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邁步踏進貼有左右門神的正門,廖萬石堂紅木金漆的高匾兩側,是一副門楣題辭:世彩堂高喜見五峰拱秀,武威鼎盛欣瞻雙鯉飛騰。


    再繞過照壁,來到天井,踏過青石板,進入前廳。


    前廳擺著幾張桌椅,牆上掛著有[進士],[文魁],[亞魁],[文學士]等字樣的匾額。每一塊匾額都代表門第中出現的一位進士及第,大大小小幾十張匾額,足以見得廖氏祖澤延綿,家族興旺。


    大多數匾額都已掉漆,許多被蟲蛀出孔洞,有些還有掩埋過,火燒過的痕跡。唯獨有一塊紅底金漆的招牌嶄新明亮,上麵[文學士]三個字引人注目。


    那是上水廖氏第19世孫廖慶奇在1961年獲港島大學文學士學位時,時任族長特地為他所立之牌匾,以示光宗耀祖。


    如今,廖慶奇是港島太空館館主,天文學會創始人,知名的天文學研究者,在學術界享有一定的聲譽。


    正常廖氏弟子的紅白喜事,考學高升,會在前廳和門口的空地處擺酒慶祝。士族籌錢修建宗祠是有實際用途的,古時族學私塾也會修在祠堂。


    而當要迎接貴客,有重要宴請的時候,便會把地點安排中廳。過前廳時有一座畫有飛鸞,大鵬的檔中,檔中那扇緊閉的木門便是[中門]。


    開中門迎客是中華傳統的最高禮儀,隻有族中舉辦打醮,或者有人高中狀元,當地行政長官前來參加時才會打開。


    尹照棠看中門上厚厚的那一層灰,估計至少十幾年沒有打開過,便與兄弟們很自然的繞過中門。


    他兩世合計參觀過不少祠堂,有內地,有海外,也有港島的,但仔細一想,確實還從沒有走過中門。還是混的不夠好啊,男子漢,大丈夫,有機會得走一回中門。


    而蔣豪,蛋撻等人沒少在鄉下祠堂裏喝酒,但卻連檔中的門可以打開都不知道。


    穿過前廳,來到中廳。


    肥貓一襲低調的灰色長衫,龍頭棍靠著桌角,正坐在張太師椅上怡然自得的正在品茶。


    “想一步登天做大水喉的人來了,琛哥,好好指教一下後生仔,讓年輕人曉得天高地厚。”


    主位上一位褐色唐裝,兩鬢斑白,神采奕奕的老者提著壺熱水,衝泡好茶葉,拿碗蓋輕輕沏著。


    “阿貓,不要小覷年輕人,沒有年輕人,邊個給你養老啊!現在的世界早已是年輕人說的算,我們一幹老頭子們,有能力幫上一把都可以說是福氣,誰敢指教呀。”廖閏琛五十幾歲,長相周正,不展顏歡笑便蹙著眉頭,身上很有威嚴,刻意笑的時候都給人一種距離感。


    並沒有肥貓平時笑容滿麵,跟彌勒佛一般的親善。


    但兩人正好都是一個年紀的人,以前顯然有著交情,聊天很有話題。


    肥貓飲了口茶,感歎道:“是啦,人老了不安分,遲早給人埋了。”


    “你這個撲街,手下雙花紅棍這麽威,邊個敢埋你啊!”廖閏琛笑著打趣,已然是聽過神仙棠的名號。


    光仔壓了壓手,讓牛強,蔣豪一班兄弟停在天井處,再同尹照棠,廖誌鴻並肩進入中堂。


    民間宗祠修建三進的院子已經是頂格規模,安排在中廳聊天更備顯尊重。


    隻因第三進的內廳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隻有清明,年關才會打開,外姓更是不能入內。


    不過,現在不像古時那般重視,隻要有跟主人打過招呼,到內廳逛一逛也無人計較,有的主人喜歡把宗祠當作名勝古跡,請客人遊覽古跡,全當炫耀門楣傳承。


    但四九仔顯然是沒資格上廳堂的,隻能乖乖在石板上站好,鞠躬喊道:“頂爺!!!”????“阿公。”


    “廖伯。”


    尹照棠跟肥貓打了個聲招呼,再自來熟的向廖閏琛問好,在廖誌鴻的安排下坐在阿公右手邊。


    廖閏琛露出笑容,審視著他,似乎很是滿意,點頭誇讚道:“年輕人好有精氣神,不錯,聽說你要在上水圍蓋一座波鞋工廠搵水?”


    廖誌鴻在茶盤上端了兩杯熱茶,一杯放在尹照棠手邊,一杯遞給光仔。


    尹照棠飲了口茶簌簌嘴,禮貌地道:“是啊,廖伯,往後多關照。”


    “真是一點都不藏著掖著,行啊,要我來關照,有什麽好處給我?”廖閏琛握著手仗,理所當然的問道。


    尹照棠覥著臉道:“那當然是好處多多,首先呢,就會給上水鄉創造就業,廖伯是鄉議局第一副主席,肯定會關心鄉民就業。”


    “其次,逢年過節給鄉民發鞋穿,員工福利嘛。最後,廖伯有興趣的話,可以一起幫忙分銷波鞋啊,大家一起撈。”


    廖閏琛點了點頭,轉頭開起玩笑:“阿貓,你的小兄弟到底是大方,還是摳門,講了半天,沒給我一個子就要我罩他,挑!”


    “還忽悠我去賣鞋,給他打工啊!”


    肥貓抿著嘴,笑容滿麵:“不是吧,琛哥,小孩子的錢也要收?小心年底我帶著整間社團來上水鄉討紅包,保準叫你倒賠三倍。”


    廖閏琛麵色無奈,苦笑著道:“好,不收錢,給你打白工好了。阿棠,你說說看,波鞋廠打算怎麽做?”


    尹照棠心中有數,廖閏琛的考校是擺明車馬,單刀直入,能拿多少分,便決定廖氏給多少支持。


    宗祠裏牆上高懸的匾額,每一進門兩側的對聯,無一例外都在提醒著他,傳統宗祠從不吝嗇給人才支持,不管是族內還是族外,廣結人脈,網羅人才,近乎是每一個宗族本能在做的事。


    與之對應,便是宗祠從來不養廢人,更不會給外族的庸才提供支援。坐在中堂裏的客人,有才者是嘉賓,無才者是乞丐!


    尹照棠實地參觀過工廠,有的放矢的說道:“工廠是公司在四大手上盤下來的,車間已經搭好,織機,逢機,裁機加起來五十幾台,生產設備齊全。”


    “貨倉囤著價值一百七十萬的物料,包括橡膠鞋底,棉布,棉麻和紗布,現在缺的一是工人,二是管理,三是銷路。”


    “最重要的肯定是銷路咯,有銷路自然可以增產,所以,我打算用貼牌貨來打市場,用最低的價格,賣最好的品牌。”


    在旁倒茶的廖誌鴻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出聲驚道:“尹生,你一開始就打算賣盜版貨啊!”


    港島在八十年代一直是盜版泛濫的市場,各種盜版光碟,盜版皮包,手袋層出不窮,有人需要,便有人供貨。


    不少江湖人的生意經裏,都有搞盜版這一條。隻是盜版還沒輪到波鞋,現在一提出來,在座的人馬上知道該怎麽玩。


    光仔旁驚詫的看向尹照棠,昨天在坨地他可沒這樣講!


    廖閏琛更是見多識廣,才思敏捷,馬上琢磨出味來,品著茶道:“神仙棠是吧?有點意思,要我怎麽幫你,你會更開心?”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什麽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龍頭大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淩晨吃早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淩晨吃早茶並收藏什麽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龍頭大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