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在吏部和內閣歲月靜好的時候,餘賢卻是在想跑路的招。


    他一直隔三差五進宮看看朱見濟的狀態,找機會給孩子把脈和輸入一絲內力溫養,可是依舊無力回天,看著孩子的狀態一天天衰弱下去也是無能為力。


    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找機會帶著朱見深出去躲一躲了,免得被那群喪心病狂的朝臣盯上。


    景泰四年五月,日本的堪合船在大明港口靠岸後便到處鬧事,打傷了臨清指揮使,進入北京城後又毆打了會同館的吏員。


    餘賢親自帶人將船隊成員全部抓捕,在朝臣反應過來之前,除了正副使其他人一個不留盡數處決,並奏請出兵前往日本討要說法。


    朱祁鈺本不想動兵,大明不需要與日本的貿易,他們的使團胡作非為那下旨縮減日本的接待規格和堪合船規模就行了。


    但是宣武伯從去年因為沂王一事結束草原的征戰返回朝廷,大臣們又激動起來天天搞事情,這日子沒個消停的,既然他想去就讓他去得了。


    不過餘賢又提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請求,那就是想帶朱見深一起去。


    朱祁鈺考慮許久後答應了,朱見深的存在像是根刺,卻又不能做什麽。現在餘賢提出帶他一起去海上作戰,他才六歲,萬一……


    餘賢是下午進宮請示的,討伐日本的聖旨是晚上下發的,滿朝嘩然。好多人直接就沒有睡得著,連夜寫奏章請求收回聖旨並處罰餘賢。因為這聖旨跟過家家似的,主將是六歲的沂王朱見深,副將是宣武伯餘賢。


    餘賢也是震驚朱祁鈺為了給朱見濟鋪路竟然會如此瘋狂,直接把朱見深跟著自己出征一事擺在台麵上。


    文官這邊就更憤怒了,先不說日本作為太祖劃定的不征之國這個事,宣武伯帶著一個孩子去打海仗這種荒唐事傳出去大明的臉往哪兒擱。當年遠廷數次出海都被台風刮走,他以為他是誰?跟東海龍王是親戚嗎?要是沂王出了意外怎麽辦!


    但是他們麵對這種情況除了寫奏章彈劾也不知道能幹啥,於是朱祁鈺的案頭又被彈劾餘賢的奏章給淹了。於謙倒是幹脆得多,他不顧暴露跑來宣武伯府找餘賢算賬,餘賢不在他又馬不停蹄前往城外的餘家莊。


    這個時候朱見深穿著量身定製的鎧甲在轉著圈給萬貞兒看。


    “姑姑,本大將軍馬上就要去征戰了!”


    “王爺,別轉了等一會頭暈摔倒。”萬貞兒緊張將孩子抱住。


    因萬貞兒也穿了一身鎧甲的緣故,怕硌到朱見深並不敢抱得太緊,這給朱見深很大的活動空間。


    “姑姑,本王都長大了,男女有別!快放開本王!”朱見深在萬貞兒的懷抱裏不停掙紮。


    “那王爺不許轉圈了。”


    “好好好,本王允了,快放開!”朱見深這瞎話是張口就來。


    於謙一進來就看到這場景,氣得七竅生煙。


    “臣參見沂王!”


    萬貞兒急忙將朱見深扶站穩後紅著臉站在一旁。


    “免了,於尚書來這餘家莊可有事?”朱見深背著手裝老成問道。


    “臣是來找宣武伯的。”於謙趕緊解釋。


    “餘師傅去找天璿部的統領了。萬姑姑,給於尚書上茶!”


    才六歲就在待人接物上就已經如此老練了,於謙行禮後坐在椅子上暗自讚歎,再一想到宮裏被折騰得半死不活的朱見濟,難怪餘賢當時要冒著極大的風險把朱見深接出來,想到這裏於謙是有些沮喪的,難道自古以來教導儲君的方式都錯了嗎?


    其實沒有錯,錯的是這些人忽視了很多皇子在立為儲君的時候還是個孩子,非要用成人的方式去教導,能教好了才見鬼。


    組建的東宮班底不是科舉頭幾名就是飽學詩書的進士,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學識全部用來對付一個孩子……


    拿明朝來說,朱標剛剛出生的時候,朱元璋還在到處打仗,等穩定下來要教兒子了,朱標也長大了。朱高熾說句凡爾賽的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加上有親媽幫忙,但是身體也幹廢了,朱瞻基被爺爺帶在身邊教導,朱棣除了教砍人還能教啥,反正不會是讀書,不過這孩子學習能力不錯,畫畫也好。


    朱祁鎮,一堆文官搶孩子搶不過一個死太監……


    再往後數,朱見深、朱佑樘、朱常洛三個能繼承皇位的太子,都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接受到標準的東宮教育。能從小立為儲君並接受正規東宮教育的,就朱厚照一個,結果這熊孩子體重如果有一百斤,他身上反骨能有一百零一斤。


    “臣餘賢參見王爺,於尚書來了?”


    餘賢一進門便看到故作老成坐在於謙對麵喝茶的朱見深,才六歲你懂個球的茶啊!


    “餘師傅,你和於尚書議事,本王不便旁聽。萬姑姑,帶本王去後院!”


    “恭送王爺!”


    “免了!”


    朱見深擺擺手從椅子上跳下來,卻是忘了身上的鎧甲差點站不穩,好在萬貞兒夠快伸手將他扶好,熊孩子急忙裝模作樣咳了兩聲然後邁著四方步離開了。


    “想不到王爺如此聰慧!這禮儀可是小鼻涕公公所教的?”於謙看著朱見深離去的方向感慨卻不想餘賢的臉是越來越黑。


    “有事說事!”


    “你為何要帶他去海上漂泊,唐時鑒真八次東渡才到達那個地方,元廷數次遠征都被台風打翻損兵折將。你現在不僅要征討那裏,還要帶著沂王一起。若是出了差池,這大明將來要怎麽辦!”於謙想起了正事一把揪住餘賢的衣領質問。


    “我從去年回來後,便授意都督府的總軍機處開始擬定征討方略,同時抓捕了大量的倭寇逼供繪製航線,又從欽天監和翰林院調集了大量的天候資料。這次出征不能說萬無一失,九成以上把握還是有的。”餘賢將於謙的手鬆開邊捋平衣領邊解釋。


    “難道。他就不能在北京城好好生活嗎?或者我出麵上奏讓他提前就藩,選個可靠的人去當王府長史。”於謙聽到解釋也是冷靜下來。


    “他之前的身份可是太子,以如今上麵那位的瘋狂,我不敢賭!或許他在六歲不知道,可是架不住有些大臣會幹出不理智的事情來把他架在火上烤。”


    “你就這麽不相信文官?”


    餘賢很不給麵子點點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視之浪跡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重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重樓並收藏綜影視之浪跡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