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狂人日記》裏寫的,有一隻狗叫了,其他狗也跟著叫,反正它們也不知道為什麽叫。


    這就是一犬吠影,百犬吠聲,仿佛“秋天第一杯奶茶”,誰也不知道這梗什麽意思,但都跟著吆喝。


    蘇長青也不太理解後來的直播帶貨為什麽火,大家當年就是因為網購有更大自主性才放棄了電視購物,然而神奇的是,僅僅換了個名稱電視購物就以帶貨的名義卷土重來:“買它買它買它!”


    這是把誰的智商按地上摩擦?


    奇怪的是這還成了資本風口,連一些大明星也下場插一腳。


    事出反常必有騷氣,可惜蘇長青重生了,沒看到那夥大忽悠的把戲最終被揭穿。


    這些都證明了一件事,天道輪回,小到低級騙術,大到宇宙洪荒的真理。


    另外也證明帶風向真的非常重要,你不主動帶,就可能被人帶歪。


    國內的許多事很難說是巧合,特別是涉及文化、宣傳口的安排。


    蘇長青沒有打聽另一部片子為什麽撤檔,到底是韓廠長爭取的還是有關部門調整的,反正題材敏感的《移動迷宮》反而被提前到八月一日上映了。


    蘇長青寫劇本的時候海峽正戰雲密布,開拍以後一波三折,還以為看走眼用力過猛了,現在看來還算好。


    八月一日當然是個特別的日子,韜光養晦並不妨礙綿裏藏針,韓廠長說得對,這片子早一年晚一年都可能被斃,今年正好需要。


    西門雄和柳雨菲都留在了韓國,過兩天還要再去日本,蘇長青和吳鯨、王保強都回來了。


    王保強說:“沒意思,這些地方連個能說話的人都沒有,沒意思。”


    上映首日三人馬不停蹄跑了北京好幾家電影院,實地看看觀眾反響,聽點有意思的。


    拍個片子得國內叫好叫座才有意思,類似於衣錦還鄉的樂趣,也有些像發朋友圈顯擺好東西,不然要朋友圈幹什麽。


    三人先去了王府井的一家電影院,首先受追捧的是王保強,有個小子指著他的海報嚷嚷:“長這樣也能當演員,中國沒人了嗎?”


    他的哥們立馬讚同:“我正想說呢,這小子三白眼瞎了似的,演瞎子肯定很像。”


    戴著運動帽的吳鯨噗嗤笑了出來,戴個蛤蟆鏡的王保強站一邊翻白眼看著他。


    “站中間這小白臉好像從來沒見過,這電影說是中日韓合拍,怎麽一個明星也找不出來,能好看嗎?”


    吳鯨已經曬黑了,不過劇照在製版過程中顏色有點失真,所有人都顯白了。


    “我正想說呢,蘇長青的《太平號》還挺好看的,選的那個男主角比這個帥,更有男人味道。”


    濮存析年齡大吳鯨一倍,當然熟透了。


    王保強對吳鯨撇了撇嘴:“太嫩。”


    “我一個朋友的朋友在北影廠工作,聽他說這姓蘇的導演是個色鬼,專門搞女演員,一個都不放過。”


    這個太扯淡,放過的多了去了。


    不過蘇長青倒是真和穆沐在北影廠裏散步過幾次,可能給別人創造當編劇的機會。


    “我也正想說呢……咦,真的嗎,這姓蘇的搞女演員?他搞了哪個女演員?”


    一驚一乍,導演和女演員之間的事值得大驚小怪麽。


    “誰都搞,隻要是他電影裏的,有一個算一個。”


    這就太假了,典型的套路編排,蘇長青倒是想有一個算一個,可實力不允許啊。


    “不是吧,和他合作過的女明星可不少……《太平號》裏女僵屍也不少,不會也都不放過吧?”


    這是什麽變態趣味。


    “有可能,搞藝術的很多是奇葩,色鬼幹僵屍,絕配。”


    吳鯨和王保強笑嘻嘻看著蘇長青。


    說到搞女演員,好像也不算太冤枉。


    蘇長青睥睨著他們冷著臉:“我是變態,男演員也一個都不放過,都給我小心點。”


    觀眾的反應蘇長青在日本已經聽過看過了,好壞評價無非就那幾方麵,故事是否精彩,畫麵音樂水平如何,演員表演是否到位,導演手法能不能吸引人等等。


    今天是帶著兩人新人來現場感受一下的,或許對未來的表演有幫助,沒想到聽的是這些閑扯淡。


    不過幾個小放映廳排片密集,從放映結束的散場人群裏倒是聽到些提氣議論。


    “這片子超出我預期,比《太平號》好看,咱們國家現在能拍這種電影了真有點牛逼了。”


    “關鍵是能放出來,可能戰略需要吧,我聽說年初時第七艦隊進海峽了。”


    “不管什麽需要,薩特說他人即地獄,這片子簡直表現得淋漓盡致,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薩特這幾年在大陸很火,成為不少人的精神導師,不過狼性文化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可不是他說的。


    “這片子說的不是適者生存,而是試圖重定生存規則,導演很有雄心,可把國際關係想得太簡單了,咱們現在弱成這鳥樣,雄心給誰看。”


    “電影好看就行了,非要談意義其實沒意義,蘇長青暴力美學玩得不錯,很擅長放大恐懼感,導演手法也很高明,能夠逼迫每個角色暴露出最深層的欲望。”


    這人搞理論研究的吧,說得頭頭是道。


    他的朋友很讚同:“這個說得沒錯,這部戲演員好像都是新人,難得演得都挺好,尤其那個男主角,年紀輕輕象刀一樣鋒利,很有魅力。”


    真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成熟穩重,有人偏愛青春熱血。


    “最終活下來的幾個演員表現都不錯,不會演戲的早早都被導演幹掉了。”


    這麽說的話,《移動迷宮》裏蘇長青幹掉的人最多。


    “另外一點我也很欣賞,三個國家的演員用各自語言說台詞顯得自然真實,進場時我還擔心是普通話配音呢。”


    “真要是全配普通話就亂了,日本人變態兮兮的還能分辨,韓國人可就看不出來了。”


    “聽說裏麵那個小演員是少林寺出來的?”


    “好像是,叫王保強,名字和人一樣土,很好記。”


    全國首日票房沒那麽快統計出來,不過北京的倒是知道了,一百二十萬,平了《真實的謊言》紀錄。


    “看這架勢,超過《太平號》恐怕沒問題,破國產商業電影紀錄指日可待。”


    我蘇老五沒啥說的:“omg,看它看它看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光影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秦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秦兵並收藏重生光影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