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輕湊好錢,也不用高重山送貨,直接扛著沙發床放到櫃台後頭,等下了班再扛回去。
同時嘿嘿直樂,“晚上搬到陽台去睡,肯定涼快。”想到別人都隻能卷個涼席上去,他抬張床上去,多震撼,越想越樂。
高重山這才有空跟阿姨細聊,“木料您聯係好了嗎?”
“我上個月就找人批了條,你放心,隨時去拖。”這年頭的木料是管製的,以前憑票去木材廠拉貨,現在說是不要票,但真正的好木頭並不好買。這意思就代表阿姨已經找好了關係,隨時有貨。
“住的地方我也給打過招呼了,倉庫那頭有現成的灶台和宿舍,院子裏院子外都能用,整片都是空地。”
又商量好阿姨給送食材,他們自己做飯。
“說好一個半月,你可不能拖,我們得提前跟油漆廠打招呼,不然得排隊。”
高重山連連點頭,“這個我懂,工錢是三百,您隨便付個定金,活做到一半,您付一半,等成了您滿意就付全款。”
“行,不過話說在前頭,你們可得用心,要是師傅手藝不行,我是不會付錢的,還得賠我的料錢。”
“瞧阿姨說的,剛才的沙發床,是我的手藝,您覺得我師傅咋樣。再給您看看,算了送你們一人一個吧。”高重山從斜挎的書包裏,摸出兩隻筆筒。
遞給阿姨和小年輕一人一個,“也就是現在不時興了,就是雕花,我們也不怕跟人比,正經學出來的手藝,可不敢亂來。”
竹筒不算什麽,但上頭的雕花一看就很雅致,小年輕喜歡的不行。阿姨看著,也放了心,連雕花都會,想來手藝是沒問題的。
阿姨給了十塊錢的定金,然後讓小年輕幫她頂班,帶著高重山去了郊區的倉庫。阿姨有自行車,高重山帶著她,騎車十來分鍾,走路也就半個鍾頭。畢竟小縣城也沒多大,真正的市中心也就巴掌大小的位置。
“諾,這一排都是我們單位的倉庫。兩頭都是宿舍,尾巴那頭一直沒人用,外頭有灶台,怕得收拾一會兒。”說著帶他進去,直接把鑰匙給了他。
後頭有個村子,阿姨指給他看,“這個倉庫就是租他們村的,你遇到急事就找他們村長,他辦公室裏有電話,有急事的話,可以打到單位找我。沒什麽事,就等著我來。”
拿了鑰匙,高重山送走阿姨,先在宿舍收拾一番。說是宿舍,其實就是個空間極高的空置倉庫,裏頭有現成的鋼絲床。廚房也就是砌在外牆,臨時搭的一個灶台,簡陋到了極點。
不過,這才是正常的,真實的,高重山也沒什麽好嫌棄的。一看這裏工具都是齊全的,村裏就有水井,知道他是倉庫這邊的,村裏人的態度也挺好。
“竹子啊,喏,往裏走,不到一刻鍾,有一大片,隨便砍,野生的。”村裏人見他問竹子,熱心的給他指了位置不說,還告訴他,隨便用。他們這地方,別的不多,竹子滿地都是。
縣城周邊的農村,條件比山上要好得多,至少人家吃水方便,土地多也更肥沃。而且未來幾十年,城市不斷外擴,這些地方遲早擴成市區,跟著一起變成城裏人。
可惜帽山上的村民,一直到他重生之前,還戴著貧困村的帽子,聽說政府的計劃是整體搬遷。但那個時候,其實該搬走的人,早就搬走了。還留在山上的人,知道自己下山也沒有生存能力,搬遷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花了一天的時間收拾倉庫,記下下次來要添置的東西,高重山趕最末一班車回鎮子。這班車算是夜車,走的格外慢。一直搖到天亮,才到鎮子上。
高重山顧不得睡得歪歪斜斜的筋骨,一口氣爬上山。
對於高銀山來說,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壞消息就是哥哥要下山,好消息就是哥哥要帶她一起去。
“真的?”高銀山偷偷去看她媽。
“你以為是去玩的,得做飯洗衣服,幫著打水做雜事。”李桂花沒聲好氣,“千萬別偷懶。”
“我肯定不會偷懶。”高銀山不怕做活,從小做慣的,去縣城耶,再辛苦也不會比在家裏更辛苦。而且老媽不在身邊,就沒人嘮叨她,做事的人最怕的其實就是一邊幹活一邊還有人在旁邊叨叨個沒完。
李遠山給家裏人說了學徒的事,家裏人大吃一驚,聽兒子說拜師的對象是高重山,更是驚訝無比。但再多的疑問也抵不過兒子遞上的十塊錢,“我跟著下山兩天,重山給我的,放心吧,他虧不了我。”
家裏人一想,也是,賺錢他們不想,但這麽大個小子跟著高重山能混飽肚子,在他們看來,就是賺了。
三叔那邊更不用說,本來不放心孫子,現在好了,一起去,那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家裏的地交給高老漢,鑰匙也托付給他,讓他隔兩天去家裏轉轉,沒說別的,但都懂什麽意思。老二夫妻,真的是比外人都不如。
五個人一起下山,各自的行李鋪蓋都不少,背在身後的簍子裏。三叔和高重山還各自帶上自己的工具,李遠山接過三叔的工具自己背上,同樣趕在濛濛亮的時候下山。
晚上到了倉庫,幸好衛生提前做了,簡單的把鋪蓋卷往床上一鋪,就能睡下。高重山去燒水,妹妹默默跟過來幫忙。大家就著熱水吃了幾口幹糧,每個人都很累,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就連唯一的女娃高銀山,都在入睡的時候,露出淺淺的笑容。
第二天一早,高重山便去通知阿姨,他們人到齊了,趕緊備料。然後拎了一大袋包子,又買了些生活用品,一路扛了回去。
大娃子吃著包子,流了一嘴的油,眼睛微微眯著,下巴微仰,幸福的象隻吃飽喝足曬著太陽的小貓。
阿姨也是個風風火火的,和愛人分頭行動,一個去木料廠拉貨,一個騎著車送了一袋大米過來,“我晚點再送菜過來。”
看到三叔,終於鬆了口氣,這個年紀還差不多,她真擔心是這個毛頭小夥子自己接的活。雖然小夥子長的挺好看,說話也中聽,但在金錢麵前,她是不會被輕易蒙蔽的。
同時嘿嘿直樂,“晚上搬到陽台去睡,肯定涼快。”想到別人都隻能卷個涼席上去,他抬張床上去,多震撼,越想越樂。
高重山這才有空跟阿姨細聊,“木料您聯係好了嗎?”
“我上個月就找人批了條,你放心,隨時去拖。”這年頭的木料是管製的,以前憑票去木材廠拉貨,現在說是不要票,但真正的好木頭並不好買。這意思就代表阿姨已經找好了關係,隨時有貨。
“住的地方我也給打過招呼了,倉庫那頭有現成的灶台和宿舍,院子裏院子外都能用,整片都是空地。”
又商量好阿姨給送食材,他們自己做飯。
“說好一個半月,你可不能拖,我們得提前跟油漆廠打招呼,不然得排隊。”
高重山連連點頭,“這個我懂,工錢是三百,您隨便付個定金,活做到一半,您付一半,等成了您滿意就付全款。”
“行,不過話說在前頭,你們可得用心,要是師傅手藝不行,我是不會付錢的,還得賠我的料錢。”
“瞧阿姨說的,剛才的沙發床,是我的手藝,您覺得我師傅咋樣。再給您看看,算了送你們一人一個吧。”高重山從斜挎的書包裏,摸出兩隻筆筒。
遞給阿姨和小年輕一人一個,“也就是現在不時興了,就是雕花,我們也不怕跟人比,正經學出來的手藝,可不敢亂來。”
竹筒不算什麽,但上頭的雕花一看就很雅致,小年輕喜歡的不行。阿姨看著,也放了心,連雕花都會,想來手藝是沒問題的。
阿姨給了十塊錢的定金,然後讓小年輕幫她頂班,帶著高重山去了郊區的倉庫。阿姨有自行車,高重山帶著她,騎車十來分鍾,走路也就半個鍾頭。畢竟小縣城也沒多大,真正的市中心也就巴掌大小的位置。
“諾,這一排都是我們單位的倉庫。兩頭都是宿舍,尾巴那頭一直沒人用,外頭有灶台,怕得收拾一會兒。”說著帶他進去,直接把鑰匙給了他。
後頭有個村子,阿姨指給他看,“這個倉庫就是租他們村的,你遇到急事就找他們村長,他辦公室裏有電話,有急事的話,可以打到單位找我。沒什麽事,就等著我來。”
拿了鑰匙,高重山送走阿姨,先在宿舍收拾一番。說是宿舍,其實就是個空間極高的空置倉庫,裏頭有現成的鋼絲床。廚房也就是砌在外牆,臨時搭的一個灶台,簡陋到了極點。
不過,這才是正常的,真實的,高重山也沒什麽好嫌棄的。一看這裏工具都是齊全的,村裏就有水井,知道他是倉庫這邊的,村裏人的態度也挺好。
“竹子啊,喏,往裏走,不到一刻鍾,有一大片,隨便砍,野生的。”村裏人見他問竹子,熱心的給他指了位置不說,還告訴他,隨便用。他們這地方,別的不多,竹子滿地都是。
縣城周邊的農村,條件比山上要好得多,至少人家吃水方便,土地多也更肥沃。而且未來幾十年,城市不斷外擴,這些地方遲早擴成市區,跟著一起變成城裏人。
可惜帽山上的村民,一直到他重生之前,還戴著貧困村的帽子,聽說政府的計劃是整體搬遷。但那個時候,其實該搬走的人,早就搬走了。還留在山上的人,知道自己下山也沒有生存能力,搬遷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花了一天的時間收拾倉庫,記下下次來要添置的東西,高重山趕最末一班車回鎮子。這班車算是夜車,走的格外慢。一直搖到天亮,才到鎮子上。
高重山顧不得睡得歪歪斜斜的筋骨,一口氣爬上山。
對於高銀山來說,有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壞消息就是哥哥要下山,好消息就是哥哥要帶她一起去。
“真的?”高銀山偷偷去看她媽。
“你以為是去玩的,得做飯洗衣服,幫著打水做雜事。”李桂花沒聲好氣,“千萬別偷懶。”
“我肯定不會偷懶。”高銀山不怕做活,從小做慣的,去縣城耶,再辛苦也不會比在家裏更辛苦。而且老媽不在身邊,就沒人嘮叨她,做事的人最怕的其實就是一邊幹活一邊還有人在旁邊叨叨個沒完。
李遠山給家裏人說了學徒的事,家裏人大吃一驚,聽兒子說拜師的對象是高重山,更是驚訝無比。但再多的疑問也抵不過兒子遞上的十塊錢,“我跟著下山兩天,重山給我的,放心吧,他虧不了我。”
家裏人一想,也是,賺錢他們不想,但這麽大個小子跟著高重山能混飽肚子,在他們看來,就是賺了。
三叔那邊更不用說,本來不放心孫子,現在好了,一起去,那還有什麽不放心的。
家裏的地交給高老漢,鑰匙也托付給他,讓他隔兩天去家裏轉轉,沒說別的,但都懂什麽意思。老二夫妻,真的是比外人都不如。
五個人一起下山,各自的行李鋪蓋都不少,背在身後的簍子裏。三叔和高重山還各自帶上自己的工具,李遠山接過三叔的工具自己背上,同樣趕在濛濛亮的時候下山。
晚上到了倉庫,幸好衛生提前做了,簡單的把鋪蓋卷往床上一鋪,就能睡下。高重山去燒水,妹妹默默跟過來幫忙。大家就著熱水吃了幾口幹糧,每個人都很累,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就連唯一的女娃高銀山,都在入睡的時候,露出淺淺的笑容。
第二天一早,高重山便去通知阿姨,他們人到齊了,趕緊備料。然後拎了一大袋包子,又買了些生活用品,一路扛了回去。
大娃子吃著包子,流了一嘴的油,眼睛微微眯著,下巴微仰,幸福的象隻吃飽喝足曬著太陽的小貓。
阿姨也是個風風火火的,和愛人分頭行動,一個去木料廠拉貨,一個騎著車送了一袋大米過來,“我晚點再送菜過來。”
看到三叔,終於鬆了口氣,這個年紀還差不多,她真擔心是這個毛頭小夥子自己接的活。雖然小夥子長的挺好看,說話也中聽,但在金錢麵前,她是不會被輕易蒙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