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坐在後座翻看著文檔,並沒著急下車,著急也不差這一時半會兒,事到臨頭,該準備的工作至少也要準備好,即便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嘛。


    洛天虹和天養生並未打擾,安靜的坐在位置上等待吩咐。


    王逸自然沒管他倆,一個司機,一個打手,不礙事。


    而他手中的文檔自然是從二代們手中得到的履曆。


    王國強的履曆。


    也單單隻有團長王國強,至於政委劉忠文,不考慮在內,而更高的首長就不是他目前身份能夠隨意打聽的,那群二代也不可能冒這麽大的風險,也沒這個能力,畢竟軍區是個敏感的地方。


    所以,隻能先從王國強身上牽線搭橋,才能見到真正能做主,有實力有身份能夠使力的人物。


    王國強:41歲,臨廣軍分區下轄第21團團長,原籍臨江臨廣市,1960年出生,1978年入伍,曾任……


    履曆很清晰,也很簡單,並沒所謂的私事,這些履曆都是能從正當渠道查到的,以目前的履曆來看,在軍區仍有一段的政治生涯。


    王國強今年滿打滿算也才41歲,而晉升團級幹部最低年齡需求為38歲,最高門檻為45歲,超過年齡的幹部會自動轉業。


    魏斌轉業前就屬於上級領導,顯然當時就已經是團長,算是在滿足晉升條件的第一時間就任職團級職務軍官,這種情況放在普通人身上很難達到,除非你有特殊能力和立功條件。


    可臨江省作為沿海大省,說實話,立功的機會還不如禁毒警察,若是放在滇省這些毗鄰邊境的省份還差不多。


    所以,王強國除了能力過硬外,身份背景也應該過硬,如果背後沒有領導支持,也不可能提拔的如此平穩,想必在這幾年中不犯錯,立點功,有機會在45歲的時候邁入師級幹部序列。


    這可比老幹部的升遷順利多了。


    原本,王逸在未了解軍隊的情況下,還以為軍隊的編製依舊是抗戰時期的班、排、連、營、團、旅、師、軍。


    但了解過後才發現完全不對,也不能說完全不對,而是經過改製。


    師下麵是團,團下麵是營,旅下麵也是營,經過改製避免一級一級的傳達命令,能夠能快速的下令和執行任務。


    但旅這個建製又很特殊,存在又不存在。


    在建國初期的時候廢除了‘旅’的編製,恢複師轄團,可在進入90年代後,‘旅’的編製又再次出現,但基本上隻存在於炮、導彈、防空、防化這些係統編製中。


    總而言之,光從王國強如此平穩的履曆來看,背景應該不小,幾年過後很有可能順利的提拔,這也是他選擇王國強而放棄劉忠文的原因之一。


    性格、背景就注定這是個很合適的作為牽線搭橋的排頭兵!


    至於結交?


    不在王逸的考慮之內,不說軍隊是個敏感問題,就憑雙方的年齡就尿不到一個壺裏去,更何況他也不需要這些助力。


    連官都不想當,還跑去軍隊受苦?


    何苦來哉!


    “你們在車上等我!”


    王逸蓋上履曆,思索片刻下了車。


    與其彎彎繞繞,找人牽線搭橋,還不如單刀直入。


    隻要闡述事實,再拿出誘餌,靜待開花結果,水到渠成即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影視:嶽父老孟,在京海隻手遮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吒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吒牛並收藏影視:嶽父老孟,在京海隻手遮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