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吳用也並未食言,一大早便安排宴席相送,取出一盤金銀,送與宋江。宋江推辭不過,隻好接受,並將恩情記在心中。隨後吳用又將二十兩銀子送與兩個公人,並告誡二人:“沿途好吃好喝伺候著,若委屈了我等兄長,濟州地界無你二人立足之地。”
張千、宋萬哪敢不答應,畢竟張文遠和閻婆惜的首級還在聚義廳門口的欄杆上飄著。見這兩名公人如此識趣,晁蓋等人就與宋江挑了包裹,將其送下山來。
臨別之際,吳用拿出一封書信當著宋江的麵放入包裹,並向其說明:“小生有個相識,現在江州做兩院押牢節級,姓戴名宗,江湖人稱神行太保。此人十分仗義疏財,昨夜小生修書一封在此,與兄長去,可和他做個相識,也好互有照應。”
宋江見吳用如此周全,心中甚喜,相見恨晚;有此信作保,又有穆弘穆春兩位舊識,宋江自信能在江州立住腳。
待宋江與眾頭領一一作別後,晁蓋和吳用直接送過渡口,到大路二十裏外才返回山上。
歸途中,見四下已無外人,晁蓋便將昨日疑問脫出:“教授何必要瞞著公明兄,借此機會將其留在山上聚義豈不更好?”
吳用見晁蓋一如既往的單純,隻好將近幾日看到關於宋江智取二龍山的密報娓娓道來。
晁蓋滿臉不可置信道:“既如此,宋江兄弟為何還不肯落草?”
吳用雖有猜測,但目前還無實證,隻好含糊其辭道:“觀其言,察其行,二者可謂南轅北轍,恐怕那首反詩才是及時雨的真實麵目。”
話畢,吳用不複多言,隻是提醒晁蓋與宋江打交道時多個心眼。一路無話,晁蓋陷入沉思,隻覺人心詭譎,未曾想過命的兄弟之間竟也有了隔閡。
另一邊,自從柴進離莊後,方臘摘桃子的動作一直未曾停下,頻頻拉攏還留在柴家莊未曾離開的豪傑們。
其中方臘最為看重的還是許貫忠,畢竟這是連眼高於頂的方傑、鄧元覺等人都讚不絕口的大才。
許貫忠既然已經認主,自不會朝秦暮楚,即便此人是柴進的老丈人也無法改其誌。隻是終日被纏,又無法真得罪方臘,足智多謀的許貫忠也沒了法子,幹脆裝病避而不見。
方臘雖然這段時間已經明白了許貫忠的心意,但梟雄之姿的他愈挫愈勇。直接找到了方金芝,想借方金芝的名義將許貫忠誆騙到江南,而後慢慢降服。
後院的方金芝得知方臘來意後,沒有正麵拒絕,而是耐心勸道:“阿爹何必急於一時,許貫忠不肯在危難之時舍柴家而去,更顯忠義之心,倒不如先成全他這番苦心,隻要女兒還在,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方臘一聽,確是這個道理,便不再強求,正欲離開與婁敏中等人商議歸期之事時,卻被方金芝一把攔住。
方金芝先安排秋霞在門外候著,而後衝方臘道:“阿爹,我新認了個義妹,想給方傑保個媒。”
方臘聞言,樂嗬嗬的笑道:“還行,沒枉費方傑一直維護你,有了好事還記著自家人,是誰家女娃,說與為父聽聽。”
方金芝見方臘沒有反對,頓時放下心來,答道:“乃是小李廣花榮的親妹妹,名寶燕,長相標致和方傑正當配。”
方臘見過花榮,知他乃將門世家,一手神射驚豔天下,沒有多考慮便應下此事。離開前,方臘語重心長的對方金芝道:“我留下方傑、石寶在此護你周全,若柴進真有不測,你隨他們二人速回睦州,為父會護你一生周全。”
方金芝含淚跪別:“阿爹珍重,女兒會日日為您祈福平安。”
雖然費勁心機,沒有在滄州占到什麽便宜,反而還留下了方傑、石寶,但方臘始終堅信柴進創下的基業早晚是他囊中之物,留下兩位有勇有謀的親信也是為了趁機接盤。
與眾豪傑簡單作別後,方臘一行踏上了歸途。
期間婁敏中見方臘立於船尾,東顧汴京方向,眉頭緊鎖,似乎還在為柴進之事憂悶,不禁上前建言:“若方公真想治柴進於死地,此事易耳。”
方臘聞言瞬間清醒,環顧四周,見鄧元覺、王寅等人還在船艙中歇息,未曾注意道這邊,遂小聲道:“先生之前說過柴進乃當今綠林之首,還敢這般妄言?”
婁敏中笑道:“柴進未去汴京前確實是綠林之首,如今不過喪家之犬,甕中之鱉而已。”
方臘見婁敏中如此胸有成竹,好奇問道:“先生請名言,有何計策?”
婁敏中高深莫測的答道:“隻要打著為柴進報仇的旗號起事,既能廣納群豪,又能致其於死地。”
方臘不可置信的望了眼婁敏中,並非此計不好,實在過於歹毒。若真如此,柴進必死無疑,方臘則肯定會失去一個至親。
現階段還比較重視親情的方臘沒有立馬采納婁敏中的計策,隻是內心深處在期盼朝廷真的能殺了柴進,那時他第一個舉旗造反才是真正的兩全其美。
婁敏中見方臘有些婦人之仁,剛欲再勸,鄧元覺等人已出艙透氣,便暫時打消了念頭。婁敏中準備回到睦州,與祖士遠商議一二完善此計策,再尋方臘敘說利弊,定不可錯過如此良機。
柴家莊送走方臘這個心懷叵測之輩後,許貫忠立馬痊愈,也解救了忙的腳不沾地的李助、蕭家穗二人。
往日的情報工作、水軍的作戰計劃以及梁山、曾頭市的人員擴招,錢糧核算已是繁瑣不堪,如今由於王倫、宋萬、杜遷三人外出去取武鬆的哥哥以及李逵的老母,連柴家莊的日常接待工作都落到了李助、蕭家穗身上,因此這二人即便起早貪黑也有些忙不過來。
許貫忠得知此事後,與李助、蕭家穗商議如何安排李逵、鈕文忠、山士奇等人,畢竟這些人一直停留在柴家莊也不是事,光人吃馬嚼就是不小的數目,錢糧都在曾頭市、梁山兩處存放,來回運不光浪費還引人注目。
蕭家穗覺得梁山在高麗即將有大動作,正是用人的時候,建議將這些豪傑之士全部薦給水泊梁山。
李助卻有不同的看法,擅步戰的給梁山,擅馬戰的給曾頭市,一碗水端平,誰也挑不出理來才最佳。
正在二人爭執不休時,許貫忠卻向李助問出了一個心中疑惑:“當初為何要將曾氏兄弟分別安排在梁山和曾頭市?”
李助答道:“曾家乃外邦之人,分割他們兄弟不僅為了防止抱團,也為了用實力側麵震懾。”
許貫忠點了點頭,建言道:“心誌不堅者派往梁山,耐得住寂寞的派往曾頭市如何?”
李助和蕭家穗沉思片刻後,一致讚同了此決策,並重新梳理了梁山、曾頭市兩處基業的戰力及人員任職情況。
張千、宋萬哪敢不答應,畢竟張文遠和閻婆惜的首級還在聚義廳門口的欄杆上飄著。見這兩名公人如此識趣,晁蓋等人就與宋江挑了包裹,將其送下山來。
臨別之際,吳用拿出一封書信當著宋江的麵放入包裹,並向其說明:“小生有個相識,現在江州做兩院押牢節級,姓戴名宗,江湖人稱神行太保。此人十分仗義疏財,昨夜小生修書一封在此,與兄長去,可和他做個相識,也好互有照應。”
宋江見吳用如此周全,心中甚喜,相見恨晚;有此信作保,又有穆弘穆春兩位舊識,宋江自信能在江州立住腳。
待宋江與眾頭領一一作別後,晁蓋和吳用直接送過渡口,到大路二十裏外才返回山上。
歸途中,見四下已無外人,晁蓋便將昨日疑問脫出:“教授何必要瞞著公明兄,借此機會將其留在山上聚義豈不更好?”
吳用見晁蓋一如既往的單純,隻好將近幾日看到關於宋江智取二龍山的密報娓娓道來。
晁蓋滿臉不可置信道:“既如此,宋江兄弟為何還不肯落草?”
吳用雖有猜測,但目前還無實證,隻好含糊其辭道:“觀其言,察其行,二者可謂南轅北轍,恐怕那首反詩才是及時雨的真實麵目。”
話畢,吳用不複多言,隻是提醒晁蓋與宋江打交道時多個心眼。一路無話,晁蓋陷入沉思,隻覺人心詭譎,未曾想過命的兄弟之間竟也有了隔閡。
另一邊,自從柴進離莊後,方臘摘桃子的動作一直未曾停下,頻頻拉攏還留在柴家莊未曾離開的豪傑們。
其中方臘最為看重的還是許貫忠,畢竟這是連眼高於頂的方傑、鄧元覺等人都讚不絕口的大才。
許貫忠既然已經認主,自不會朝秦暮楚,即便此人是柴進的老丈人也無法改其誌。隻是終日被纏,又無法真得罪方臘,足智多謀的許貫忠也沒了法子,幹脆裝病避而不見。
方臘雖然這段時間已經明白了許貫忠的心意,但梟雄之姿的他愈挫愈勇。直接找到了方金芝,想借方金芝的名義將許貫忠誆騙到江南,而後慢慢降服。
後院的方金芝得知方臘來意後,沒有正麵拒絕,而是耐心勸道:“阿爹何必急於一時,許貫忠不肯在危難之時舍柴家而去,更顯忠義之心,倒不如先成全他這番苦心,隻要女兒還在,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方臘一聽,確是這個道理,便不再強求,正欲離開與婁敏中等人商議歸期之事時,卻被方金芝一把攔住。
方金芝先安排秋霞在門外候著,而後衝方臘道:“阿爹,我新認了個義妹,想給方傑保個媒。”
方臘聞言,樂嗬嗬的笑道:“還行,沒枉費方傑一直維護你,有了好事還記著自家人,是誰家女娃,說與為父聽聽。”
方金芝見方臘沒有反對,頓時放下心來,答道:“乃是小李廣花榮的親妹妹,名寶燕,長相標致和方傑正當配。”
方臘見過花榮,知他乃將門世家,一手神射驚豔天下,沒有多考慮便應下此事。離開前,方臘語重心長的對方金芝道:“我留下方傑、石寶在此護你周全,若柴進真有不測,你隨他們二人速回睦州,為父會護你一生周全。”
方金芝含淚跪別:“阿爹珍重,女兒會日日為您祈福平安。”
雖然費勁心機,沒有在滄州占到什麽便宜,反而還留下了方傑、石寶,但方臘始終堅信柴進創下的基業早晚是他囊中之物,留下兩位有勇有謀的親信也是為了趁機接盤。
與眾豪傑簡單作別後,方臘一行踏上了歸途。
期間婁敏中見方臘立於船尾,東顧汴京方向,眉頭緊鎖,似乎還在為柴進之事憂悶,不禁上前建言:“若方公真想治柴進於死地,此事易耳。”
方臘聞言瞬間清醒,環顧四周,見鄧元覺、王寅等人還在船艙中歇息,未曾注意道這邊,遂小聲道:“先生之前說過柴進乃當今綠林之首,還敢這般妄言?”
婁敏中笑道:“柴進未去汴京前確實是綠林之首,如今不過喪家之犬,甕中之鱉而已。”
方臘見婁敏中如此胸有成竹,好奇問道:“先生請名言,有何計策?”
婁敏中高深莫測的答道:“隻要打著為柴進報仇的旗號起事,既能廣納群豪,又能致其於死地。”
方臘不可置信的望了眼婁敏中,並非此計不好,實在過於歹毒。若真如此,柴進必死無疑,方臘則肯定會失去一個至親。
現階段還比較重視親情的方臘沒有立馬采納婁敏中的計策,隻是內心深處在期盼朝廷真的能殺了柴進,那時他第一個舉旗造反才是真正的兩全其美。
婁敏中見方臘有些婦人之仁,剛欲再勸,鄧元覺等人已出艙透氣,便暫時打消了念頭。婁敏中準備回到睦州,與祖士遠商議一二完善此計策,再尋方臘敘說利弊,定不可錯過如此良機。
柴家莊送走方臘這個心懷叵測之輩後,許貫忠立馬痊愈,也解救了忙的腳不沾地的李助、蕭家穗二人。
往日的情報工作、水軍的作戰計劃以及梁山、曾頭市的人員擴招,錢糧核算已是繁瑣不堪,如今由於王倫、宋萬、杜遷三人外出去取武鬆的哥哥以及李逵的老母,連柴家莊的日常接待工作都落到了李助、蕭家穗身上,因此這二人即便起早貪黑也有些忙不過來。
許貫忠得知此事後,與李助、蕭家穗商議如何安排李逵、鈕文忠、山士奇等人,畢竟這些人一直停留在柴家莊也不是事,光人吃馬嚼就是不小的數目,錢糧都在曾頭市、梁山兩處存放,來回運不光浪費還引人注目。
蕭家穗覺得梁山在高麗即將有大動作,正是用人的時候,建議將這些豪傑之士全部薦給水泊梁山。
李助卻有不同的看法,擅步戰的給梁山,擅馬戰的給曾頭市,一碗水端平,誰也挑不出理來才最佳。
正在二人爭執不休時,許貫忠卻向李助問出了一個心中疑惑:“當初為何要將曾氏兄弟分別安排在梁山和曾頭市?”
李助答道:“曾家乃外邦之人,分割他們兄弟不僅為了防止抱團,也為了用實力側麵震懾。”
許貫忠點了點頭,建言道:“心誌不堅者派往梁山,耐得住寂寞的派往曾頭市如何?”
李助和蕭家穗沉思片刻後,一致讚同了此決策,並重新梳理了梁山、曾頭市兩處基業的戰力及人員任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