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知道了,現在大桓國,在他們離開這些年,發生的事情。


    自然也知道了,他現在很有可能,被綁上了三皇子的戰車!


    對於這一點,他並沒有怨怪,楚開寧或者豐林。


    因為他本身依然可以不答應,與三皇子合作!


    而且在現在的形勢下,其實很有必要,考慮自己要不要站隊了!


    以前他不打算摻和,那是因為他當時還沒被沈家,推到皇家勢力麵前。


    後來他一次次被太子黨,包括沈家針對,其實也有些難以招架。


    或者說,隻要太子不倒,他豐南起,恐怕也隻能先找個保護傘了。


    現在的情況,就更是如此。


    沒看見他們走了以後,人家甚至千方百計,把矛頭對向楚開寧,想以此達到,在自己身上取利嘛?


    那隻能證明,他的作為,已經驚動了太子,甚至其餘更多的人,人家正在等他回去呢!


    而這個時候,他不覺得一直逃避,就能夠解決事情,他都還沒讓沈家,傷筋動骨呢!


    所以他那個時候,也唯有辭別嬌妻麟兒,離開“桃花島”,再次踏上征程!


    其實這還是他隻得到,現在大桓國的形勢,而不知道當前,他已經被冠以“反賊”名號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


    不過哪怕這樣,豐南起還是忍耐下來,沒有直接抄近道,從南麵去陸地。


    而是繞行後,去到他們一直以來,在東南沿海,停船的無人區。


    打算從這裏上岸,然後走陸路去海城,看自己商船隊的情況!


    而此時他自然更不知道,就在這段時間,朝廷各方已經因為他的事情,在朝堂上,掀起了一場彈劾與反彈劾對峙。


    原來,當初太子和沈家,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將豐南起殺死,再給他安排一個反賊名聲。


    想的就是,東西得到手,然後到時候要麽來個死無對證,要麽來一個承認誤殺了事。


    可是結果卻是,他手下無能,一味學他驕橫跋扈慣了。


    打草驚蛇又錯判形勢之下,讓豐南起的人,半點損失都沒有的全部跑了。


    所以等太子那手下,看這次功虧一簣,不由得心頭惱恨。


    最後他提心吊膽的,立刻派人稟報太子。


    那個時候,太子隻認為,是他這個手下無能。


    於是一怒之下,那手下,甚至他的家人,一個也沒活了。


    而他們勾結的那個水軍統領,他倒是還讓人,趕緊去安撫了一頓。


    當然主要就是商量好,要咬死說是看見豐南起的船隊,上麵的人是攻擊狀態,而且不聽他們喝止,不接受檢查。


    所以,以為是敵人入侵他們的海域,雙方才大打出手的!


    而且對方還在衝突中,衝撞了他們水兵的戰船,如此坐實對方,圖謀造反的企圖!


    與此同時,太子還得惡人先告狀,立刻找人參奏了豐南起一本。


    當時,朝堂上,當暗中與太子勾結的兵部侍郎,將參奏豐南起造反的折子,遞上去的時候,皇帝看了是震怒的。


    畢竟他們大桓國,現在竟然還出了反賊,這如何不叫他心憂!


    所以皇帝大發雷霆,當時就準備下令,緝拿豐南起問罪。


    不過立刻就有人阻止了他,而那個人不是別人,正是三皇子!


    他道:“父皇,這件事情尚未查證,請父王不要相信一麵之詞!”


    皇帝此時麵色陰沉,看著三皇子道:“你有什麽證據,證明他沒謀反,還是你覺得,他衝撞我水軍戰船無罪?”


    三皇子沒被皇帝的低氣壓嚇住,他麵容嚴肅的道:“父皇,不是我覺得豐南起衝撞戰船無罪,而是我無意中,知道一些內情,還請父皇容稟!”


    “說!”


    “父皇,前段時間,我聽說了一段傳聞,所以後來我其實,也特別關注那個地方的局勢。


    事實上,豐南起之前,組織了十六條大船,滿載我大桓國的物質出海行商,那一帶的人,差不多人盡皆知!


    包括京城之中,許多人家也都知道!”


    此時皇帝聽三皇子說話,本來震怒的心情,倒是稍微平息。


    他道:“那人是什麽時候出海的?”


    “稟父皇,他出海已經有三年零兩個月了!”


    “我為何不知?”皇帝這是在問朝臣。


    眾人腦袋一低,都不作聲。


    三皇子再次行禮道:“父皇,想你平日,日理萬機,又何須注意一個生意人出海呢?”


    皇帝覺得三皇子說的也對,要是豐南起真的隻是,屬於做生意的行為,他的確沒有必要知道,更加無需幹涉。


    “那為什麽,他現在就成了反賊呢?”


    此時三皇子還沒回答,就聽之前,參奏豐南起的兵部侍郎,道:“啟稟陛下,那豐南起當初出海,就在民間購買過精良兵器,而且他回來,還與我大桓水軍對抗,證據確鑿,這不是謀反是什麽?”


    皇帝覺得,兵部侍郎說的有理,哪怕他豐南起沒起謀反的心思,但是他的作為,實在不容饒恕!


    不過三皇子再次搶先道:“父皇,這就是我想與你,說起的內因!”


    皇帝一看,這個平時挺穩重的三兒,今天執意要幫,豐南起一個商人說話,倒是想聽聽,他所說的內因是什麽。


    “你說來聽!”


    “父皇,事實上當初,我聽完那件事情,也就沒再繼續關注了。


    不過前不久,我一個手下,與我說起那邊的趣聞,我才重新關注起來。


    首先一個就是,據聞那裏的水兵統領,身邊的一個近衛,因為欠賭坊大筆銀錢,被堵於賭坊大門口,他卻始終堅持說,自己有能力償還!


    後來大家問他,錢從何來,他的回答是,隻要等待時機,錢自然就入他口袋!


    後有好事者,乘其不備,探得消息。


    而這個消息就是,他們水軍一直在待令,準備打劫返程的豐南起商船隊!


    後來這個消息不脛而走,傳遍東南沿海!


    如果父皇不信,可派人隨便去問詢,那些市井之人!”


    “有這事?”皇帝目光看向兵部侍郎。


    兵部侍郎頭冒冷汗,暗自後悔不該上太子的賊船。


    他可不知道,連打劫豐南起商船這種事情,都已經婦孺皆知了,也虧得這位爺,後來還真去對付人家豐南起。


    這不是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嘛!


    可是這裏得說一下,其實這件事情,之所以會人盡皆知,其中卻有楚開寧,還有豐林手下的功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錦繡農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別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別唱並收藏穿越之錦繡農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