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明月一聽,得了,自己爹娘今年看來是真的不打算種草藥了。
不過家裏現在的確忙,自己還是先捯飭一翻,長點經驗吧。
無可奈何之下,楚明月帶著金銀花和夏枯草,跟喬氏要了一個比較邊角的地方,打算自己把藥種上。
不過就這點東西,被楚明月照顧得細致極了。
她在栽種的時候,就根據曾經的微薄見識,把金銀花分剪成許多帶芽的小枝,然後每隔一段距離就給栽上,中間留足了距離。
至於夏枯草,那就是把撬回來的幾十顆連根的移栽進土壤就行了。
不過直到現在,楚明月已經悟出了一個道理。
自己前世的經驗,很可能在這個世界行不通。
所以這在前世都挺常見的藥材,說不定在這個世界上,根本談不上是藥材。
她越來越覺得,自己需要盡快的,去找個人,或者找點資料取取經。
哪怕就問問那些鎮上的藥材店,自己現在種的東西,到底有沒有用都是完全有必要的。
奈何,現在他們每一天都很忙,而且老娘還不讓她去村子裏,就更別說,到鎮上了,
所以這些事情,楚明月也隻能自己百般打算,卻需要等待機會。
而她想起當初自己想要把他們家變成美麗花園的打算,挺有心機的就在屋前院子邊,兩邊的小路上種了幾棵金銀花。
還振振有詞的說,是為了節省地方。
不過楚文賢夫婦根本沒在意,就隨便她折騰。
因為要整天幹活,又不大出門,所以楚明月一般都少於能見到自家以外的人。
而最多也就是能看見,山坡外麵的那截大路上偶爾經過的人,這樣也看不清楚具體是誰。
等人家轉到他們這個山坡,他們反而看不見了。
所以也不算是真正見著人。
但是這天她出去找豬草,又見到了錢氏。
說起來楚明月有些無語,她明明一看見下麵坡的大路上,走過來的是錢氏這個人,就連忙彎腰,裝作割豬草,結果還是被人家瞧見了。
錢氏遠遠的喊:“明月,在幹什麽呢?”
楚明月麵無表情的道:“找豬草!”
楚明月心裏自然是有些虛的,這位可不是省油的燈,她一個農村婦女,那是長年累月的操勞出來一大把的力氣,自己完全沒可能是這個人的對手。
就是之前把她弄到地上摩擦,都是因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原因。
那自己使的多大的衝力,才把這個有些壯實的女人撞倒的,她自己也知道。
看著左右都無人,也就隻有對麵的山上,自己家的茅草屋,矗立在那裏,她開始想後路,覺得自己要是實在看情況不對,那就還是跑吧,要不然被毒打一頓,多不值當。
不過楚明月倒不是真的有多擔心,畢竟自家娘怕她找豬草,到了外麵被錢氏這些人撞見會吃虧,都不讓她走遠了。
她隻需要大聲叫喊,就能引來自家爹娘的關注。
說是被打,也是最嚴重的情況,當然也是最不可能的情況。
可是問題是,世界上總有萬一啊,萬一錢氏今天心情不美麗怎麽辦?
然而自己先不先跑了,那就是心虛的表現,而且是很丟麵子的事情。
那她就必須不能跑早了,也不能跑晚了,要在最不傷顏麵的情況下跑……
隔了好幾塊土地的下麵,錢氏背著個大背簍,站在路上,看著半點不吭聲,連句招呼都不會打的楚明月。
她這時候也是加了注意的。
她就發現,這個丫頭已經完全沒有人以往的傻勁兒了,整個人看起來眼神靈動,透出來三五分靈敏,這時候看著自己的眼神,充滿著衡量。
這讓她一瞬間產生了一種,此人換了個魂的感覺。
不過想到這裏,她自己不覺的身子抖了抖,感覺這將夏的季節,身上如同潑了一盆冷水。
於是錢氏自己都感歎自己太會胡思亂想,甩甩頭,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思緒,都甩出腦袋。
她再次打量著楚明月的時候,楚明月已經在繼續找著土坎邊上的豬草了。
“楚明月!我問你在幹什麽,沒聽見嗎?是不是一點尊敬長輩的態度都沒有了,小小年紀怎麽就跟著這麽不學好!”
於是楚明月直起身子,回了一句:“找豬草!我回答過你的,是你自己耳朵有問題,不要光用鼻子以下的五官,上麵的也需要用上,比如眼睛,比如耳朵,還有腦袋裏麵的東西也得用上啊,大伯娘!”
說完這些話,然後楚明月自己又彎腰鏟起來一顆豬草。
她本來都不樂意理會錢氏的,可這錢氏無非就是指責自己被自己爹娘帶壞了,自己還是不要任她胡說八道好了。
她懟完錢氏,錢氏當時就有些受不了了。
她在一個黃毛小輩麵前連續吃虧,心裏十分惱怒,於是就又帶上了罵腔。
楚明月一看,就是這個時候吧,自己還是不要與這個錢氏囉嗦了。
於是她最後說了一句:“大伯娘,你別罵了,你不是要上山背柴火嘛,我就不耽誤你的功夫了!”
說著話,她轉身往山坡上大步流星的走。
誰知道這個錢氏不依不饒的在她背後喊:“楚明月,你給我站住!”
楚明月心想著,自己要真站著才傻呢,於是更是往山頂上去。
錢氏無奈一跺腳,然後朝著大山裏麵走。
楚明月撇眼看見錢氏離開,終於不急走了,停下來開始找豬草。
不過她心裏有些奇怪,今天這個人怎麽肯自己一個人上山去背柴。
錢氏倒不是如同自家大伯父一樣,有些偷懶耍滑,半點沒有可取之處。
但是這個人比較喜歡計較,她做什麽事情,都得比著別人來。
當初她對比的對象是自家娘親,還有秦氏兩妯娌。
但凡要是她自己覺得幹多了一點活,就有話擠兌人家。
自家娘是傳統婦女,講究家和萬事興。
而秦氏出身貧困人家,在老楚家的地位就是一個連她可憐的,作為老太太顧氏的出氣筒一樣的女兒楚翠翠,都嗬護不了的人。
所以這倆人硬是生生的被這個錢氏牽著鼻子走了許多年,還一點都不自知。
也就是如今的楚明月,能夠輕易看出來,她們兩個在錢氏跟前吃的虧。
人但凡要是有甜頭嚐了,又豈會管得住自己,不去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取得那一點甜頭呢。
所以錢氏倒是不懶,而且持小家挺有方。
她每天都巧舌如簧的仗著兩個妯娌老實,東拚西湊的把事情安排在了別人身上,她自己好抽時間做手上活賺錢,貼補小家。
不過家裏現在的確忙,自己還是先捯飭一翻,長點經驗吧。
無可奈何之下,楚明月帶著金銀花和夏枯草,跟喬氏要了一個比較邊角的地方,打算自己把藥種上。
不過就這點東西,被楚明月照顧得細致極了。
她在栽種的時候,就根據曾經的微薄見識,把金銀花分剪成許多帶芽的小枝,然後每隔一段距離就給栽上,中間留足了距離。
至於夏枯草,那就是把撬回來的幾十顆連根的移栽進土壤就行了。
不過直到現在,楚明月已經悟出了一個道理。
自己前世的經驗,很可能在這個世界行不通。
所以這在前世都挺常見的藥材,說不定在這個世界上,根本談不上是藥材。
她越來越覺得,自己需要盡快的,去找個人,或者找點資料取取經。
哪怕就問問那些鎮上的藥材店,自己現在種的東西,到底有沒有用都是完全有必要的。
奈何,現在他們每一天都很忙,而且老娘還不讓她去村子裏,就更別說,到鎮上了,
所以這些事情,楚明月也隻能自己百般打算,卻需要等待機會。
而她想起當初自己想要把他們家變成美麗花園的打算,挺有心機的就在屋前院子邊,兩邊的小路上種了幾棵金銀花。
還振振有詞的說,是為了節省地方。
不過楚文賢夫婦根本沒在意,就隨便她折騰。
因為要整天幹活,又不大出門,所以楚明月一般都少於能見到自家以外的人。
而最多也就是能看見,山坡外麵的那截大路上偶爾經過的人,這樣也看不清楚具體是誰。
等人家轉到他們這個山坡,他們反而看不見了。
所以也不算是真正見著人。
但是這天她出去找豬草,又見到了錢氏。
說起來楚明月有些無語,她明明一看見下麵坡的大路上,走過來的是錢氏這個人,就連忙彎腰,裝作割豬草,結果還是被人家瞧見了。
錢氏遠遠的喊:“明月,在幹什麽呢?”
楚明月麵無表情的道:“找豬草!”
楚明月心裏自然是有些虛的,這位可不是省油的燈,她一個農村婦女,那是長年累月的操勞出來一大把的力氣,自己完全沒可能是這個人的對手。
就是之前把她弄到地上摩擦,都是因為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原因。
那自己使的多大的衝力,才把這個有些壯實的女人撞倒的,她自己也知道。
看著左右都無人,也就隻有對麵的山上,自己家的茅草屋,矗立在那裏,她開始想後路,覺得自己要是實在看情況不對,那就還是跑吧,要不然被毒打一頓,多不值當。
不過楚明月倒不是真的有多擔心,畢竟自家娘怕她找豬草,到了外麵被錢氏這些人撞見會吃虧,都不讓她走遠了。
她隻需要大聲叫喊,就能引來自家爹娘的關注。
說是被打,也是最嚴重的情況,當然也是最不可能的情況。
可是問題是,世界上總有萬一啊,萬一錢氏今天心情不美麗怎麽辦?
然而自己先不先跑了,那就是心虛的表現,而且是很丟麵子的事情。
那她就必須不能跑早了,也不能跑晚了,要在最不傷顏麵的情況下跑……
隔了好幾塊土地的下麵,錢氏背著個大背簍,站在路上,看著半點不吭聲,連句招呼都不會打的楚明月。
她這時候也是加了注意的。
她就發現,這個丫頭已經完全沒有人以往的傻勁兒了,整個人看起來眼神靈動,透出來三五分靈敏,這時候看著自己的眼神,充滿著衡量。
這讓她一瞬間產生了一種,此人換了個魂的感覺。
不過想到這裏,她自己不覺的身子抖了抖,感覺這將夏的季節,身上如同潑了一盆冷水。
於是錢氏自己都感歎自己太會胡思亂想,甩甩頭,把這些亂七八糟的思緒,都甩出腦袋。
她再次打量著楚明月的時候,楚明月已經在繼續找著土坎邊上的豬草了。
“楚明月!我問你在幹什麽,沒聽見嗎?是不是一點尊敬長輩的態度都沒有了,小小年紀怎麽就跟著這麽不學好!”
於是楚明月直起身子,回了一句:“找豬草!我回答過你的,是你自己耳朵有問題,不要光用鼻子以下的五官,上麵的也需要用上,比如眼睛,比如耳朵,還有腦袋裏麵的東西也得用上啊,大伯娘!”
說完這些話,然後楚明月自己又彎腰鏟起來一顆豬草。
她本來都不樂意理會錢氏的,可這錢氏無非就是指責自己被自己爹娘帶壞了,自己還是不要任她胡說八道好了。
她懟完錢氏,錢氏當時就有些受不了了。
她在一個黃毛小輩麵前連續吃虧,心裏十分惱怒,於是就又帶上了罵腔。
楚明月一看,就是這個時候吧,自己還是不要與這個錢氏囉嗦了。
於是她最後說了一句:“大伯娘,你別罵了,你不是要上山背柴火嘛,我就不耽誤你的功夫了!”
說著話,她轉身往山坡上大步流星的走。
誰知道這個錢氏不依不饒的在她背後喊:“楚明月,你給我站住!”
楚明月心想著,自己要真站著才傻呢,於是更是往山頂上去。
錢氏無奈一跺腳,然後朝著大山裏麵走。
楚明月撇眼看見錢氏離開,終於不急走了,停下來開始找豬草。
不過她心裏有些奇怪,今天這個人怎麽肯自己一個人上山去背柴。
錢氏倒不是如同自家大伯父一樣,有些偷懶耍滑,半點沒有可取之處。
但是這個人比較喜歡計較,她做什麽事情,都得比著別人來。
當初她對比的對象是自家娘親,還有秦氏兩妯娌。
但凡要是她自己覺得幹多了一點活,就有話擠兌人家。
自家娘是傳統婦女,講究家和萬事興。
而秦氏出身貧困人家,在老楚家的地位就是一個連她可憐的,作為老太太顧氏的出氣筒一樣的女兒楚翠翠,都嗬護不了的人。
所以這倆人硬是生生的被這個錢氏牽著鼻子走了許多年,還一點都不自知。
也就是如今的楚明月,能夠輕易看出來,她們兩個在錢氏跟前吃的虧。
人但凡要是有甜頭嚐了,又豈會管得住自己,不去一而再,再而三的去取得那一點甜頭呢。
所以錢氏倒是不懶,而且持小家挺有方。
她每天都巧舌如簧的仗著兩個妯娌老實,東拚西湊的把事情安排在了別人身上,她自己好抽時間做手上活賺錢,貼補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