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裏明白就行,前幾年讓你受委屈了,這幾年大家夥都明白過來了。鄉裏鄉親的,有些事也不好說,過來拜年呢,就是讓你知道,村裏人都記得你的好。”


    從高重山下山到現在,最初是怪高重山吃獨食,後來呢,又怪高重山沒幫村裏人分憂。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下山,越來越多的人展現出他們真實的一麵,村裏人也終於明白過來,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應該對你怎麽樣。


    更多的是,你對別人怎麽樣,別人能夠同樣對你,就已經是遇到了好人。


    不看過程,隻看結果,村裏有四五個壯勞力在縣城當工人。有十來個,去了省城當工人。還送了路費,讓七八個願意出門打工的年輕人,可以體體麵麵的出門。


    一個村才多少戶人家,除了少數跟高重山不對付的,大多數最後都承了高重山的情,或是直接就靠高重山吃飯。一戶隻要有一個出來的,一家人的生活就能得到改善。


    還有丁大姐搞的熏肉業務,讓婦女老人也能趁機賺點小錢花花,這些還是因為高重山。


    所以最後一合計,高家不回村過年,他們就下山拜年。沒有錢還能沒有禮數嗎?所以才有了這群人浩浩蕩蕩下山拜年的事。


    高重山感慨萬分,又很過意不去,因為他絕沒有村長以為的那麽無辜。隻能這麽說,結果是好的,不管對他還是對村民,都是好的。


    若他真是個愣頭小子,一頭熱血的創業,又對身邊人毫無防備。就算創業成功,大概這些人也已經騎到他的頭上,工廠都不知道該算誰的,更不知道該聽誰的。


    但更有可能的是,在創業未成的時候,就因為利益分配和各種仗著輩份指手劃腳的人,而分崩離析,最終一無所有。


    所以,他對村長有愧疚,但若能夠重來一次,他仍然會這麽做。村裏人不是壞人,否則當初他們家上哪兒借錢供他讀到高中。他們缺的是融入這個社會,然後用現代人的視角看待事物的能力。


    “叔,您跟鎮上的鎮長熟不熟。”高重山有個想法,本來打算再等等,但這會兒,卻不想再等了。


    林露說他是有能力而卻願意保護弱小的正義使者,村長說他是幫全村脫貧致富的大善人。隻有他自己知道,他不是。


    他頭一次知道,原來憑白承受別人的信任和感謝也是一種壓力。甚至於,比雄哥當初給他的壓力更大,更讓他坐立難安。必須要做點什麽,才能安心。


    “熟啊,怎麽會不熟,咋地,有事?”村長倒不奇怪,但凡是做生意的人,都願意認識政府官員。不過一個鎮長有啥用,在他想來,起碼要認識個縣長才有用吧。


    “是有點事,鎮上的小學,年久失修又發不出工資。您有機會跟鎮長說說,給統計一下得花多少錢重修,列個預算。等我手裏騰出空來了,幫著做點事。我出來這麽久,沒別的感想,就一個,讀書太重要了。”


    隻有讀書,才能更明白道理,更容易融入這個社會,也更容易邁向更好的生活。


    “好啊,這是好事,大好事啊。老沈年年都為這個學校發愁,要知道這事,肯定會樂得蹦起來。”村長大喜,跟沈鎮長關係不錯的他,是真心替他高興。再說,學校修的好了,自己村裏的孩子不也一樣得了好處。


    高重山笑了笑,“您別到處聲張,我還不一定能做成啥樣呢,到時候有多大的錢,辦多大的事。”


    “不管多少,都是心意。”村長也不認為高重山能把小學改頭換麵,修一修危房,重新加個瓦片,固固房梁什麽的,就挺好。


    說出來,高重山心裏舒服多了,同時歎氣搖搖頭,看樣子他是沒那個本事當梟雄了,一點讚譽都擔不住,更別提把禍國秧民當成是社會福祉一樣堂而皇之的說出來。


    高老漢極力留鄉親們在縣城住了幾天,好些老人家都有十幾年沒來過縣城,高老漢開開心心的帶著他們滿縣城的逛。幾乎給全村人,都帶了禮物。


    平時小氣的高老漢,這會兒花起錢來卻大方的很,就兩字,高興,再加兩字,有麵。


    高重山親自送他們回村,開著麵包車,大家擠一擠一路送到鎮上,上山的時候,大家推來推去,不許高重山再送,他這才作罷。


    回到家已經是半夜,李桂花開著燈一直等著。


    聽到車子開回後院的聲音,親眼看到兒子回來,又說了幾句話,才回屋睡下。一直睡得鼾聲有起有伏的高老漢,眼睛都沒睜開,卻開口含糊的問道:“是不是重山回來了。”


    “你還知道擔心啊。”李桂花嗤笑。


    沒聽到聲音,一回頭,高老漢又睡著了。李桂花捶了他一下,“憨貨。”


    單位裏的人初八上班,但收心得到十五以後,高家的家具店在初五迎了財神就重新開門營業。高重山也回到省城,準備自己的行動。


    海城的股票認購證第一次搖號在三月二號,又是錢又是帳,不是他一個人搞不搞得定的問題,而是萬一被人盯上怎麽辦的問題。


    再多的錢也得有命去花,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王進算一個,兩個人得輪流開車,慶賀的師父宋鳴也算一個,他算是高重山聘用的保鏢。年前就談好了,到了時間人家自己就過來了,是個守信重諾的人。


    宋鳴跟高重山早就成了忘年交,高重山也眼看著他,一步步做大做強,統一公園,將另外三派打得是抱頭鼠躥,紛紛控訴現在的年輕人不講武德。


    當時宋鳴就嗤之以鼻,“什麽叫武德,我從一開始練的,就不是上台表演的那一套。我這是實戰型散打,怎麽能贏就怎麽打,沒有招式也不管好不好看。我們隻看結果,最終一個站著,一個躺下。”


    高重山也講的很清楚,沒啥事大家就一起吃吃喝喝開車去一趟海城,再開車回來,拿筆保鏢費。有啥事,大家就並肩子上,保鏢費翻倍。


    除了這三個人,又加上一個王建設,他純粹是自己想湊熱鬧。這年頭出遠門的機會不多,難得跟這些投緣的一塊去,更是機會難得。大福眼饞的不行,但他得留下看店,隻能揮著小手帕讓大家記得給他寫信。


    最後加上一個穆光。穆光是意料之外,自己躲在後備廂裏,等大家開出省城都兩個鍾頭了,才被鼾聲暴露。


    都到半道上了,不帶也得帶了。高重山拳打腳踢一通收拾,穆光立正站好寧願乖乖挨揍,反正挨揍就意味著得帶上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小山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雷師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雷師傅並收藏重回小山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