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齊默,幾乎已經可以肯定,古蜀三星那一株青銅神樹,恐怕就是以這株參天巨木為樣本。


    而眼前這株參天古木,恐怕就是古代神話傳說裏的扶桑神樹。


    相傳在東方的大海上,有一處神話中的靈地,其上多生林木,葉如桑,又有椹。樹長者二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為扶桑也。


    傳說日出於扶桑之下,拂其樹杪而升,因謂為日出處,亦以此指代太陽。


    《說文》上曾有雲:桑,神木,日所出也。


    也有說此處便是神界、人間、冥界相互連通的大門。


    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風水學者——郭璞,其所著《玄中記》曰:“天下之高者,扶桑無枝木焉,上至天,盤蜿而下屈,通三泉。”


    而太陽女神羲和大神為她的兒子太陽之靈——金烏,從此處駕車升起。


    扶桑也是古國名,據考證最有可能的就是美洲墨西哥。因為瑪雅人就普多栽種扶桑樹,更尊崇其中一株古樹為樹神。


    《梁書?諸夷傳?扶桑國》:“扶桑,大漢國東二萬餘裏,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而宋以後,日本也曾冒稱扶桑,其實這隻不過與日本人對富士山的信仰有關罷了。


    因為在日語中,“富士山”一詞讀音,幾乎與漢語中“扶桑”的讀音完全相同。


    其實日本人所謂的“扶桑”,指的是富士山在火山噴時,因其衝天火柱、煙塵與旋轉的颶風形態像樹,所以被傳說為東海中的“神木”,由此來附會中國古代的“扶桑”神話。


    雖然齊默眼前參天巨木,和傳說中兩兩同根偶生的“扶桑”神樹有所不同,但上古也曾傳說,後羿曾站在“扶桑”神樹上麵射日,並將其踩斷,這才導致人、神、冥三界難以連通。


    然而,眾多上古傳說中到底有幾分真假?古蜀人為何也會有扶桑神樹的崇拜?又是怎樣鑄造的那一株高達384公分的青銅神樹,並以之為祭祀的重器?


    這些來自遠古的疑問,不禁讓思忖良久的齊默,已大有心癢難耐之感,


    此時的齊默和兩個小家夥,望著從神樹冠蓋上透下來的斑駁金光,也不由生出了揭開這些神話迷底的興致。


    片刻之後,齊默便帶著姬憐兒和巫靈小人,來到了神樹巨大的冠蓋之上。


    雖然鳥巢裏金光閃閃,卻並沒有金蛋之類的物事,隻有一座整體圓融古樸的大鼎。


    很顯然,這座大小約丈餘的三足雙耳大鼎,正是巫靈小人曾經的養煉之器。


    鼎。元吉,亨,本是用以調和各種味料的器物。自古便是重寶大器的鼎,三足,喻穩重之象;煮食,寓食物充足。


    易經的卦象中即有火風鼎之卦,乃是下巽上離相疊的異卦。下卦為巽,巽為木,上卦為離,離為火。


    可見用“木”進入火下,木之上有離火,為燃炊烹飪之象。而燃木煮食,以鼎烹物,化生為熟,是為去舊立新,改過遷善之意。


    雖然此鼎並非金石打造,卻周身散出灼灼的光彩,正仿如烈火烹煮之象。


    渾然天成的大鼎,並無絲毫人工雕琢的痕跡,這又讓齊默忍不住懷疑,這絕非人間所能見到的大鼎,原本就隻應是天外飛來之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墟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曆道三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曆道三千並收藏墟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