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比較忙,我之前在咱們家後院的空地上種了點青菜,現在正值收割季,忙著收獲這些果實來的,才倒出時間給你寫信。你在部隊一切都好吧。上次你寫信來說的那個女兵小麗我覺得人還是不錯的,從你信中的描述來看,是一個很識大體的女孩子。你也年齡不小了,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了,覺得合適,就考慮發展一下。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你都已經滿地跑了。至於我的身體,你不用過分擔心,我活了這麽多年,什麽風浪沒經曆過,這點小病放不倒我。還有,我和你說過好多遍了,不要郵錢回來,家裏的積蓄雖然不多,但是遠遠夠用了,你還年輕,將來有的是用錢的地方。你在部隊時間比較緊,不用回來看我,照顧好自己就行。”
張大爺寫完信後,落上署名,將信紙小心翼翼的疊好,緩慢的放入信封裏,轉頭對女兒說道:“我去給你哥郵信去,去去就回,你們做好了飯先不用等我了。”
女兒有些不悅:“郵個信能用多長時間,你總不按時吃飯,病怎麽能好?你也真是的,我就去幫你郵得了,你還信不著我,我這麽大人了,一封信還能郵丟了?”
張大爺也不言語,默默的整理好了行裝,回頭對著家人又再次說了一遍:“你們做好了飯先吃吧,不用等我了。”
他說完轉頭便走了。
村裏麵沒有可以郵寄的地方,距離最近的鎮子,步行要一個小時的路程,張大爺每次寫完信,都要長途跋涉去郵寄。他雖然身體不好,但是從沒有覺得累,對於他而言,郵信是他生命中極其有意義的一件事,每次郵信,一定要自己親自去,好像換了人就會把信件弄丟一樣。
張大爺抵達小鎮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山。張大爺加快腳步趕去郵局。由於張大爺經常去郵局郵信,郵局的人對張大爺已經再熟悉不過,本來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大家正準備收拾東西回家,可眼尖的工作人員打老遠便看到張大爺的身影,大家於是都坐在原位等著他。
張大爺早年由於過度飲酒,得過中風,後來經過調養,身體雖然略有好轉,可體質大不如前,前段時間都還好,今天也不知道怎麽了,他走到一半的時候,已經有眩暈感,可他還是咬牙堅持趕到這裏。張大爺邁著艱難的步子,踏進郵局的門,工作人員熱情的迎上去寒暄:“張大爺,又來給孩子郵信啊?”
張大爺用袖口擦拭掉額頭上的汗,憨笑著點了點頭。隨手把包好的信件遞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接過信後又很客氣的說道:“張大爺,您兒子也給您寫過信來了,我們本來打算派人給您送去,結果趕巧您自己過來了。”
張大爺聽到這句話後,疲憊的眼神頓時又再次放出光彩,連聲說道:“在哪呢?快給我看看?”
工作人員微笑著把信遞給張大爺,張大爺接過信後,轉身坐到靠牆的椅子上,把信拆開來,有滋有味的讀了起來:“爸,有段時間沒給您寫信了,您最近身體怎麽樣了?我給您寄的錢您收到沒?別總舍不得吃,您現在需要補充營養,多買點雞蛋補補身體,多餘的錢買件體麵的衣服穿,這樣的話,鄰裏鄉親也就知道你兒子在部隊混得還不錯,而且我實際在部隊也混得不錯。現在天氣轉涼了,您平日裏要多注意,千萬別著涼了,唉,一晃兒子已經有五年沒回家探望您了,我知道您心裏肯定不好受,會有怨氣,甚至會質疑這兒子是不是白養了,爸,部隊這幾年事情實在太多,我抽個身比登天都還要難,當然我知道這不是借口,我會盡力找機會回去探望您,不過有一點您放心,無論我身在何處,無論我處於什麽位置,您都是我的父親,我也一直都會想著您,念著您…;”
張大爺看到此處,顯得有些激動,身體不由自主的有些微微顫抖,他幾乎用盡全身的力氣對著郵局的人喊道:“我的信,還沒郵走吧,我要加句話在裏麵…;”
張大爺話剛說到一半,突然覺得眼前猛地一黑,兩腿瞬間癱軟無力,一頭載到了地上。
張大爺的家人趕過來的時候,老人已經走了,郵局的人陪同張大爺的女兒去了當地的醫院,路上的時候,郵局的人說,老人摔倒後,口中一直念叨著關於信的事;郵局的人還說,張大爺的兒子也真是夠不孝的了,張大爺來這郵了好幾年的信了,好像從來沒聽他說過兒子回來看望他,再忙的工作也不至於好幾年不回家啊?
張大爺的女兒聽著這些話,也不言語,隻是默默的流著眼淚,等她到了醫院,見到張大爺病床上平靜、安詳的張大爺,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痛苦,瘋了似的撲到張大爺身前,放聲慟哭:“爸,您這都是為了什麽啊…;”
家裏人安頓好了張大爺的後事,張大爺的女兒張萍再次來到了郵局,郵局的人見到她有些許的意外,不過還是很熱心的上前招呼她,幾句寒暄過後,張萍便說起張大爺郵信的事:“我爸去世前寫的那封信已經郵出去了麽?”
郵局的人忙說:“沒有,張大爺去世前說要在裏麵加幾句話,後來突然就發生了這件事,我們搞不清楚狀況,就也沒郵這封信。”
張萍說:“那正好,那封信給我吧,麻煩你們把這封信郵出去。”
張萍說完從隨身的布包裏拿出一封信遞給了郵局的人。郵局的人微笑著接過信件,堅定的說道:“放心,我們一定盡快把這封信郵到。”
張萍所郵的那封信,內容是這樣寫的:
“王富春同誌,你好,我是你家隔壁鄰居張文海的女兒張萍,有件事我思來想去很久,覺得十分有必要讓你知道,你的父親三年前因病去世了,當時你在部隊正值關鍵時期,他怕影響你的前途,就想瞞著你,不讓你知道。於是他便讓我的父親張文海代替他給你繼續給你寫信,所以你這三年來收到的信件一直都是我父親寫的,可我父親也是重病在身,就在幾天前,在給你郵信的途中,也病逝了。請原諒我不能繼續代替他給你郵信,我隻是覺得有必要把真相告訴你,也希望你不忙的時候,能抽時間回老家來拜望一下兩位老人。”
張萍郵完這封信後,心裏麵覺得從此便了了一個事。她原本對郵出去的信件沒報一點期待,可半個月過後,郵局的人還是把一封回信交到了自己手裏。
張萍見是軍隊郵來的信,便知道是王富春郵來的,於是送走郵局的人後,便找個地方坐下,把信拆開讀了起來,信中內容如下:
“張萍同誌,您好,有些意外接到您的來信,也對您父親的去世深表遺憾,老人家拖著帶病的身體,還堅持給我寫信,我十分感動,您也確實有必要把真相告訴我,不過有件事,我也覺得有必要和您匯報一下,我是王富春的教導員,王富春同誌在五年前死於一場意外,王富春臨終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老家病重的父親,於是囑托我要代替他繼續同家裏保持聯係,這五年來,我一直把這件事當作是頭等大事,甚至比我自己的事還要重要。最後,我代表已經過世的王富春同誌,再次對張文海同誌還有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張大爺寫完信後,落上署名,將信紙小心翼翼的疊好,緩慢的放入信封裏,轉頭對女兒說道:“我去給你哥郵信去,去去就回,你們做好了飯先不用等我了。”
女兒有些不悅:“郵個信能用多長時間,你總不按時吃飯,病怎麽能好?你也真是的,我就去幫你郵得了,你還信不著我,我這麽大人了,一封信還能郵丟了?”
張大爺也不言語,默默的整理好了行裝,回頭對著家人又再次說了一遍:“你們做好了飯先吃吧,不用等我了。”
他說完轉頭便走了。
村裏麵沒有可以郵寄的地方,距離最近的鎮子,步行要一個小時的路程,張大爺每次寫完信,都要長途跋涉去郵寄。他雖然身體不好,但是從沒有覺得累,對於他而言,郵信是他生命中極其有意義的一件事,每次郵信,一定要自己親自去,好像換了人就會把信件弄丟一樣。
張大爺抵達小鎮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要落山。張大爺加快腳步趕去郵局。由於張大爺經常去郵局郵信,郵局的人對張大爺已經再熟悉不過,本來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大家正準備收拾東西回家,可眼尖的工作人員打老遠便看到張大爺的身影,大家於是都坐在原位等著他。
張大爺早年由於過度飲酒,得過中風,後來經過調養,身體雖然略有好轉,可體質大不如前,前段時間都還好,今天也不知道怎麽了,他走到一半的時候,已經有眩暈感,可他還是咬牙堅持趕到這裏。張大爺邁著艱難的步子,踏進郵局的門,工作人員熱情的迎上去寒暄:“張大爺,又來給孩子郵信啊?”
張大爺用袖口擦拭掉額頭上的汗,憨笑著點了點頭。隨手把包好的信件遞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接過信後又很客氣的說道:“張大爺,您兒子也給您寫過信來了,我們本來打算派人給您送去,結果趕巧您自己過來了。”
張大爺聽到這句話後,疲憊的眼神頓時又再次放出光彩,連聲說道:“在哪呢?快給我看看?”
工作人員微笑著把信遞給張大爺,張大爺接過信後,轉身坐到靠牆的椅子上,把信拆開來,有滋有味的讀了起來:“爸,有段時間沒給您寫信了,您最近身體怎麽樣了?我給您寄的錢您收到沒?別總舍不得吃,您現在需要補充營養,多買點雞蛋補補身體,多餘的錢買件體麵的衣服穿,這樣的話,鄰裏鄉親也就知道你兒子在部隊混得還不錯,而且我實際在部隊也混得不錯。現在天氣轉涼了,您平日裏要多注意,千萬別著涼了,唉,一晃兒子已經有五年沒回家探望您了,我知道您心裏肯定不好受,會有怨氣,甚至會質疑這兒子是不是白養了,爸,部隊這幾年事情實在太多,我抽個身比登天都還要難,當然我知道這不是借口,我會盡力找機會回去探望您,不過有一點您放心,無論我身在何處,無論我處於什麽位置,您都是我的父親,我也一直都會想著您,念著您…;”
張大爺看到此處,顯得有些激動,身體不由自主的有些微微顫抖,他幾乎用盡全身的力氣對著郵局的人喊道:“我的信,還沒郵走吧,我要加句話在裏麵…;”
張大爺話剛說到一半,突然覺得眼前猛地一黑,兩腿瞬間癱軟無力,一頭載到了地上。
張大爺的家人趕過來的時候,老人已經走了,郵局的人陪同張大爺的女兒去了當地的醫院,路上的時候,郵局的人說,老人摔倒後,口中一直念叨著關於信的事;郵局的人還說,張大爺的兒子也真是夠不孝的了,張大爺來這郵了好幾年的信了,好像從來沒聽他說過兒子回來看望他,再忙的工作也不至於好幾年不回家啊?
張大爺的女兒聽著這些話,也不言語,隻是默默的流著眼淚,等她到了醫院,見到張大爺病床上平靜、安詳的張大爺,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痛苦,瘋了似的撲到張大爺身前,放聲慟哭:“爸,您這都是為了什麽啊…;”
家裏人安頓好了張大爺的後事,張大爺的女兒張萍再次來到了郵局,郵局的人見到她有些許的意外,不過還是很熱心的上前招呼她,幾句寒暄過後,張萍便說起張大爺郵信的事:“我爸去世前寫的那封信已經郵出去了麽?”
郵局的人忙說:“沒有,張大爺去世前說要在裏麵加幾句話,後來突然就發生了這件事,我們搞不清楚狀況,就也沒郵這封信。”
張萍說:“那正好,那封信給我吧,麻煩你們把這封信郵出去。”
張萍說完從隨身的布包裏拿出一封信遞給了郵局的人。郵局的人微笑著接過信件,堅定的說道:“放心,我們一定盡快把這封信郵到。”
張萍所郵的那封信,內容是這樣寫的:
“王富春同誌,你好,我是你家隔壁鄰居張文海的女兒張萍,有件事我思來想去很久,覺得十分有必要讓你知道,你的父親三年前因病去世了,當時你在部隊正值關鍵時期,他怕影響你的前途,就想瞞著你,不讓你知道。於是他便讓我的父親張文海代替他給你繼續給你寫信,所以你這三年來收到的信件一直都是我父親寫的,可我父親也是重病在身,就在幾天前,在給你郵信的途中,也病逝了。請原諒我不能繼續代替他給你郵信,我隻是覺得有必要把真相告訴你,也希望你不忙的時候,能抽時間回老家來拜望一下兩位老人。”
張萍郵完這封信後,心裏麵覺得從此便了了一個事。她原本對郵出去的信件沒報一點期待,可半個月過後,郵局的人還是把一封回信交到了自己手裏。
張萍見是軍隊郵來的信,便知道是王富春郵來的,於是送走郵局的人後,便找個地方坐下,把信拆開讀了起來,信中內容如下:
“張萍同誌,您好,有些意外接到您的來信,也對您父親的去世深表遺憾,老人家拖著帶病的身體,還堅持給我寫信,我十分感動,您也確實有必要把真相告訴我,不過有件事,我也覺得有必要和您匯報一下,我是王富春的教導員,王富春同誌在五年前死於一場意外,王富春臨終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老家病重的父親,於是囑托我要代替他繼續同家裏保持聯係,這五年來,我一直把這件事當作是頭等大事,甚至比我自己的事還要重要。最後,我代表已經過世的王富春同誌,再次對張文海同誌還有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