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我要讓李承乾變成卷王
大唐:開局拯救小兕子 作者:天使的畫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對於如何讓李承乾樹立起信心,劉君邛很快就有了主意。既然李世民要讓他兩兒子卷起來,那麽就卷吧,我就讓天下,看看什麽是卷王。
劉君邛問李承乾:“高明啊,我問你啊,現在,在陛下那裏,什麽事情是頭等大事呢?”
李承乾想都沒想,直接回答:“自然是征討高句麗之事。”
劉君邛點點頭,繼續問:“那麽,您認為,打高句麗最重要的是什麽?”
李承乾稍作思考說:“自然是我大唐精銳的軍隊。”
劉君邛搖搖頭。
李承乾一看劉君邛搖頭,疑惑:“嗯?不是嗎?那是軍械的優良?”
劉君邛還是搖搖頭。
“可是我大唐多方的外援?”
劉君邛說:“這些都不是,高明啊,曾經陛下也問了我同樣的問題,我回答的是天時與地利。”
李承乾一聽,開始仔細的思考:“天時和地利?地利我是知道的,高句麗多山,他們肯定是有地利的,可是這天時怎麽說?”
劉君邛回答道:“這天時,就是高句麗那地方相當的寒冷,而且有時候十月份就會下雪,您想想,如果十月就下大雪,戰士們如何禦寒呢?如果戰士們得不到禦寒的衣物,就算我大唐軍隊再精銳,武器再精良,最終隻會活活的被凍死。”
李承乾卻不以為意:“你是說天冷啊,我以為是什麽事?貞觀三年末,李靖就是帶著我大唐軍隊,在寒冷中消滅了突厥,我相信我大唐健兒,在高句麗戰場上一定能戰勝嚴寒的。”
劉君邛也是無語了,你恐怕是不知道東北那旮瘩,大冬天會冷成什麽樣子吧。
於是劉君邛說:“太子啊,這是不一樣啊,當年李靖三千人偷襲拿下定襄,大軍可是有城市可以避開嚴寒的,之後度過陰山擒拿頡利,時間也僅僅不到半月,而且頡利他們也是和唐軍進行野戰,雙方的環境是一樣的,但是到了高句麗戰場就不一樣了,到了冬季,敵軍死守城池,我軍隻能露宿野外,而且雙方一旦限於僵持,那麽我大唐將士就會出現大量人員凍傷凍死。”
李承乾有些動容,問:“那君邛,你說說看,這如何才能不讓我大唐軍士受凍呢?”
劉君邛笑著說:“這就是我要為你獻的一個禦寒之物了,隻要有了它,以後不論是我大唐將士,還是大唐百姓,都不會再在寒冬艱難度日了。”
李承乾一聽,心中狂喜,要是真有這東西存在,那麽由我把他進獻給父皇,那麽自己的太子之位,特麽的不就穩當了嗎?
李承乾急迫的問:“是何物?君邛快快講來。”
劉君邛問李承乾:“高明啊,你可知白疊子這種高昌傳來的花朵沒?”
李承乾想了想,白疊子,貌似他的老丈人侯君集滅高昌後,送了一些到東宮,現在在東宮花園裏好像種了一些。
於是李承乾答道:“知道,我東宮有好些。”
“那,那些白疊子開花凋謝後,長出來的那些白色的絲狀物,還在嗎?”
“嗯,這我不知道,這些東西全是下人們在處理,怎麽?那些白絲有用?”
“當然有用,而且是大用,高明,我告訴你,你要穩固太子之位,這些白疊子至關重要,這東西可以解決天下人冬季禦寒的問題。”劉君邛緩緩的說。
李承乾一聽直接站起來,由於用力過猛,腦袋撞到了車頂。
李承乾捂住腦袋,也不顧疼痛,忙問:“你所言當真?”
劉君邛嚴肅的說:“自然是真,那些白疊子可以打製成被鷺,相當的保暖,還能填充到衣物裏麵,再冷的天氣,穿上這麽一件大衣,冰天雪地皆可去得,而且那些白疊子還能織成布料,做成衣服保暖又舒適,您說這東西重不重要。”
李承乾聞言大喊:“停車!停車!”
這時候禮部官員跑來問道:“太子殿下,是何事要停車?”
李承乾大喊:“快,快回東宮!”
禮部官員為難道:“啊?太子殿下,現在不能回東宮啊,這是陛下的旨意啊,而且,現在你若是返回東宮,會被認為不。。那啥。。”
李承乾現在冷靜下來了,坐回原位,擺擺手:“算了,繼續前行吧。”
“諾。”禮部官員轉身,命令車隊繼續前進。
李承乾看著劉君邛尷尬的笑了:“哈哈哈,讓君邛見笑了,你說的東西實在是太重要了,我一時間激動過頭了。”
劉君邛笑著說:“哈哈,可以理解,其實你不必心急,現在去了昭陵拜祭了文德皇後後,再回來,完全趕得及,隻要那些白疊子還在,我今天就能為你做出一套被鷺和大衣出來,下次朝會,你當著百官之麵獻上,你的政績就實打實的到手了。有了這禦寒之物,天下百姓都會念你的好,你的太子之位就是鐵打的了。”
李承乾大喜:“哈哈哈,好!好啊,我有君邛相助,如漢高祖得張良也。”
隊伍往昭陵一直前行,李承乾的太子車駕雖然寬大,也是震動巨大,習慣了做減震車輛的劉君邛,走了十幾裏地,就從馬車裏麵跳出來,吐得昏天黑地。
後麵的長樂公主見了,下車給劉君邛拍打後背,之後在隨行太醫的一副比黃蓮還苦的一劑藥下肚後,才得以好轉。
大約中午,隊伍終於到達了昭陵。
這個昭陵,劉君邛前世是來參觀過的,隻是現在,昭陵就是一個巨大工地,幾百名徭役,正懶洋洋的搬著石塊。
在昭陵監工的工部官員見太子一行人來到,連忙上前迎接。
在工部官員的帶領下,車隊來到了九嵕山,這裏已經修建完畢。
順著石階往上走,一直走了一百來米,來到一座石窟(元宮),長孫皇後的石棺就停在這裏麵。
大家順著石窟的墓道一直往前走,劉君邛邊走邊欣賞石窟裏的牆體,上麵雕刻著精美侍女,神獸還有佛像。在現代,這些雕刻早就不見了,現在劉君邛能看到完好的雕刻,就不虛此行了。
因為李世民是準備與長孫皇後合葬在此的,所以墓室大門是沒有被封的。
這裏有幾萬衛靈衛大軍日夜守著,也不需要擔心盜墓賊什麽的。
所以在李世民死前,皇子公主們祭祀長孫皇後是可以在墓室大廳裏的,而不是在類似坤寧宮這些地方。
李承乾領著李泰,李治,長樂,城陽,晉陽,新城幾位公主還有杜荷劉君邛兩駙馬來到墓室大殿。
中間停放著兩具棺材,一具是李世民的,雕刻這龍紋,一具自然是長孫皇後的,雕刻這鳳紋。
禮部官員已經在棺木前放好了祭祀之物。
然後眾人在禮部官員主持下,行祭祀之禮。
李承乾隨後向長孫皇後的靈柩通報了這次發現僧人謀害她之事。
隨後又是幾輪大禮跪拜。
經過三拜九叩後,祭祀終於完畢。
禮部官員這才帶領太子,皇子,公主駙馬離開墓室。
劉君邛由於身份目前最低,所以他走到最後。
在他剛要離開墓室之時,一股寒氣從他身後吹來。
劉君邛一陣寒戰,他立刻往後一看。
隻見一道女子的虛影正懸浮在長孫皇後的棺木之上,衝他微微的笑著。
劉君邛問李承乾:“高明啊,我問你啊,現在,在陛下那裏,什麽事情是頭等大事呢?”
李承乾想都沒想,直接回答:“自然是征討高句麗之事。”
劉君邛點點頭,繼續問:“那麽,您認為,打高句麗最重要的是什麽?”
李承乾稍作思考說:“自然是我大唐精銳的軍隊。”
劉君邛搖搖頭。
李承乾一看劉君邛搖頭,疑惑:“嗯?不是嗎?那是軍械的優良?”
劉君邛還是搖搖頭。
“可是我大唐多方的外援?”
劉君邛說:“這些都不是,高明啊,曾經陛下也問了我同樣的問題,我回答的是天時與地利。”
李承乾一聽,開始仔細的思考:“天時和地利?地利我是知道的,高句麗多山,他們肯定是有地利的,可是這天時怎麽說?”
劉君邛回答道:“這天時,就是高句麗那地方相當的寒冷,而且有時候十月份就會下雪,您想想,如果十月就下大雪,戰士們如何禦寒呢?如果戰士們得不到禦寒的衣物,就算我大唐軍隊再精銳,武器再精良,最終隻會活活的被凍死。”
李承乾卻不以為意:“你是說天冷啊,我以為是什麽事?貞觀三年末,李靖就是帶著我大唐軍隊,在寒冷中消滅了突厥,我相信我大唐健兒,在高句麗戰場上一定能戰勝嚴寒的。”
劉君邛也是無語了,你恐怕是不知道東北那旮瘩,大冬天會冷成什麽樣子吧。
於是劉君邛說:“太子啊,這是不一樣啊,當年李靖三千人偷襲拿下定襄,大軍可是有城市可以避開嚴寒的,之後度過陰山擒拿頡利,時間也僅僅不到半月,而且頡利他們也是和唐軍進行野戰,雙方的環境是一樣的,但是到了高句麗戰場就不一樣了,到了冬季,敵軍死守城池,我軍隻能露宿野外,而且雙方一旦限於僵持,那麽我大唐將士就會出現大量人員凍傷凍死。”
李承乾有些動容,問:“那君邛,你說說看,這如何才能不讓我大唐軍士受凍呢?”
劉君邛笑著說:“這就是我要為你獻的一個禦寒之物了,隻要有了它,以後不論是我大唐將士,還是大唐百姓,都不會再在寒冬艱難度日了。”
李承乾一聽,心中狂喜,要是真有這東西存在,那麽由我把他進獻給父皇,那麽自己的太子之位,特麽的不就穩當了嗎?
李承乾急迫的問:“是何物?君邛快快講來。”
劉君邛問李承乾:“高明啊,你可知白疊子這種高昌傳來的花朵沒?”
李承乾想了想,白疊子,貌似他的老丈人侯君集滅高昌後,送了一些到東宮,現在在東宮花園裏好像種了一些。
於是李承乾答道:“知道,我東宮有好些。”
“那,那些白疊子開花凋謝後,長出來的那些白色的絲狀物,還在嗎?”
“嗯,這我不知道,這些東西全是下人們在處理,怎麽?那些白絲有用?”
“當然有用,而且是大用,高明,我告訴你,你要穩固太子之位,這些白疊子至關重要,這東西可以解決天下人冬季禦寒的問題。”劉君邛緩緩的說。
李承乾一聽直接站起來,由於用力過猛,腦袋撞到了車頂。
李承乾捂住腦袋,也不顧疼痛,忙問:“你所言當真?”
劉君邛嚴肅的說:“自然是真,那些白疊子可以打製成被鷺,相當的保暖,還能填充到衣物裏麵,再冷的天氣,穿上這麽一件大衣,冰天雪地皆可去得,而且那些白疊子還能織成布料,做成衣服保暖又舒適,您說這東西重不重要。”
李承乾聞言大喊:“停車!停車!”
這時候禮部官員跑來問道:“太子殿下,是何事要停車?”
李承乾大喊:“快,快回東宮!”
禮部官員為難道:“啊?太子殿下,現在不能回東宮啊,這是陛下的旨意啊,而且,現在你若是返回東宮,會被認為不。。那啥。。”
李承乾現在冷靜下來了,坐回原位,擺擺手:“算了,繼續前行吧。”
“諾。”禮部官員轉身,命令車隊繼續前進。
李承乾看著劉君邛尷尬的笑了:“哈哈哈,讓君邛見笑了,你說的東西實在是太重要了,我一時間激動過頭了。”
劉君邛笑著說:“哈哈,可以理解,其實你不必心急,現在去了昭陵拜祭了文德皇後後,再回來,完全趕得及,隻要那些白疊子還在,我今天就能為你做出一套被鷺和大衣出來,下次朝會,你當著百官之麵獻上,你的政績就實打實的到手了。有了這禦寒之物,天下百姓都會念你的好,你的太子之位就是鐵打的了。”
李承乾大喜:“哈哈哈,好!好啊,我有君邛相助,如漢高祖得張良也。”
隊伍往昭陵一直前行,李承乾的太子車駕雖然寬大,也是震動巨大,習慣了做減震車輛的劉君邛,走了十幾裏地,就從馬車裏麵跳出來,吐得昏天黑地。
後麵的長樂公主見了,下車給劉君邛拍打後背,之後在隨行太醫的一副比黃蓮還苦的一劑藥下肚後,才得以好轉。
大約中午,隊伍終於到達了昭陵。
這個昭陵,劉君邛前世是來參觀過的,隻是現在,昭陵就是一個巨大工地,幾百名徭役,正懶洋洋的搬著石塊。
在昭陵監工的工部官員見太子一行人來到,連忙上前迎接。
在工部官員的帶領下,車隊來到了九嵕山,這裏已經修建完畢。
順著石階往上走,一直走了一百來米,來到一座石窟(元宮),長孫皇後的石棺就停在這裏麵。
大家順著石窟的墓道一直往前走,劉君邛邊走邊欣賞石窟裏的牆體,上麵雕刻著精美侍女,神獸還有佛像。在現代,這些雕刻早就不見了,現在劉君邛能看到完好的雕刻,就不虛此行了。
因為李世民是準備與長孫皇後合葬在此的,所以墓室大門是沒有被封的。
這裏有幾萬衛靈衛大軍日夜守著,也不需要擔心盜墓賊什麽的。
所以在李世民死前,皇子公主們祭祀長孫皇後是可以在墓室大廳裏的,而不是在類似坤寧宮這些地方。
李承乾領著李泰,李治,長樂,城陽,晉陽,新城幾位公主還有杜荷劉君邛兩駙馬來到墓室大殿。
中間停放著兩具棺材,一具是李世民的,雕刻這龍紋,一具自然是長孫皇後的,雕刻這鳳紋。
禮部官員已經在棺木前放好了祭祀之物。
然後眾人在禮部官員主持下,行祭祀之禮。
李承乾隨後向長孫皇後的靈柩通報了這次發現僧人謀害她之事。
隨後又是幾輪大禮跪拜。
經過三拜九叩後,祭祀終於完畢。
禮部官員這才帶領太子,皇子,公主駙馬離開墓室。
劉君邛由於身份目前最低,所以他走到最後。
在他剛要離開墓室之時,一股寒氣從他身後吹來。
劉君邛一陣寒戰,他立刻往後一看。
隻見一道女子的虛影正懸浮在長孫皇後的棺木之上,衝他微微的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