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朝廷的政策轉向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作者:雪泥鴻爪ad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裕王基本已經意識到,現在的大明已經到了一個各行其是的微妙時刻。嘉靖忙著摟錢外加利用西域青史留名,徐階領頭的清流則是專注遼東開疆好青史留名,高翰文領頭的新學則在江南這個大明腹地做雕花文章,看能不能有什麽新的東西出來。
各幹各的,竟然也能並行不悖,真的是奇妙。在過往朝廷能一次性幹好一件事情就已經是不錯了。
有時候,裕王也不得不懷疑是不是太祖成祖顯靈,給大明改了風水。
打發完所有人,裕王掏出泰西坊的意大利亞商人送的懷表,確定好時間後,抽空獎勵了自己半個時辰。
主要還是杭州那個畫師采用了新的活表情雕版成人漫畫。
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精妙主義,有二十來個各色表情與十來個固定的頭像,七八個半身像的墨子。
就這麽一套組合下來,竟然刊印出來幾十頁的小人書故事。
有了情節鋪墊,到了關鍵的戲份自然更加血脈噴張。而裕王買的的精裝版,裏麵到關鍵頁是有凹凸有致的精美插畫的。
雖然這本新書看了一個月了,但裕王還真是一點也沒看厭。這妲己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讓這一年來專注於貓耳娘的裕王也拓展了狐狸娘這個審美範圍。
到了懷表的半夜十點半,一臉疲憊的裕王打理好自己一個人辛勤耕耘的書房,才回到寢宮入睡。
-----------
當晚,與裕王的自我獎勵相比,譚綸是最輾轉反側的。
一路到府上,譚綸最大的驚駭在於萬壽宮那位隱隱透露出來的無所謂,甚至看了密旨後,裕王也有這種表現。
仿佛就是一切問題已經得到解決,現在正處於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前期一般。
甚至,前些日子,西班牙屠殺呂宋島明人,朝廷才派出了鄒應龍出使交涉,竟然也沒有提過一句。
改稻為桑的成功,確實極大地改善了大明財政。但解決了財政就解決了所有嗎?很顯然不是的,甚至越來越肆虐的黃河到現在也沒有得到工部的重視。
更關鍵的是,隨著銀毒的加重,白銀會越來越不值錢,朝廷如果不趁著現在白銀還值錢時主動把白銀花出去,做好水利倉儲,將來,隻怕會受製於銀毒,朝廷有白銀也毫無用處,甚至再次麵臨財政緊張。
但目前看來,嘉靖除了喜歡用陰謀去收複西域,更大的興趣是把天下之財收歸內帑和國庫好方便隨時看著。
恰好,先前故事會裏披露了一個叫張三的監生,臨死前都指著家裏半夜點燃的油燈。隻有掐滅了燈芯火焰,省下燈油才願意斷氣。故事裏外,仿佛是一個模子刻的一樣。
帝王的摳門,或許還能忍受。但百官係統的摳門節約,雖然看著像清流,卻終究與清流的初衷相去甚遠,甚至大相徑庭。因為疏浚黃、淮、大運河,長江的支出,無論是清流還是過去的嚴黨都不該被節約。
仿佛是有人按下了節約命令一般,朝政大多轉向了節約成本的順其自然。區別是宮裏對藍道行那一套還是很願意花錢的,內閣對遼東還是願意花錢。越是大明稅負的核心,江南,大明朝廷則越摳門。甚至今年半年來,南直隸、浙江、江西、兩湖地區所有的河道疏浚與河堤加固工程都未得到任何的朝廷經費資助,全是讓自籌或者征召免費徭役。
很明顯,北京城在一片風平浪靜下完成了一次政策轉向,隻是遠處南直隸的自己以及裕王呂芳等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而已。
然而這樣的轉向是好是壞呢?
各幹各的,竟然也能並行不悖,真的是奇妙。在過往朝廷能一次性幹好一件事情就已經是不錯了。
有時候,裕王也不得不懷疑是不是太祖成祖顯靈,給大明改了風水。
打發完所有人,裕王掏出泰西坊的意大利亞商人送的懷表,確定好時間後,抽空獎勵了自己半個時辰。
主要還是杭州那個畫師采用了新的活表情雕版成人漫畫。
也不知道是誰想出來的精妙主義,有二十來個各色表情與十來個固定的頭像,七八個半身像的墨子。
就這麽一套組合下來,竟然刊印出來幾十頁的小人書故事。
有了情節鋪墊,到了關鍵的戲份自然更加血脈噴張。而裕王買的的精裝版,裏麵到關鍵頁是有凹凸有致的精美插畫的。
雖然這本新書看了一個月了,但裕王還真是一點也沒看厭。這妲己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讓這一年來專注於貓耳娘的裕王也拓展了狐狸娘這個審美範圍。
到了懷表的半夜十點半,一臉疲憊的裕王打理好自己一個人辛勤耕耘的書房,才回到寢宮入睡。
-----------
當晚,與裕王的自我獎勵相比,譚綸是最輾轉反側的。
一路到府上,譚綸最大的驚駭在於萬壽宮那位隱隱透露出來的無所謂,甚至看了密旨後,裕王也有這種表現。
仿佛就是一切問題已經得到解決,現在正處於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前期一般。
甚至,前些日子,西班牙屠殺呂宋島明人,朝廷才派出了鄒應龍出使交涉,竟然也沒有提過一句。
改稻為桑的成功,確實極大地改善了大明財政。但解決了財政就解決了所有嗎?很顯然不是的,甚至越來越肆虐的黃河到現在也沒有得到工部的重視。
更關鍵的是,隨著銀毒的加重,白銀會越來越不值錢,朝廷如果不趁著現在白銀還值錢時主動把白銀花出去,做好水利倉儲,將來,隻怕會受製於銀毒,朝廷有白銀也毫無用處,甚至再次麵臨財政緊張。
但目前看來,嘉靖除了喜歡用陰謀去收複西域,更大的興趣是把天下之財收歸內帑和國庫好方便隨時看著。
恰好,先前故事會裏披露了一個叫張三的監生,臨死前都指著家裏半夜點燃的油燈。隻有掐滅了燈芯火焰,省下燈油才願意斷氣。故事裏外,仿佛是一個模子刻的一樣。
帝王的摳門,或許還能忍受。但百官係統的摳門節約,雖然看著像清流,卻終究與清流的初衷相去甚遠,甚至大相徑庭。因為疏浚黃、淮、大運河,長江的支出,無論是清流還是過去的嚴黨都不該被節約。
仿佛是有人按下了節約命令一般,朝政大多轉向了節約成本的順其自然。區別是宮裏對藍道行那一套還是很願意花錢的,內閣對遼東還是願意花錢。越是大明稅負的核心,江南,大明朝廷則越摳門。甚至今年半年來,南直隸、浙江、江西、兩湖地區所有的河道疏浚與河堤加固工程都未得到任何的朝廷經費資助,全是讓自籌或者征召免費徭役。
很明顯,北京城在一片風平浪靜下完成了一次政策轉向,隻是遠處南直隸的自己以及裕王呂芳等人可能還沒有意識到而已。
然而這樣的轉向是好是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