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石大學籃球隊更衣室內正在總結與反思,天京巨龍隊更衣室卻是一片歡聲笑語輕鬆非常,上半場的比賽他們並沒有揮出全力,卻也沒有把比分拉得太開,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今天來江石大學的目的,是為了給這支籃球隊練兵。81中文網
所以在場上的時候,他們說出的話要比平時比賽的時候要多,比如在後衛對位的環節中,他們會讓對方注意觀察,注意假動作的使用;在內線防守方麵,要注意貼近進攻人員,盡量使其遠離籃筐。
諸如此類的提醒與技巧還有很多,但是,當隊長李雲詢問大家有沒有某一瞬間讓他們重視或者說認真起來,大家想了想後,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個人的名字。
羅陽。
唯有在羅陽持球進攻的時候,大家的專注度會提高許多,每個人對他也有著不同的看法。
“第二節的時間基本上都是我在跟他對抗,”新秀王少華回想起剛才的比賽時,記憶猶新,“他的身體素質非常好,如果再長高十公分的話,他在內線就非常吃得開了,會是一個很好的籃板手,而且他的投籃能力也不錯,起初的時候我真的有些懵了,不知道該不該防出去,不防的話他就投了,而且中距離命中率高的嚇人。”
有個人點頭:“如果非要說他,那我覺得他的球場視野也很棒,先前有一個球是直接從強側傳弱側,他的單臂力量非常大,直接吊過了我們的人,如果那球他的隊友能夠把球投進,那這球就漂亮了,不怕說難聽話,連我們隊裏也很少有能做出那個動作的人。”
“說的倒是沒錯,但身高上麵打大前鋒的位置還是占了劣勢,這樣的身高在大學生球隊裏麵打打還差不多,但要是進了職業球隊,哪怕是甲b級聯賽,他的身高也不突出,年輕的時候還能跳還能爭,可年紀大了之後就懸了……”
“話不能這麽說,別忘了他之前是跟李哥對位的,第一球看到了沒,初生牛犢不怕虎,晃了之後接一個拋投,雖說李哥沒有用力防,但大學生有這樣的個人技術對球隊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嗯,這個球員的確很突出,他今年才18歲,個頭方麵還能夠再長,要是他的技術也再繼續進步,更加細膩一些,再過幾年完全可以去參加選秀。”
“這倒是不著急,大學生的聯賽快開始了,到時候很多地方的球探肯定會觀察的,年輕球員要多磨練多比賽才對,這樣得到的球員報告才會詳盡詳實,先看看吧,畢竟好的年輕的球員有很多,夭折的也不在少數。”
天京巨龍隊的球員你一句我一句聊得好不熱鬧,作為隊長的李雲隻是保持著微笑沒有說話,他今天現他確實是老了,和這樣一群年齡在十**歲的孩子打比賽,心境確實不一樣。
至於羅陽這個能讓他專門前來試試的大學生球員,李雲是感到自己沒有失望,也慶幸自己在職業生涯的最後幾年裏麵現這樣的球員。雖然現在的羅陽一點兒都不起眼,但他可以預見早晚有一天,羅陽能夠閃耀出自己的光芒來。
……
中場休息過後,江石大學籃球隊的隊員獲得了一定的體力恢複,隨之而來的腿腳酸脹等小問題不可避免,這場比賽的度打得確實是快了些,運動量的巨大令他們無所適從,隻能靠輪換來節省主力隊員的體力。
羅陽打了一節多時間的比賽,他體會到了每天都堅持跑步的好處,而及時的中場緩衝令他重新恢複了精力,在司馬楚的安排下,他再次登場,隻是位置換到了三號位,大前鋒的位置交給了重新上場的劉佳偉。
雖然羅陽在四號位上的能力很突出,但劉佳偉才是正統的大前鋒和中鋒出身,況且劉佳偉也打不了小前鋒的位置,因此繼續衝擊內線的任務就交給了羅陽,後衛線上則是張候與安冬的配合。
除了羅陽以外,皆是第一節四人,大家也越來越承認羅陽在球隊內的地位,紛紛不禁想到,要是他們也有羅陽這樣的能力,同樣也不來參加暑期的集訓了。
第三節開始,羅陽很快適應了進攻端的角色,增加單打的同時也會尋求跑動後投籃的空位機會,當然因為他比較好的球場視野和閱讀防守能力,使得他在進攻端不鬆懈的同時偏向於給隊友傳球,與張候的配合一時無二,甚至讓安冬都覺得他搶了自己的工作。
這一節天京巨龍隊的防守強度跟著提升,彼此間開始呼應,不但增加了場上的緊迫感,也令江石大學方麵疲於應付。
這主要體現在他們開始了迫近防守戰略以及對羅陽和張候兩位主要進攻點的夾防,一改盯人防守換為對位聯防,在這場比賽看來雖然沒有必要,但既然今天比了,也要讓江石大學籃球隊的眾人體味一下這種不舒服的防守策略。
用簡單的話來說,該給他們點苦頭吃吃了。
於是第三節江石大學籃球隊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無法傳出球。
一旦無法傳球,就容易出現失誤,走步、爭球、掉球、被抄截等現象頻繁出現,它就像木頭上的倒刺,雖然不致命,卻如鯁在喉,令江石大眾人十分難受,球員逐漸焦躁起來。
天京巨龍隊在給江石大學體會職業聯盟最高水平的防守,給他們血與淚的教訓。
僅僅是前半節的時間,巨龍隊就打出了一波19:6,徹底展現了職業聯盟頂尖球隊的攻防體係,令江石大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進球,除了羅陽靠著身體造成對方的一次投籃犯規以及一記跳投之外,隊友中隻有張候投進一球。
照這樣下去,這場比賽就會徹底打花,對江石大學籃球隊的自信心也會造成嚴重的打擊,固然這場比賽出點不壞,是為了磨練這支球隊,但比分一旦擴大到了難以企及的地步,就會讓隊員們產生“反正本就應該輸能追幾分就追幾分”的懈怠思想。
因此司馬楚特地走到李雲所在的替補席,讓他的球隊收著點打,讓比分差距保持在十分之內,既然讓比分充滿懸念,又能讓江石大學的人看到追上比分的希望,繼而揮出自己的潛能。
所以在場上的時候,他們說出的話要比平時比賽的時候要多,比如在後衛對位的環節中,他們會讓對方注意觀察,注意假動作的使用;在內線防守方麵,要注意貼近進攻人員,盡量使其遠離籃筐。
諸如此類的提醒與技巧還有很多,但是,當隊長李雲詢問大家有沒有某一瞬間讓他們重視或者說認真起來,大家想了想後,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個人的名字。
羅陽。
唯有在羅陽持球進攻的時候,大家的專注度會提高許多,每個人對他也有著不同的看法。
“第二節的時間基本上都是我在跟他對抗,”新秀王少華回想起剛才的比賽時,記憶猶新,“他的身體素質非常好,如果再長高十公分的話,他在內線就非常吃得開了,會是一個很好的籃板手,而且他的投籃能力也不錯,起初的時候我真的有些懵了,不知道該不該防出去,不防的話他就投了,而且中距離命中率高的嚇人。”
有個人點頭:“如果非要說他,那我覺得他的球場視野也很棒,先前有一個球是直接從強側傳弱側,他的單臂力量非常大,直接吊過了我們的人,如果那球他的隊友能夠把球投進,那這球就漂亮了,不怕說難聽話,連我們隊裏也很少有能做出那個動作的人。”
“說的倒是沒錯,但身高上麵打大前鋒的位置還是占了劣勢,這樣的身高在大學生球隊裏麵打打還差不多,但要是進了職業球隊,哪怕是甲b級聯賽,他的身高也不突出,年輕的時候還能跳還能爭,可年紀大了之後就懸了……”
“話不能這麽說,別忘了他之前是跟李哥對位的,第一球看到了沒,初生牛犢不怕虎,晃了之後接一個拋投,雖說李哥沒有用力防,但大學生有這樣的個人技術對球隊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嗯,這個球員的確很突出,他今年才18歲,個頭方麵還能夠再長,要是他的技術也再繼續進步,更加細膩一些,再過幾年完全可以去參加選秀。”
“這倒是不著急,大學生的聯賽快開始了,到時候很多地方的球探肯定會觀察的,年輕球員要多磨練多比賽才對,這樣得到的球員報告才會詳盡詳實,先看看吧,畢竟好的年輕的球員有很多,夭折的也不在少數。”
天京巨龍隊的球員你一句我一句聊得好不熱鬧,作為隊長的李雲隻是保持著微笑沒有說話,他今天現他確實是老了,和這樣一群年齡在十**歲的孩子打比賽,心境確實不一樣。
至於羅陽這個能讓他專門前來試試的大學生球員,李雲是感到自己沒有失望,也慶幸自己在職業生涯的最後幾年裏麵現這樣的球員。雖然現在的羅陽一點兒都不起眼,但他可以預見早晚有一天,羅陽能夠閃耀出自己的光芒來。
……
中場休息過後,江石大學籃球隊的隊員獲得了一定的體力恢複,隨之而來的腿腳酸脹等小問題不可避免,這場比賽的度打得確實是快了些,運動量的巨大令他們無所適從,隻能靠輪換來節省主力隊員的體力。
羅陽打了一節多時間的比賽,他體會到了每天都堅持跑步的好處,而及時的中場緩衝令他重新恢複了精力,在司馬楚的安排下,他再次登場,隻是位置換到了三號位,大前鋒的位置交給了重新上場的劉佳偉。
雖然羅陽在四號位上的能力很突出,但劉佳偉才是正統的大前鋒和中鋒出身,況且劉佳偉也打不了小前鋒的位置,因此繼續衝擊內線的任務就交給了羅陽,後衛線上則是張候與安冬的配合。
除了羅陽以外,皆是第一節四人,大家也越來越承認羅陽在球隊內的地位,紛紛不禁想到,要是他們也有羅陽這樣的能力,同樣也不來參加暑期的集訓了。
第三節開始,羅陽很快適應了進攻端的角色,增加單打的同時也會尋求跑動後投籃的空位機會,當然因為他比較好的球場視野和閱讀防守能力,使得他在進攻端不鬆懈的同時偏向於給隊友傳球,與張候的配合一時無二,甚至讓安冬都覺得他搶了自己的工作。
這一節天京巨龍隊的防守強度跟著提升,彼此間開始呼應,不但增加了場上的緊迫感,也令江石大學方麵疲於應付。
這主要體現在他們開始了迫近防守戰略以及對羅陽和張候兩位主要進攻點的夾防,一改盯人防守換為對位聯防,在這場比賽看來雖然沒有必要,但既然今天比了,也要讓江石大學籃球隊的眾人體味一下這種不舒服的防守策略。
用簡單的話來說,該給他們點苦頭吃吃了。
於是第三節江石大學籃球隊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無法傳出球。
一旦無法傳球,就容易出現失誤,走步、爭球、掉球、被抄截等現象頻繁出現,它就像木頭上的倒刺,雖然不致命,卻如鯁在喉,令江石大眾人十分難受,球員逐漸焦躁起來。
天京巨龍隊在給江石大學體會職業聯盟最高水平的防守,給他們血與淚的教訓。
僅僅是前半節的時間,巨龍隊就打出了一波19:6,徹底展現了職業聯盟頂尖球隊的攻防體係,令江石大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進球,除了羅陽靠著身體造成對方的一次投籃犯規以及一記跳投之外,隊友中隻有張候投進一球。
照這樣下去,這場比賽就會徹底打花,對江石大學籃球隊的自信心也會造成嚴重的打擊,固然這場比賽出點不壞,是為了磨練這支球隊,但比分一旦擴大到了難以企及的地步,就會讓隊員們產生“反正本就應該輸能追幾分就追幾分”的懈怠思想。
因此司馬楚特地走到李雲所在的替補席,讓他的球隊收著點打,讓比分差距保持在十分之內,既然讓比分充滿懸念,又能讓江石大學的人看到追上比分的希望,繼而揮出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