人老成精的老家夥,卻不約而同一致聯手對外起來。


    清虛道長的話,無疑是借給了張天師一個台階。


    張天師的手下已是先輸了一陣。張天師也知道,如果這一次自己親自上陣,和齊默比試神通法術,無論輸贏,都不免陷入進退失據的局麵。


    想到此處,張天師暗暗向清虛道長點了點頭,也趁此借坡下驢地說道:


    “既然清虛道長有此意,那就有勞清虛道長門下了!”


    清虛道長也向張天師略略點了點頭,才轉頭向齊默說道:


    “齊道友,這一場由我門下向道友請教,不知可否?”


    “清虛道長有此雅性,小子也不好過分推辭!隻是敢問清虛道長,想要怎麽比試?”


    齊默也大有深意地看向清虛道長說道。


    “那敢問齊供奉,又有什麽指教?”


    清虛道長把話題又交給了齊默。


    “聽說貴門的天罡北鬥陣威力無窮!我看就不必一個一個比了吧,小子也很想見識這劍陣一番!”


    齊默竟然毫不在意地說道。


    “哦!齊道友可知,我全真門下的天罡北鬥陣,是由全真七子共同進擊!先不說這陣法之力威力無匹,我全真七子的修為境界皆不弱於齊供奉,難道齊供奉想要以一敵七?齊供奉有信心敵得過我護教劍陣?”


    清虛道長看著齊默,也不禁有些狐疑地說道。


    “以一敵七?那可不好說,小子隻想試試貴門的天罡北鬥陣!不過”


    齊默依然一臉淡然地說道。


    “不過什麽?”


    清虛道人依然有些不解地問道。


    “清虛道長!如果小子能夠破了貴門的天罡北鬥陣,那又如何說?”


    齊默看著清虛道長,一臉笑吟吟地問道。


    “倘若齊供奉能夠破了我門中的天罡北鬥陣,這一次三處的席供奉比選,我全真道門絕不再置喙,將會全力推舉齊供奉擔綱席之位!”


    清虛道長終於給齊默許下了一個承諾。因為清虛道長根本不相信,齊默能夠以一己神通,力敵自己門下的七名假丹境修士。


    而且,清虛道長也對全真派的“天罡北鬥陣”,有著絕對的信心。


    也正因為如此,這清虛道長也說出了讓齊默不能推辭的理由。


    “那好,小子就有勞清虛道長指教!”


    片刻之後,齊默終於對清虛道長說道。


    “好,全真七子聽令!布天罡北鬥陣,請齊供奉闖陣!”


    清虛道長一臉威嚴,轉身向門下吩咐起來。


    這清虛道長還真是奇葩,史上全真教曾有全真七子成就卓然,聲名在外。


    而到了現代,這清虛道長也弄了個全真七子,似乎想要在全真道門的曆史上,落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被稱為當代全真七子的七個人,自然是比不了這全真教曆史上的全真七子。


    當年的全真七子,無論是丘處機、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還是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道門先賢,可都是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也是後來開宗立派的大神通之士。


    “全真七子,布陣!”


    片刻之後,被清虛道長推出來的當代“全真七子”,全是已經年至耄耋之年的當代道門宿老,看這幾人的樣貌,卻隻有五六十歲的年紀。


    這幾人全是g局一處的一級供奉。而其中領頭的一位老者,也正是清虛道長之下的第一人清玄道人。


    在這位老者一聲輕喝之下,全真教餘下的六人,便行動如一,開始結起了“天罡北鬥陣”。


    天罡北鬥陣是全真道派最上乘的玄門功法,也是當年全真七子的集體禦敵陣法。


    當年全真教擺出來的天罡北鬥陣,是由馬鈺位當天樞,譚處端位當天璿,劉處玄位當天璣,丘處機位當天權,四人組成鬥魁;而由王處一位當玉衡,郝大通位當開陽,孫不二位當搖光,三人組成鬥柄。


    北鬥七星中以天權光度最暗,卻是居魁柄相接之處,最是衝要。


    因此,天罡北鬥陣由七子中,武功最強的丘處機承當天權,鬥柄中則以玉衡為主,由武功次強的王處一承當。


    後來,這一陣法成為全真派集體禦敵的法寶,既可單由七人布陣,也可由九十八人布陣。


    無論何等規模的天罡北鬥陣,皆由每七人一組,最多布成十四個“天罡北鬥陣”。而每七個北鬥陣,又將布成一個大北鬥陣。


    兩個北鬥陣,一正一奇,相生相克,互為犄角,可謂變幻萬千,威力無匹。


    這也是全真教派的山門,曆代以來為防範外敵的護教大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墟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道三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道三千並收藏墟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