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說笑了一陣,到底是讓蔣老二夫妻倆心頭鬆快了一些,一家子人似乎都對分家以後的生活,帶了多多的向往和期許。


    ......


    轉眼又過了兩個春秋,還是一個深秋的十月。


    快要進入初冬的季節,農家田裏已沒有多少的活計,天氣有些寒意,但還沒有到那不能出門的地步。


    所以,趁這農閑,卻尚不足至窩冬的時候,二溝村的老少娘們就愛成群紮堆的,聚在那村口的幾顆大槐樹底下擠擠人氣,一起做做針線,手工活計啥的。


    大家夥說說笑笑的,東家長西家短的聊聊八卦,這一天的時間也就打混過去了。


    半下午的時分,集聚的人堆已經散了大半,都著急了回家準備晚飯去了,隻剩下三五個性子不著急的,還在堅守著位置,舍不得這聊不完的八卦。


    很快的,拐進村頭路口的一陣動靜,吸引了她們的注意。


    抬頭望過去,正有一輛牛車晃悠悠的駛了進來,趕車的是個壯實的小夥子,大家都認得,他是村南邊山腳下蔣老二家的二小子。


    穿了一身的灰布衫,四方方黑生生的個大臉,粗眉大眼的一副麵貌,結結實實長了一副大塊頭,倒像個地道的莊戶少年。


    隻那車架子上坐著的小姑娘,約莫十來歲的年紀,一身的七成新的粉色,繡纏枝玉蘭花的夾棉小襖,配著一條嫩黃色的小裙,小臉嫩白俏麗的,卻毫無兩分農家小妞的顏色。


    “快來看喲,蔣老二家的那個珍姐又從城裏回來了。瞧瞧那一身的打扮氣派,還真像個城裏的小姐。”


    “那可不是,蔣老二那媳婦別看自己個穿得粗哧坷拉的,見天的灰布藍衫的衣裳,頭上連塊包頭巾都不戴。但可舍得在她閨女身上花錢哩。


    瞅她那閨女成年到頭穿的,都找不出一件舊的。比那地主家的小姐穿得還要體麵嘞!”


    “說到這個,蔣老二那一家子的日子可算是過起來了。別的不說,就那青磚大瓦的氣派房子,那麽敞亮的一個大院子,也拿青石磚圍起來了,找遍咱們村也找不出第二家啊。”


    “是喲,想當年他們一家子人出來的時候,那是個怎樣的光景,寒冬臘月的被他們家老頭子趕出來的,連片瓦都沒得遮頂。人家愣是把這日子過到如今這份上,也不曉得是咋過的?”


    ......


    牛車慢慢的駛近,一夥子人的談論聲才小了下來,珍娘一下從車架子跳了下來,坐了大半個時辰的牛車了,屁股都快要坐的木掉了。


    已經進了村的路,到自己家門口也沒多遠了,還不如下來走幾步活動活動筋骨。


    至於那些個人堆子裏的閑言碎語,她從來就耳力異於常人,自是聽了個全乎,但是也沒多少在意。


    兩年過去了,打從那個分家的十月起,‘老蔣家’,‘蔣老二家’,這樣的字眼裏帶起的閑談,就沒少在這二溝村的大小門戶之間傳播議論。


    珍娘連同他們一整個家裏的其餘人等,早已慢慢習慣了。


    兩年前,同樣一個十月的時節,老蔣家接連出了三件大事。


    老二一家分出去過日子了,沒有一間屋,沒得一粒糧的,就被分出去了。


    老大那一房的二閨女進城裏給人當丫鬟了,據說是進去一家姓黃的大戶人家。


    聽說進城的那一天,還是人家府上派了車馬來接的,蔣老大的媳婦按了個手印,拿了二十兩銀子,就把人給送走了。


    再就是,老大那一房的大閨女叫金鳳的,緊接著自己妹妹進城的日子,第三天的早晨草草嫁出去,給人當後娘去了......


    件件都成了大家夥茶餘飯後的閑聊談資。


    珍娘記得,那一整個冬天,關於‘老蔣家’這個字眼的話題,都在整個二溝村裏,扯得熱鬧哄哄的,沒有停歇的架勢。


    不過,這兩年過去,自己一家子的日子過得越發上進,而老院子那頭,依舊還是那副原來的景象,所以,村裏人閑言話語裏的‘老蔣家’,又漸漸的換成了‘蔣老二家’占了居多。


    “馬三嬸好——”


    “小蓮奶奶好——”


    “久財嫂子好——,蘭花嫂子好——”


    靠近了大槐樹底下,珍娘禮貌性的跟她們打了招呼。


    “珍姐回來啦,兩天沒見你露麵,真是越長越俊了。還是你娘有福氣,生了三個能幹的小子,又有你這麽個如花似玉的閨女。


    這天色不早了,趕緊家去吧,別回頭你娘又著急了。”


    鄉下人的熱情,隻要沒有啥利益的衝突,都不會吝嗇著給你的,更別說這兩年,蒲氏雖然不常在這些扯閑話的人堆裏走動,但卻是個為人豪氣大方的。


    所以,大家夥對上他們一家人,也是給了十二分的善意,更別說,珍娘本身現在小模樣長得,就挺招人稀罕的。


    烏溜溜的一雙大眼睛,粉白生嫩的小臉蛋,笑迷迷的一對小酒窩,頭發頂上梳著一對可愛的小包包,一邊各纏了一根粉色的長絲帶。


    身段嬌小婀娜的,隱隱有了些小少女的姿態,卻隻那臉上一團的稚氣未脫,成天笑意盈盈的樣子。


    “娘,我們回來啦。”


    牛車一路繞過村子中央,從東邊的斜路上走過來的,珍娘抱著一籃子的雞蛋,到了自家院子門口,就趕忙喊了蒲氏出來。


    滿滿一籃子雞蛋,大概有七八十個,都是今天在鎮上剛買的,也挺有分量的。


    打從分了家之後,蒲氏就再也沒養過雞,反正蔣大壯隔三差五的就能從山上弄兩隻野雞回來,所以,家裏也不缺雞肉吃。


    她還嫌麻煩,成天費心費力的去找啥雞食剁那雞草的,伺候的那麽精細,長一年,也長不到三斤肉,還不如養頭豬實惠。


    所以,他們現在一家子吃的雞蛋,都得從外麵買。


    這玩意還易碎,珍娘回來的路上捧了一路,胳膊都有些發酸了。


    蒲氏一出來就接了那籃子過去,又朝後麵的牛車上看了一眼,“芝麻都賣出去了?”


    “嗯。”珍娘點了頭回道。


    “這回一共五十斤,都給他們了。那糕點鋪子的老板娘,還嫌不夠嘞。讓我下回再給她多送一些。”


    “車上有幾大包糕餅,都是那老板娘送給咱們吃的。


    我都嫌她給的多,要不是她使勁的塞過來,我還不好意思收呢。”


    ------題外話------


    妞們,鼓勵鼓勵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將軍的寒門小娘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黑三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黑三白並收藏將軍的寒門小娘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