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飯都吃不飽,哪有閑錢讀書
不婚男女古代養娃日常 作者:水波198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主仆三人,站在村口,還是引人注目的。
“老爺,我們還過去嗎?”
魏東不太明白,老爺怎麽躊躇不前了。
“過去,過去看看。”
江書韻恍然回神,覺得自己有點矯情了。
這是古代,封建王朝,弱肉強食,自己的那點同情心,一毛不值。
“讀書人,你們是那邊書院的讀書人吧?”
坐在中間位置的老太太率先開口了,其他人也好奇,但是臉上還有些許膽怯。
“老人家,我是前麵書院的。你們這是做什麽呢?”
“搓麻啊,你沒見過吧?”
“沒見過,用來做什麽的?”
江書韻真的第一次見過,他不認識這些植物。
“搓麻繩,可以賣銅板的。”
老太太是個健談的,邊說話,手上的活倒沒停。
“這些,這些植物是自己種的嗎?”
“不是,山上長的,誰家的田不用來種糧食種這些東西啊?”
老太太手腳麻利,這麽一功夫,已經搓出一米多長的麻繩了。
江書韻看見成品,知道常見的麻繩是這麽來的。
“老人家,幹活真利索,您家有幾個孫子女啊?”
“五個孫子,四個孫女。”
提起孩子,老太太明顯高興了一些。
“人丁興旺啊!”
“算是吧,都活了下來。”
老太太笑了笑,牙齒沒剩幾個了,嘴有點癟。
“老人家,孫子們讀書了嗎?”
“讀書,沒讀書。我們能吃飽飯就謝天謝地了,怎麽還敢奢望讀書,那是大戶人家,是當官的人家才能做的事情。”
老太太抬頭望了一眼樹下瘋跑的孩子,隨即又低下頭,繼續搓麻。
“老人家,我看你們這村子很大啊,一個讀書的都沒有嗎?”
“唉,怎麽沒有。村長家的娃就在讀書,費錢哩。
讀了好多年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
這村子大,但是多數人家沒有自己的田地,都是佃別人的田地種的,哪有閑錢送孩子去讀書。”
老太太可能好不容易遇到個願意和她說話的年輕人,還挺願意說的。
“沒有自己的田地?我看這附近田地很多啊?”
江書韻不太懂,除了自己家的莊子,這一片田地不少啊。
“那都是有主的,我們這邊,百十年前都是逃荒過來的,那時候就沒有自己的田。
這麽些年了,子子孫孫的生活下來,一直都這樣。
往東邊的那些村子,他們是有田地的。”
老太太眼裏流露出的羨慕,讓人覺得心酸。
江書韻想起來了,他看過縣誌,這一片以前是亂民營。
外地逃荒的過來,被擋在城門外,又不能看著他們被餓死,就派兵把他們集中到城外十幾裏的地方,集中管製。
後來,災情得到緩解,有一部分人返回家鄉,還有一部分留了下來。
看來,這就是當時留下來的那部分人的後代了。
沒想到,百十年了,他們依舊沒有自己的田地。
“你們佃的是哪裏的田地啊?”
“大部分都是前麵那個莊子上的,莊子新來的主人比較好。
我們佃了他們的田地,東家還給發過布料呢。而且,莊子上田地沒有賦稅,三成糧食,能實打實的到我們手裏。”
老太太說到這事,心情又好了。
之前的東家,雖說也不用交稅,但是,說好的三成,到最後,總有各種理由克扣一部分。
“而且,家裏的兒媳婦,大點的孩子,還在莊子上做零工,一天能掙不少銅板呢。
一天一結工錢,每天都有銅板進賬,心裏高興。
攢上兩年,家裏就能起新房子了。”
江書韻沒再繼續說讀書的話題,就像老太太說的,飯都吃不飽,哪有閑錢讀書。
而且,古代的科舉製度,讀書,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
天賦好的,可能幾年的時間,就能通過秀才,舉人,進士的考核,從此改換門庭。
但是,那樣的畢竟是極少數的。
就像原身,四五歲開始啟蒙,十幾歲中了秀才,舉人考了三次才中。
從四五歲,到二十多歲,這麽漫長的過程,一般的家庭是支撐不下來的。
“老爺,該回去吃午飯了。”
李立輕聲提醒了一句,下午還有課呢。
江書韻回過神,向老人家告別,主仆三人,回到了莊子上。
許嫂子已經做好了午飯,兩菜一湯,大米白飯。
午飯吃的很舒服,許嫂子掌握的飯量很準確,沒有剩下多少。
“老爺,你是覺得那些村民很可憐嗎?”
“他們固然可憐,但是,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比,也算是幸運的了。”
江書韻看了一眼魏東,這個不愛說話的少年,眼裏沒有太多的情緒。
“因為太太,他們生活已經改善了很多。最起碼,不會克扣他們的收成。我聽我爹說過一嘴,莊子之前的主人,是不會給足三成的糧食的。”
李管家偶爾也會和幾個孩子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讓他們知道惜福。
“嗯,你們太太很厲害,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江書韻知道以安,她不會苛待給她做事的人。
“老爺,你要教村裏的孩子讀書嗎?”
“還沒想好,我沒有那麽多時間教他們。再說了,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想讓貧窮的孩子能有讀書識字的機會,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
江書韻做識字冊子的事情,兩個小廝知道的不多。
“你倆,沒事多讀書。雖然不能科舉,但是,多讀書還是有好處的。
還有,空閑的時候,找一樣自己擅長的事情做。
魏東喜歡練武,也可以試試練字。李立,你可以試著學學畫畫。
你們老爺君子六藝,能拿出手的就是寫字和畫畫了,你們作為我的小廝,怎麽也得學會一樣啊。”
李立和魏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傻眼了。
老爺的字和繪畫,那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了,就他倆那狗爬似的字,什麽時候能達到老爺水平的一半啊!
江書韻不管兩個字小廝的哀怨,他還要去上課呢。
“魏東,老爺去上課了,咱倆回書齋練字去。”
“練吧,我覺得,我怎麽練都白費,浪費那些紙。”
兩個小廝,信心不足的回去練字了。接下來的幾天,江書韻每天上午上完課,就帶著兩個小廝,把莊子附近的村子都走了一遍。
一共走了大大小小十多個村子,也了解到,一共有三家學堂,夫子分別是兩個秀才,一個舉人。
他們年歲都不小了,基本都放棄科舉了。
江書韻了解一下,三個學堂,束修都不低,都是以科舉為目的的學堂,沒有像他爹的學堂,有一個班,專門教孩子識字的。
村裏孩子,大多都沒有讀書,個別家裏條件好點的,也就送一個孩子去學堂。
江書韻把這幾天走訪時了解到的信息,整理了一下,寫了一篇文章,打算,讓山長點評一下。
至於識字冊子怎麽使用,江書韻腦子裏,有了個雛形。
“老爺,我們還過去嗎?”
魏東不太明白,老爺怎麽躊躇不前了。
“過去,過去看看。”
江書韻恍然回神,覺得自己有點矯情了。
這是古代,封建王朝,弱肉強食,自己的那點同情心,一毛不值。
“讀書人,你們是那邊書院的讀書人吧?”
坐在中間位置的老太太率先開口了,其他人也好奇,但是臉上還有些許膽怯。
“老人家,我是前麵書院的。你們這是做什麽呢?”
“搓麻啊,你沒見過吧?”
“沒見過,用來做什麽的?”
江書韻真的第一次見過,他不認識這些植物。
“搓麻繩,可以賣銅板的。”
老太太是個健談的,邊說話,手上的活倒沒停。
“這些,這些植物是自己種的嗎?”
“不是,山上長的,誰家的田不用來種糧食種這些東西啊?”
老太太手腳麻利,這麽一功夫,已經搓出一米多長的麻繩了。
江書韻看見成品,知道常見的麻繩是這麽來的。
“老人家,幹活真利索,您家有幾個孫子女啊?”
“五個孫子,四個孫女。”
提起孩子,老太太明顯高興了一些。
“人丁興旺啊!”
“算是吧,都活了下來。”
老太太笑了笑,牙齒沒剩幾個了,嘴有點癟。
“老人家,孫子們讀書了嗎?”
“讀書,沒讀書。我們能吃飽飯就謝天謝地了,怎麽還敢奢望讀書,那是大戶人家,是當官的人家才能做的事情。”
老太太抬頭望了一眼樹下瘋跑的孩子,隨即又低下頭,繼續搓麻。
“老人家,我看你們這村子很大啊,一個讀書的都沒有嗎?”
“唉,怎麽沒有。村長家的娃就在讀書,費錢哩。
讀了好多年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
這村子大,但是多數人家沒有自己的田地,都是佃別人的田地種的,哪有閑錢送孩子去讀書。”
老太太可能好不容易遇到個願意和她說話的年輕人,還挺願意說的。
“沒有自己的田地?我看這附近田地很多啊?”
江書韻不太懂,除了自己家的莊子,這一片田地不少啊。
“那都是有主的,我們這邊,百十年前都是逃荒過來的,那時候就沒有自己的田。
這麽些年了,子子孫孫的生活下來,一直都這樣。
往東邊的那些村子,他們是有田地的。”
老太太眼裏流露出的羨慕,讓人覺得心酸。
江書韻想起來了,他看過縣誌,這一片以前是亂民營。
外地逃荒的過來,被擋在城門外,又不能看著他們被餓死,就派兵把他們集中到城外十幾裏的地方,集中管製。
後來,災情得到緩解,有一部分人返回家鄉,還有一部分留了下來。
看來,這就是當時留下來的那部分人的後代了。
沒想到,百十年了,他們依舊沒有自己的田地。
“你們佃的是哪裏的田地啊?”
“大部分都是前麵那個莊子上的,莊子新來的主人比較好。
我們佃了他們的田地,東家還給發過布料呢。而且,莊子上田地沒有賦稅,三成糧食,能實打實的到我們手裏。”
老太太說到這事,心情又好了。
之前的東家,雖說也不用交稅,但是,說好的三成,到最後,總有各種理由克扣一部分。
“而且,家裏的兒媳婦,大點的孩子,還在莊子上做零工,一天能掙不少銅板呢。
一天一結工錢,每天都有銅板進賬,心裏高興。
攢上兩年,家裏就能起新房子了。”
江書韻沒再繼續說讀書的話題,就像老太太說的,飯都吃不飽,哪有閑錢讀書。
而且,古代的科舉製度,讀書,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
天賦好的,可能幾年的時間,就能通過秀才,舉人,進士的考核,從此改換門庭。
但是,那樣的畢竟是極少數的。
就像原身,四五歲開始啟蒙,十幾歲中了秀才,舉人考了三次才中。
從四五歲,到二十多歲,這麽漫長的過程,一般的家庭是支撐不下來的。
“老爺,該回去吃午飯了。”
李立輕聲提醒了一句,下午還有課呢。
江書韻回過神,向老人家告別,主仆三人,回到了莊子上。
許嫂子已經做好了午飯,兩菜一湯,大米白飯。
午飯吃的很舒服,許嫂子掌握的飯量很準確,沒有剩下多少。
“老爺,你是覺得那些村民很可憐嗎?”
“他們固然可憐,但是,和那些無家可歸的人比,也算是幸運的了。”
江書韻看了一眼魏東,這個不愛說話的少年,眼裏沒有太多的情緒。
“因為太太,他們生活已經改善了很多。最起碼,不會克扣他們的收成。我聽我爹說過一嘴,莊子之前的主人,是不會給足三成的糧食的。”
李管家偶爾也會和幾個孩子說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讓他們知道惜福。
“嗯,你們太太很厲害,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江書韻知道以安,她不會苛待給她做事的人。
“老爺,你要教村裏的孩子讀書嗎?”
“還沒想好,我沒有那麽多時間教他們。再說了,我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想讓貧窮的孩子能有讀書識字的機會,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
江書韻做識字冊子的事情,兩個小廝知道的不多。
“你倆,沒事多讀書。雖然不能科舉,但是,多讀書還是有好處的。
還有,空閑的時候,找一樣自己擅長的事情做。
魏東喜歡練武,也可以試試練字。李立,你可以試著學學畫畫。
你們老爺君子六藝,能拿出手的就是寫字和畫畫了,你們作為我的小廝,怎麽也得學會一樣啊。”
李立和魏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傻眼了。
老爺的字和繪畫,那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了,就他倆那狗爬似的字,什麽時候能達到老爺水平的一半啊!
江書韻不管兩個字小廝的哀怨,他還要去上課呢。
“魏東,老爺去上課了,咱倆回書齋練字去。”
“練吧,我覺得,我怎麽練都白費,浪費那些紙。”
兩個小廝,信心不足的回去練字了。接下來的幾天,江書韻每天上午上完課,就帶著兩個小廝,把莊子附近的村子都走了一遍。
一共走了大大小小十多個村子,也了解到,一共有三家學堂,夫子分別是兩個秀才,一個舉人。
他們年歲都不小了,基本都放棄科舉了。
江書韻了解一下,三個學堂,束修都不低,都是以科舉為目的的學堂,沒有像他爹的學堂,有一個班,專門教孩子識字的。
村裏孩子,大多都沒有讀書,個別家裏條件好點的,也就送一個孩子去學堂。
江書韻把這幾天走訪時了解到的信息,整理了一下,寫了一篇文章,打算,讓山長點評一下。
至於識字冊子怎麽使用,江書韻腦子裏,有了個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