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荏苒的注意力都被一陣一陣的抽疼吸引,哪裏還有心情吃飯。
隻是不吃待會如果生的話就會沒有力氣。
在岑文的勸說下,言荏苒勉強吃了一些,吃了沒兩口說什麽也不吃了。
岑文在旁看的著急,“你不吃待會生的話怎麽辦?你哪來的勁兒生孩子啊?”
言荏苒歎了口氣,“媽,我真吃不下。”
“你……”
“媽讓我來吧,您去一旁歇著,我來喂她。”
季應時走過來,接過岑文手上的碗筷,如是對她說。
岑文看看噘著嘴的女兒,又看看女婿,起身讓開了,把地方讓給季應時。
“來,我喂你,咱們不疼的時候吃。”
季應時喂飯很有技巧性,往往在言荏苒不疼的時候趁機喂過去,一旦待她疼了,堅決不喂,且會說些情話轉移她的注意力。
就這樣,半個小時左右,在不知不覺間,言荏苒吃飽了,一碗飯也見了底。
人在吃飽飯的時候,心情會好一些,言荏苒便是如此,在季應時耐心的安撫下,沒有之前那般的煩躁了。
楊曦和岑文兩位媽媽看在眼裏,彼此交換了個眼神,相視而笑。
到了晚上十點左右,習芷佳來看過,搖搖頭:“還不行,估計要到明天上午了。”
“那她這一晚都會這樣疼著?”季應時皺眉問她。
“差不多,你當是女人生孩子很輕鬆啊,眼睛一閉,往床上一躺,孩子就出來了,你問問兩位阿姨,她們當年生你們的時候是不是也這樣。”
習芷佳淡淡的懟了季應時一句,其實她也沒別的意思,就是讓他看看,他的老婆多辛苦。
楊曦和岑文麵麵相覷,表示不摻和。
因著暫時生不了,晚上就不必留這麽多人在了。
季應時讓兩家的長輩回去,他自己留下。
“我和你一起吧,晚上也好有個照應。”顧寒說。
言荏苒現在做什麽也不方便,季應時自己一個人怕是兼顧不過來。
“不用,你們回去,我和應時留下,顧寒個男人留下不方便。”岑文一錘定音。
楊曦走前握著岑文的手:“今天晚上就辛苦你了,明天一大早我就過來。”
“辛苦什麽呀,苒苒是我的女兒,這不是應該的嗎,你回去好好休息,不用急著過來。”
相較於婆婆,岑文這個親媽留下會自在些。
道理楊曦明白,所以並沒有在這件事上和岑文爭。
送走了楊曦他們,岑文便回到了病房,守在病床前,握著女兒的手:“睡一會吧,養足精神明天才能有力氣生。”
言荏苒點點頭,在季應時和岑文的幫助下慢慢躺下。
剛躺下,肚子便一抽一抽的疼了起來,疼的言荏苒直抽氣。
“又疼了?來,跟著媽媽深呼吸。”
岑文帶著她吸氣呼氣。
“怎麽樣,有沒有好一點?”
言荏苒點點頭,“好多了。”反握上岑文的手,“媽,當年你生我的時候是不是也很辛苦?”
岑文一怔,繼而笑開,對女兒說:“倒也沒怎麽辛苦,時間太長了,我都有些忘了,人上了年紀,記憶力就不大好了。”
其實岑文並沒有忘記,網上不是曾經有人說過嗎,女人這一輩子疼兩次,一次是初…夜,另一次就是生孩子。
那種記憶深刻的疼,怎麽可能說忘記就能忘記的。
她記得很清楚,當年生女兒的時候,她整整疼了一天一夜才把女兒生出來,女兒出生本來以為解脫了,誰知道又產後出血,差點要了她的命。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她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女兒被人給掉包了。
這些事,岑文都記得清清楚楚,哪怕過去二十多年她一直活得渾渾噩噩,但當年的記憶早已刻進了她的骨子裏。
隻是,到底沒有說,一是怕女兒害怕,二是怕她難受。
對她來說,那些都是過去式了,過去雖然痛苦,但好歹苦盡甘來。
既是苦盡甘來,又何必再說出來惹人難受呢。
言荏苒拉著她的手到臉頰旁,溫情的蹭了蹭,“媽媽,辛苦您了,謝謝您生下我,讓我這麽健康的活在這個人世間。”
一番話,讓岑文濕潤了眼眶,眼睛紅彤彤的,手指微顫的撫上女兒的麵,“傻孩子,媽媽要謝謝你才是,謝謝你這麽健康的活著……”
季應時悄無聲息的退出了病房,留她們母女在說話。
坐在走廊上,他突然間很想給自己的媽媽打個電話。
想著也就這麽做了,拿出手機,將電話撥給了還在路上的楊曦。
“喂兒子,怎麽了,是不是苒苒要生了?”
電話中,楊曦的聲音很緊張。
“媽,沒有,您別緊張,我……我就是想給您打個電話……”季應時沉默了一會,方才輕聲說道:“媽媽,謝謝您,還有……辛苦您了。”
楊曦愣住了,她的呼吸有些急促了起來,一顆心蹦跳的很厲害,一種名為滿足幸福的情緒仿佛要從胸腔之中飛出來一般。
“媽,您路上小心,沒事我先掛了。”
“……好,掛吧。”楊曦張張嘴,有千言萬語的話想說,可到了嘴邊卻又不知如何說,索性咽了回去,在掛斷電話前,輕輕的說:“兒子,媽媽很高興。”
季應時黑亮的眼睛閃過一抹光澤,恩了一聲便掛了電話。
掛了電話,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唇角的弧度不經意的往上翹。
而另一邊,相較於季應時的含蓄,楊曦的激動和喜悅卻是怎麽掩都掩不住。
司機透過後視鏡看在眼裏,笑道:“夫人好像很開心啊,這是有什麽好事呢?”
“兒子長大了的好事啊。”楊曦聲音輕快,不難聽出其中的歡喜。
回到家,將這事告訴了季老爺子和顧江山。
“哦?應時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外露了?”季老爺子好奇不已。
季海潮也在一旁感到意外。
楊曦頓了頓,思索了一會,說:“估計著是看著苒苒辛苦,那孩子終於良心發現了吧。”
季老爺子和季海潮對視一眼,皆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讚同。
……
隻是不吃待會如果生的話就會沒有力氣。
在岑文的勸說下,言荏苒勉強吃了一些,吃了沒兩口說什麽也不吃了。
岑文在旁看的著急,“你不吃待會生的話怎麽辦?你哪來的勁兒生孩子啊?”
言荏苒歎了口氣,“媽,我真吃不下。”
“你……”
“媽讓我來吧,您去一旁歇著,我來喂她。”
季應時走過來,接過岑文手上的碗筷,如是對她說。
岑文看看噘著嘴的女兒,又看看女婿,起身讓開了,把地方讓給季應時。
“來,我喂你,咱們不疼的時候吃。”
季應時喂飯很有技巧性,往往在言荏苒不疼的時候趁機喂過去,一旦待她疼了,堅決不喂,且會說些情話轉移她的注意力。
就這樣,半個小時左右,在不知不覺間,言荏苒吃飽了,一碗飯也見了底。
人在吃飽飯的時候,心情會好一些,言荏苒便是如此,在季應時耐心的安撫下,沒有之前那般的煩躁了。
楊曦和岑文兩位媽媽看在眼裏,彼此交換了個眼神,相視而笑。
到了晚上十點左右,習芷佳來看過,搖搖頭:“還不行,估計要到明天上午了。”
“那她這一晚都會這樣疼著?”季應時皺眉問她。
“差不多,你當是女人生孩子很輕鬆啊,眼睛一閉,往床上一躺,孩子就出來了,你問問兩位阿姨,她們當年生你們的時候是不是也這樣。”
習芷佳淡淡的懟了季應時一句,其實她也沒別的意思,就是讓他看看,他的老婆多辛苦。
楊曦和岑文麵麵相覷,表示不摻和。
因著暫時生不了,晚上就不必留這麽多人在了。
季應時讓兩家的長輩回去,他自己留下。
“我和你一起吧,晚上也好有個照應。”顧寒說。
言荏苒現在做什麽也不方便,季應時自己一個人怕是兼顧不過來。
“不用,你們回去,我和應時留下,顧寒個男人留下不方便。”岑文一錘定音。
楊曦走前握著岑文的手:“今天晚上就辛苦你了,明天一大早我就過來。”
“辛苦什麽呀,苒苒是我的女兒,這不是應該的嗎,你回去好好休息,不用急著過來。”
相較於婆婆,岑文這個親媽留下會自在些。
道理楊曦明白,所以並沒有在這件事上和岑文爭。
送走了楊曦他們,岑文便回到了病房,守在病床前,握著女兒的手:“睡一會吧,養足精神明天才能有力氣生。”
言荏苒點點頭,在季應時和岑文的幫助下慢慢躺下。
剛躺下,肚子便一抽一抽的疼了起來,疼的言荏苒直抽氣。
“又疼了?來,跟著媽媽深呼吸。”
岑文帶著她吸氣呼氣。
“怎麽樣,有沒有好一點?”
言荏苒點點頭,“好多了。”反握上岑文的手,“媽,當年你生我的時候是不是也很辛苦?”
岑文一怔,繼而笑開,對女兒說:“倒也沒怎麽辛苦,時間太長了,我都有些忘了,人上了年紀,記憶力就不大好了。”
其實岑文並沒有忘記,網上不是曾經有人說過嗎,女人這一輩子疼兩次,一次是初…夜,另一次就是生孩子。
那種記憶深刻的疼,怎麽可能說忘記就能忘記的。
她記得很清楚,當年生女兒的時候,她整整疼了一天一夜才把女兒生出來,女兒出生本來以為解脫了,誰知道又產後出血,差點要了她的命。
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她辛辛苦苦生下來的女兒被人給掉包了。
這些事,岑文都記得清清楚楚,哪怕過去二十多年她一直活得渾渾噩噩,但當年的記憶早已刻進了她的骨子裏。
隻是,到底沒有說,一是怕女兒害怕,二是怕她難受。
對她來說,那些都是過去式了,過去雖然痛苦,但好歹苦盡甘來。
既是苦盡甘來,又何必再說出來惹人難受呢。
言荏苒拉著她的手到臉頰旁,溫情的蹭了蹭,“媽媽,辛苦您了,謝謝您生下我,讓我這麽健康的活在這個人世間。”
一番話,讓岑文濕潤了眼眶,眼睛紅彤彤的,手指微顫的撫上女兒的麵,“傻孩子,媽媽要謝謝你才是,謝謝你這麽健康的活著……”
季應時悄無聲息的退出了病房,留她們母女在說話。
坐在走廊上,他突然間很想給自己的媽媽打個電話。
想著也就這麽做了,拿出手機,將電話撥給了還在路上的楊曦。
“喂兒子,怎麽了,是不是苒苒要生了?”
電話中,楊曦的聲音很緊張。
“媽,沒有,您別緊張,我……我就是想給您打個電話……”季應時沉默了一會,方才輕聲說道:“媽媽,謝謝您,還有……辛苦您了。”
楊曦愣住了,她的呼吸有些急促了起來,一顆心蹦跳的很厲害,一種名為滿足幸福的情緒仿佛要從胸腔之中飛出來一般。
“媽,您路上小心,沒事我先掛了。”
“……好,掛吧。”楊曦張張嘴,有千言萬語的話想說,可到了嘴邊卻又不知如何說,索性咽了回去,在掛斷電話前,輕輕的說:“兒子,媽媽很高興。”
季應時黑亮的眼睛閃過一抹光澤,恩了一聲便掛了電話。
掛了電話,整個人都輕鬆了許多,唇角的弧度不經意的往上翹。
而另一邊,相較於季應時的含蓄,楊曦的激動和喜悅卻是怎麽掩都掩不住。
司機透過後視鏡看在眼裏,笑道:“夫人好像很開心啊,這是有什麽好事呢?”
“兒子長大了的好事啊。”楊曦聲音輕快,不難聽出其中的歡喜。
回到家,將這事告訴了季老爺子和顧江山。
“哦?應時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外露了?”季老爺子好奇不已。
季海潮也在一旁感到意外。
楊曦頓了頓,思索了一會,說:“估計著是看著苒苒辛苦,那孩子終於良心發現了吧。”
季老爺子和季海潮對視一眼,皆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讚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