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得了傳國玉璽之後,便一直想著要自立為帝,以此來蓋過袁紹一頭,也好教天下人瞧瞧,他袁術的出身是如何的高貴。81中文網


    但可惜的是,他貌似有點太過了於高估了自己。


    袁術雖然在壽春一代有著極高的聲望,但那也不過是因為受到他四世三公的身份影響而已。若說誰要是對他這個人忠心耿耿的話,恐怕也隻有他麾下的紀靈等將領了。


    正是因為自己沒有猛將,故而那袁術對於稍微有點本事有點天賦的人便都是禮遇有加,想著千金買馬骨,結果卻是買了一堆的爛骨頭。


    不管是自信心膨脹了也好,還是腦袋抽抽了也罷,總之那袁術是稱帝了。


    他這一稱帝可不得了,整個大漢都為之陷入了沉默之中,不論是北方的袁紹,還是曹操,亦或者是西北方的呂布還是馬騰韓遂,就連荊州的劉表與孫堅之間都十分默契的選擇了罷兵休戰。


    袁術稱帝的消息傳到了劉備那裏,近在咫尺的劉備當即勃然大怒。


    他以漢室宗親自居,如今卻是有一個漢臣在皇帝還健在的情況下妄自尊帝,這叫劉備如何能忍!


    就算是劉備這個汝南一地的小宗親都不能忍,更何況是那身在荊州的劉表?


    以大義之名,劉表率先憑借著漢室宗親,大漢荊州牧的身份宣布了對袁術的討伐。也就在劉表的榜文剛剛傳到劉備的手中之時,劉備便已經點齊了麾下的關張趙黃四將,又在黃巾之中選出了五萬精銳為中軍。而使趙雲率領白馬義從為先鋒。


    許久不曾上陣的趙雲也沒有含糊,他當即便毫不猶豫的領命出征。


    對於袁術會造反,趙雲卻是一點也不意外,真正讓他意外的卻還是荊州牧劉表竟然也參與了其中。


    與劉備乃是盟友,與劉表是死對頭的孫堅也派兵去到了壽春附近。


    劉備的地盤位於豫州以西,可謂是壽春的門戶所在,有劉備大開方便之門,那荊州兵可謂是長驅直入。


    劉表麾下的十五萬大軍乃是以荊州大將文聘為帥,因為沒有黃忠的緣故,文聘便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劉表麾下的第一大將。至於那個實力高強,而且很有想法的魏延,卻是還不知在荊州的哪一位將軍的麾下康刀熬資曆呢!


    二人都是劉姓,此時此刻誰都知道他們應該要同心協力,故而兩路人馬合到了一處之後,那文聘卻是絲毫也不懷疑劉備,徑直與他聯合在了一起。


    相對於北方的大戰,南方的作戰一直以來都比較溫和,而荊州文聘雖是大將,但真正獨立統軍的時間卻是很少。


    一路與劉備同行,卻是向他學到了不少的東西。


    而最讓文聘高興的事情卻還是他竟然再一次遇到了黃忠。二人之間最初的時候難免會有些衝突,但是當文聘借著劉備宴請之時酒後邀戰,結果被黃忠三刀擊敗之後,便再也沒有了脾氣,對於黃忠更是敬佩有加。


    在黃忠那裏學到了不少的用刀心得,大軍也緩緩的推進到了南陽。


    南陽乃是袁術勢力的源地,他在這裏紮下了極為深厚的根基,趙雲一路勢如破竹,卻也終究是在慎縣的時候遇到了極為慘烈的阻擊。


    雖然城頭上那個不知名的鐵甲大漢已經被趙雲一箭射殺,但他還是為慎縣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將攻上城頭的一波兵給推了回來。


    而天色已經到了黃昏,夜戰攻城一直以來都是兵家大忌,故而趙雲雖然覺得可惜,卻依舊是選擇撤退。


    等到第二日一早,那城頭之上也是已經準備好了礌石滾木等物。


    趙雲知道依靠著他手底下的這一萬義從自然是能夠將城拿下。但是在地方占據了大量優勢的情況下,那下此城將要付出的代價是趙雲所不能接受的。


    故而趙雲在權衡了一番之後,還是決定等劉備與劉表的聯軍來了之後再說。


    他隻圍不攻,卻是讓城中提心吊膽的守將鬆了口氣。他雖然沒什麽大本事,但是卻依舊受到了袁術的禮遇。


    正所謂是士為知己者,白日裏身披三層重甲,拚死將趙雲的部隊推下城頭的人便是他的長子。


    而如今他白人送黑人,卻根本就來不及傷心便又要繼續備戰。


    因為大戰來得有些突然,而趙雲開路又實在是太快,不出三日便打到了慎縣城下,卻是讓他來不及調遣援軍與收攏兵力。


    如今城內已經與城外失去了聯係,城守也隻希望他的三子能夠盡快的帶著援軍趕回來。


    畢竟慎縣乃是南陽的最後一道防線,若是丟了這裏,那麽也就意味著袁術已經完全的失去了南陽。


    而此時袁術麾下的第一大將紀靈卻是率領著自己的部隊趕往廬江迎戰孫堅,但還未等他的部隊到達廬江,袁術便得到了一個廬江太守6抗投降孫堅的消息。


    雖然廬江的太守並不屬於孫堅與袁術的任何一方,但是其勢力正好夾在袁術與孫堅的地盤之間。若是二人交戰,便總有一方會選擇先取下廬江。


    相對於妄自尊帝的袁術,勇武的孫堅看上去貌似還是要比他更為安全一些。


    紀靈率領著二十萬大軍在廬江城下與孫堅鏖戰了一天一夜,等到第二日一早,雙方方才各自罷兵。


    卻不想就在那紀靈的鳴金之聲剛剛響起之時,自護城河之中卻是突然衝出了一群身披皮甲,手持雙手長劍的軍隊。


    其部共有五百餘人,在兩名身材魁梧的少年的率領下衝著紀靈的大軍動了極為猛烈的衝擊。


    這一隻隊伍的出現,當即便讓已經因為攻城而身心疲憊的袁軍變成了羔羊。


    如同虎如狼群一般,這一隻五百人的隊伍瞬間便撕開了紀靈的後軍陣型,然後還未等紀靈反應過來,那原本緊閉的城門卻是轟然洞開,一隻千人騎兵徑直自城門之中衝了出來。


    二十萬大軍當即呈現潰敗之勢,孫堅又率領十萬步卒緊隨其後的殺出,徑直將紀靈攆回了壽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尋龍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仁者不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仁者不二並收藏三國尋龍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