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鬆電話裏說的這一切,讓喬喻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的確都太簡單了。


    當然,這些都跟蘭傑之前跟他說的話有關。


    不過話又說回來,老好人的確沒當過大學教授,所以有些認知偏差似乎是正常的,畢竟高中跟大學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係統。


    而電話另一邊,薛鬆依然在孜孜不倦的解釋著。


    “以我們餘江大學為例,招生工作都是直接承包給各個院係的。比如我們數學係今年就負責東山省的招生工作。安排去做招生工作的教授,你覺得會給招生辦麵子?別傻了!


    華清、燕北的招生我雖然沒研究過,但應該也大差不差。換句話說負責去招生的老師很可能本來就是以前的高考狀元,甚至曾經的競賽王者,你覺得他會把所謂市狀元、省狀元放在眼裏嗎?”


    喬喻認真的聽著,畢竟這些都是他作為一個初中生、甚至可以說是一般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的信息,從這一點上來說,薛鬆是真的在無償分享了,不管他是為了什麽。


    “所以我讓你在沒進大學之前,就以一作的身份完成一篇至少能在一區前5%期刊上發表的論文,那又不一樣了。不過我讓你這麽做,並不是讓你去跟華清、燕北就獎學金這種破事講條件。


    而是讓你有資格挑一位院士當導師,最好還是那種已經近些年不再收學生的資深院士。這點對你很重要,因為你在學術層麵不需要有太多的指導,隻要有人能幫你扛事,讓你能在學生階段安心做科研就夠了。


    別以為是件很簡單的事情,就因為嫉妒人家成果,往人家實驗室裏摻水這種事你能想象嗎?有了這樣一位導師,起碼你在做研究的時候不會碰到這些爛事。


    資深院士看重麵子,而且為了關門弟子是真能豁出去且說話是真有用的,要知道你的師兄師姐們大都也已經在學術界出人頭地了,他們都將是你的助力。


    一篇一區的論文,或許在他們看來不算什麽。但對於一個剛升入高中階段就能獨立完成一篇高質量的一區論文,還能同時拿到imo跟小裏巴巴競賽金牌的學生就不一樣了。


    這麽說吧,當年我的情況跟你其實差不多,所以我去普林斯頓早早就確定了一位知名的數學導師,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啊?資深院士導師啊?那個,餘江大學數學係有資深院士嗎?”喬喻忍不住問了句。


    “有院士,但沒有資深院士。而且餘江大學抗不了什麽事,你別來。”


    這說實話,薛鬆這番話是真讓喬喻很意外。


    他本以為這位薛教授今天跟他說這麽多,最後的目的還是會轉到去餘江大學去跟他學習,但這一句徹底斷絕了這種可能。


    喬喻以前也在上網查過,起碼在華夏,院士已經是學術界最高榮譽了。


    至於院士中的資深院士……那大概就屬於boss中的頂級boss吧?


    總之對於一個初中生而言,這個話題似乎有些遠了。


    但很快,薛鬆的話便讓喬喻意識到,這其實是他一年後就要麵臨的問題。


    “總之首選資深院士導師。所以現在不管誰聯係你,你都不用理會,安靜的準備你的競賽跟論文。然後發表論文,拿到imo金牌,再去跟華清或者燕北簽本碩博連讀協議。


    簽署這個協議的時候是可以直接確定導師的,不要去計較其他細枝末節的條件,到了那個時候哪家願意簽你的導師在學術界話語權更強、更合適你,你就選擇哪家。


    聽了這番話,喬喻很真心的說了句:“謝謝你,薛教授。”


    “你先別謝我,我幫你規劃這麽多也是有條件的。你的第一篇論文,你是一作,通訊作者寫我的名字,聯係單位也要寫餘江大學。你有沒有問題?”


    喬喻立刻答道:“沒問題!”


    這是真沒問題,雖然他不太懂論文,但回星城的車上,蘭傑跟他聊過一些。


    一般學生發論文,通訊作者寫導師是慣例。


    也不隻是導師需要這個通訊作者,很多時候反而是學生需要通訊作者有導師的名字來鋪路。


    畢竟學生一般都是學術新人,但凡不是那種完全沒追求,隻想賺錢的水刊,編輯都不會拿正眼看的。更別提華夏科學院認定的一區期刊,一般國際影響力排名都在前30%,一般來說人家根本就不會缺稿子。


    一個沒名沒姓的新人想發期刊難度可想而知。


    甚至很多學生的論文,導師真就是硬著頭皮在通訊作者上署名的。


    寫的太差,發布出去丟麵兒,但為了學生能達到學校的最低畢業要求,真就隻能認了。


    就好像流傳在導師跟學生之間的一句經典吐槽:“你的文章對我在學術界的地位毫無威脅,但會讓我在教育界顏麵掃地。”


    所以喬喻想了想,覺得能讓一個一位餘江大學教授如此掏心掏肺說這麽多,一個通訊作者似乎還不太夠,完全不符合等價交換原則,於是又試探著問了句:“那個,薛教授啊,您就隻屬個通訊作者的名字嗎?”


    “嗬嗬,我現在就算是想從你那裏得到更多,你也沒那個能力啊。起碼你的第一篇論文我是通訊作者,以後你出頭了,到時候能念我一分人情,我今天這個電話就沒白打。學術層麵我也是有追求的。”


    對麵的語氣很坦然,喬喻覺得可信,由衷的說道:“太謝謝你了,薛教授,被您這麽指點之後,我真就一點都不迷茫了。”


    “我隻是給你說一個大概的方向。資深院士的關門弟子也不是那麽好當的。到時候肯定還有其他考核,你要對自己有信心。”


    喬喻立刻說道:“放心吧,薛教授。別的東西我可能還挺缺的,但我從不缺少信心。”


    “那就行,你還有什麽要問的嗎?”


    這種難得的機會喬喻自然不會錯過,立刻問道:“那個,薛教授,蘭老師跟我說以後如果我能成為大教授的話,就能享受很多特權,是不是真的啊?”


    這次對麵沉吟了片刻才開口答道:“這個我不太好說,而且我不知道那位蘭老師說的大教授到底有多大。隻能就我的情況跟你簡單講講。


    這麽說吧,我現在的職稱是副教授,但因為入選了學校的百人計劃所以在校內能享受正高待遇。相對於我這個年紀來說,在高校內有這個成就已經屬於比較強的那一批了。


    如果出門的話,比如不管是去瀟湖大學,去參加學術會議,又或者受邀去參加行業內的研討會,大家還是會很尊重我。但回了餘江大學,進門的時候就算學校保安給我臉色看,我也隻能受著。


    懂了吧?相對於學校而言,普通教授其實屬於弱勢群體。但如果你未來能成為院士就不一樣了。所以教授有沒有特權,也得看你的位置在哪裏。


    普通教授就跟其他普通人一樣,帶學生,找項目,混個生活而已。但如果你評上了院士,能調動的資源就完全跟普通教授不是一個層級了。學校自然也會給予你更多的尊重。”


    今天薛鬆的說話風格,跟平時完全是兩回事。


    如果讓他的學生聽到,大概會大跌眼鏡。畢竟自家導師平時可是最注意風度的,用詞特別有分寸。


    今天的說話方式,對於薛鬆來說,甚至可以用粗俗來形容。


    但沒辦法,當對麵是一個初中生的時候,薛鬆覺得表達不能像他跟同僚跟他那些學生說話時那般含蓄。隻能說在遣詞造句這塊,薛教授其實可以很靈活。


    效果自然也非常好。


    深刻讓喬喻明白了原來大學裏教授也是要分三、六、九等。那些論壇上亮明身份,拽得像二五八萬一樣的教授,其實活的也挺卑微的,連保安的臉色都得受著,實慘。


    看來蘭老師說的大教授,大概得掛上院士頭銜才行。


    這回目標更清晰了,隻能是先上大學,再當院士了。


    “那個,薛教授,最後一個問題,您在美國留學的時候,也就是09年左右那會,聽說過麻省理工有個姓馮的留學生嗎?後來他好像就留在那邊了。”


    “姓馮?麻省我倒是有幾個朋友,不過沒有姓馮的,你要是能確定他當年留學的專業,我倒是可以托人幫你打聽一下。”


    “哦,那就算了。我就是隨便問問。”


    “沒其他問題我就先掛了。等會我到學校了,會在微信上給你發幾篇文章,你先看看,先熟悉一下論文的寫法。另外還會給你發一個關於數學論文行文跟格式的規範,你先自己研究,有任何不懂的問題二十四小時都可以打我這個電話。”


    “好的,謝謝,薛老師。”


    “不客氣。”


    ……


    掛了電話,喬喻又是一陣唏噓,甚至沒了繼續上論壇舌戰群儒的興致。


    本以為他已經很牛了,結果老好人幫他選的路其實才剛剛有了個不錯的起點而已。


    他就知道,這個世界不會這麽簡單。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真想靠打遊戲過上優越生活的話,的確也挺難的。


    想當職業選手一樣要過五關斬六將,萬一發揮不好,還會被一群人指著鼻子在網上罵。


    關鍵是現在已經走上這條路,再回頭喬喻還真是心有不甘。


    坐在床上消化了片刻薛鬆說的那些話後,喬喻幹脆把這些亂七八糟的都放到了一邊。


    接下來無非就是繼續學習而已。


    恰好這方麵他挺擅長的。


    過了大概有二十來分鍾,薛鬆果然在微信上直接發了好幾份文件。


    喬喻用電腦一一接收。pdf閱讀器剛剛已經下好了,喬喻隨手點開一篇論文仔細翻了一遍,然後開始自行剖析這篇文章結構。


    重點大概就分六個部分,引言、背景、方法、結果、討論以及最後的結論。


    邏輯性還是很強的,行文也很清晰。


    隨後喬喻又翻開了關於論文格式講解的文章。嗯,寫個論文還分什麽apa、兩種格式,美國人果然很無聊。好在已經規定好了,自然方向學科隻需要研究apa格式就夠了。


    然後突然覺得寫論文似乎很簡單。


    因為格式標準對於標題、行間距、邊距、段落格式以及論文、參考文獻引用都有特定的要求。所以隻需要把這些標準牢牢背下來,然後在寫的過程中按照格式裏規定的要求來就行。


    喬喻一向認為,在學習跟寫作這塊,所有規定死了,不允許自由發揮的部分,必然就是最簡單的部分。


    比如中學階段數學、物理、化學的定理、各種表達式就屬於被規定死了的東西,沒法自由發揮,所以拿滿分相對容易。


    所有文科類科目,什麽語文、曆史、道德與法治這些課程,雖然也有標準答案,但很多題目是允許學生自由發揮的,考滿分卻是千難萬難。


    所以看過這兩篇文章之後,喬喻對於論文便已經有了一定認知。


    無非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跟格式標準,把某個問題該如何解決詳細的告訴大家。最後加一些參考文獻,告訴大家我從哪裏汲取的靈感就行了。


    似乎也不是太難。


    無非是他獲取靈感的方法是通過許多大佬在網上發的視頻,到時候可能需要找一下具體內容的出處。


    有了這個認知,喬喻便關了電腦,躺到了床上。


    未來的事情,未來再說吧。


    明天還得去學校接受專訪來著。


    ……


    喬喻躺床上就睡著了,但張鐵軍是半點不能睡。


    也不隻是因為興奮。


    星城晨報想要采訪喬喻隻是一個信號,接下來找到學校的電話一通接一通的,學校官網上留的谘詢報名老師的電話都快被打爆了。


    剛剛不明所以的谘詢老師還抽空在微信上跟他抱怨來著。


    當然,他也沒閑著。


    天知道那些神通廣大的記者是怎麽弄到了他的電話,一個接一個的想要給喬喻做專訪,幸福的煩惱。


    一夜之間,借助網絡這個放大器,星城鐵路一中在星城已經快家喻戶曉了,這可怎麽辦呐!


    感謝大哥愛在微風細雨中散步的打賞鼓勵


    ps1:萬字更新打卡第4天。


    ps2:前章出現了一個認知錯誤,因為之前看到有12歲參加imo的例子,我一直以為初中階段也能報名聯賽的。結果搞錯了,人家那是跳級。


    感謝書友的指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巔峰學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桶布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桶布丁並收藏巔峰學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