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現肥皂的呢?我們不得而知,有可能在史前時代就有了。使用著篝火來燒肉的人們,在殘留著暴風雨(水)後篝火的灰(堿)和做飯時得到的動物油脂(油)的地麵上,現了不可思議的物質(肥皂)……結果現不止是鍋子,連手都被一起洗得非常幹淨了吧(^_^)。


    美索布達米亞人在公元前3ooo年以楔形文字在黏土板上記載的肥皂做法,是曆史上最早的記錄,之後在公元前6oo年時把技術傳給了腓尼基人。在這個時代,肥皂被用來洗淨羊毛和棉花的纖維製品。


    關於製皂方法的出處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


    傳說一:


    說肥皂是在羅馬一個叫sapo的山下河流裏洗衣服的女性們明的。這些女性現,若是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洗衣服,會洗的比平時更加幹淨。而這是由於在山丘上神殿燃燒祭品處,木灰和作為祭品的動物脂肪跟雨水一起流入了河中,形成了液體肥皂,方便了女性們洗衣。所以肥皂的名字soap的由來就是源自這個山丘sapo的名字。……隻不過,這個傳說雖然強調肥皂的製法是由羅馬人明的,但最早現的其實是凱爾特人,可能是想與淵源很深凱爾特族人對抗的羅馬人捏造了這樣的一個傳言吧。原來『soap』的來源是凱爾特族人使用的古拉丁語『sapo』,意思是『用牛脂與灰的混合物製成的頭染料』。


    傳說二:


    肥皂源於古埃及。在很早很早以前,埃及國王胡夫便設宴招待賓客,熱情周到。有一天,由於來往的客人較多,廚房裏的物質散放在那裏,人也難得轉動身子。可就是在忙亂中出差錯,食品師不小心,一腳踢上了油凳,一盆滿滿的油碰翻了,灑滿一地,夥夫們都趕來幫忙收拾場地。他們用手將沾有油脂的灰捧到廚房外扔掉,再回到水盆裏洗手,這時,他們意外地現手洗得特別幹淨,比以往洗手要省時省水多了。師傅們都覺得奇怪。他們叫來主人,也用炭灰撮手再去洗手,用這種方式來除汙,同樣收到良好的效果。有位喜歡討好的監官,報告國王說廚師把油浪費了,應該定其罪過。當國王知道他們明了一種新洗手方式後,沒有采納監的進諫,還吩咐手下的人照廚師的辦法做出沾有油脂的炭灰塊餅,放置在洗漱的地方,供客人使用。實際上這也就是肥皂的雛型。到公元7o年,羅馬帝國學者普林尼,第一次用羊油和木草灰製取塊狀肥皂獲得成功。從此,羅馬開始使用起肥皂來。這項技術後來又傳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下令建廠,世界上最早的具有規模的肥皂工廠便在英國的布裏斯吐勒城建成了。以後,法國化學家盧布蘭通過自己的實驗,由用肥皂作原料改用電解食鹽的方法製取燒堿,成本大大低於英國人用煮化的羊脂混以燒堿和白堊土製肥皂的價格。從此,肥皂才逐漸為人民大眾所用,走進千家萬戶。


    古羅馬帝國和凱而特文明


    早期有史載的製皂,在古羅馬曆史中被現。當時的肥皂通過山羊油脂和木材的灰來製作,並且通過鹽來製成固體肥皂。 當時的一個曆史學家將其記錄並保留了起來。在火山爆後被淹沒的的龐培(意大利古都,公元前79年火山爆,全城淹沒),確認了肥皂工場的遺跡。通過古羅馬人當時公共浴室的經曆,了解了肥皂在當時還不是用來洗身體的。希臘和羅馬是使用橄欖油和沙來擦身,並通過某個道具使髒物和油掉落。身體的髒物掉落後,使用通過藥草製成的軟膏來保濕。當時,人們覺得入浴對身體很好,在藥浴中享樂。因用美貌傾倒羅馬2位領袖而出名的埃及女王克麗奧佩特拉,傳聞她美貌的根源就是她是泡馬奶洗澡的。公園後的初期,肥皂被用來治療內科疾病,2世紀時內科醫生卡林推薦病人在浴缸內放入肥皂來洗澡,這樣對某種肌膚會有好處。羅馬時代後期,使用肥皂洗身體的習慣慢慢被展起來,雖說肥皂的使用展起來,但由於以前沒有現在這樣的媒體宣傳,3世紀在都市公共浴場流行用肥皂的時候,小村莊的人們仍然在用橄欖油和沙子來洗澡。


    歐洲黑暗時代


    西歐羅馬帝國崩潰以後的黑暗時代中,製皂和其使用幾乎滅絕了。東部地中海地域的殘留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古羅馬都市)、阿拉伯帝國還保留著製皂技術。8世紀意大利和西班牙複興了製皂技術,直到13世紀法國也開始在歐洲市場販賣肥皂,14世紀製皂流傳到了英國。位於南歐的意大利、西班牙、法國的港口馬賽、卡斯提爾(古代西班牙北部一王國)的肥皂都是使用橄欖油來製造的。這些橄欖油的取得非常困難(那時隻有處女果汁油,還沒有化學提煉方法提煉的果渣橄欖油),使用了這些橄欖油的肥皂比使用動物油脂製造的英國、法國北部製造的肥皂品質更高。從牛身上獲取的牛脂在當時是主要油脂,歐洲北部的製皂商也使用魚油。使用動物脂肪製成的肥皂更適合清潔紡織品,但若用來入浴洗澡就顯得不太合適。與此相比從南歐來的橄欖油就顯得非常出色,由此為契機,南歐的肥皂出口開始變得活躍起來。


    雖然也有黑暗時代的人們不洗澡的傳言,那隻是誤解。那時有公共浴場,裏麵設置了很大的浴盆也有肥皂,貴族和富有的商人擁有自己的浴室。


    入浴開始變得不盛行是從中世紀後期開始的。當時,考慮到有三分之一的人因公共浴場傳播的傳染病而死亡的情況,公共浴場不得不全部關閉。文藝複興的人們開始停止保持身體幹淨並喜歡在身體上塗上氣味強烈的香水。肥皂隻是作為洗滌物品被保留下來。雖然也有人將肥皂用來當作洗身體的存在,但與現在比起來使用頻率相當低。雖然沒什麽人氣,但肥皂在17~18世紀,一直是非常珍貴的產品,通過開荒移民被北美、南美繼承了過去。全身入浴雖然是非常古老的想法,但如何保持自身的幹淨是大家都非常重視的。


    殖民地時期的美國與肥皂在美國的展


    最早移民到美國的開荒者們想在美國製皂,並將製皂材料大量從歐洲運過來。馬薩諸塞(州名)公司被稱為塔爾博特的船,專門將人們的供給物從歐洲運到殖民地(現在的沙龍和波士頓),但這艘船由於裝載了大量肥皂而翻船了。馬薩諸塞公司領導人約翰·溫思羅普(john inthrop)在163o年從波士頓寄信給住在歐洲的妻子,讓她航海來美國途中必須清單品中,其中一項寫著『肥皂』。


    開荒移民者們開始在美國定居後,最初的幾年為了走出貧困的生活而努力著。而移居點豐富的木材和木材灰,食用的動物可取得的油脂,備齊了製皂所必須的材料。據此,不僅不必特意等待從歐洲緩慢的運肥皂過來,而且還能節省購買肥皂的花費。之後製皂方法通過一段時間由初期移民者們公開。由於獲取動物油脂的季節是秋季,那個時期的牛脂和豬脂可以大量獲得,沒有動物油脂的季節農場在春季、冬季中通過焚燒得到的灰與燒飯後的廢油來製皂,把這些肥皂積蓄起來使用。


    當時堿的提煉法


    古人是如何從木材的灰之類中取得製皂不可缺的堿呢?在帶有注水口溝的石頭的厚板上麵放置一個無底的桶,在桶中放入木材的灰。把石頭的厚板放置到很多堆積起來的石頭之上。為了防止木材的灰進入製成的液態鉀中,在木材進入之前,在桶中放置麥稈等的隔層。在灰的上麵慢慢注水,直到從桶下滲出似茶色的液體。然後這些液體會流向石頭厚板的溝中,通過注水口流下的液體就形成了適合製皂用的氫氧化鉀了。


    移民中不止使用這種方法,還有人使用一種被稱為hopper的漏鬥狀容器,從木頭灰中攝取氫氧化鉀。為了防止雨水進入灰中hopper被保管在小屋中。要使氫氧化鉀可以一直提取,周期性的加入灰,水也不時地注入。氫氧化鉀被保存在hopper下放置的一個容器中。


    油脂的提煉法


    油脂是製皂不可缺少的材料,當時在美國,隻有從牛身上取得的牛脂和豬身上取得的豬脂可以作為油脂製皂。為了取得製皂用的動物油脂,油脂的提煉是非常重要的。提煉時,要把油脂中多餘的東西去除,現代也可以用肉商處得到的未提煉的牛脂和豬脂煉成適用於製皂的幹淨油脂,在廚房進行油脂提煉的人也不少。(提煉方法以後翻譯)。當時是用料理時一點點得到的廢油來作皂的,但這些廢油必須進行提煉。在沒有冰箱的時代,由於是長時間累積的廢油,等來用的時候基本上都氧化了。雖說散出氧化氣味的廢油可以通過提煉來消臭,但即便做出來洗淨力很好,這種肥皂也不被人喜愛。


    肥皂製作


    氫氧化鉀和油脂都有了,終於可以開始製皂工程。在一個大鍋中放入氫氧化鉀和油脂,在外麵用篝火使其沸騰。通過長時間的沸騰,質地慢慢變硬並開始起泡時,用舌頭試探沒有刺痛感時從火中取出。這個過程會根據質地的量和氫氧化鉀的強度不同花費6~8個小時。


    液體皂與固體皂


    通過木灰製成的肥皂並不是固體,而是膠狀的。用上麵的方法製成的肥皂第二天會變成茶色的膠狀物,摸起來濕濕的,加水使用,手就被洗幹淨了(這正是用鉀製成的液體皂)。這種肥皂放入木桶中保存,根據需要可立即取出使用。要用氫氧化鉀製造固體肥皂的話,在油脂和氫氧化鉀沸騰後最後一刻放入鹽,鍋表麵凝固的肥皂就做成了。


    但那時鹽高價而且難得到,因此做固體肥皂時一般不太使用鹽。當時把鹽作為家畜的餌或保存食物用顯得更為重要,由於液體肥皂擁有與固體肥皂同樣的洗淨力,移民們一開始認為不需要製作固體肥皂。但是,在城市中販賣的話,固體肥皂更易攜帶、運輸,因此使用鹽製成的固體肥皂漸漸受歡迎起來。那時從薰衣草、馬鞭草、各類香草等獲取的精油開始被使用到製皂技術中,化妝肥皂開始在城市中流行。固體肥皂使用木製鑄型製成,並不切成小塊販賣,而是大塊的販賣,然後買回家自己切成小塊來用,肥皂以約45og為單位來販賣。將肥皂小塊販賣是從19世紀中期開始的。


    另外,製皂在當時是農場中非常困難的一項工作,而且一般由女性來完成。


    製皂的困難


    在當時還有個十分困難的是氫氧化鈉的強度測定,把馬鈴薯和蛋放入氫氧化鉀的液體中,會有不同程度的浮起,為了製皂必須有適當的方法來測定氫氧化鉀的強度。很多人認為馬鈴薯從氫氧化鉀液體麵上上浮2.4cm左右高度的話,就是最適當的強度。


    由於當時的製皂者缺乏『皂化法』之類的化學麵的知識,製皂相關的迷信非常多。比如“根據潮的漲落和月亮相位不同做出好皂”之類的傳說。賓夕法尼亞東部人(17、18世紀由德國南部或瑞士遷至 pennsy1vania 州的居民的後裔)的訣竅是“隻用檫木棒攪拌肥皂,並且必須往同一個方向攪拌”使用說明書上這麽寫著。(笑,其實這些傳說也蠻有趣的)


    殖民時代後期,皂商開始在城市做生意,對肥皂有興趣的人們開始在自家製作高品質的肥皂。由於那個時代製皂還是非常困難,因此製皂相關的民間傳說也多。從美國前總統約翰·亞當斯的侄女,伊麗莎白·蘭奇·諾頓在1799年所寫日記中關於作皂激動憤怒的表達,可以看出製皂在當時有多麽困難。她為家人製作一份肥皂之前不得不進行大量的工作。


    鉀的出口


    殖民地時期的美國,肥皂製作和鉀的提煉有深切的關係。精製鉀並非隻用於製皂,也用來製作玻璃。精製碳酸鉀是當時美國殖民地出口英國並且能換成錢的少數產品之一,是非常重要的出口產品。其他產品出口收入主要被英國在西印度的各殖民地包攬了。


    18世紀末,隨著向西海岸移動的傾向,城市不斷擴大化,木材供給不足,鉀的製作也一直在減少。但即使如此,直到19世紀末,鉀仍然作為美國邊境重要產業保留下來。碳酸鉀依然是美國的主要出口產品。而當盧布蘭的方法使苛性鈉能夠從鹽水中簡單提取出來之後,在美國精練鉀的重要性逐漸降低,最終沒有了。


    肥皂革命


    法國的尼可拉·盧布蘭在179o年現了可以使用海水鹽來提取碳酸鈉的方法.189o年,在德國電解食鹽水把做成鈉鹽的電解鈉鹽法(現在也被使用)被工業化了。苛性鈉的獲得在製皂業中形成了巨大的革命。將苛性鈉使用到製皂業中,不必特意使用會改變肥皂品質的鹽,就能夠製成固體肥皂。不止如此,還省略了之前一些困難的工作——伐木焚燒、用木頭灰蒸水份、還要把多餘的東西燒掉。


    苛性鈉取代鉀成為製皂用的堿,製皂變得簡單了,更多人開始製作化妝用肥皂,不再是貴族和有錢人才能享受得起的東西,入浴的人氣也開始複活,19世紀肥皂的消費大幅上升,就如同維多利亞時代一樣,肥皂被人們親近了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明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花做和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花做和尚並收藏亂明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