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半語凝視良久,那兩道氣息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不由得疑惑起來。這不應該啊!能夠吸引自己的氣息,定然出自於能夠刻角之人,怎麽會完全沒有主人呢?


    “老…老師,已經上課了。”忽然,一個坐在最前排的男學生站起身來,支支吾吾的說道。


    司空半語聞言,這才回過神來。


    “哦…那就上課吧!”現在是白天,處於眾目睽睽之下,司空半語即使想要進一步的探查也不可能,隻有等到晚上的時候,所有人都完全離開了,那時候自己再來好好的研究一下,這到底是個什麽樣的存在。


    司空半語深吸了口氣,掃視全班學生一眼,淡淡的說道:“想必你們對我已經不陌生了,也知道我的規矩,閑話不說,你們要學的內容是什麽,告訴我。”


    二班和三班距離如此之近,出現這樣一個非常有趣的老師,豈能會是秘密嗎?三班的學生早已經弄得清清楚楚了。


    “老師,我們今天這節課想學如何寫好一篇文章。”之前說話的那個男生再次站起身來說道,眼中滿是期待之色,剛剛聽二班的學生說,這個老師上課非常厲害,引人入勝,就連二班的那幾個刺頭,現在竟然都頗有興趣的撿起語文書好好的讀一遍,這個司空老師的魅力可見一般,他們早就想一睹為快了。


    “哦…寫作啊!”司空半語點了點頭,擺手示意那個男同學坐下,隨後便漫步走下講台,繼續說道:“對於寫作,我想你們存在的問題非常之多,辭藻的使用,文章的結構,內容的把握等等,這些你們都還處於懵懂的階段,簡單來說,一個文章的主題給你們,例如勤政、愛民、忠義、孝道等等,其實你們都明白是什麽意思,但是你們要用言傳的方式表現出來,就會顯得捉襟見肘,往往會出現詞窮,或者說來說去,反而把自己攪糊塗了,還可能會背離文章的主題,對嗎?”


    一眾學生一聽,不由得暗自感歎,果然,這個老師果然有兩把刷子,幾乎幾句話就完全概括了所有學生的文章欠缺內容了,這是所有人的通病,無論是學習好的還是學習壞的,都存在同樣的問題,因為沒有這些問題的人,已然隻有那些早已經聲名赫赫的文豪了。


    “老師,那我們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寫好一篇好的文章呢?”一個文靜的女孩站起身來問道,她麵前的桌上,有一本翻開的筆記本,上麵正記錄著的,就是司空半語在二班的上課內容,作為學霸的她對於這些內容竟然一點兒也不知道,但是細細品味卻發現似是而非,自己其實已經明白的,隻不過是忽略了。一個能夠將細節理解處理得如此得體的老師,她興趣很濃。


    司空半語擺手,示意她坐下:“當然…我會告訴你們如何去做,否則這節課我豈能有資格堂而皇之的站在這裏嗎?文…重意不重形,形也就是文體,可以有多種多樣,但是意卻必須發人深省,明明白白的。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構造出每一個社會關係的任何一部分,所以人各有不同,人心各異,目光所及之處自然也各有不同,立意自然也不同。”


    “每個人都各有喜歡,有人喜歡幽靜恬淡的散文,有人喜歡道理深刻、發人深省的論述性文章,有


    人喜歡故事結構、此起彼伏的敘事,也有人喜歡夾敘夾議、以文反應當前世界現象的問題,不一而足。但是無論是哪一種,你們喜歡的就是你們所了解的,所擅長的,而文章的形便是選擇你們所擅長的這部分進行入手,將會事半功倍。”


    “可是若是考試的時候作文限製文體呢?”一個學生發問道。


    另一個學生卻反駁道:“你怕是考試的時候睡著了,現在除了語文老師寫作文的時候限製文體,考試的時候全部都是文體不限的。”


    “但是也不能隻會寫一種啊!得全方麵發展才是。”


    “好像也對,以後出了學校之後,若是遇到寫自己不擅長的,豈不是要吃大虧嗎?”


    其他人聽著這此起彼伏的辯駁聲,大體都是一種文體和多種文體的爭端,目光齊齊投向司空半語,等待著他的答案。


    司空半語輕笑一聲:“我知道你們所想,也知道你們所擔憂的。知自己之力而行之,首先明白自己的位置,你們覺得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們還有更多的時間去提升其它方麵嗎?別忘記你們麵臨的是高考,語文知識考試的一個科目。若是你們現在高一年級,我會教你們寫好一篇文章,而現在,我隻會教你們寫好一篇你擅長的文章。”


    眾人一聽,頓時恍然大悟過來。的確,剩下的幾個月的時候,自己將麵臨升學考試,若是不能夠通過的話,往後就是勞動力的幹活,那時候提升什麽都是白搭的。


    見眾人已經沒有反駁之聲,司空半語繼續道:“之前說過了文章形的選擇,下麵就是文章意的領會


    意識文章主體,也是重中之重的存在,能夠把握好形體,那麽你們考試的作文,基本上便已經有了三分之二左右的分數了,這一點你們比我更清楚,而剩下的便是看文章之意,簡而言之,就是你的文章真正的價值所在。”


    司空半語雙手負背,漫步在教室的桌椅間的過道上,泛泛而談。


    “所謂意,取義於命題,發散與個人的思維。一個主題例如孝道,可以有反正兩麵的表述,也可以有切入論述的議論,更有引經據典、旁征博引的概述。然而種種,都是得益於一個人本身的底蘊如何,博覽群書,可匯聚百家所長,取其精華。學識欠缺,可以簡單事務見微知著,以情入手發人深省,同樣可取得同樣效果,而辭藻的華麗與否,隻不過是感官上的主觀臆斷,來源於藝術欣賞的角度,可列於其次之位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乘風破浪薛家良宋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諸並收藏乘風破浪薛家良宋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