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令太子絕望的一幕,發生了。
一直與他針鋒相對,實力也旗鼓相當的二皇子,也開始對他下手。
“皇上,三皇子說的情況,很可能屬實,老臣在京城裏,也有所耳聞!”這是寧安候站了出來,他正是二皇子一派。
此時皇帝都不需要人作證,就知道這些事情屬實。
看來他這個蠢材大兒,實在是廢物。
其實這也是,他一直想廢太子的原因,他並不想把江山,交給一個不合格的儲君。
不過在他看來,現在也不是廢太子的時候。
至少太子還能當他的擋箭牌,要不然,危險的就是他自己了!
他其實也鬱悶,大概是他自己底子太好,別看常年有疾,可當初生出來的孩子,前頭幾個,全部是兒子。
如今兒子們長大了,一個個都開始不安分起來,人人都想著他屁股底下的王座。
所以他現在對自己這些兒子,並沒有什麽慈父情懷。
包括三皇子!
此時聽到這裏,他就打算一如既往,讓太子與其他皇子形成競爭,他在當中和稀泥。
“太子,你有什麽話說?”
太子頭大啊,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這麽點背,也隻能怨怪自己,找不到真正的人才!
他覺得這些事情,都是下麵人無能,才給他捅出來的簍子。
你說,怎麽讓他們辦個事情,就這麽難。
他現在都不想,狀告豐南起了,估計要繼續掰扯下去,他幾個冤家對頭,能給他舉證更多的證據出來!
還有一個就是,水軍攔截豐南起商船的事情,根本瞞不住。
於是他再次使出了老套路,那就是哭著求情,然後將責任一推三不知。
“父皇明鑒,這件事情發生之前,孩兒並不知情,還是孩兒受人蒙蔽,竟讓手下犯下如此大錯!”
此時大家心裏都翻白眼,甚至都知道接下來,太子的作為。
也知道皇帝最後的決定,大概也是一如既往,隨便訓斥一通,再罰幾個無關痛癢的人,事情也就過去了!
三皇子也明白,現在朝堂上,就是他爹和他大哥,演戲的時候,所以此時一行禮,然後自覺讓出了舞台。
其實他算是,最了解皇帝的人,要不然為什麽就他,留給了皇帝好印象呢。
事實上,他發現皇帝多疑,而且並不喜歡,那種想左右他想法的人。
你但凡要是與他隻說閑話,不提朝政,特別是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於主動參與朝政言論,他反而就看你順眼。
所以這一次,他表現過後,並沒打算,此後就一改往日作風。
而是立刻,再恢複“本性”。
三皇子其實今天為豐南起出頭,也是有原因的。
所謂天下煕煕,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他今日的表現,意在收買人心。
當然豐南起本人,還不足以讓他壓上自己一慣,在皇帝心目中的好印象,來拉攏他。
他最主要的,是為了嘉郡王還有嘉郡王府!
要說,本來嘉郡王對他,還是挺滿意的,隻不知道為什麽,很多時候說正事,人家卻沒表示出多大的興趣。
嘉郡王若即若離的態度,很讓他不放心。
而事實上,嘉郡王雖然無權,但是他卻有軟實力啊。
第一,他在皇帝麵前說得上話。
第二,他身為帝師,受人愛戴,特別是他與天下大儒們,關係極好!
第三就是朝堂上,不乏有他當初為官,提攜幫助過的大臣,甚至他那些兒孫,其中也有值得他拉攏的人!
當然更是有豐南起,自身的原因。
他那些巨量錢財,甚至手段,又怎能不讓人覬覦呢!
所以此次看似三皇子,幫豐南起說話,沒落到什麽好處,但是他卻早已算計好了,自己要如何收取報酬!
後來,事情果然如同大家所料那樣,皇帝最後把太子訓斥一通,責令他閉門思過。
然後豐南起那事情,也被三皇子暗中交好之人,出言定性為家族之爭,引發的軍民對峙。
當然,對於皇帝來說,他也不好糊弄,心想著,你們不是都想爭私利嘛,他兒子不好處置,旁人卻可以下手。
綜合考慮後,他做出了批示。
那就是豐南起的人,雖說是因為,知道會被沈家,聯合太子對付,才會選擇衝撞戰船,而逃之夭夭的,但是也已經構成了罪責。
所以罰沒他的商船和貨物,以做處罰!
而沈家,一直依仗太子府的威名,行為惡之事,數次並罰,罪以抄家!
至於水軍統領,則革職查辦。
這下子,皇帝金口玉言,大家也已經回天無力。
一時之間,各人都心有所想。
首先一個就是太子,此時他心裏五味雜陳。
想著那個沈家,是自己的錢袋子,如今竟然被抄家,那就跟掏他兜裏的錢也差不多。
隻是那沈家也實在不知好歹,他似乎現在次次倒黴,都是因為沈家,當然主要還是那個豐南起!
所以一時之間,他有些解氣,更有些心疼。
當然最重要的,是慶幸自己又逃過一劫!
而三皇子,則十分惋惜,隻道他父王也是個愛財的。
如今一舉收了,兩個大桓國,數一數二富翁的財產,看來他們朝廷接下來許多年,都不用擔心國庫空虛了!
他更惋惜,自己明明可以憑借此次拉攏,獲得豐南起的資助,現在算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一直看熱鬧,敲邊鼓的二皇子,則有些幸災樂禍!
首先一個就是,他的宿敵太子再一次吃癟。
還有就是,太子的左膀右臂沈家,這下子是真的垮了!
再有一個就是,國庫充盈,將來他當了皇帝,那些就是自己的財產了。
哪怕現在,運作一番,能漏到自己手裏的銀子,也就多了。
今天朝堂之上,其實還有一個六皇子,他是一個武將,因為對這事不知情,所以也完全沒參與進來。
此時就單純的,為他們國庫得到補充而高興。
事實上,他才是那個,最無心皇位的人。
隻不過平時為人辦事,過於耿直,看起來他反而是,比較能鬧的那一個!
一直與他針鋒相對,實力也旗鼓相當的二皇子,也開始對他下手。
“皇上,三皇子說的情況,很可能屬實,老臣在京城裏,也有所耳聞!”這是寧安候站了出來,他正是二皇子一派。
此時皇帝都不需要人作證,就知道這些事情屬實。
看來他這個蠢材大兒,實在是廢物。
其實這也是,他一直想廢太子的原因,他並不想把江山,交給一個不合格的儲君。
不過在他看來,現在也不是廢太子的時候。
至少太子還能當他的擋箭牌,要不然,危險的就是他自己了!
他其實也鬱悶,大概是他自己底子太好,別看常年有疾,可當初生出來的孩子,前頭幾個,全部是兒子。
如今兒子們長大了,一個個都開始不安分起來,人人都想著他屁股底下的王座。
所以他現在對自己這些兒子,並沒有什麽慈父情懷。
包括三皇子!
此時聽到這裏,他就打算一如既往,讓太子與其他皇子形成競爭,他在當中和稀泥。
“太子,你有什麽話說?”
太子頭大啊,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麽,這麽點背,也隻能怨怪自己,找不到真正的人才!
他覺得這些事情,都是下麵人無能,才給他捅出來的簍子。
你說,怎麽讓他們辦個事情,就這麽難。
他現在都不想,狀告豐南起了,估計要繼續掰扯下去,他幾個冤家對頭,能給他舉證更多的證據出來!
還有一個就是,水軍攔截豐南起商船的事情,根本瞞不住。
於是他再次使出了老套路,那就是哭著求情,然後將責任一推三不知。
“父皇明鑒,這件事情發生之前,孩兒並不知情,還是孩兒受人蒙蔽,竟讓手下犯下如此大錯!”
此時大家心裏都翻白眼,甚至都知道接下來,太子的作為。
也知道皇帝最後的決定,大概也是一如既往,隨便訓斥一通,再罰幾個無關痛癢的人,事情也就過去了!
三皇子也明白,現在朝堂上,就是他爹和他大哥,演戲的時候,所以此時一行禮,然後自覺讓出了舞台。
其實他算是,最了解皇帝的人,要不然為什麽就他,留給了皇帝好印象呢。
事實上,他發現皇帝多疑,而且並不喜歡,那種想左右他想法的人。
你但凡要是與他隻說閑話,不提朝政,特別是在任何時候,都不過於主動參與朝政言論,他反而就看你順眼。
所以這一次,他表現過後,並沒打算,此後就一改往日作風。
而是立刻,再恢複“本性”。
三皇子其實今天為豐南起出頭,也是有原因的。
所謂天下煕煕,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他今日的表現,意在收買人心。
當然豐南起本人,還不足以讓他壓上自己一慣,在皇帝心目中的好印象,來拉攏他。
他最主要的,是為了嘉郡王還有嘉郡王府!
要說,本來嘉郡王對他,還是挺滿意的,隻不知道為什麽,很多時候說正事,人家卻沒表示出多大的興趣。
嘉郡王若即若離的態度,很讓他不放心。
而事實上,嘉郡王雖然無權,但是他卻有軟實力啊。
第一,他在皇帝麵前說得上話。
第二,他身為帝師,受人愛戴,特別是他與天下大儒們,關係極好!
第三就是朝堂上,不乏有他當初為官,提攜幫助過的大臣,甚至他那些兒孫,其中也有值得他拉攏的人!
當然更是有豐南起,自身的原因。
他那些巨量錢財,甚至手段,又怎能不讓人覬覦呢!
所以此次看似三皇子,幫豐南起說話,沒落到什麽好處,但是他卻早已算計好了,自己要如何收取報酬!
後來,事情果然如同大家所料那樣,皇帝最後把太子訓斥一通,責令他閉門思過。
然後豐南起那事情,也被三皇子暗中交好之人,出言定性為家族之爭,引發的軍民對峙。
當然,對於皇帝來說,他也不好糊弄,心想著,你們不是都想爭私利嘛,他兒子不好處置,旁人卻可以下手。
綜合考慮後,他做出了批示。
那就是豐南起的人,雖說是因為,知道會被沈家,聯合太子對付,才會選擇衝撞戰船,而逃之夭夭的,但是也已經構成了罪責。
所以罰沒他的商船和貨物,以做處罰!
而沈家,一直依仗太子府的威名,行為惡之事,數次並罰,罪以抄家!
至於水軍統領,則革職查辦。
這下子,皇帝金口玉言,大家也已經回天無力。
一時之間,各人都心有所想。
首先一個就是太子,此時他心裏五味雜陳。
想著那個沈家,是自己的錢袋子,如今竟然被抄家,那就跟掏他兜裏的錢也差不多。
隻是那沈家也實在不知好歹,他似乎現在次次倒黴,都是因為沈家,當然主要還是那個豐南起!
所以一時之間,他有些解氣,更有些心疼。
當然最重要的,是慶幸自己又逃過一劫!
而三皇子,則十分惋惜,隻道他父王也是個愛財的。
如今一舉收了,兩個大桓國,數一數二富翁的財產,看來他們朝廷接下來許多年,都不用擔心國庫空虛了!
他更惋惜,自己明明可以憑借此次拉攏,獲得豐南起的資助,現在算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一直看熱鬧,敲邊鼓的二皇子,則有些幸災樂禍!
首先一個就是,他的宿敵太子再一次吃癟。
還有就是,太子的左膀右臂沈家,這下子是真的垮了!
再有一個就是,國庫充盈,將來他當了皇帝,那些就是自己的財產了。
哪怕現在,運作一番,能漏到自己手裏的銀子,也就多了。
今天朝堂之上,其實還有一個六皇子,他是一個武將,因為對這事不知情,所以也完全沒參與進來。
此時就單純的,為他們國庫得到補充而高興。
事實上,他才是那個,最無心皇位的人。
隻不過平時為人辦事,過於耿直,看起來他反而是,比較能鬧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