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看見,豐南起甚至重視到,帶著家眷都跟去了嘛!
其實他們還問過豐南起,楚明月和他兒子的下落。
豐南起告訴他們,他不想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受牽連,所以把人藏在外麵。
而現在,聽到蘇欽差說他豁達,他倒是不笑了,複的又歎氣,道:“其實也不是我生性豁達,恰恰相反,我是因為大仇得報,所以才在如此損失之下,反而覺得抒懷!”
此時的豐南起,眼神帶著冷厲,話說得咬牙切齒。
而這麽一聽,那倆欽差馬上就懂了。
可不是嘛,這件事情當中,倒黴的可是兩家人!
另外那一家還是,這個豐南起的父族,他們可比豐南起倒黴多了,都被抄家了。
相比起來,麵前這人,似乎處境真要好些!
說來也不知道,他們之間哪來這麽大的氣性,父子竟然不惜兩敗俱傷,也要如此針鋒相對。
當然這是人家的家事,他們不欲多問。
就這麽繼續等著,豐南起也得陪著欽差,時間又過去兩個月。
他們終於等待到了,兩隻大船。
這是本來在豐南起,自己島上停留的那兩隻。
沒辦法,他現在要洗白反賊身份,做良民,那就不如老實一些。
金礦實在舍不得給,那船隻就得給人家弄到位。
反正這一次,他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舍棄幾條貨船,還有船上的,本來就是準備,拿來迷惑人的便宜貨,其實也不是太舍不得。
隻要將來,他還能名正言順,在大桓國行走,那他自然有本事掙回來。
怎麽都比眼前,貪這些小利,而壞大事靠譜。
再說,就如同他自己說的那樣,相比沈家直接被抄家,他損失的這些東西,真是不夠看。
不過後來繼續等待當中,他們又等來了一個消息,這下子豐南起,完全高興不起來了!
因為他聽報信的人說,沈家這一次,竟然能鹹魚翻身,被貴人搭救了!
一時之間,豐南起隻能感歎,沈家氣數未盡!
原來,當時那沈家被抄家,但是他們家資甚巨,所以隻是查抄了京城的宅院,還有產業。
後來自然是,也由專門負責的官員,開始去各地核實,沈家其餘財產,準備罰沒充公。
結果這期間卻發生一件事情。
那就是沈家,沈笑函的一個庶出兒子,也是豐南起的四弟沈卿持,在一次外出當中,幫助了,正在被追殺的魯親王世子。
聽說當時情況十分危險,也是這個沈卿持有勇有謀,出來好主意,險中求得活路,所以才保護了魯王世子,得以平安脫險。
於是魯王自然投桃報李,不但將沈卿持,招為世子陪讀,還親自去與皇帝求情。
還說家族爭鬥,本身就是非難辨,而且攔截商船隊這件事情,其中完全都沒有,沈家出麵的證據。
所以抄家的責罰,實在對沈家不公!
本來皇帝還不答應,奈何這個魯親王,是他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啊,所以對方就有些有恃無恐。
他一邊跟皇帝“撒潑打滾”,一邊還聯合別人上奏折,在朝堂正兒八經的,說這件事情!
皇帝無奈,最後鬆口,說是先徹查此事再說!
豐南起都可以想象,沈家後來,應該會有轉機。
無奈之下,豐南起不死心的問起了,朝堂對自己的罪罰,是否也作罷。
結果還是意料之中的得到,他豐南起最後成為了,這件事情當中,唯一一個冤大頭的事實。
據說,嘉郡王就曾經,為這事情找過皇帝,而皇帝說他衝撞戰船是事實,罪無可恕!
這樣的遭遇,越加讓豐南起,對那些當權者看不慣。
這些事情,也漸漸改變了,他本來的一些認知和觀念。
當然現在,他沒有足夠的實力反擊,也並不打算,在朝廷的爪牙麵前搞小動作。
所以最後他依然等到,把準備交出的船隻聚攏,老實的上交了這些商船。
不過那條拉金礦的船,他一直堅持說是船沉了,所以無法上繳。
後來欽差派出去的人,也死了兩個好水性的,剩下的人回來,就說那裏的確水太深,他們實在沒辦法,下到海底去看情況。
就這樣,豐南起出發時,帶的十六條船,最後上交了十五條,連那條補給船,都未能幸免。
欽差最後還不忘點豐南起,說這世界上,錢財始終沒有命重要雲雲。
豐南起隻是愁眉苦臉,任憑人家說著,將這些一筆一筆的賬,都記在心裏。
不過好歹他這樣的的動作,終於得到了,自由行走於大桓國的機會。
因為欽差沒多久,就告訴豐南一個消息,據說朝廷似乎認同了,豐南起的說法。
至少暫時沒再追究,金礦船這個問題。
而事實上,這也是,豐南起一番自救的結果。
要知道早在最初,從桃花島過來,知道現在自己所處的局勢,決定投靠三皇子之時。
他就已經暗中派人,給嘉郡王和三皇子,送去了大禮。
他這是在明確表態,甚至給三皇子的禮物很小,但是卻極貴重。
目的就是表明,自己也不是表麵那樣,就一窮二白,沒有利用價值了!
他希望三皇子重視他。
而現在的結果看來,他的努力,好歹起到了作用。
那就是嘉郡王,加上三皇子聯合替他保駕護航,他總算是蒙混過關了!
所以後來,他們幹脆正大光明的,跟隨欽差,坐著已經被收繳的商船,幫忙將船隻開回到,大桓國東海岸。
而一到岸上,之前那些船上的水手,許多竟然被朝廷欽差,直接聘請。
甚至跟著豐南起的人,其中一小部分,也來要求豐南起解約。
他們這些人,多半是家中有妻兒老小的,本身簽訂的契約,也隻是勞工契約。
而現在他們眼見著,出海回來,甚至還需要麵對朝廷圍剿,就覺得這碗飯不好吃。
任誰都怕死,自然他們也一樣。
當然豐南起也不會,多稀罕這樣的散兵遊勇,自然爽快答應了。
隻不過解除契約,所需要的賠償錢,他半分沒少。
因為規則得掌握在自己手裏,他不能開這個先例!
其實他們還問過豐南起,楚明月和他兒子的下落。
豐南起告訴他們,他不想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受牽連,所以把人藏在外麵。
而現在,聽到蘇欽差說他豁達,他倒是不笑了,複的又歎氣,道:“其實也不是我生性豁達,恰恰相反,我是因為大仇得報,所以才在如此損失之下,反而覺得抒懷!”
此時的豐南起,眼神帶著冷厲,話說得咬牙切齒。
而這麽一聽,那倆欽差馬上就懂了。
可不是嘛,這件事情當中,倒黴的可是兩家人!
另外那一家還是,這個豐南起的父族,他們可比豐南起倒黴多了,都被抄家了。
相比起來,麵前這人,似乎處境真要好些!
說來也不知道,他們之間哪來這麽大的氣性,父子竟然不惜兩敗俱傷,也要如此針鋒相對。
當然這是人家的家事,他們不欲多問。
就這麽繼續等著,豐南起也得陪著欽差,時間又過去兩個月。
他們終於等待到了,兩隻大船。
這是本來在豐南起,自己島上停留的那兩隻。
沒辦法,他現在要洗白反賊身份,做良民,那就不如老實一些。
金礦實在舍不得給,那船隻就得給人家弄到位。
反正這一次,他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舍棄幾條貨船,還有船上的,本來就是準備,拿來迷惑人的便宜貨,其實也不是太舍不得。
隻要將來,他還能名正言順,在大桓國行走,那他自然有本事掙回來。
怎麽都比眼前,貪這些小利,而壞大事靠譜。
再說,就如同他自己說的那樣,相比沈家直接被抄家,他損失的這些東西,真是不夠看。
不過後來繼續等待當中,他們又等來了一個消息,這下子豐南起,完全高興不起來了!
因為他聽報信的人說,沈家這一次,竟然能鹹魚翻身,被貴人搭救了!
一時之間,豐南起隻能感歎,沈家氣數未盡!
原來,當時那沈家被抄家,但是他們家資甚巨,所以隻是查抄了京城的宅院,還有產業。
後來自然是,也由專門負責的官員,開始去各地核實,沈家其餘財產,準備罰沒充公。
結果這期間卻發生一件事情。
那就是沈家,沈笑函的一個庶出兒子,也是豐南起的四弟沈卿持,在一次外出當中,幫助了,正在被追殺的魯親王世子。
聽說當時情況十分危險,也是這個沈卿持有勇有謀,出來好主意,險中求得活路,所以才保護了魯王世子,得以平安脫險。
於是魯王自然投桃報李,不但將沈卿持,招為世子陪讀,還親自去與皇帝求情。
還說家族爭鬥,本身就是非難辨,而且攔截商船隊這件事情,其中完全都沒有,沈家出麵的證據。
所以抄家的責罰,實在對沈家不公!
本來皇帝還不答應,奈何這個魯親王,是他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啊,所以對方就有些有恃無恐。
他一邊跟皇帝“撒潑打滾”,一邊還聯合別人上奏折,在朝堂正兒八經的,說這件事情!
皇帝無奈,最後鬆口,說是先徹查此事再說!
豐南起都可以想象,沈家後來,應該會有轉機。
無奈之下,豐南起不死心的問起了,朝堂對自己的罪罰,是否也作罷。
結果還是意料之中的得到,他豐南起最後成為了,這件事情當中,唯一一個冤大頭的事實。
據說,嘉郡王就曾經,為這事情找過皇帝,而皇帝說他衝撞戰船是事實,罪無可恕!
這樣的遭遇,越加讓豐南起,對那些當權者看不慣。
這些事情,也漸漸改變了,他本來的一些認知和觀念。
當然現在,他沒有足夠的實力反擊,也並不打算,在朝廷的爪牙麵前搞小動作。
所以最後他依然等到,把準備交出的船隻聚攏,老實的上交了這些商船。
不過那條拉金礦的船,他一直堅持說是船沉了,所以無法上繳。
後來欽差派出去的人,也死了兩個好水性的,剩下的人回來,就說那裏的確水太深,他們實在沒辦法,下到海底去看情況。
就這樣,豐南起出發時,帶的十六條船,最後上交了十五條,連那條補給船,都未能幸免。
欽差最後還不忘點豐南起,說這世界上,錢財始終沒有命重要雲雲。
豐南起隻是愁眉苦臉,任憑人家說著,將這些一筆一筆的賬,都記在心裏。
不過好歹他這樣的的動作,終於得到了,自由行走於大桓國的機會。
因為欽差沒多久,就告訴豐南一個消息,據說朝廷似乎認同了,豐南起的說法。
至少暫時沒再追究,金礦船這個問題。
而事實上,這也是,豐南起一番自救的結果。
要知道早在最初,從桃花島過來,知道現在自己所處的局勢,決定投靠三皇子之時。
他就已經暗中派人,給嘉郡王和三皇子,送去了大禮。
他這是在明確表態,甚至給三皇子的禮物很小,但是卻極貴重。
目的就是表明,自己也不是表麵那樣,就一窮二白,沒有利用價值了!
他希望三皇子重視他。
而現在的結果看來,他的努力,好歹起到了作用。
那就是嘉郡王,加上三皇子聯合替他保駕護航,他總算是蒙混過關了!
所以後來,他們幹脆正大光明的,跟隨欽差,坐著已經被收繳的商船,幫忙將船隻開回到,大桓國東海岸。
而一到岸上,之前那些船上的水手,許多竟然被朝廷欽差,直接聘請。
甚至跟著豐南起的人,其中一小部分,也來要求豐南起解約。
他們這些人,多半是家中有妻兒老小的,本身簽訂的契約,也隻是勞工契約。
而現在他們眼見著,出海回來,甚至還需要麵對朝廷圍剿,就覺得這碗飯不好吃。
任誰都怕死,自然他們也一樣。
當然豐南起也不會,多稀罕這樣的散兵遊勇,自然爽快答應了。
隻不過解除契約,所需要的賠償錢,他半分沒少。
因為規則得掌握在自己手裏,他不能開這個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