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徐相見,本著兒子見兒子的原則,魏國公徐鵬舉也讓其兒子徐邦瑞去出席會麵,見一見徐家的二兒子徐琨。


    詳細下來,魏國公出的是嫡長子,是魏國公世子,身份到底還是高了一節。但現在魏國公府正是缺錢的時候,徐鵬舉也顧不得這些細節了。


    別看都是兒子見兒子,徐階讀書時間長,結婚完生子也晚。徐邦瑞比徐琨大了二十多歲,比徐階長子徐璠還大了近二十歲。


    一副花白胡子的徐邦瑞,麵對正當壯年的徐琨還是有些不自在的。


    因為國公的傳承可不太重視學問與口才的培養,為了避免多說多措,徐邦瑞在一幫國公府幕僚的建議下基本采用了盡量不開口的趨勢。


    而徐琨願意親自來,也不是吃素的。那是花了大價錢去東方證券請了金牌專家曾永明來做幕僚的。徐邦瑞要想不開口真的不容易。


    按照曾永明給出的瘋狂構想,首先就是明確生產效率這個概念,土地生產效率低,自然回報率地,繼續困在土地自然是要虧錢的。


    土地不再賺錢這基本是魏國公府的共識,要不然其也不會將重心轉到收納商戶和運營銀行上麵。隻是其還沒明確生產效率這個概念。按照這個說法,以後就投資那些生產效率高的自然就能賺大錢。


    徐邦瑞想到這裏,恨不得拍案叫好。隻是一直以來不善言辭,加上徐鵬舉嚴令少說話,謀定而後動。而且年齡上來了,腦子本來就轉得慢。往往徐琨都說道下兩句了,徐邦瑞還在揣摩前三句的精妙之處呢。


    導致的結果就是,徐琨一二三四點各項精妙處講得天花亂墜,卻見徐邦瑞一臉嚴肅,仿佛多不屑似的。而徐邦瑞好幾次都想拍手較好,隻是徐琨又講到下一步精妙處了,舍不得打斷徐琨精妙的講解。


    徐琨,從生產效率講了工商才是正道,否則就隻能在低效率土地上打滾。又講了魏國公與徐階家爭議的兜售商人領狀爭端。這事也不是什麽根本的衝突。因為北方那波人還是要重農抑商的,單獨魏國公與徐閣老可撐不起南方的工商興盛。


    不要北方朝廷還沒壓下來,南方自己人鬧起來就慘了。


    以前都是用禁海與重農抑商的名頭搞官紳壟斷經營。現在南方宮裏借著織造局搞壟斷經營,徐閣老與魏國公家如果還不合作,那原本屬於官紳的壟斷利益就真的要被宮裏給吸幹淨了。


    有了合作的基礎,剩下就是合作的方法了。曾永明的策略可不是簡單的分地盤。如果江蘇一側歸徐閣老,應天府、鳳陽府、徽州府、安慶府、池州府、廬州府等歸魏國公,那將來一旦突破地域限製,必然就合作到頭了。而且如此名目張膽分地盤太容易犯忌諱了,也一下子站到了南直隸本地其他工商士紳的對立麵了。


    曾永明提了一個很好的主意,就是二級控股代辦手續。就是分別讓其他中小士紳勳貴出麵成立代辦公司為南直隸甚至整個大明的工商業服務。魏國公與徐閣老府則拉攏江南頂級勳貴與文臣在後台成立投資公司,部分持股這些零散的代辦公司就行了。


    比起現在直接出麵,這種幕後操作安全係數高太多了。


    而且魏國公不是已經上書監國殿下要嚴格落實勳貴士紳的免稅限製了嗎?這樣一來,還在祖訓的免稅範圍內就能把事情辦了。


    隻要前期能讓這些中小勳貴士紳提供各種合法的免稅額度,等將來形成慣例了,誰還會去管超額不超額呢。就如限製的田稅一樣,又有幾家不超額的。隻要大家都超額,造成既定事實,朝廷就毫無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泥鴻爪ad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泥鴻爪ad並收藏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