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便是劉備劉玄德,閣下便是區景?”見到來人相貌極為方正,且又禮數周到,雖然心底對於弑主的區景並無好感,但那劉備在真正的麵對這個人的時候,卻是如何也生不起一絲的厭惡之感。???


    但越是如此,劉備對於那區景便更是警惕了一些,若非是其人本身行為處事便是堂堂正正,沒有一絲一毫的邪念的話,那麽他這個人便會有什麽蠱惑人心的手段。


    但很快的,那劉備便改變了自己的想法。“罪臣區景,見過州牧大人。”就在劉備自曝了身份之後,那區景卻是毫不猶豫的跪倒在了劉備的身前,然後自懷中取出一方木盒。


    劉備微微一愣,然後伸手自他的手中接過了那一方木盒,卻隻見盒中方方正正的放著交州印,而那交州印的旁邊,卻是原本屬於區景的兵符。


    “罪臣弑殺前任州牧,自知以下犯上,罪無可赦。無奈州牧已喪,番禹不可以一日無人治理,故而方才苟延至此。如今大人到此,交州百姓便已有了做主的父母官吏,罪臣便可以安心上路了。”


    他的話音剛落,卻是不等劉備反應,便是突然雙嘴一合,便就此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那跟在區景身後的一眾文武仿佛早就知道了他會如此選擇一般,皆是心生悲戚,哀聲一片,卻是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那劉備就在區景的話音剛落之時便已經反應了過來,而就在他自殺之時,其實他也想要出手阻止,但就在那時,他身旁的魯肅卻是突然伸手拉了拉他的胳膊。


    “主公,此人求的是身後之名。主公你又何必要壞了他的忠義之名。”


    聽得魯肅的言語,那劉備方才猛然間反應過來。區景以屬臣之身弑殺了張津,哪怕是知道他乃是出自忠義,恐怕自己也難以重用於他,畢竟他開的是一個不好的頭。若是人人都像他一般學習的話,那至朝廷法度於何地?


    故而就算是區景有才能,在劉備得了交州之後能夠保全得了性命,恐怕也沒有了未來。


    而劉備一旦重用他,還會落下一個聯合區景謀害前任交州牧的罵名。故而這區景當著他的麵自殺,無疑是最好的方式。


    也隻有這樣,他方才用自己的性命配合自己忠心愛國愛民的美名洗刷到弑殺主公的恥辱,也隻有這樣,才能讓劉備不用擔心他,從而影響到了對於原本張津麾下的一眾班底將領的看法。


    總之,在區景弑殺了張津的那一刻開始,他便注定了自己悲慘的結局。若是不顧及名聲,他可以造反格局交州,但是大漢雖然如今是風雨飄搖,卻也不是他一個小小的區景便可以公然挑釁的。


    而若是不反,他能夠選擇的,便隻有死路一條了。他死了之後,劉備勢必會善待他的妻兒老小。這些都是不需要區景去懇求與交代的。


    劉備最終還是命人厚葬了區景,而區景死後,那城中的百姓甚至還自的為區景立起了碑文。


    當然,這些碑是得不到朝廷認可的,但是劉備卻也是真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未去管他的合法性。當劉備坐到了交州牧的大椅子上後,接踵而來的卻並非是諸郡來朝的盛,而是一個令他有些焦頭爛額的消息。


    “南蠻的蠻族竟然因為在番禹經商之時與當地的商旅生了糾紛,如今正要舉兵前來攻打番禹。”


    番禹雖然是交州府,但畢竟是地處南方貧瘠之地,這裏的人煙稀少,自然勞動力也就有些缺乏,故而番禹城的規模雖然大,但是城池卻並不高。


    那些蠻子都是縱橫山林之中的好手,翻山越嶺都隻是一些尋常的本事,那不過是數丈高的城牆,恐怕無需什麽器物,他們口咬一口蠻刀,便可以借著雙手的力量徒手爬上城牆。


    當年番禹剛剛建城之時,便遇到過蠻族襲擊的事情,當時可謂是損失慘重,至今還有一批人能夠從長輩口中傳述當年的事情。


    劉備無奈,隻得積極備戰,然後便又開始處理起了一些張津留下來的爛攤子。


    這劉備的苦惱暫且不提,且說那江東之地,得了半個揚州的孫堅胃口越來越大,再加上荊州牧劉表病種不能管事,那蔡帽巴不得劉繇這個劉表的潛在同宗盟友能夠被人消滅,自然也就不會出兵牽製孫堅。


    故而猛虎便也在張津逝世之時,親自率領大軍,一路勢如破竹的殺向了江南與那劉繇,嚴白虎的大軍交戰。


    當其衝的劉繇當然不是那孫堅的對手,劉繇先後派遣了一個又一個的麾下武將前往抵抗,結果卻都敗在了孫堅這一頭江東猛虎的手中。


    無奈之下,那劉繇便想到了東萊太史慈。這太史慈的武藝如何,那劉繇並不得知。但是太史慈的箭術,那可是勝過趙雲趙子龍的存在,若是讓他去射殺孫堅,恐怕也能夠十拿九穩了吧?


    太史慈有些無奈,他的武藝雖然不如劉備,但是卻也自信可以與那江東猛虎一較高下,但是這劉繇作為他的主公,要讓他去射殺孫堅,太史慈也知道現如今劉繇的危機,便也沒有推遲。


    當日,孫堅騎著一匹棗紅馬,威風凜凜的走在隊伍的最前方。因為孫策最近上躥下跳的想要鼓動他與劉備斷絕聯盟關係的緣故,那孫堅有些意動,但還是拒絕了孫策,同時還在這一次征戰劉繇的戰役之中將其禁足。


    他一路南下,勢如破竹的來到了東阿都未曾遇到過什麽像樣的阻礙,以至於他日漸的放鬆警惕,在行軍之時,也未曾多派遣出什麽探子。


    那太史慈此時卻正伏在道旁的一處雜草之中,見那孫堅偏頭與一旁的程普談笑,看上去一副大丈夫光明磊落的豪邁模樣。那太史慈的心底浮現出了一絲的猶豫,但正所謂主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太史慈既然已經決定了投效劉繇,又怎麽能夠因為敵人的磊落而放棄了主公的囑托呢?


    那一箭如同流星襲月,仿佛近千年前在這東吳大地之上生的另外一樁刺殺之事一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尋龍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仁者不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仁者不二並收藏三國尋龍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