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送過來的人是易小川,他此刻嘴裏還塞著一枚鐵核桃,高要見狀趕緊將鐵核桃解下來,又找來一把劍將綁在他身上的粗繩割掉。


    “易小川,好兄弟,這些年你去了哪裏?怎麽一點消息都沒有啊!”


    他鄉遇故知,高要這個時候特別激動。


    “老哥,你讓易大哥歇口氣,喝點水!”小月有點擔心易小川被高要給搖死。


    “對,對,好兄弟,快進屋坐,先吃點東西,看到你這樣好久沒吃飯了。”高要趕緊和下人把易小川扶起來往屋裏走。


    易小川被監禁許久,這個人這會有些呆呆木訥,任由兩人把他扶進屋,坐在飯桌邊上,他的目光總算有了些許生氣,看著桌上的飯菜,突然生出一股勁來,一把抓起碗筷狼吞虎咽吃起來。


    小月見狀趕緊安排丫鬟給他倒水。


    “易大哥,你慢點吃,不夠的話還有。老哥,你再去廚房做點。”


    “好好,老妹,你看著點,老哥去去就來。”


    易小川對高要的離去置若罔聞,吃著吃著眼淚流下來,最後嚎啕大哭,直接跪在地上上氣不接下氣,把吃下去的飯菜又吐了出來。


    丫鬟見狀趕緊把小月帶走了,怕他這樣子嚇到孕婦。


    ……


    易小川經過一晚上的休息,總算是恢複過來,此刻正坐在地上靠著柱子看著院子裏的花花草草發呆。


    “高要,為什麽你會在這裏,還成了侯爺,是誰給你封的?”


    “你總算能好好說話了,當年我們不是跟那個劉季喝酒嗎?第二天醒來我就發現跟你分開了,然後到半路就被劫走,帶到一個山寨裏,見到了當今陛下,她身邊的一個先生說要我按照他的要求做事,就送我回家,我就在那個山寨裏給他們做飯,還學會了讀書寫字,對了,他還教了我一些拳腳功夫。後麵我們離開了山寨,到一個叫沛縣的地方,我還是給他們做菜,再後來,陛下讓我來關中,說是給營建長安城的民工做飯。一個多月前,陛下當了皇帝,就封我做安逸侯。”高要三言兩語把這些年的經曆大致說了出來。


    “沛縣?這麽說,劉邦當皇帝了?”易小川的眼裏有了神采。


    “劉邦?你說那個漢王吧?他在打敗項羽之後,被陛下的大軍包圍,兵敗被俘。前兩天剛剛處死了。”高要不以為意。


    “什麽?漢高祖死了?那現在的皇帝是誰?”易小川一把抓住高要的肩膀。


    “皇帝是誰你都不知道?”高要趕緊掙脫。


    “我怎麽知道誰是皇帝啊!我在烏江被人抓住,再看見東西的時候,就在你的侯府了!”易小川又開始激動了。


    “好好好,你別激動,皇帝姓呂,姓呂,叫呂曌。”高要怕他又要瘋掉趕緊告訴他皇帝的名字。


    呂雉的登基詔書,給自己改了一個名字,叫曌,為了皇位,也為了方便百姓。


    這個字是餘賢從武則天那裏剽竊過來的。


    “曌,是哪個曌?”易小川像是抓住了什麽。


    “這是一個新字,還有一句話叫日……日……”


    就挺難為高要的,被抓著讀書寫字也沒記住多少,學渣就是學渣。


    “日月淩空?”易小川脫口而出。


    “對,就是這個詞啊!我真不是讀書的料。”高要不好意思撓撓頭。


    “看來你們聊得挺愉快的啊!”


    兩人抬頭一看,是餘賢和呂素兩人,旁邊還有照顧小月的一個丫鬟。


    “高要參見長公主,帝師。”高要條件反射起身行禮。


    易小川卻在喘著粗氣,突然一躍而起舉起拳頭砸向餘賢。


    “餘賢,都是你,你害死了那麽多的人,我要殺了你!”


    餘賢輕輕抬手接下易小川的拳頭。


    “小川,你在幹什麽?趕快給長公主和帝師賠罪。”高要趕緊跪下扯著易小川的衣襟。


    “無妨,我和亞父不會計較的。你快起來吧!”呂素懶得理會易小川的無能狂怒。


    “高要,半年後,我便要離開大秦了,答應你的事,到時便會兌現,你做好準備吧!”餘賢卸下易小川的胳膊將他推在一邊。


    “真的,我……我太高興了,帝師,謝謝,謝謝你!我能回家了!”剛剛站起來的高要又跪下了,頭磕在地上眼淚鼻涕流了一地。


    “亞父,這高要是傷心還是高興呢?”呂素是有點看不懂。


    “喜極而泣這個詞你該知道的。”


    高要和易小川不知道餘賢什麽時候走的,等清醒過來,易小川便纏著高要講這天下是怎麽變成這樣子的,為什麽劉邦沒有做皇帝。


    高要一天到晚就在後廚,哪裏知道這些。


    最後還是小月給他講了這些年的天下局勢。


    一切都和他大哥易大川告訴的他不一樣,比如現在的皇帝是呂雉,她跟劉邦沒有任何關係,如果有隻能是仇人。劉邦在烏江打敗項羽後,在前往洛陽的路上被呂雉帶兵包圍,想假死脫身卻被識破,最終和張良陳平等人一起被處死。


    原本劉邦登基後誅殺的異姓王和一些功臣,除了跟隨劉邦的死忠,其他人都投降了呂雉,他們活得好好的。


    蕭何依舊做他的丞相,周勃還是太尉……


    現在的朝代還是秦,呂雉手執秦始皇的太阿劍,還有蕭何獻上的傳國玉璽。


    他有些懷疑自己了,到底哪個曆史才是真實的?


    易小川在懷疑人生的時候,得到詔令的百家諸子終於在限定的時間內趕到了長安。他們不來不行,因為皇帝詔書裏明說了,在最後時限還不到長安,也未到當地官吏那裏報備的,將被朝廷列為叛逆。


    這些官吏都是當年沛縣呂公辦學堂時收的弟子,如今已經能獨當一麵,且對呂氏絕對忠誠。


    長安城此刻以頗具人氣,營造都城的民工基本上都是軍隊裏不適合作戰的士兵改編的,他們成為了長安城的第一批居民,有家人的由官府送過來與他們團聚,沒有家人的由長安縣衙給做媒婚配,算是有個家了。


    一路走來,他們已經對這個新的朝廷有了些許認識,心中的不快慢慢減弱。


    在人到齊後,呂雉將他們召集到皇城,見了一麵說了些場麵話,就把事情交給餘賢和呂素了。


    第二天拉扯正式開始,餘賢先帶他們回顧了平王東遷以來的曆史,再說一下為什麽會有百家的出現,最後拋出本次召集諸子的最終目的:集百家所長,造華夏萬世之基。


    經過幾個月的扯皮,將百家思想分術和道兩類,術是手段,道是理想和道德,要建立一個理想的國度,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


    餘賢算是見識到了五代以前書生的彪悍,一個個身上的佩劍都不是樣子貨,吵到激烈的時候還拔出來動手,這也就罷了,有個別嘴炮輸了拔劍就往自己的身上捅,嚷嚷無顏苟活。得虧餘賢有心理準備,也安排了人,要不然好好的諸子大會不知道要死多少個二百五。


    等最後餘賢將幾大箱子的資料抬到呂雉麵前交差時,她差點哭出來。


    好在餘賢安排了後手,這些人來了也別想離開長安了,由朝廷出資給他們修一個地方琢磨事,這會大秦還欠天下百姓一部律法,這些人是大秦社會各行業各階層的精英,剛好參與進來。


    同時皇帝陛下體會到他們與家人分離的痛苦,於是下旨將他們的家人也遷來長安團聚,給他們分房子和土地。


    可謂一舉多得,不僅解決了新律法的各種問題,還充實了長安的人口,而這些人集中在長安便於監控,地方上叛亂的風險大大降低。


    聽到餘賢這個想法,剛剛還想撞牆的呂雉一下子就高興起來,看著歡喜雀躍的呂雉,餘賢暗自歎氣都當皇帝的人了還這麽不穩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視之浪跡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重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重樓並收藏綜影視之浪跡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