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可以不討論什麽是科學,數學家可以不討論什麽數學,藝術家也可以不討論什麽是藝術,唯有哲學家不能不討論什麽是哲學,裏麵老者提出的什麽是哲學這個問題,當吳浩天聽到的瞬間便感覺到裏麵老者知識的含金量,絕非一般人可比,老者的那句話就是表明哲學的這種獨特性,恰好表明它就是生命本身,因為生命不是別的,它僅僅是對生命的追求,說得直白一點,生命就是“要活”。81中文網
人每時每刻實際上都麵臨著哈姆雷特所說的“活,還是不活”的問題,隻是他並非時刻都意識到這一點。他把“要活”變成一種日常的“習慣”。
一時之間,吳浩天對於一號門背後的老者也有著一絲佩服,但是更多是惺惺相惜的感覺,他心中有著疑惑,想要和裏麵的老者互解,但是又一個人上去了。
這個人是柳台軍,吳浩天和柳台軍的聊天之中,吳浩天能感受到對方的老成和閱曆,以及對一些事情的深刻了解,他倒是好奇柳台軍會如何回答裏麵老者的問題。
柳台軍大步走到了第一扇大門的麵前,和玄虛道長一樣拱手道:“前輩請賜教!”
話音落下許久,屋內還是沒有動靜。
這一次吳浩天沒有著急,而是耐心等待著。
“知行合一,談談你對知行合一的理解。“
嗯?知行合一?
這個詞語柳台軍並沒有聽過,但是柳台軍略微理解了下字麵的意思還是能懂的,知識和行動一致。
但是有那麽簡單嗎?
這可是問道的鼻祖,黑獄最強大的人,一個活了幾百歲的人提出的?要是這麽簡單就真的詭異了。
知行合一,表麵看起來很簡單,就是身體和思想一致。身心不離,即為誠。即為禮。
誠者,信也,敬也,純也。
想到啥就能做到啥,做到啥就明白啥。明白啥就說啥。就是誠,就是知行合一。做不到就不要說,不真的做到,也不是真明白,那就不要講。就是誠。
但是柳台軍能直接這麽說嗎?當然不能,問道就要有問道樣子,如果如此簡單是訴說,斷然是不會勝出的,當然,柳台軍也沒做過勝出的打算。
畢竟已經幾十年沒有贏過裏麵的人了。
想了許久,略微組織好了語言,柳台軍隻能硬著頭皮上了,緩緩道:”知行合一就是曉知而正行,睹行而明知。懸隔一切私欲,從心而行,從心而知。“
這是柳台軍幾十年來的感悟。從心而行,從心而知,自己活了這麽多年,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次,如果世界上有後悔藥的話,他斷然會對此後悔。
回到過去,無愧於心。
話音落下許久,裏麵沒有傳來了聲音。
柳台軍也沒有走,他很清楚問道的規則,一般的情況下,回答者回答完畢,裏麵的老者都會說一個走或者點評幾句。
此刻他再等待著老者的點評。
終於還是被他等到了,裏麵傳來了悠遠的聲音:”答的不錯。但是缺少一些火候。“
柳台軍心中一喜,雖然老者的話顯然代表著自己沒有讓對方心服口服,但是卻代表著自己的觀點得到了對方的認可。
這已經是很好的表現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一臉羨慕的看著此刻呼吸有些急促的柳台軍,他們現都小看了柳台軍。
吳浩天也是,吳浩天對於柳台軍的理解應該是一個有想法的老者,但是現在看來自己用有想法這三個字還是有些低估柳台軍啊。
作為當事人的柳台軍毫不猶豫的拱手又道:”還希望前輩為我指點迷津。“
”惟言行合一,知行合一,方可立命。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
第一扇門後麵傳來了所謂的回答,雖然文縐縐,但是吳浩天也讀懂了老者的意思。
當你的生活符合你的藝術;你的行為不悖你的理論;懸隔旁人的蜚語、偏見,從心,從理的行藝術之事,行生活之事時,成不成名、偉不偉大都與你無關了,你的一切成就都已經不重要了,你的命運徹徹底底的把握在了你的受傷,所以一個人要做到認真的思考,認真的做事,而不是盲目。
這是一個人生哲學,也是一個對於武者的道心的理解。
不違本心,方可得道。
柳台軍是心服口服了,裏麵老者說自己欠缺一些火候已經是留情麵的說法了,自己和老者想必完全是小巫見大巫的級別啊。
柳台軍誠惶誠恐的退了下去,他要消化老者的那句話,爭取道心的境界更上一層。
被關到這黑獄來的人,大多對武力值已經沒有什麽追求了,如果硬要有些追求的話,那隻能是自己道心了。
道心越穩固,靈魂也就越的強大,如果以後有機會出去,定然境界能扶搖直上。
接下去問道的是一些吳浩天不認識的人,雖有在黑獄有過一麵之源,但是吳浩天已經忘記對方叫什麽,接下去的人幾乎都沒有柳台軍這麽出色了,但是所有人都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讓老者也回答一下他提的問題。
雖然接下去每一個人都失敗了,但是所有人都有所收獲。
這可是一個活了三百歲的家夥的處事原則啊以及對道的感悟啊,不論好壞,對於武者的道心都是有著一定的益處的。
再接下去,十九爺倒是上去了。
吳浩天對於十九爺的理解,第一反應是一個強者,第二反應才是一個圓滑處事的智者。
對於十九爺和門背後老妖怪的對話,吳浩天倒是來了一絲興趣。
十九爺淡淡的走到門前,和柳台軍以及所有人一樣拱手道:”前輩,賜教。“
連十九爺都叫前輩,足以見得門背後老者在黑獄所有人中的地位。
”如果一個人的死能拯救成千上萬的人,那該不該剝奪他的生命?“
裏麵的老者話了,這次沒有想象中的緩慢,反而在十九爺說完話的瞬間,就吐出問題了,這倒是讓吳浩天略微奇怪,難道回答問題的度和對方的實力有關?
但是當吳浩天深究這個問題的時候,吳浩天便感覺到了棘手,這老妖怪說問題還真是厲害。
這種問題在哲學意義上真的難答啊。
這完全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答不答的出就看十九爺了。
十九爺對於武道的追求很高,雖然剝奪了真氣,但是卻開始對心中的道開始向往,他認為如果心中的道強到極致,就有可能突破手環的限製。
對於這個問題,他是思考過的,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思考過,現在的他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所以他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一個人的生命,和許多人的生命一樣重要。我認為事情的選擇,在那個人身上,而不是製度和他人身上。“
其實這句話是違背的古武的現實狀況的,在古武的世界裏,強者就有決定弱者的命運的實力,但是在道的麵前,十九爺很清楚一切都是平等的,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這麽說道。
……
人每時每刻實際上都麵臨著哈姆雷特所說的“活,還是不活”的問題,隻是他並非時刻都意識到這一點。他把“要活”變成一種日常的“習慣”。
一時之間,吳浩天對於一號門背後的老者也有著一絲佩服,但是更多是惺惺相惜的感覺,他心中有著疑惑,想要和裏麵的老者互解,但是又一個人上去了。
這個人是柳台軍,吳浩天和柳台軍的聊天之中,吳浩天能感受到對方的老成和閱曆,以及對一些事情的深刻了解,他倒是好奇柳台軍會如何回答裏麵老者的問題。
柳台軍大步走到了第一扇大門的麵前,和玄虛道長一樣拱手道:“前輩請賜教!”
話音落下許久,屋內還是沒有動靜。
這一次吳浩天沒有著急,而是耐心等待著。
“知行合一,談談你對知行合一的理解。“
嗯?知行合一?
這個詞語柳台軍並沒有聽過,但是柳台軍略微理解了下字麵的意思還是能懂的,知識和行動一致。
但是有那麽簡單嗎?
這可是問道的鼻祖,黑獄最強大的人,一個活了幾百歲的人提出的?要是這麽簡單就真的詭異了。
知行合一,表麵看起來很簡單,就是身體和思想一致。身心不離,即為誠。即為禮。
誠者,信也,敬也,純也。
想到啥就能做到啥,做到啥就明白啥。明白啥就說啥。就是誠,就是知行合一。做不到就不要說,不真的做到,也不是真明白,那就不要講。就是誠。
但是柳台軍能直接這麽說嗎?當然不能,問道就要有問道樣子,如果如此簡單是訴說,斷然是不會勝出的,當然,柳台軍也沒做過勝出的打算。
畢竟已經幾十年沒有贏過裏麵的人了。
想了許久,略微組織好了語言,柳台軍隻能硬著頭皮上了,緩緩道:”知行合一就是曉知而正行,睹行而明知。懸隔一切私欲,從心而行,從心而知。“
這是柳台軍幾十年來的感悟。從心而行,從心而知,自己活了這麽多年,但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幾次,如果世界上有後悔藥的話,他斷然會對此後悔。
回到過去,無愧於心。
話音落下許久,裏麵沒有傳來了聲音。
柳台軍也沒有走,他很清楚問道的規則,一般的情況下,回答者回答完畢,裏麵的老者都會說一個走或者點評幾句。
此刻他再等待著老者的點評。
終於還是被他等到了,裏麵傳來了悠遠的聲音:”答的不錯。但是缺少一些火候。“
柳台軍心中一喜,雖然老者的話顯然代表著自己沒有讓對方心服口服,但是卻代表著自己的觀點得到了對方的認可。
這已經是很好的表現了!
在場的所有人都一臉羨慕的看著此刻呼吸有些急促的柳台軍,他們現都小看了柳台軍。
吳浩天也是,吳浩天對於柳台軍的理解應該是一個有想法的老者,但是現在看來自己用有想法這三個字還是有些低估柳台軍啊。
作為當事人的柳台軍毫不猶豫的拱手又道:”還希望前輩為我指點迷津。“
”惟言行合一,知行合一,方可立命。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
第一扇門後麵傳來了所謂的回答,雖然文縐縐,但是吳浩天也讀懂了老者的意思。
當你的生活符合你的藝術;你的行為不悖你的理論;懸隔旁人的蜚語、偏見,從心,從理的行藝術之事,行生活之事時,成不成名、偉不偉大都與你無關了,你的一切成就都已經不重要了,你的命運徹徹底底的把握在了你的受傷,所以一個人要做到認真的思考,認真的做事,而不是盲目。
這是一個人生哲學,也是一個對於武者的道心的理解。
不違本心,方可得道。
柳台軍是心服口服了,裏麵老者說自己欠缺一些火候已經是留情麵的說法了,自己和老者想必完全是小巫見大巫的級別啊。
柳台軍誠惶誠恐的退了下去,他要消化老者的那句話,爭取道心的境界更上一層。
被關到這黑獄來的人,大多對武力值已經沒有什麽追求了,如果硬要有些追求的話,那隻能是自己道心了。
道心越穩固,靈魂也就越的強大,如果以後有機會出去,定然境界能扶搖直上。
接下去問道的是一些吳浩天不認識的人,雖有在黑獄有過一麵之源,但是吳浩天已經忘記對方叫什麽,接下去的人幾乎都沒有柳台軍這麽出色了,但是所有人都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讓老者也回答一下他提的問題。
雖然接下去每一個人都失敗了,但是所有人都有所收獲。
這可是一個活了三百歲的家夥的處事原則啊以及對道的感悟啊,不論好壞,對於武者的道心都是有著一定的益處的。
再接下去,十九爺倒是上去了。
吳浩天對於十九爺的理解,第一反應是一個強者,第二反應才是一個圓滑處事的智者。
對於十九爺和門背後老妖怪的對話,吳浩天倒是來了一絲興趣。
十九爺淡淡的走到門前,和柳台軍以及所有人一樣拱手道:”前輩,賜教。“
連十九爺都叫前輩,足以見得門背後老者在黑獄所有人中的地位。
”如果一個人的死能拯救成千上萬的人,那該不該剝奪他的生命?“
裏麵的老者話了,這次沒有想象中的緩慢,反而在十九爺說完話的瞬間,就吐出問題了,這倒是讓吳浩天略微奇怪,難道回答問題的度和對方的實力有關?
但是當吳浩天深究這個問題的時候,吳浩天便感覺到了棘手,這老妖怪說問題還真是厲害。
這種問題在哲學意義上真的難答啊。
這完全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答不答的出就看十九爺了。
十九爺對於武道的追求很高,雖然剝奪了真氣,但是卻開始對心中的道開始向往,他認為如果心中的道強到極致,就有可能突破手環的限製。
對於這個問題,他是思考過的,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思考過,現在的他心中早就有了答案,所以他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一個人的生命,和許多人的生命一樣重要。我認為事情的選擇,在那個人身上,而不是製度和他人身上。“
其實這句話是違背的古武的現實狀況的,在古武的世界裏,強者就有決定弱者的命運的實力,但是在道的麵前,十九爺很清楚一切都是平等的,所以他毫不猶豫的這麽說道。
……