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趙雲以為公孫瓚將要遇到極大威脅,派遣了一萬白馬義從火急火燎的向著薊縣趕去之時,那公孫瓚卻是已經掌控了幽州府薊縣,同時向位於長安的朝廷討要了一封關於幽州牧的之職的任命詔書。
在這詔書之中,他自然是要極力的闡述自己滅掉劉虞的正義性,同時給劉虞的身上扣了一盆勾結異族,妄圖自立為新君的帽子。
恰逢那聯盟之中的袁紹也曾試圖推舉劉虞為新君,故而這一種說話,或許能夠得到大多數的平頭百姓的認可,但那些真正有才學的文人誌士卻是就此講公孫瓚這一個儒宗出身的弟子排除在了儒門的行列之外。
但這一切都不重要,就在飛鵬領著大軍趕到薊縣之後,公孫瓚便已經徹底的掌控了薊縣,又通過這一萬白馬義從,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內便接管了整個幽州。
於此同時,那聯盟中的十萬聯軍也在趙雲的安撫下徹底歸心,一個多月的時間,公孫瓚的勢力便暴漲了一倍。
若是尋常的人,此時此刻自然是抓緊時間向西擴張吞並冀州,亦或者是向南占據青州,但是那公孫瓚卻是沒有這麽幹,而是在得到了幽州牧的任命之後,便開始大規模的征集糧草,然後再一次屯兵遼東,起了對遼東烏桓的戰爭。
這一次公孫瓚乃是起了亡國滅種的想法,包括鮮卑在內的所有異族都將是他打擊的目標,這一個對異族的征戰已經達到了狂熱狀態的幽州新任州牧,在失去了掣肘之後,終於展開了他血腥的屠戮之旅。
若是重生之前,趙雲自然是不會同意公孫瓚這一種略顯偏激的做法,但當他真真實實的存在於這個亂世之後,趙雲的心態卻是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見過了太多起戰爭者對於無辜者的殺戮,見過了太多異族入侵之時,犯下的滔天惡行,趙雲早已經失去了原本的那一顆天下各族具為蒼生的想法。
他們仗著自己的武力肆意的劫掠殺戮無辜的百姓,然後又在將要受到懲罰之時求和。
趙雲與公孫瓚的信念早已經達成一致,唯有以殺止殺,方才能夠讓這些習慣了掠奪的異族知道疼與畏懼。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著遼東出,而那裏早就收到了消息的蘇仆延部落與丘居力部落也是內心惶恐不已,他們卻是怎麽也不曾想到,因為他們的這一次襲擊,漢人之間竟然會生這麽大的變動,不但身為幽州牧的劉虞身亡,而且那個全幽州烏桓的最大敵人公孫瓚甚至還順利的登上了州牧之位。
“可惡,漢人難道不是最講究規矩與法律的嗎?為什麽那個叫公孫瓚的人殺了上一任朝廷任命的州牧,還能夠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就在烏桓人心惶惶之時,一個叫做鮮於輔的男人卻是拖著重傷之軀來到了一個常年不曾與公孫瓚交手的烏桓部落之中。
這一隻部落的領叫做難樓,難樓的兒子死在了公孫瓚的手中,當他來到難樓部落,通報了這一消息之後,當即便引起了難樓的憤怒。
本待將鮮於輔這個漢人碎屍萬段之後再兵幽州的難樓成功的被鮮於輔勸住,然後在巨大的利益的驅使下,他最終還是暫時的放棄了兒子的仇恨,開始耐心的等待。
遼東乃是苦寒之地,雖然地域遼闊,但卻並無多少人煙。有許多的大才都在這裏避世,但當公孫瓚的軍隊到達之時,卻並無多少人前來迎接。
他雖然興的是正義之師,卻並不得世家士族的認可。
公孫瓚也不在意,剛剛到達了遼東之後,他便派遣了趙雲率領一萬人馬為先鋒,在草原上查探各大烏桓部落的蹤跡。
這一次的烏桓部落也學精了,早在知曉了公孫瓚出兵的消息之後,他們便將所有的小型部落的族人都收攏了起來。
兩大勢力的手底下一共聚集了一百萬人,其中大多數的人都能夠上馬提刀殺人。草原上的民族,就算是女人也有一手控馬的本領。
但那白馬義從畢竟都是武林人士組成,每一個都擁有著一定的實力,這些普通人形成的軍隊可能能夠通過人數與白馬義從一戰,但恐怕一戰之後,其損失便會打得讓兩大部落無法接受。
為了種族延續,就在趙雲的先鋒部隊距離蘇仆延部落還有兩天路程的時候,一隻浩浩蕩蕩的隊伍卻是在草原之上進行了一次大遷徙。
蘇仆延並非是什麽勇士,但當他麵臨著家園被入侵的危機之時,還是具有一定的血性,如今他的帳下匯聚著二十萬烏桓騎兵,雖然其中五萬乃是丘居力的部隊並不可信,但他卻依舊準備與公孫瓚等人拚死一戰。
他的兒子已經隨著大部隊轉移,他已經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
“該死的漢人,還真當我們草原上的勇士都是向他們一樣吃素的不成?”
在這些草原人的眼中,他們就是草原上的狼,而那些漢人,其中大多數都是羊。雖然這群羊之中偶爾也會隱藏著幾隻老虎來對他們造成損傷,但畢竟是上不得台麵,他們雖然畏懼猛虎的強大,卻又輕蔑肥羊的軟弱。
但如今,這些都不重要了,當趙雲率領著一萬先鋒騎兵出現在草原之上的蘇仆延部的視野之中時,現了對方分兵的蘇仆延當即便看到了契機。
一隻五萬人的軍隊在當前蘇仆延第一勇士的率領下向著趙雲軍動了襲擊。
本來開路已畢,準備安營紮寨靜等幽州聯軍的趙雲當即一愣,然後臉上卻是露出了輕蔑之色。
他一拉胯下坐騎的馬韁,然後與身後同樣詫異的白馬義從們說道:“這群草原上的異族竟然敢對我白馬義從衝鋒,兄弟們,你們說怎麽辦?”
幾乎所有人都在那一刻舉起了手中的武器,他們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絲的炙熱。
“殺,殺光他們。”
他們為複仇而來,自然是殺氣衝天。
在這詔書之中,他自然是要極力的闡述自己滅掉劉虞的正義性,同時給劉虞的身上扣了一盆勾結異族,妄圖自立為新君的帽子。
恰逢那聯盟之中的袁紹也曾試圖推舉劉虞為新君,故而這一種說話,或許能夠得到大多數的平頭百姓的認可,但那些真正有才學的文人誌士卻是就此講公孫瓚這一個儒宗出身的弟子排除在了儒門的行列之外。
但這一切都不重要,就在飛鵬領著大軍趕到薊縣之後,公孫瓚便已經徹底的掌控了薊縣,又通過這一萬白馬義從,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內便接管了整個幽州。
於此同時,那聯盟中的十萬聯軍也在趙雲的安撫下徹底歸心,一個多月的時間,公孫瓚的勢力便暴漲了一倍。
若是尋常的人,此時此刻自然是抓緊時間向西擴張吞並冀州,亦或者是向南占據青州,但是那公孫瓚卻是沒有這麽幹,而是在得到了幽州牧的任命之後,便開始大規模的征集糧草,然後再一次屯兵遼東,起了對遼東烏桓的戰爭。
這一次公孫瓚乃是起了亡國滅種的想法,包括鮮卑在內的所有異族都將是他打擊的目標,這一個對異族的征戰已經達到了狂熱狀態的幽州新任州牧,在失去了掣肘之後,終於展開了他血腥的屠戮之旅。
若是重生之前,趙雲自然是不會同意公孫瓚這一種略顯偏激的做法,但當他真真實實的存在於這個亂世之後,趙雲的心態卻是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見過了太多起戰爭者對於無辜者的殺戮,見過了太多異族入侵之時,犯下的滔天惡行,趙雲早已經失去了原本的那一顆天下各族具為蒼生的想法。
他們仗著自己的武力肆意的劫掠殺戮無辜的百姓,然後又在將要受到懲罰之時求和。
趙雲與公孫瓚的信念早已經達成一致,唯有以殺止殺,方才能夠讓這些習慣了掠奪的異族知道疼與畏懼。
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著遼東出,而那裏早就收到了消息的蘇仆延部落與丘居力部落也是內心惶恐不已,他們卻是怎麽也不曾想到,因為他們的這一次襲擊,漢人之間竟然會生這麽大的變動,不但身為幽州牧的劉虞身亡,而且那個全幽州烏桓的最大敵人公孫瓚甚至還順利的登上了州牧之位。
“可惡,漢人難道不是最講究規矩與法律的嗎?為什麽那個叫公孫瓚的人殺了上一任朝廷任命的州牧,還能夠得到了朝廷的認可!”
就在烏桓人心惶惶之時,一個叫做鮮於輔的男人卻是拖著重傷之軀來到了一個常年不曾與公孫瓚交手的烏桓部落之中。
這一隻部落的領叫做難樓,難樓的兒子死在了公孫瓚的手中,當他來到難樓部落,通報了這一消息之後,當即便引起了難樓的憤怒。
本待將鮮於輔這個漢人碎屍萬段之後再兵幽州的難樓成功的被鮮於輔勸住,然後在巨大的利益的驅使下,他最終還是暫時的放棄了兒子的仇恨,開始耐心的等待。
遼東乃是苦寒之地,雖然地域遼闊,但卻並無多少人煙。有許多的大才都在這裏避世,但當公孫瓚的軍隊到達之時,卻並無多少人前來迎接。
他雖然興的是正義之師,卻並不得世家士族的認可。
公孫瓚也不在意,剛剛到達了遼東之後,他便派遣了趙雲率領一萬人馬為先鋒,在草原上查探各大烏桓部落的蹤跡。
這一次的烏桓部落也學精了,早在知曉了公孫瓚出兵的消息之後,他們便將所有的小型部落的族人都收攏了起來。
兩大勢力的手底下一共聚集了一百萬人,其中大多數的人都能夠上馬提刀殺人。草原上的民族,就算是女人也有一手控馬的本領。
但那白馬義從畢竟都是武林人士組成,每一個都擁有著一定的實力,這些普通人形成的軍隊可能能夠通過人數與白馬義從一戰,但恐怕一戰之後,其損失便會打得讓兩大部落無法接受。
為了種族延續,就在趙雲的先鋒部隊距離蘇仆延部落還有兩天路程的時候,一隻浩浩蕩蕩的隊伍卻是在草原之上進行了一次大遷徙。
蘇仆延並非是什麽勇士,但當他麵臨著家園被入侵的危機之時,還是具有一定的血性,如今他的帳下匯聚著二十萬烏桓騎兵,雖然其中五萬乃是丘居力的部隊並不可信,但他卻依舊準備與公孫瓚等人拚死一戰。
他的兒子已經隨著大部隊轉移,他已經完全沒有了後顧之憂。
“該死的漢人,還真當我們草原上的勇士都是向他們一樣吃素的不成?”
在這些草原人的眼中,他們就是草原上的狼,而那些漢人,其中大多數都是羊。雖然這群羊之中偶爾也會隱藏著幾隻老虎來對他們造成損傷,但畢竟是上不得台麵,他們雖然畏懼猛虎的強大,卻又輕蔑肥羊的軟弱。
但如今,這些都不重要了,當趙雲率領著一萬先鋒騎兵出現在草原之上的蘇仆延部的視野之中時,現了對方分兵的蘇仆延當即便看到了契機。
一隻五萬人的軍隊在當前蘇仆延第一勇士的率領下向著趙雲軍動了襲擊。
本來開路已畢,準備安營紮寨靜等幽州聯軍的趙雲當即一愣,然後臉上卻是露出了輕蔑之色。
他一拉胯下坐騎的馬韁,然後與身後同樣詫異的白馬義從們說道:“這群草原上的異族竟然敢對我白馬義從衝鋒,兄弟們,你們說怎麽辦?”
幾乎所有人都在那一刻舉起了手中的武器,他們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絲的炙熱。
“殺,殺光他們。”
他們為複仇而來,自然是殺氣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