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重山的婚禮,賓客雲集,林露提前半個月回來做準備工作。原以為時間很寬裕,沒想到還是覺得時間不夠。
先上帽山,一行人爬上小帽村。小帽村的老宅,在高重山定親之後,就開始重修,如今已經是一棟二層小樓。
仿古的大院,碧瓦青磚,牆角種著爬山虎,別人拿來種菜的院子,他們家拿來種花。
“看吧,有衛生間。”高重山自從知道林露的焦慮後,就大笑不止,等上了山,特意帶她去看自己家的衛生間。
“爸媽知道你肯定不習慣農村的土廁所,特意蓋的。”
林露想到自己還擔心了半天,忍不住想笑,“我得謝謝爸媽。”
高老漢和李桂花其實理解不了,為什麽城裏人對衛生間會這麽執著。不過他們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自己不理解沒關係,從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
農村的流水席,光廚師就請了三個,還請了一幫農村婦女幫著做雜事。桌子凳子一路排出去,誰來了坐滿一桌就上菜開吃。
第一天中午是正式請客,來的都是客人,還把隔著山頭的外公外婆背了來。幾個姨媽和表哥表妹什麽的,也來了一大幫人。
李桂花難得見到娘家親人聚的這麽齊,笑的合不攏嘴。
舅舅李建國也帶著一家人上了山,之前的小豆丁李健康,如今已經是個眉眼清秀的小學生,纏著高銀山,問她大學裏的事,一副向往的模樣。
林露穿的是一套大紅色的褂裙,將頭發盤起,結果跟上來的造型師,沒拿之前給她試妝的首飾箱,而是出去了一趟。
不一會兒,高重山抱著一個小箱子進來。一打開,一套金鑲紅寶石的仿古頭飾,安靜的躺在首飾箱裏。
“喜不喜歡?”高重山在她臉頰上輕啄了一口,“驚喜。”
“是,是那副畫?”此時林露也認出來,是她跟高重山去博物館裏看過的一張畫,對畫中的首飾印象深刻,沒想到,高重山不僅記得,還給她原樣打造了一套。
“畫像裏用的是彩色碧璽石,我給改成了紅色寶石,喜不喜歡。”高重山將一支主簪插到她的發髻上問道。
回應他的,是林露的一個吻。
一套發簪有大大小小幾十支,造型師一一幫她整理好,最終的效果宛如從畫像中走出來的貴女。
高銀山打趣,他們家終於有了傳家寶,林露深覺有理。
農村的婚宴辦的比較簡單,按傳統流程,一個簡單的儀式後給大家敬酒即可。婚宴辦的好不好,關鍵在菜色和來捧場的人數,不在於儀式。
村裏幾個從外頭趕回來的中年人,仗著婚禮的特殊氣氛,一個勁說光敬酒太單調,非要高老漢背著兒媳婦繞一圈,還給取了個好聽的花名,叫什麽公公背兒媳婦,越背越有,背千金得萬金,以後必然興旺發達等等。
說辭一套接一套,不少年輕人也跟著起哄,喊什麽的都有。
高重山笑了笑,一指中年人,“才下山多久,就學壞了,移風移俗才幾年,就急著把糟粕撿起來。不急,等你兒子結婚的時候,你別說背著,抱著都隨你。”
村裏人混到現在,可以說大半都靠著高重山生活,青壯不是在縣城的店,就是在省城的廠裏工作,好多在外頭工作一段時間的村民,曉得了工廠裏上班的規矩,也會想辦法進重山家具廠。有了比較才知道好歹,心思才比較安定。
留在村裏的老弱,幾乎家家戶戶在山裏熏製豬肉,也等於是給高家工作。
就算出去打工也不打算回家工作的,又有幾家沒拿高家借給他們的車費路費。家裏孩子成績尚可的,又有幾個沒受過資助。
這幾個中年人,還真是少有的,完全沒依靠高重山而是自謀出路的村民。這也是他們借著機會鬧婚禮的原因,村裏人人都捧著高家,但他們又沒沾光,憑什麽呢?
平時鬧出來顯得自己沒道理,現在人家結婚辦喜事,鬧一鬧不是正合適,還能跟他們計較不成。充滿了農民的小心機,和自覺聰明的沾沾自喜。看看,你再大的老板,這個時候還不是被我們耍猴一樣耍。
高重山會慣著他們嗎?根本不用慣,一句話身邊人就明白了,他不高興。
小喜一把抱住一個中年人,“叔,還沒開始呢,怎麽就喝醉了。來來來,坐好,我陪你好好喝點。”
“我沒醉。”
“沒醉怎麽說起了醉話。”小喜笑嘻嘻的,他知道標準,不讓人瞎鬧,但態度也得好,畢竟是高重山大喜的日子,誰也不想在今天鬧出不愉快。
這幾個人雖然不靠高重山,但總歸是有家人,有親戚的。李遠山朝幾個人使了眼色,立刻就有親戚過來,纏著他們喝酒,也等於堵住了他們的話頭。
其中一個脾氣最臭的,很不以為然道:“喜事不鬧一鬧還叫喜事嗎?再說了,這都是祖輩傳下來的規矩。”
“你們家祖輩那兒是啥規矩不知道,反正我們高家的祖輩那會兒,已經是新中國,興的也是新規矩。”高重山端起酒杯,依然敬了他們。
“他們祖輩那會兒,都是逃荒過來的,叫花子還興什麽規矩呢,重山別聽他們的。”村裏人知根知底,啥事不知道啊。
還祖輩,有本事繼續說,高祖的事,都能給你挖出來。
這個小插曲很快過去,有親近的人開幾句玩笑,想聽聽戀愛經曆,高重山都大方滿足,氣氛又重新熱鬧起來,並沒有被那幾個中年人影響。
辦完婚禮,兩人在新房住上一晚,就要趕去省城。高重山帶走了一票人,高家父母留在山上,三天流水席辦完,再趕去省城參加婚禮。
辦婚禮是個力氣活,王進的忠言,此時高重山已經完全能感同身受。
等高家父母下山趕到省城,一場盛大的婚禮,已經徐徐拉開帷幕。
伴郎團的名額,在重山集團內部已經到了要靠打架來決定的地步。王進穆光小眼鏡,小喜李遠山慶賀梅才子等等,總算是擠進名單。
王建設和大福,還有李曉天薑書記,三叔和穆師傅以及一票年紀大點的,分工合作,務必要把婚禮辦的圓圓滿滿。
先上帽山,一行人爬上小帽村。小帽村的老宅,在高重山定親之後,就開始重修,如今已經是一棟二層小樓。
仿古的大院,碧瓦青磚,牆角種著爬山虎,別人拿來種菜的院子,他們家拿來種花。
“看吧,有衛生間。”高重山自從知道林露的焦慮後,就大笑不止,等上了山,特意帶她去看自己家的衛生間。
“爸媽知道你肯定不習慣農村的土廁所,特意蓋的。”
林露想到自己還擔心了半天,忍不住想笑,“我得謝謝爸媽。”
高老漢和李桂花其實理解不了,為什麽城裏人對衛生間會這麽執著。不過他們有個最大的優點,就是自己不理解沒關係,從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
農村的流水席,光廚師就請了三個,還請了一幫農村婦女幫著做雜事。桌子凳子一路排出去,誰來了坐滿一桌就上菜開吃。
第一天中午是正式請客,來的都是客人,還把隔著山頭的外公外婆背了來。幾個姨媽和表哥表妹什麽的,也來了一大幫人。
李桂花難得見到娘家親人聚的這麽齊,笑的合不攏嘴。
舅舅李建國也帶著一家人上了山,之前的小豆丁李健康,如今已經是個眉眼清秀的小學生,纏著高銀山,問她大學裏的事,一副向往的模樣。
林露穿的是一套大紅色的褂裙,將頭發盤起,結果跟上來的造型師,沒拿之前給她試妝的首飾箱,而是出去了一趟。
不一會兒,高重山抱著一個小箱子進來。一打開,一套金鑲紅寶石的仿古頭飾,安靜的躺在首飾箱裏。
“喜不喜歡?”高重山在她臉頰上輕啄了一口,“驚喜。”
“是,是那副畫?”此時林露也認出來,是她跟高重山去博物館裏看過的一張畫,對畫中的首飾印象深刻,沒想到,高重山不僅記得,還給她原樣打造了一套。
“畫像裏用的是彩色碧璽石,我給改成了紅色寶石,喜不喜歡。”高重山將一支主簪插到她的發髻上問道。
回應他的,是林露的一個吻。
一套發簪有大大小小幾十支,造型師一一幫她整理好,最終的效果宛如從畫像中走出來的貴女。
高銀山打趣,他們家終於有了傳家寶,林露深覺有理。
農村的婚宴辦的比較簡單,按傳統流程,一個簡單的儀式後給大家敬酒即可。婚宴辦的好不好,關鍵在菜色和來捧場的人數,不在於儀式。
村裏幾個從外頭趕回來的中年人,仗著婚禮的特殊氣氛,一個勁說光敬酒太單調,非要高老漢背著兒媳婦繞一圈,還給取了個好聽的花名,叫什麽公公背兒媳婦,越背越有,背千金得萬金,以後必然興旺發達等等。
說辭一套接一套,不少年輕人也跟著起哄,喊什麽的都有。
高重山笑了笑,一指中年人,“才下山多久,就學壞了,移風移俗才幾年,就急著把糟粕撿起來。不急,等你兒子結婚的時候,你別說背著,抱著都隨你。”
村裏人混到現在,可以說大半都靠著高重山生活,青壯不是在縣城的店,就是在省城的廠裏工作,好多在外頭工作一段時間的村民,曉得了工廠裏上班的規矩,也會想辦法進重山家具廠。有了比較才知道好歹,心思才比較安定。
留在村裏的老弱,幾乎家家戶戶在山裏熏製豬肉,也等於是給高家工作。
就算出去打工也不打算回家工作的,又有幾家沒拿高家借給他們的車費路費。家裏孩子成績尚可的,又有幾個沒受過資助。
這幾個中年人,還真是少有的,完全沒依靠高重山而是自謀出路的村民。這也是他們借著機會鬧婚禮的原因,村裏人人都捧著高家,但他們又沒沾光,憑什麽呢?
平時鬧出來顯得自己沒道理,現在人家結婚辦喜事,鬧一鬧不是正合適,還能跟他們計較不成。充滿了農民的小心機,和自覺聰明的沾沾自喜。看看,你再大的老板,這個時候還不是被我們耍猴一樣耍。
高重山會慣著他們嗎?根本不用慣,一句話身邊人就明白了,他不高興。
小喜一把抱住一個中年人,“叔,還沒開始呢,怎麽就喝醉了。來來來,坐好,我陪你好好喝點。”
“我沒醉。”
“沒醉怎麽說起了醉話。”小喜笑嘻嘻的,他知道標準,不讓人瞎鬧,但態度也得好,畢竟是高重山大喜的日子,誰也不想在今天鬧出不愉快。
這幾個人雖然不靠高重山,但總歸是有家人,有親戚的。李遠山朝幾個人使了眼色,立刻就有親戚過來,纏著他們喝酒,也等於堵住了他們的話頭。
其中一個脾氣最臭的,很不以為然道:“喜事不鬧一鬧還叫喜事嗎?再說了,這都是祖輩傳下來的規矩。”
“你們家祖輩那兒是啥規矩不知道,反正我們高家的祖輩那會兒,已經是新中國,興的也是新規矩。”高重山端起酒杯,依然敬了他們。
“他們祖輩那會兒,都是逃荒過來的,叫花子還興什麽規矩呢,重山別聽他們的。”村裏人知根知底,啥事不知道啊。
還祖輩,有本事繼續說,高祖的事,都能給你挖出來。
這個小插曲很快過去,有親近的人開幾句玩笑,想聽聽戀愛經曆,高重山都大方滿足,氣氛又重新熱鬧起來,並沒有被那幾個中年人影響。
辦完婚禮,兩人在新房住上一晚,就要趕去省城。高重山帶走了一票人,高家父母留在山上,三天流水席辦完,再趕去省城參加婚禮。
辦婚禮是個力氣活,王進的忠言,此時高重山已經完全能感同身受。
等高家父母下山趕到省城,一場盛大的婚禮,已經徐徐拉開帷幕。
伴郎團的名額,在重山集團內部已經到了要靠打架來決定的地步。王進穆光小眼鏡,小喜李遠山慶賀梅才子等等,總算是擠進名單。
王建設和大福,還有李曉天薑書記,三叔和穆師傅以及一票年紀大點的,分工合作,務必要把婚禮辦的圓圓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