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重山給出的這二十塊對李遠山來說,完全就是驚喜,包食宿還有二十塊,可比種地強多了。連連點頭,“你給我存上。”
三叔在一邊搖頭,這個憨批喲,連推都不知道推一下,也就好命遇到了高重山。
高重山知道李遠山的性格,他不給,李遠山絕對不會自己要,甚至覺得是應該的。但給了,他也隻會高興,不會推也不會嫌少更不會想東想西,所以才會一手包辦。
他剛才也不是口誤,他既然下了山,以後就不會再回去,跟著他下山的人,除非他們自己放棄,不然他也一樣會將他們留在城裏。說是買房子,就是買房子。
所有人就沉浸在喜悅當中,大娃子也改口叫上了師傅。
隻有高重山在熄了燈以後,盯著倉庫高高的窗戶,睡不著覺。按現在做木工活的收入,一年也不過一千來塊,好處是吃住不要錢。幹個兩年,就能還清家裏的欠債,還能供妹妹讀書。但除此之外,也不剩什麽了。
而在九十年代往後,手藝隻會越來越不吃香,即辛苦又賺不到多少錢。這是效率決定的,工業化大規模製造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率,而工業化一定會快速淘汰手藝人。
會有人說,那是你自己沒本事,有本事的人根本不缺活做。這話就好比,站在二零二零年說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社會越來越內卷。然後有人跳出來說,那是你沒本事,你看清華北大畢業的,就不可能找不到工作。
一個說的是行業趨勢,一個說的是一小撮特定的人。
手藝行業裏,你能看到一小撮永遠有活幹的人,但你看不到的是,大量被迫轉行的人。這叫什麽呢,叫幸存者偏差。
高重山不想重複前世的老路,裝修公司固然也是賺錢的,但並不是一個可以規模化的行業,而且規模越大,公司越難掌控裝修的水平。畢竟水平的高低隻取決於工人的水平,以及他的用心程度,這根本不是靠製度或是方法可以避免的。
幹到最後,房地產商的精裝修交付也漸漸成為主流趨勢,利潤也越來越薄。裝修公司適合做口碑適合小而美,不適合規模化。當然,隻想賺黑心錢,撈一票就走的,不在此列。
藏在高重山內心深處的想法,一點點冒了出來。前世,他最不服氣的就是各種洋品牌的家具,到中國跑馬圈地。一直想著,要是自己能做個家具品牌才是真的揚眉吐氣。但那個時候的他,真的隻能想想而已。
現在呢,高重山覺得,如果不試一把,就太對不起自己的機遇了。
先安頓好家人,然後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高重山捏了捏拳頭,就這麽決定吧。
第二天聽說木料一周以內到位,李科長不滿意縣裏的木料,準備去市裏協調一批拖回來,另外幾個阿姨沾了她的光,說好了到時用同一批貨。
有了一個星期的修整時間,怎麽能浪費。高重山和李遠山背上沙發床,來到廣場,傍晚時分,正是廣場人最多的時候。加上王進他爹的照顧,兩個人做點小生意,少了許多的麻煩。
沙發床一打開,瞬間就吸引了不少人過來,這東西實惠的很。不用高重山介紹,也知道是一物三用,沙發,床,和竹床。
高重山特意和李遠山都靠到了打開的沙發床上,兩個大男人的體重壓在上頭,沙發床即沒變形也沒彎曲,可見承重能力相當不錯。
背出來四個,一個小時不到,就全賣光了。李遠山負責送貨,高重山負責賣貨,配合默契。而這一次,他開價四十五,最終以四十的價格成交,一共拿了一百六十塊。
“重山,為什麽不早點拿出來賣,夏天都過完了。”如果是上個月,想要的人肯定更多,說不得能把倉庫裏的沙發床都賣掉。
“上個月我們還在替阿姨幹活,活沒完工之前,大喇喇的背了東西出來賣,縣城就巴掌大,她人頭又熟,不用一天就會傳到她耳朵裏。”
李遠山還是不懂,“那又怎麽樣,這東西是我做的呀,根本沒浪費給她幹活的時間。”
理論上當然是這樣,但阿姨心裏不會這麽想,她不問,你就沒法解釋。然後這樁活幹完了,也就完了,她絕不會帶同事和李科長過來看家具,給他們介紹這麽多的生意。
“原來裏頭還有這麽多的彎彎繞繞。”李遠山看著高重山的腦袋,以前在村裏,還覺得自己挺聰明的,甚至他也不覺得自己比高重山笨。但下了山,真正開始幹活,融入縣城的環境裏,才知道自己差的有多遠。
“人呐,最重要的是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差了,好好補總能補上。知道為什麽我叫你一塊,不叫別人。有些人,也許比你聰明那麽一點點,但是整天想搞些小聰明小動作,反而壞事。”
大約是工作圈子的問題,愛耍小聰明的人,他真的是見的夠夠的。混到最後一無所有,還打從心底裏認為,都是別人的錯,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不知道反省也沒有自知之明,說實話,還不如李遠山這種,雖然不聰明,但有自知之明的人好共事。
“對了,剛才還有小孩子認出我們,想買飛機坦克呢,你怎麽說不做了。”李遠山還挺得意,他們隻去擺過一天的攤,就被人記住了,說明他們賣的東西,很受歡迎啊。
“太費時間了。”別看是小玩意兒,賣不了多少錢,但該有的工序一樣不少,還得組裝起來。當時他是沒辦法,下山帶的東西體積越小越好,現在不存在這個問題,當然是什麽賺錢做什麽。
“兄弟,兄弟。”有人從後頭追上他們,兩個人都認出來,是一個多月之前,買下他們尾貨的小販。
“有什麽指教?”高重山看了一眼他的身後,沒有其他人,這才放下心。
“兄弟,你是不是搬到縣城來住了。”小販見他們傍晚出來賣東西,就有了這個猜測。
“對,你有什麽想法?”高重山直接問道。
他沒心思跟人彎彎繞繞,有什麽直說便好。
“你們搞不搞批發。”小販聽出高重山隱藏的語氣裏的不耐煩,就是有話快說,試探來試探去,他沒那個耐心。
於是也幹脆拋出自己的問題。
批發啊,高重山摸了摸下巴,有點明白了,“你想賣我們的貨?”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兄弟一看就是手藝人,有這個時間不如多做點活,賣東西的事交給我。”小販立刻小雞啄米一般點頭。
“五金商店的倉庫知道在什麽地方吧,有興趣,明天帶現金來進貨,別的免談。今天太晚了,就不招待你了。”
“誒誒,兄弟。”小販一跺腳,怎麽還是這麽軸。
他剛才看到高重山,猜到他們下山,就立刻有了一條生財大計。拿他們的貨去賣,然後五五分帳,底線是三七分帳,不用本錢,賣出去就得利。
而且他也有把握說服他們,畢竟自己有本事把東西賣出價來,他們隻幹活收錢,什麽都不用操心,這多好。
沒想到這人和上回一樣,竟然一眼看穿他在想什麽。算了,明天見麵談了再說,就不信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不了對方。
三叔在一邊搖頭,這個憨批喲,連推都不知道推一下,也就好命遇到了高重山。
高重山知道李遠山的性格,他不給,李遠山絕對不會自己要,甚至覺得是應該的。但給了,他也隻會高興,不會推也不會嫌少更不會想東想西,所以才會一手包辦。
他剛才也不是口誤,他既然下了山,以後就不會再回去,跟著他下山的人,除非他們自己放棄,不然他也一樣會將他們留在城裏。說是買房子,就是買房子。
所有人就沉浸在喜悅當中,大娃子也改口叫上了師傅。
隻有高重山在熄了燈以後,盯著倉庫高高的窗戶,睡不著覺。按現在做木工活的收入,一年也不過一千來塊,好處是吃住不要錢。幹個兩年,就能還清家裏的欠債,還能供妹妹讀書。但除此之外,也不剩什麽了。
而在九十年代往後,手藝隻會越來越不吃香,即辛苦又賺不到多少錢。這是效率決定的,工業化大規模製造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效率,而工業化一定會快速淘汰手藝人。
會有人說,那是你自己沒本事,有本事的人根本不缺活做。這話就好比,站在二零二零年說大學生找工作越來越難,社會越來越內卷。然後有人跳出來說,那是你沒本事,你看清華北大畢業的,就不可能找不到工作。
一個說的是行業趨勢,一個說的是一小撮特定的人。
手藝行業裏,你能看到一小撮永遠有活幹的人,但你看不到的是,大量被迫轉行的人。這叫什麽呢,叫幸存者偏差。
高重山不想重複前世的老路,裝修公司固然也是賺錢的,但並不是一個可以規模化的行業,而且規模越大,公司越難掌控裝修的水平。畢竟水平的高低隻取決於工人的水平,以及他的用心程度,這根本不是靠製度或是方法可以避免的。
幹到最後,房地產商的精裝修交付也漸漸成為主流趨勢,利潤也越來越薄。裝修公司適合做口碑適合小而美,不適合規模化。當然,隻想賺黑心錢,撈一票就走的,不在此列。
藏在高重山內心深處的想法,一點點冒了出來。前世,他最不服氣的就是各種洋品牌的家具,到中國跑馬圈地。一直想著,要是自己能做個家具品牌才是真的揚眉吐氣。但那個時候的他,真的隻能想想而已。
現在呢,高重山覺得,如果不試一把,就太對不起自己的機遇了。
先安頓好家人,然後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高重山捏了捏拳頭,就這麽決定吧。
第二天聽說木料一周以內到位,李科長不滿意縣裏的木料,準備去市裏協調一批拖回來,另外幾個阿姨沾了她的光,說好了到時用同一批貨。
有了一個星期的修整時間,怎麽能浪費。高重山和李遠山背上沙發床,來到廣場,傍晚時分,正是廣場人最多的時候。加上王進他爹的照顧,兩個人做點小生意,少了許多的麻煩。
沙發床一打開,瞬間就吸引了不少人過來,這東西實惠的很。不用高重山介紹,也知道是一物三用,沙發,床,和竹床。
高重山特意和李遠山都靠到了打開的沙發床上,兩個大男人的體重壓在上頭,沙發床即沒變形也沒彎曲,可見承重能力相當不錯。
背出來四個,一個小時不到,就全賣光了。李遠山負責送貨,高重山負責賣貨,配合默契。而這一次,他開價四十五,最終以四十的價格成交,一共拿了一百六十塊。
“重山,為什麽不早點拿出來賣,夏天都過完了。”如果是上個月,想要的人肯定更多,說不得能把倉庫裏的沙發床都賣掉。
“上個月我們還在替阿姨幹活,活沒完工之前,大喇喇的背了東西出來賣,縣城就巴掌大,她人頭又熟,不用一天就會傳到她耳朵裏。”
李遠山還是不懂,“那又怎麽樣,這東西是我做的呀,根本沒浪費給她幹活的時間。”
理論上當然是這樣,但阿姨心裏不會這麽想,她不問,你就沒法解釋。然後這樁活幹完了,也就完了,她絕不會帶同事和李科長過來看家具,給他們介紹這麽多的生意。
“原來裏頭還有這麽多的彎彎繞繞。”李遠山看著高重山的腦袋,以前在村裏,還覺得自己挺聰明的,甚至他也不覺得自己比高重山笨。但下了山,真正開始幹活,融入縣城的環境裏,才知道自己差的有多遠。
“人呐,最重要的是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差了,好好補總能補上。知道為什麽我叫你一塊,不叫別人。有些人,也許比你聰明那麽一點點,但是整天想搞些小聰明小動作,反而壞事。”
大約是工作圈子的問題,愛耍小聰明的人,他真的是見的夠夠的。混到最後一無所有,還打從心底裏認為,都是別人的錯,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不知道反省也沒有自知之明,說實話,還不如李遠山這種,雖然不聰明,但有自知之明的人好共事。
“對了,剛才還有小孩子認出我們,想買飛機坦克呢,你怎麽說不做了。”李遠山還挺得意,他們隻去擺過一天的攤,就被人記住了,說明他們賣的東西,很受歡迎啊。
“太費時間了。”別看是小玩意兒,賣不了多少錢,但該有的工序一樣不少,還得組裝起來。當時他是沒辦法,下山帶的東西體積越小越好,現在不存在這個問題,當然是什麽賺錢做什麽。
“兄弟,兄弟。”有人從後頭追上他們,兩個人都認出來,是一個多月之前,買下他們尾貨的小販。
“有什麽指教?”高重山看了一眼他的身後,沒有其他人,這才放下心。
“兄弟,你是不是搬到縣城來住了。”小販見他們傍晚出來賣東西,就有了這個猜測。
“對,你有什麽想法?”高重山直接問道。
他沒心思跟人彎彎繞繞,有什麽直說便好。
“你們搞不搞批發。”小販聽出高重山隱藏的語氣裏的不耐煩,就是有話快說,試探來試探去,他沒那個耐心。
於是也幹脆拋出自己的問題。
批發啊,高重山摸了摸下巴,有點明白了,“你想賣我們的貨?”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兄弟一看就是手藝人,有這個時間不如多做點活,賣東西的事交給我。”小販立刻小雞啄米一般點頭。
“五金商店的倉庫知道在什麽地方吧,有興趣,明天帶現金來進貨,別的免談。今天太晚了,就不招待你了。”
“誒誒,兄弟。”小販一跺腳,怎麽還是這麽軸。
他剛才看到高重山,猜到他們下山,就立刻有了一條生財大計。拿他們的貨去賣,然後五五分帳,底線是三七分帳,不用本錢,賣出去就得利。
而且他也有把握說服他們,畢竟自己有本事把東西賣出價來,他們隻幹活收錢,什麽都不用操心,這多好。
沒想到這人和上回一樣,竟然一眼看穿他在想什麽。算了,明天見麵談了再說,就不信憑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不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