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到伊豆,距離東伊豆町還有段路,八幡晴美說這家拉麵好吃,於是就停車午餐。


    她十幾歲時雖然和姑姑住在東伊豆町,但讀書卻在伊豆的天城高中,那是所女子中學。


    “您不是日本人吧?”


    賣拉麵的大叔裹著條深藍色頭巾,上麵有個大大的“麵”字,笑嗬嗬看著蘇長青。


    看出蘇長青不是日本人並不難,口音有點生澀古怪,也不像身邊本地人那樣把麵條吃得呼嚕嚕響。


    在中國這麽吃麵條很粗魯,在日本卻是禮貌,據說是對麵條師傅的尊重。


    這是很奇怪的邏輯,那吃別的食物是不是得吧唧嘴才能表示尊重廚師?


    按蘇長青理解,其實這就是日本人一個不太文明的習慣,被過度解讀美化了。


    日式拉麵和烏冬麵都是中國傳過去的,原本叫支那麵、龍麵,二戰後盟軍司令部不準日本再用支那二字,才改成了日式拉麵。


    後來日式拉麵風靡神州,被當作日本美食。


    東亞之間這種改頭換麵的事很多,比如蘇長青現在也做著同樣的事,把日本電影一番乾坤大挪移,成了他的作品。


    文化近似度高,模仿很容易被認可,但要真正以假亂真得狠下一番功夫。


    大陸那邊的人分不清麵條換了個碗又回來了,這邊的老師傅卻看出眼前的顧客是外地人,有時一個細節就穿幫了。


    這些天蘇長青就是在豐富辨識度高的、具有當地特點的細節,讓影片看上去更地道。


    蘇長青帶了個手持攝像機,一路走一路隨意拍點沿途的風光。


    其實高速兩邊的景致拍了沒多大用,《入殮師》裏雖然有許多行車鏡頭,但大多是深入鄉間的,這行當不需要長途跋涉到外地提供服務,哪都不缺這樣的人。


    蘇長青隻是讓自己趕緊進入創作狀態,別再為一些雜事困擾。


    八幡晴美主動談起原本可以保密不說的尷尬細節,當然是事到如今迫不得已,既然沒下決心一刀兩斷,有些事就得提前打招呼,萬一後續發生什麽事才不至於措手不及。


    後續還真的有許多事,晴美說父親先天身體羸弱,雖然還不到五十歲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可能會很快將家族事務移交給她。


    那麽她很快會成為公眾人物,今後恐怕得謹言慎行。


    不過看她目前的狀態,好像沒打算收斂。


    她不收斂,蘇長青就會被牽扯,除非一刀兩斷甩了她。


    他在飾演一個攪局者,無意中在幫著八幡晴美對抗家族和政府訴訟。


    可他是導演不是演員,不能想連角色都搞不清就繼續攪和在一出鬧劇裏吧?


    而且八幡晴美私下裏一直在利用特權幫他,感覺像是照顧小白臉。


    如果她和蘇長青在一起更多出於其他考量,或許富士山官司一結束,兩人的關係就變得索然無味,那就太沒意思了。


    這樣的猜測很傷人,而且邏輯上也有可題,政府相關部門一旦確認八幡晴美與蘇長青糾纏很深,非但對結束訴訟無益,反而更加堅定將富士山收歸國有的決心。


    蘇長青有些慚愧,活著似乎沒必要如此精算,為什麽不走一步看一步呢?


    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個訴訟一直拖到八年後才結束,前後三十年沒有結果,超出了訴訟期限不了了之。


    八幡晴美繼續擁有富士山,政府也得繼續支付高額租金,不然就甭想在此搞旅遊業。


    自己約的采風,怎麽的也得跑完,現在提出不玩了八幡晴美可能會把車弄翻,得小心日本人的突發暴力。


    東伊豆町神社下的老街是步行街,八幡晴美把車停在附近停車場,然後與蘇長青拎著大包小包回她的家。


    老街白天很熱鬧,日外遊客不少,興奮地從一家老店竄到另一家,最終去神社虔誠地花更多錢買些紀念品。


    這個模式和大陸旅遊區沒多大區別。


    伊豆八幡家的大門基本保留著唐式,沒多少改動。


    這是個典型的日式庭院,前後兩個院子一趟房間,榻榻米的廳直通後麵的花園。


    蘇長青放下包前後轉了一圈。


    庭院維護得很好,已經事先打掃過。


    後麵的花園非常精致富有禪意,這個評價或許有點冒犯,畢竟這是神道神官的家,和禪八竿子打不著。


    花園很注意細節處理,流水、岩石、白色的沙、各色植物等簡單的自然元素錯落搭配,貌似不經意間創造了一個靜謐的空間。


    花園中特別栽種了不少鮮綠的苔蘚,染在水邊、石上,很容易讓人感覺這是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人跡罕至。


    許多事物的精髓,往往都在這樣看似不經意的細節上。


    日本人的衛生令人印象深刻,基本沒有死角,這當然與立法分不開,靠自覺是沒戲的。


    重罰之外還有奇招,有些地方的水溝治理幾次都再次汙染,後來政府就在裏麵養起錦鯉,魚如果死了整條街的人都倒黴。


    而且是雙重倒黴,罰款之餘再買魚苗,同時得接受訓誡:“錦鯉都被你們弄死了,等著神的懲罰吧!”


    不過也有令人尷尬的地方,八幡晴美為蘇長青準備了許多雙白襪子,走哪都得穿,一次性使用,她說鄉下地方腳氣橫行。


    一般人無法想象腳氣在日本的流行程度,如果說香港腳是豆腐乳味的,那日本腳可能就是當年激發日軍開發生化武器的靈感,蘇長青覺得有點像變質的老壇酸菜。


    作為一個脫鞋大國,從上幼稚園開始每一個日本人的一生都是在脫鞋中度過,然而炎熱潮濕的海洋性氣候,隨時可以躺又隨時可以踩的榻榻米無疑易於真菌傳播,日本人的腳真的一言難盡。


    據統計日本人四分之一有腳氣,所以的許多場所都有個警示牌:土足禁止!


    也就是光腳丫子的別進來,受不了。


    不過也不用太煩惱,日本有全世界最好用的腳氣藥品,各種各樣的都有,藥膏、噴霧一應俱全,而且很容易買到,可以徹底根治。


    蘇長青之前在東京超市裏體驗小偷的生活,每家店都能看到一大排的腳氣產品,漂亮的包裝都勾起他的盜竊欲了。


    但也別高興太早,治好以後很快還會染上,然後可以再根治,一直循環到死。


    一下午蘇長青穿著小白襪跟著八幡晴美走遍了東伊豆町。


    路上時不時有人把八幡晴美認出來,深深地鞠躬,非常恭敬。


    大家好奇地大量蘇長青,卻無法敢詢可,看神色都有點古怪。


    就當你大爺是小白臉吧。


    傍晚時八幡晴美又帶著蘇長青去了伊豆神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光影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秦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秦兵並收藏重生光影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