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德明啊,我會向上麵推薦你的!
影視:嶽父老孟,在京海隻手遮天 作者:吒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這件事情上,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證據不能靠自己臆想,省紀委進行詳細的調查,從取證到談話,工作問題是李長安同誌一手促成的!”
劉成海作為杜民生鐵杆支持者,得到指示後,當仁不讓的發言,也更有發言權。
“不知道紅袖省長是從何處道聽途說來的消息,認為孟德海同誌在王逸的職務上進行插手,根據省紀委對李長安同誌的談話,過程中清晰明了的闡述為何選擇王逸同誌擔任副廠長的職務,途中孟德海同誌擔心影響不好、拔苗助長,進行過建議,曾不止一次拒絕,事後都被李長安同誌否決,堅持自己的主見!”
“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孟德海同誌完全盡到了應有的責任!”
“如果紅袖省長對省紀委的工作感到質疑,會後我可以讓人送一份文件給你。”
言語同樣不客氣。
如果事事都要杜民生開口反擊,即使次次有理,都會被認定為以大欺小、以權壓人。
作為班長,隻需在討論過後進行總結和決定即可。
“多謝劉書記,我沒問題了,但我依舊保持我的意見!”
蘇紅岫笑著對劉成海點了點頭,絲毫沒有成見。
一個個城府都深,誰都不會爭的麵紅耳赤。
“既然如此,表決吧。”
先敲定,再投票。
既維護了自己的威信,又表達了自己的民主。
表決沒有意外。
6票讚成,4票棄權,3票反對。
看上去很兒戲,事實上的確很兒戲。
完全拿不到常委會上來表決。
但因為雙方亦或者三方實力的傾軋,就這麽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很快,就像翻了篇,但沒多久又到了爭鋒相對的人事議題上。
跟何黎明一同遭殃的還有檢察院副檢察長洪文華,拔出蘿卜帶出泥,出現很多空缺,但下麵空缺的部門還上不了常委會討論。
就目前人事議題討論的隻有兩個職務。
政法委常務副書記。
檢察院副檢察長。
一個個心思都浮動了起來,各抒己見,鬧得不可開交。
但最終還是定下了章程。
……
會議結束後,杜民生邀請張德明到他辦公室說話。
辦公室內。
杜民生從櫃子裏拿出珍藏許久的茶葉。
“哎哎,杜書記,我自己來,別客氣別客氣。”
“客氣什麽?我是怕你放多了,我心疼。”
“欸,書記,你這話就傷我心了。”
兩人開著玩笑,好似多年好友。
但兩人心底其實都看的很明白,這些年來配合的倒是很‘默契’,張德明也避其鋒芒,基本上不唱對台戲。
但權這玩意兒,誰不喜歡?
就算如何默契,也會有爭端,也會有爭議。
一方得利,一方讓利。
鮮少有共分蛋糕的時候,特別是人事問題,除非兩人同心協力共同做個蛋糕出來。
“德明啊,你到臨江工作好些年了吧?”杜民生坐在位置上,笑著詢問。
張德明摸著茶杯,感受著茶杯傳遞而來的溫度,沒有立刻回答。
杜民生邀請他到辦公室說話,顯然不隻是拉家常那麽簡單,一舉一動皆有深意,隻是現在還不明確問題罷了。
“是啊,我比您晚了半年,現在想起來還有些唏噓,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扛得起這個擔子,會不會辜負領導的信任,這些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大意,也不知道我這份能力對不對的起人民。”
“哈哈,人不可驕傲自滿,也不可妄自菲薄,你謙虛了,這些年來你的工作有目共睹,相信這一切都被領導、被群眾看在眼裏,我記得你是97年上任的吧,當時全省經濟為8000億左右,去年提升到1.1萬億,固投、工業、非公都有顯著的提升,你可算功不可沒啊。”
杜民生笑著點了點對方,“經濟雖然關注著民生,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出成績,這是擺在明麵上的政績,可有些事情也不能忽略,同樣關乎著民生大計。”
來了!
終於切到正題了!
“一直想跟杜書記請教,可這些年來太忙了,沒多少時間,今天終於有這個機會,還望書記不要藏私,不吝賜教啊。”
杜民生說道:“臨江省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度不溫不火,製度合格率排在中遊,目前僅僅隻有京海和臨廣被評為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環境噪音、空氣汙染、煙塵控製、水源汙染指數快速提升,這讓我不得不憂心啊,是不是我們工作做的不夠好,急功冒進、忘乎所以,忽略了環境對群眾的危害。”
張德明麵色凝重,聽出了言外之意。
想對臨江省的環境治理下手?
雖說這些年臨江一直都沒放棄改善環境,可工作不溫不火,並不是他不知道,而是沒辦法,除了維穩外,並沒多少準確的措施,稍有不慎就會引起不滿,隻能另辟蹊徑,實施工程計劃,減少汙染。
效果的確是有,但治標不治本,情況雖說得到遏製,但最近又有反彈,他也頭疼不已。
看來,王逸那小子真跟杜民生談過環境治理問題?
怎地如此瞎咧咧?
紙上談兵誰都會,但這事還真不好幹啊。
更關鍵的,現在屬於特殊時期。
“書記,我認為一動不如一靜,有些問題頗為棘手……”
“唉,德明啊,我也知道問題的嚴重性,稍微不注意就會引起社會的動蕩,可事態愈發嚴重,迫在眉睫。”杜民生搖了搖頭。
那晚,他離開不久,黃嚴軍就突然跑過來找他,闡述了其中的利害關係,關鍵時期自然會放在心上。
專門安排人去調查調查,得到的數據讓他自責和愧疚,血淋淋的事實擺在眼前,都是因為他的疏忽大意和為經濟讓行造成的,如何不讓人揪心?
“你看看這份資料。”
張德明接過資料看了起來,麵色同樣不好看。
全省麵臨汙染所造成的後遺症,醫院中因汙染而感染的重病等等案例不少,作為省長,難辭其咎,是他監督的不到位。
一省之長,要說沒點擔當也走不到如今的位置上。
他們這代人,大多心懷大義,胸有抱負,擁有信念。
派係隻不過是提拔、理念相近、地區劃分、親疏遠近久而久之導致的,某些時候,並不妨礙兩個派係對同一個人產生欣賞。
“你再看看這個。”
杜民生再次抽出一個文件,“臨江省出名了,華國日報點名批評環境問題。”
張德明臉色更黑了。
這也關乎他的責任。
“德明啊,我在臨江省呆不久了,如果有可能,我會向上麵推薦你的。”
劉成海作為杜民生鐵杆支持者,得到指示後,當仁不讓的發言,也更有發言權。
“不知道紅袖省長是從何處道聽途說來的消息,認為孟德海同誌在王逸的職務上進行插手,根據省紀委對李長安同誌的談話,過程中清晰明了的闡述為何選擇王逸同誌擔任副廠長的職務,途中孟德海同誌擔心影響不好、拔苗助長,進行過建議,曾不止一次拒絕,事後都被李長安同誌否決,堅持自己的主見!”
“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孟德海同誌完全盡到了應有的責任!”
“如果紅袖省長對省紀委的工作感到質疑,會後我可以讓人送一份文件給你。”
言語同樣不客氣。
如果事事都要杜民生開口反擊,即使次次有理,都會被認定為以大欺小、以權壓人。
作為班長,隻需在討論過後進行總結和決定即可。
“多謝劉書記,我沒問題了,但我依舊保持我的意見!”
蘇紅岫笑著對劉成海點了點頭,絲毫沒有成見。
一個個城府都深,誰都不會爭的麵紅耳赤。
“既然如此,表決吧。”
先敲定,再投票。
既維護了自己的威信,又表達了自己的民主。
表決沒有意外。
6票讚成,4票棄權,3票反對。
看上去很兒戲,事實上的確很兒戲。
完全拿不到常委會上來表決。
但因為雙方亦或者三方實力的傾軋,就這麽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很快,就像翻了篇,但沒多久又到了爭鋒相對的人事議題上。
跟何黎明一同遭殃的還有檢察院副檢察長洪文華,拔出蘿卜帶出泥,出現很多空缺,但下麵空缺的部門還上不了常委會討論。
就目前人事議題討論的隻有兩個職務。
政法委常務副書記。
檢察院副檢察長。
一個個心思都浮動了起來,各抒己見,鬧得不可開交。
但最終還是定下了章程。
……
會議結束後,杜民生邀請張德明到他辦公室說話。
辦公室內。
杜民生從櫃子裏拿出珍藏許久的茶葉。
“哎哎,杜書記,我自己來,別客氣別客氣。”
“客氣什麽?我是怕你放多了,我心疼。”
“欸,書記,你這話就傷我心了。”
兩人開著玩笑,好似多年好友。
但兩人心底其實都看的很明白,這些年來配合的倒是很‘默契’,張德明也避其鋒芒,基本上不唱對台戲。
但權這玩意兒,誰不喜歡?
就算如何默契,也會有爭端,也會有爭議。
一方得利,一方讓利。
鮮少有共分蛋糕的時候,特別是人事問題,除非兩人同心協力共同做個蛋糕出來。
“德明啊,你到臨江工作好些年了吧?”杜民生坐在位置上,笑著詢問。
張德明摸著茶杯,感受著茶杯傳遞而來的溫度,沒有立刻回答。
杜民生邀請他到辦公室說話,顯然不隻是拉家常那麽簡單,一舉一動皆有深意,隻是現在還不明確問題罷了。
“是啊,我比您晚了半年,現在想起來還有些唏噓,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扛得起這個擔子,會不會辜負領導的信任,這些年來一直兢兢業業、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大意,也不知道我這份能力對不對的起人民。”
“哈哈,人不可驕傲自滿,也不可妄自菲薄,你謙虛了,這些年來你的工作有目共睹,相信這一切都被領導、被群眾看在眼裏,我記得你是97年上任的吧,當時全省經濟為8000億左右,去年提升到1.1萬億,固投、工業、非公都有顯著的提升,你可算功不可沒啊。”
杜民生笑著點了點對方,“經濟雖然關注著民生,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出成績,這是擺在明麵上的政績,可有些事情也不能忽略,同樣關乎著民生大計。”
來了!
終於切到正題了!
“一直想跟杜書記請教,可這些年來太忙了,沒多少時間,今天終於有這個機會,還望書記不要藏私,不吝賜教啊。”
杜民生說道:“臨江省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度不溫不火,製度合格率排在中遊,目前僅僅隻有京海和臨廣被評為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環境噪音、空氣汙染、煙塵控製、水源汙染指數快速提升,這讓我不得不憂心啊,是不是我們工作做的不夠好,急功冒進、忘乎所以,忽略了環境對群眾的危害。”
張德明麵色凝重,聽出了言外之意。
想對臨江省的環境治理下手?
雖說這些年臨江一直都沒放棄改善環境,可工作不溫不火,並不是他不知道,而是沒辦法,除了維穩外,並沒多少準確的措施,稍有不慎就會引起不滿,隻能另辟蹊徑,實施工程計劃,減少汙染。
效果的確是有,但治標不治本,情況雖說得到遏製,但最近又有反彈,他也頭疼不已。
看來,王逸那小子真跟杜民生談過環境治理問題?
怎地如此瞎咧咧?
紙上談兵誰都會,但這事還真不好幹啊。
更關鍵的,現在屬於特殊時期。
“書記,我認為一動不如一靜,有些問題頗為棘手……”
“唉,德明啊,我也知道問題的嚴重性,稍微不注意就會引起社會的動蕩,可事態愈發嚴重,迫在眉睫。”杜民生搖了搖頭。
那晚,他離開不久,黃嚴軍就突然跑過來找他,闡述了其中的利害關係,關鍵時期自然會放在心上。
專門安排人去調查調查,得到的數據讓他自責和愧疚,血淋淋的事實擺在眼前,都是因為他的疏忽大意和為經濟讓行造成的,如何不讓人揪心?
“你看看這份資料。”
張德明接過資料看了起來,麵色同樣不好看。
全省麵臨汙染所造成的後遺症,醫院中因汙染而感染的重病等等案例不少,作為省長,難辭其咎,是他監督的不到位。
一省之長,要說沒點擔當也走不到如今的位置上。
他們這代人,大多心懷大義,胸有抱負,擁有信念。
派係隻不過是提拔、理念相近、地區劃分、親疏遠近久而久之導致的,某些時候,並不妨礙兩個派係對同一個人產生欣賞。
“你再看看這個。”
杜民生再次抽出一個文件,“臨江省出名了,華國日報點名批評環境問題。”
張德明臉色更黑了。
這也關乎他的責任。
“德明啊,我在臨江省呆不久了,如果有可能,我會向上麵推薦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