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具有強健、勇武、好鍛煉、不畏**的民族性格。崇尚武勇是回回民族曆史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幾百年來,這一特點已逐步演進成了回族的民族體育傳統和人文精神之一,至今仍被許多地區的回族群眾保持並繼續揚。自古以來,凡回族聚居的地方大都有尚武的習俗。如唐代以來,回族定居的西安,武術習俗未間斷過,過去無論老幼,練武風尚很濃。南方回族也多好武和擅長武術,保持著回族的特色。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的回族更是酷愛武術,世世代代相傳。


    相傳***教先知穆罕默德勇武並精於劍術。《穆罕默德的寶劍》一書,在廣大回族人民群眾中早巳傳播很廣,並有不少模仿練習者。穆罕默德還曾經給勇士哈立德賜名"安拉之劍"。回族人由於嚴格遵守穆聖的言行,因此,回族群眾認為練武功自衛是"遜乃提",是聖行。


    唐玄宗天寶14年,曆史上暴了"安史之亂"。在廣平郡王做、名將郭子儀的擁戴下,唐肅宗在今寧夏靈武即位。次年,即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王朝向"回鶻"(居住今天新疆的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是維吾爾前身)借兵,聯合反攻"安史之亂"的叛軍。"回鶻"軍隊協助**一道打敗了一些"安史之亂"叛將,最主要的功勞是在寶應元年&1t;公元762年>史思明被殺後,協助郭子儀收複洛陽。


    在清朝,回族人民與各兄弟民族在一起,為建構和展完善中華民族的體育體係作出了卓越貢獻,而回族人民的貢獻主要在武術、摔跤和與之相關聯的一係列項目上。正因為如此,比之明代人廣為傳言的"回回識寶"來,清代人對回族的認識顯得更深入了一層,有了一句乾隆眾所周知的"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姓,每多將種"的評價。這八個字出自乾隆之口,代表了當時滿漢朝野人士的普遍看法,可以說是一個社會共識。


    回族好武的原因是還可以追溯到回族在形成時期的先民,其中有大量屬於從軍的中西亞人,元朝回族人被編入"探馬赤軍",為適應戰爭的需要駐防在全國各地,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經常練習騎馬射箭,使槍弄棍。元末以朱元璋為的農民起義部隊中,就擁有一批驍勇善戰的回族將領。


    曆史上兵荒馬亂的時代很多,再加上回族壓迫漢人,回族人民感到力單勢薄,於是就養成了尚武、好鬥、團結的習俗,並把練武作為抵抗各種壓迫的重要手段,由此形成了回族人熱愛武術運動的習俗。回族的武術種類很多,曆史上曾經被稱為"昆侖派",是我國四大武術派別之一。


    回族喜練查拳、黑虎查拳、彈腿、華拳、洪拳、炮拳、八極拳、心意**拳、回回十八肘、黃鷹架拳、六角式、廿四式、老架拳等。其中十路查拳、十趟彈腿、回回十八肘、湯瓶七式拳,均為回族獨有的拳種,有所謂"回回拳"之稱。


    此外,如通臂劈搖拳、關東拳以及明末廣為流傳的回回十八肘、湯瓶七式拳等,創始人均為回族。這些拳術均為其勁力別致、技法豐富、風格獨特而風靡拳壇,為各族人民所喜愛。 回族的拳術史,大約可追溯到明中葉。回族武術由明中期萌芽,經明、清兩代不斷豐富,逐漸展而成。


    除習練刀、槍、劍、戟、棍、鞭、錘、鉤、鏟、斧等一般器械外,回族練的杆子鞭、索來拐、龍爪鉤、五虎群羊棍、阿裏劍、查刀、查槍等,在漢族武術中均少見,帶有明顯的民族特色。杆子鞭,又稱西域鞭,係一齊眉棍上縛一繩索,索端係一鋼鏢,鏢重約75o克。據武術家口傳,這種杆子鞭和五虎群羊棍均與回族牧馬放羊有關,係分別由牧馬鞭索和放羊棍脫胎衍化而成。阿裏劍,雙尖雙刃,尖處寬於把柄處,劍身兩麵俱刻有阿拉伯文字。據傳此劍原名"祖勒飛卡爾",是第四大哈裏阿裏配用之兵器。龍爪鉤,形似龍爪,係由回族屠戶翻牛羊肉的鉤子轉化而成。


    一直以來,回教中有一種說法,稱回族有三件寶,不輕易示人。哪三件寶呢?心意**拳、湯瓶七式拳、回回十八肘。心意**拳為明末清初武術家姬際可所創,現在嗤聲海內外,不多言。“學會十八肘,會遍天下手。”當然是誇張說法,但卻是一套以短手(肘)見長的狠毒實戰技法。此肘可以單練,也可以一氣嗬成。湯瓶七式拳,又叫湯瓶拳、七式拳。七式拳,具體何人所傳入中原地帶,無從考證。有人說盛唐之時,西域人傳入,並以唐代出土的湯瓶為證,且有西域人以七式拳對搏的畫麵。也許,盛唐之時,人們的思想開放,由西域人傳入也未可!有名所記的,是西域人金小亭傳至開封一帶。後於中原地帶普遍開花!傳至周口一帶時,得到極度展。除了心意拳外,竟成了第二狠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明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花做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花做和尚並收藏亂明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